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福建的封閉之深,從中原政權對福建的控制力便可側面印證

,儘管秦朝於福建設有閩中郡,但它更像是一個名義上的存在,名為郡,實際上還是閩越人的天下。

這種局面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有所改觀,因不滿於閩越反覆無常,漢武帝派遣四路大軍征剿閩越:一路由橫海將軍韓說從浙江餘姚航海而下一路由越人將領戈船、下瀨將軍從浙江樂清入閩一路由樓船將軍楊僕從江西鉛山縣出發翻越武夷山進入崇陽溪一路由中尉王溫舒從江西撫州南城縣過衫嶺順富屯溪直下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漢武帝軍隊入閩圖,來自福建省情網

閩越自然敵不過漢武帝的水陸大軍,很快便在內訌之下徹底投降。或許是福建太過偏僻,或者是山高不足耕,漢武帝並不想就地經營,而是將大部分的閩越人搬遷至江南淮河一帶安置,沒有人的福建,看你怎麼折騰。空虛的福建,漢武帝只留少許將校鎮守,後來,從山林慢慢冒出的閩越人多了起來這才設立唯一的冶縣進行管理,但這仍然改變不了當時福建毫無人煙的狀況。

隨著西漢王朝的滅亡,中原開始進入漫長的治亂更替時期,北人南遷或者向南拓地的時代開始了,福建也迎來漢人入閩的全新徵程。誠如前文所述,福建按地理之隔分成東西南北四區,以交通之便利程度,漢人入閩先從與之距離最近且有發達水系相通的閩北開始,繼而沿著閩江東下到達閩東,再轉沿海進入寧德和閩南沿海,最後經沿海小水系通往廣袤的內陸地區

如此緩慢的南漸,唯獨閩西是例外,

當閩北人開始外遷時,有人從沙溪逆流而上,經過漫長的歲月終於來到了閩西的前哨寧化,也有極少數人從九龍江爬山過嶺進入永定和上杭,但這些都只是皮毛,更多的人是從贛南翻越武夷山而來。贛州儘管也是山區,但其南高北低的地勢卻很容易迎來從江西北部內遷的中原人,他們的數量明顯要比翻越閩山多的多。這些人通過贛江在贛州的支流章貢二水,不需要費太多力氣便可到達寧化和長汀,以二縣為基地,漢人很快就佔領了閩西,並沿著汀江順利進入梅州,從而開啟新的客家紀元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福建水系流域圖

故而,我們可以根據福建的開發史,為福建四個分區定義朝代元年,以作為其所在民系的源頭:閩北最早,為三國;次及閩東,為西晉;再者閩南,為南朝梁;最後閩西,為唐代,接下來對他們進行一一解說。

在兩漢漫漫數百年間,姑且不說福建,單單江浙的開發都十分有限,一直到東漢末年,孫吳的東南割據才使福建迎來新生。孫吳因腹地窄小,不得不向東南進發,海路去往臺灣,陸路深入福建,因從浙江而來,此時浙江通往福建的仙霞嶺成為一條主要的入閩通道,中國四大古關口之一的仙霞關就此成型。從仙霞關入閩後,依支流到幹流的擴展順序,依次為南浦溪、建溪和閩江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南浦溪、建溪流域

東漢建安初年,南浦溪上游設置了漢興縣(今浦城),松溪與建溪交匯處設置了建安縣(今建甌),建溪與富屯溪、沙溪匯流處設置了南平縣,加上建安十年,奉命入閩贛平亂的東吳將領賀齊割建安與上饒地設立的建平縣,整個閩北在東漢末年便同時有四個縣的建置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富屯溪流域

東吳立國後,福建因閩北的開發而有了自己的身份-建安郡,此時從江西入閩的另一個通道(原漢武帝兩路陸路大軍之一)也有了人口富集的成效。吳永安三年(260年),東吳於富屯溪上游設置了昭武鎮,不久即升為昭武縣(今邵武);富屯溪的支流金溪也在同一年分別設置了綏安縣和將樂縣。至此,除了沙溪之外,閩江在閩北的各大主要支流便都有了縣一級的建置,閩北全境在三國便已完全進入中原勢力範圍中。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三國建置圖

與此同時,閩北以外的地區,因東吳勢力未及,勉強處於侯官縣名義上的管轄範圍,稍有苗頭的是同樣在吳永安三年,閩南地區迎來了破天荒的突破,東安縣設立,這是整個閩南和閩西最早的建置單位,這也預示著閩北以外的福建,漢人也開始冒頭了。在吳國後續的治理期間,閩東北部曾出現一個歸屬臨海郡的羅江縣,儘管它與建安郡沒有從屬關係,但這也說明從海路進入福建的通道也有一定的規模了,這算是閩東開發的另一個來源。

進入西晉後,晉武帝司馬炎在東吳的統治基礎上,繼續擴大了福建的經營,他在建安郡除閩北以外的地區增設了晉安郡,並大量開闢新縣:閩東地區增加原豐縣、溫麻縣和宛平縣三個;閩南地區增加了同安縣;閩西額外設置了新羅縣,就此晉安郡共轄有8縣,其中閩東佔5個。但很快的,同安縣便被廢置了,顯然,閩東以南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口,或者說統治基礎仍然薄弱,西晉的勢力很難在那裡穩固存在。因此,該時期最大的發展便在於閩東,尤以福州盆地和三都灣最是繁榮,

這一切的成果與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衣冠南渡”是沒有太大關係的,因為在此之前,閩東核心區的人口已經有相當規模了。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西晉建置圖

到了東晉,福建的格局基本與西晉相差無幾,閩北地區閩江最後一條支流沙溪終於有了沙村縣,就此閩北分區徹底開發完成;另一個好消息是,在福建最南部,晉安郡所無法企及的地方,由廣東義安郡新設了綏安縣(今雲霄),而原閩北的綏安縣則就勢改名為綏成縣。

東晉的存在,對南方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政治中心的南移,南方經濟、人口發生了質的飛躍,特別是兩晉交替之間,大量的北方人向南轉移,這為南方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儘管福建未能明顯體現,但其產生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如東晉末年,歷時長達十一年的“孫恩、盧循之亂”,不僅從根本上為劉裕代晉建宋埋下炸彈,而且促進了從三吳各郡到嶺南交趾郡海路的交往與暢通,這對於福建沿海人口的爆發式增長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是福建人深深掛念“晉朝”的關鍵原因之一。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東晉建置圖

有了東晉的基礎鋪墊,南朝宋齊梁陳統治下的福建開始“大不一樣”。首先,在宋、齊兩朝,受盧循之亂的持續影響,福建漢人勢力出現微弱的縮減,有至少四個縣被廢棄,可能是閩越土著的反撲,也可能是南朝勢力內退後的自然消失。如閩西的新羅縣,在宋朝時廢棄,從大局勢上看,被當地土著(是否為閩越人,下一章展開描述)包圍的漢人政權,如果缺乏強有力的軍隊支撐,純粹靠零散的民間移民便想存活,那真的是異想天開。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南朝梁建置圖

終於,到了梁朝,出了一位雄心勃勃的梁武帝,讓南朝顯示出難得一見的硬氣,他和之前的英主一樣,如孫權、司馬炎,在政權穩固之後,開始拓展福建的領土,看來,福建的山確實讓執政者有太多的顧慮,非能力所及,輕易不敢下手。

這一開山,便開出了一個閩南,稱梁安郡。到此為止,福建每一個“處女郡”都會被冠以開發的朝代名,如始於東漢建安年間的“建安郡”,於西晉太康年間的“晉安郡”,以及梁武帝時期的“梁安郡”,這傳承的便是福建規則,也是對國泰民安的期望。

梁安郡大約設置於梁天監年間(存有爭議),梁武帝在擁有晉江流域的基礎上繼續向南開拓,終於到了九龍江流域,顯然在梁朝以前,這裡早有不少漢人定居,故而,梁武帝一口氣在九龍江的西溪設置了兩個縣,上游為蘭水縣,下游為龍溪縣,二者都以水為名,這大概是因為梁武帝好佛,而有心者又藉此水有“九龍戲水”的吉兆討他歡心,又是便有了此地“龍興”說法

龍溪縣的設立,非常重要,因為這裡是閩南二元文化之一漳州的所在地,它的設置,預示著閩南建置的完整化。同時,梁安郡蘭水縣以西廣袤的閩西地區,仍然是一片漆黑,也正因為這樣,蘭水縣在接下去的日子裡也會被黑暗侵蝕以致消失。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南朝陳建置圖

南朝最後一個朝代是陳,那確實如陳後主的性格一般,守成之主,福建沒有太大的變革,無非是讓閩北建安郡、閩東晉安郡、閩南南安郡(由梁安郡改名)綁在一起增設了豐州,以州管郡,豐州便是福建的雛形。之後便是隋代,以全國大一統的眼光看待福建,那才是福建應該有的樣子。

隋文帝為了顯示統一王朝的三把火,把全國州、郡、縣三級更改為州、縣二級,於是,福建的並縣計劃便開始了。閩東最穩定,全部歸於閩縣;閩北經過兩晉南北朝的發展已然是龐然大物,故而一分為二,富屯溪靠近江西的部分併為邵武縣,歸江西臨川郡管轄,其他的部分為建安縣;閩南作為新土,耐不住發展太快,九龍江以東的部分歸南安縣,以西包括閩西及原屬潮州的綏安縣,都劃歸龍溪縣,至此福建建安郡四縣便形成了,這也是後世福建所有區域文化的最基礎模板。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隋代建置圖

繼承隋朝衣缽的唐朝,在結束戰亂之後,以其強大的國力讓福建最終完全定型。從唐武德年間開始,福建慢慢恢復隋代以前設置的縣,並根據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新縣,如莆田縣、長樂縣等,而真正讓福建坐上發展快車的是以漳州設立為標誌的唐高宗、武則天時代。

梁武帝開闢九龍江流域後,在龍溪縣與綏安縣之間及其西部山區住著一群數量極其可觀的土著,他們在唐代的稱謂已經由閩越改為“蠻獠”,因為這塊區域歷來是閩越和南越的交界,其族屬並不太確定,只知是“蠻”的一支。他們在唐高宗時期瘋狂下山,佔領了隋代被放棄的潮州綏安縣地,甚至不斷威脅北邊的九龍江和南邊的韓江地區,這也使得唐朝廷不得不從黃河流域調兵遣將入閩平叛。

這一平叛便締造了完整的福建,平亂結束,朝廷隨即在原綏安地設置漳浦和懷恩兩縣,並以之為基礎建立漳州;隨後泉州有樣學樣也成型了;閩西靠近江西的地方受到局勢影響,一批唐軍將領紛紛開洞創造奇蹟,寧化縣和長汀縣出現了,而九龍江北溪上游也設置了龍巖縣,於是汀州在閩西橫空出世

從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福建五郡的格局便因此定型了,甚至因為漳州的緣故,把潮州也帶入福建的陣營,這算是意外收穫。

福建人的養成:北方人一路向南,征服閩越「山國」

唐盛世建置圖

以上,在唐玄宗天寶年間,福建四個分區五個州郡的分佈便徹底完成:閩北的建安郡,閩東的長樂郡,閩南的清源郡和漳浦郡,閩西的臨汀郡。甚至,在賦予該四區以創建朝代外,還可以細分至年號,如

閩北為東漢建安年間,閩東為西晉太康年間,閩南為南朝梁天監年間,閩西為唐開元年間,至此,福建漢人的移民便完成了,剩下的工作便交給各地區的民族融合和自我創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