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前两天写到传奇女子章含之、王海容的星辰与大海,不免让人想到了唐闻生。

章含之和王海容、唐闻生是在那风云际会的十年浩劫中后半阶段叱咤风云的三个女人,她们与齐宗华、罗旭合称“外交界五朵金花”。

与章含之、王海容相比,唐闻生和毛主席没有亲情上的关系。

而她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与她的成长息息相关。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01,外交世家,书香门第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唐闻生的父亲唐明照毕业于清华大学,又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在大洋彼岸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十余年。

她的母亲张希先出身华侨世家,曾是燕京大学“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先锋,她才貌出众,就连斯诺夫人也称她为“最漂亮的姑娘”。

这对强强联合的夫妻,生下来的孩子注定不会平凡。

1943年春天,在美国布鲁克林区一家普通的产科医院,唐闻生呱呱坠地。

唐明照夫妇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育。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父亲曾给女儿借来很多苏联出版的英文读物: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等。

6岁那年,父母把唐闻生送进了纽约一所非常有名气的“小红屋小学”,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她却在这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每每回想起小时候,唐闻生仍怀着深深的依恋之情说:“那里教给我很多东西……”

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唐闻生从小就学会了—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有着浓厚美国东部口音的英语。

这也为她日后从事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深秋,因为时局动荡,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9岁唐闻生就随着父母回到祖国。

从此,小唐闻生才和祖国母亲有了联系,开始在国内接受正式的教育。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时光飞逝,从师大女附中毕业的唐闻生,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学习,轻松地拿到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录取通知书。

进入语言学校的唐闻生如鱼得水,不费吹灰之力地用三年时间就读完了五年的全部课程——在一、三年级各跳了一级,让众多师生刮目相看。

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就在唐闻生还没毕业的时候,她的机遇来了。

因为政治发展的需要,国家对翻译人才求贤若渴。早在6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让跟随自己十余年的第五任英语译员冀朝铸多次到“北外“物色高级翻译人才。

冀朝铸在“北外”校园一眼就看中了英语系高才生唐闻生,不可谓是机缘。

当然,这和唐闻生的家庭背景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个年代能够直接跟随国家领导人随身翻译,出身背景自然不差。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1965年4月,年仅22岁的唐闻生来到外交部街33号中国外交部,被分配在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

周总理一眼就认出了唐闻生这张新面孔:“你叫什么名字?”“唐闻生。”唐闻生红着脸回答。

而记忆超群的周总理立即想起先前冀朝铸从“北外”回来对唐闻生的介绍,“好好干,用两年时间赶上你的师傅!”周总理微笑对唐闻生说。

果然总理的眼光独到,唐闻生也的确做到了这样的成绩,这也是后话了。

02,曾被毛主席吓晕

1966年7月,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北京闭幕,之后参加会议的53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以及5个国家组织的观察员联袂南下,并到武汉会见年过古稀的毛主席。

外交部有关部门为毛泽东的接见配备了三名翻译:法语翻译齐宗华、阿拉伯语翻译郑达庸和英语翻译唐闻生。

这是唐闻生第一次担当重任,要给毛主席随身翻译。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唐闻生感到头昏目眩:这样的重要任务,怎么能让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来做呢!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不行!不行!”她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但此时的外交部其他主力都分身乏术,没办法,唐闻生只能赶鸭子上架。

“主席的湖南话听不懂?没关系,廖承志、刘宁一都在场,可以提词……”唐闻生终于被说服了,但依然是很紧张。

真正见面随性的时候,就在刚见到主席的那一刻,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紧张焦虑中的唐闻生控制不住自己,吓得几乎要晕过去。“你不能晕,不然就没人了!”其他的人急切地呼喊。唐闻生在齐宗华等人的拥搀下,跌跌撞撞来到接见大厅。

这样的唐闻生还能翻译吗?众人心中打着退堂鼓,都紧张害怕极了。这时候竟然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主席不准备讲话了。”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迷迷糊糊的唐闻生这时才如释重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然而这次“丢脸”的翻译之旅,更让唐闻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回去之后,她加紧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各方面的应变能力,最终成了一个优秀的外交翻译。

03,竞选美国总统

1970年,无论是对中美关系还是对唐闻生个人道路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1971年盛夏,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假道巴基斯坦秘密首次访华。唐闻生和冀朝铸轮流担任周恩来与基辛格会谈的英语译员。

当年的12月18日清晨,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处与斯诺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畅谈,当时的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王海容担任记录,唐闻生是英语译员。

这也初步形成翻译领域“王、唐格局”的雏形。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双方落座后,基辛格很随意地对唐闻生说,很高兴能见到南希·唐,唐闻生连忙解释,这是自己在美国的名字。

基辛格开玩笑说,南希·唐可以竞选美国总统,而他则不行,因为唐闻生在美国出生……

虽然是玩笑,却也是对唐闻生的一种认可。

唐闻生的口齿伶俐,语言准确,翻译水平高而获得中央首长们的赞许,也令许多外国元首和高官们为之折服。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美国友人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都曾经赞扬唐闻生的翻译天才。

在他们的著作及回忆录里都曾亲切地提起南希•唐的名字及对她良好的印象。

因此,唐闻生在中国及世界外交界中的知名度甚高,为各国的传媒所熟识。

传奇的唐闻生:出生外交世家,毛主席随身翻译,竟能竞选美国总统

唐闻生担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时还不到30岁,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界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

褪去政治历史的外衣,唐闻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确实是爱到骨子里,而每当有人问起如何学好英语的时候,她总会认真地说:

我的情况有些特殊,9岁时才从美国回来。但有一点很重要,学英语一定要下功夫,我非常用功,仅晨读就坚持了几十年……

巴菲特曾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而英语翻译,就是唐闻生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