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钓鱼人出去野钓时钓位该如何选择?

小青年钓鱼人


春季野钓,如何选择最佳钓位?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春季气候温暖适中,万物生机萌发,是钓鱼的黄金季节。野外钓鱼钓位选择很关键,垂钓位置的选择对于垂钓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谚语有云“七分钓位,三分钓技”,在野钓中选择钓位至关重要,是能否钓到鱼及钓到多少的关键。特别是在野河钓鱼比在鱼塘复杂得多,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较满意的钓位呢?



河流的进水口

春天到了,鱼儿开始变得活跃起来。进水口一带水域有鱼类赖以生存的优越自然条件。河流的进水口水量较大,不仅食物丰富,水中氧气的溶解量也充足。进水口一带水域自然就成为鱼类的聚集之地,也是春季野钓的一个绝佳的钓位。

选择钓浅滩

俗话说:“春钓滩”,春季的浅滩升温比较快,浅水区为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深水冷,浅水水温高一些,食物较多,是鱼儿扎堆的地方,鱼群由深水游到浅水区觅食、产卵。一般而言,野外的鱼儿在15℃~25℃的时候非常活跃,进食欲望大,因此施钓起来会非常容易。


窝点选择水草密集区

“钓鱼要钓草,不然要白跑”。春天浅滩水草多的地方聚集着大量的鱼,是非常理想的垂钓场所。春季是鱼儿产卵的季节,浅滩水草处便于鱼类觅食和产卵。由于鱼儿产卵后体力消耗极大,都会开口吃食,鱼口会变的疯狂起来,对食物来者不拒,鱼情自然也很好。

宽找窄、平找曲

如果水域面积比较宽,通常是水广鱼少。狭窄的地段多是鱼的必经之路。河岸的凹凸处易存留食物,成为鱼儿寻食逗留的绝佳场所。



选择水底有障碍物的地方

鱼类喜欢躲藏于水底杂物多的水域和深浅交汇的坎处。这里浮游生物很多,鱼饵丰富,又很方便鱼类隐藏,鱼儿大都喜欢集聚在此,也是适合春季野钓的绝佳钓位。


柠檬怡佳


关于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钓鱼人出去野钓时刻如何选择钓位?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春季钓鱼的时候钓位要选择在水库的上游地段、湖库近岸的浅水区、有水草的区域、道的交叉口或支流进入主流的入水口,还有顺风以及偏风钓位,下风口也是钓鱼的好地点,下风口的氧气和食物比较充足,是钓鱼的好地点。

一个水域的入水口处,有活水的流动,流水中携带的食物比较丰富,氧气含量也比较多,近岸处有水草也是很好的钓位,水草处的氧气和食物都是比较丰富的,是鱼类很好的繁殖场所。

春季的时候钓点要选择在较小的水面,小水面升温比较快,白天的阳光辐射带来的热量使水体升温,鱼就会离开深水区,到水体温暖的近岸浅水处觅食,但是在大水面升温比较慢的时候,也可以在大水面的向阳背风处钓近岸浅水处的水草处垂钓。

没有水草的地方有树枝树桩等杂物也是很好的钓点,比如近岸的水中有倒下的枯树,岸边有芦苇丛,或者水下有砖石等堆积,破烂的木船在岸边等,这些地方非常有利于鱼儿藏身觅食。







户外野钓小覃


非常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春季是一个天气变化多端的天气,因为受冬季的影响,在早春的时候,残冬的势力还有所掌控,在仲春的时候,甚至时不时的来一场倒春寒。那么在春季钓鱼,天气的选择其实是很重要的,根据题主的意思,气温逐渐升高,也没用具体说哪个阶段,所以就以已经度过的春季的2个自然时间来说明吧。

一、早春钓位的选择

1、水情分析

  • 水温依然很低:这也是受天气所决定的,早春时节,虽然在节气上已经来到春季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和冬季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时候冬季没下多少雪,此时可能还会降雪的。而一旦天气出现极端的情况,今天晴天,明天降雪,那么水温自然变化无常,鱼也就不适应,自然难钓,甚至是不开口了,比冬季还难钓。

  • 水体能见度高:由于低水温,水体中的微生物以及动植物,该死亡的死亡,该萎缩的萎缩,水中没有了一点生机。即便是到了初春也是如此情况,所以水质是非常清澈的,这对于来说就是一种障碍,没有了水草以及水体浑浊度的保护,自然感觉到危险,所以都会躲在深水处。

2、鱼情分析

  • 鱼口轻:这是大家的共识,由于低温的影响,以及鱼的变温特征,鱼会改变自身体温来适应周边环境,体温低的时候,活性自然差,就连最基本的进食动作都可能困难,由于吸力不足,所以鱼口就轻,到一定程度,鱼口就差,甚至不开口。

  • 对温度敏感:鱼是趋温动物,所以当初春的晴天之时,水域表层水温肯定是会被照射到的,并一直升温,而鱼早就感知到了,都会从深水处游到浅水处,沐浴阳光,晒晒鱼鳞,提高身体抵抗力。所以在水草中经常看到鱼在附近游弋。

3、钓位选择

  • 选深水处钓位:基于水温总体上比较低,鱼经常待的地方就是在深水区,这里的温度比较恒定,也不需要刻意去改变体温,或者经常改变体温去适应环境。而深水处的温度也能保持鱼类最基本的活性,比如少量的游动,在深水处作钓的话,鱼口还是有的,而且此时能咬钩的鱼体都不小,比如大个体的鲫鱼。


  • 选水草处:这是在天气适合的时候,比如晴天出太阳,或者阴天温度比较稳定的时候,鱼会来到水草区晒太阳,如果它已经适应了水温,那么就会主动去寻找食物,所以在水草处使用传统长杆短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仲春钓位的选择

1、水情分析

  • 水温总体逐渐升高:仲春已差不多摆脱了冬季的影响了,虽然也可能有倒春寒的出现,但是影响是不大的,是小范围的,基本上一两天就能恢复过来了。那么实际的基础气温就比较高了,尤其是白天,有时候会接近夏天的感觉。而在水里也是一样的,但是也是根据晴天的时间来决定的,比如:刚天晴的时候,表层水温肯定高,但是中下层的水温就不高,等到过两天之后,各水层的温度就比较均匀了,但是在持续晴天之时,就会出现昼夜温差变大的情况,所以水温还是一直改变着的。

  • 水体生物逐渐活跃:最典型的就是青苔了,这个对钓鱼人来说不是一个好东西,基本上有青苔的地方,鱼就不怎么好钓。究其原因,就是青苔会和鱼争夺水里的空间,但是鱼在青苔中又生存不了,另外就是青苔在夜间以及腐烂的时候,会消耗水中氧气,和鱼争夺氧气,还可能会给鱼带来疾病。

2、鱼情分析

  • 鱼口变化较大:主要还是受天气的影响,此时气温在升高,水温也在升高,但是温度不稳定,有时候还会起大风,尤其是西北风,对水温影响比较大。而在晴天的时候,鱼可能会浮游在水面上,作钓的难度很大,基本上不吃钩,因为它的警惕性很高。即使是在底层也会因温度的升高而产生离底的现象,此时鱼层就不好判断,因为是在时刻改变着的,所以鱼口也就捉摸不定。

  • 产卵期前后的鱼口好:虽然不是晚春,但是会有一部分鱼会提前巡游和产卵,或者是在接近晚春的时候,鱼会在大规模产卵前进行觅食的,此时鱼口是非常好的。但是还要注意鱼会在晴天温度高的时候离底上浮。

3、钓位选择

  • 选择浅滩处:这里的浅滩是一个泛指,就是谚语中春钓滩的意思,在有水草的地方是最好的,钓浅滩处的草边,这里安全,还有食物,还是产卵的必要场所。白天在持续高温,或者是温度陡然升高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鱼类的不适应情况。但是在持续晴天的夜晚,进行夜钓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此时大个体的鱼出没比较频繁。


最后总结

早春已经过去,仲春正在度过,钓位的选择是要根据具体的水情和鱼情来找的,但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还是天气,气温的影响,而晚春时节,虽然还没有到来,但却是鱼类大规模巡游和产卵的关键时期,此时只要找到浅滩的钓位即可,尤其是大面积的浅滩,并长有许多水草的地方,是钓大鱼的绝佳场所。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钓友们关注评论留言!


大别山小农人


近期作钓,有人欢喜有人愁,喜的是选对了钓位连竿爆护,愁的是选错位置空军回家[呲牙]

此时很多新手钓友们经常会疑惑,上午口很好,下午停了口,或者下午口很好,早上没有口,而老手根据经验找对位置一天都有口,

野钓目标鱼大部分以鲫鱼鲤鱼为主。

春季野外作钓钓位选择确实需要一些小技巧,熟知鱼的习性后想要连竿并不难。

大河大水面深水区已经很难钓到鲫鱼,特别是近期梅雨季来临很多野河走水严重,但是我们找对方法还是可以找到鱼群。

南方大部分鲫鱼此时已经大肚子,十条有八条一肚子鱼籽,即将进入产卵期。

和人类孕妇一样,肚子被鱼籽充满,此时行动不便,食量也大大缩减,吃不了多少就饱了。更没有力气和水流对抗,此时在走水的环境野钓应该尽量选择回水湾不走水的地方。

鱼类体温全靠外界影响,趋温性强,此时一个钓位已经不能一坐坐一天,可以根据早晚温度变化寻找鱼群。

阴雨天气温差不大相对会好钓一些,但是在天晴时候我们更应该追寻鱼群。

一天的作钓点应该是由深到浅再到深。早晨作钓选择钓深水区,深水温度相对稳定。

午后尽量选择向阳浅滩区选择有水草,枯树等障碍物的区域作钓,野生鱼类胆小,特别是个体越大越谨慎,否则也长不成大个体的鱼。

有水草枯树枝等障碍物的区域能给它们带来安全感,浅水区食物充足,水温相对深水区高一些,鱼儿在此觅食晒太阳就像我们大冬天洗个热水澡一样舒服。

一直到晚可以慢慢由浅到深,持续到夜间9-10点左右,浅水区的水温已经比深水区要低,此时鱼儿已经悄悄潜入深水区,可以选择相对较深的区域作钓。

至此,新手朋友们应该大致知道春季该如何选择钓点。

在此说些题外话

劝君莫食三月鲫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也无需道德绑架。

作为钓鱼人我们应该做的是留大放小,够吃就行,让鱼儿们可以持续繁衍后代日后有更多的资源。





信江夜渔人


春季是野钓的黄金季节,经过了一整冬的蛰伏,钓鱼人早已摩拳擦掌,定有要一展身手。但想要有好的鱼情、渔获,许多垂钓细节是不可忽视的,正如钓友的问题:春季气温回升,野钓时如何选择钓位。笔者结合野钓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回答,具体如下。

1、春季影响鱼群逗留、栖息的几个主要因素

2、春季如何选择钓位

春季影响鱼群逗留、栖息(钓位选择)的几个主要因素

选择钓位,本质是寻找鱼的栖息位置。冬去春来,春季的水情、鱼情发生显著变化,而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的逗留、栖息位置。

气温、水温变化:与冬季河流、湖泊大部分时间水温维持在0-10℃范围内不同,春季整体是逐渐回升的。这对鱼情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水温回升,鱼群由冬季的聚集状态,向四散分布的形体转变,基本湖泊的每个水域,都有游鱼到痕迹;其次是气温、水温提升,水体原本消亡的水草、藻类,重新焕发了生机,所以植物碎屑、软体小虫等鱼摄食的食物量大增,所以食物丰富的水域,吸引鱼群,影响鱼群的栖息、分布。

鱼的交配、繁衍:春季是大多数淡水鱼的交配季节。鱼产下的鱼籽,需要复杂在其他物体上,避免被流水冲散或天敌吞食,像植物根茎、枝叶,倒伏浅滩的树枝等等,都是不错的场所,加之春季水温升高,鱼都有向浅滩聚集的趋势。

春季如何选择钓位

上文介绍了影响春季钓位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实际垂钓过程中,还要结合气温、水温的具体变化。

早春选择钓位技巧

早春有“倒春寒”的说法,虽然已立春,但有时突然降温,气温直接逼近冬末。整体而言,早春气温、水温有所回升,但不明显,加之水温波动大,不稳定,鱼群还是以水温较好的水域为主。

深水区:像有些河流、湖泊水深能达5/6米,但早春垂钓深度在3米左右即可。之所以选择这个深度,这是因为3米水深的位置,受外界阳光辐射、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水温稳定,容易有鱼群的聚集,特别是水底有障碍物、沟壑、陡坡这样的水域,鱼群聚集性明显。

水草处:水草遮风御寒,水温略高,为鱼群营造适宜的水体环境,另外水草处残余的浮游生物也比明水区多,鱼群容易聚集,通常是钓鱼人优先考虑的钓点。

背风向阳的水域:有些水域,深度不够,像背风向阳的水域,因为水温较高,也容易聚集鱼群。但将钓点选择这样的水域,垂钓时注意鱼群上浮的发生,及时调整垂钓方法,钓底、钓法灵活变化。

仲春、晚出钓位选择技巧

惊蛰之后,气温回升显著,水温的稳步提升,先对早春的突然降温,仲春、晚春少了许多,此时鱼群摄食鱼情强烈,加之需要交配、产籽,向近水、岸边多游动。钓鱼谚语“春钓浅滩”,更多指的是仲春、晚春。以下几个经典的钓点是不错的选择。

大面积的浅滩有要求:不管是鱼觅食,还是交配、产籽的需要,大面积的浅滩相当于温床,风浪将水体的浮游生物,及岸边原有的微生物等为鱼群提供了食物保障,容易有鱼群的逗留、栖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浅滩,水底不宜平整、光滑,最好是沟壑众多、凹凸不平的水底。像笔者所在的聊城徒骇河,河道浅滩 众多,专门在一些因农村灌溉挖掘,留下水坑的水域垂钓,鱼情较好。

水草丰富的水域:与早春鱼群聚集水草多取暖的需求不同,仲春、晚春鱼群聚集到水草处,多少觅食、交配的需要。水草的植物根茎,对于鱼籽来说,是优良的附着物,且有积极的隐蔽性,避免被天敌发现。仲春垂钓,钓友细心观察,水草常用晃动、枝叶翻腾的情况,这是大鱼游动、交配碰撞引起的,所以仲春、晚春,水草处是不可或缺的优秀钓点。

其他经典钓点:除去上述两个常见钓点,仲春、晚春鱼群活性高,摄食欲望强烈,四处游弋觅食,所以可选择的钓点众多。比如河流的铧尖位置、大桥两侧、洄水湾、水闸前后、河道深浅交界处、缓坡二道坎三道坎的位置等等,都是不错的钓点选择。

写在后面

本文影响鱼群逗留栖息的几个主要因素特征入手,对早春,仲春、晚春,不同时间段钓点的选择做了描述。不过鱼种是多样的,个体之间也会有显著差异:比如鲤鱼相比鲫鱼,更谨慎、小心,选择的钓点应更安静些;比如鲶鱼、硌牙多栖息在水底碎石、砖缝间,通常多选择大桥底下,因为修筑残留的碎石更多一些,鲶鱼、硌牙更容易聚集。

钓鱼是个系统工程,钓点选择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像线组搭配、窝料选择、饵料使用、浮漂调钓等等都会影响最终的渔获,所以钓鱼人对其他细节也不可小视。


野钓分享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溪河湖泊边钓位的选择:

  溪河湖泊与沟渠塘水比较,其特点是水情变化大,水温变化慢,鱼的种类多而活动范围大。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钓位。

  “流水靠边”

  流动的水域应选择靠边的地方,即使中间有草,也是靠边的为好。中部流速较大,鱼儿不易停留,靠边一些流速放慢,水草中的浮游生物较多,正是鱼儿觅食之处。拦河大网下50米兰之内 ??在平直河段的钓位,应选择在渔民拦河大网的附近,即在大网的下游50米之内。渔民最了解鱼情,他们选择下网的地方肯定有鱼,但鱼儿有逆水上游的习性,到拦网附近,由於渔民起网发出响声,鱼儿胆战心惊,不敢前游,故往往在附近逗留并觅食。在这裏选择钓位垂钓,比较理想。

  溪河湖的拐弯处

  在宽窄差不多的河段垂钓,应选在拐弯处。因为鱼儿平行于河岸游动时,这裏是必经之路,离河岸较远的鱼也要经过这裏。同时,奇兜裏水流平缓,便於鱼群栖息,水较浅,水温高,适宜鱼繁殖;有的鱼又爱食鱼卵,鱼儿较密集,故河湖拐弯是垂钓的好场所。

  “宽钓窄,窄钓宽”

  如果整个一段河面比较宽,鱼儿上下游动,窄的地方密度也相对地大些;窄的地段水流速度较大,其中稍宽一些的地方,水流速度又会缓慢些,游动的鱼儿易停顿下来感息和觅食。此外,不窄不宽的地段,边沿水浅,中间水深,水深处鱼儿也会多些。

  有桥梁的地方

  河流上有桥梁,可选在桥梁附近垂钓。因桥梁往往修建在河流较窄的地方,这裏就成了鱼几回游的通道,在此垂钓必有收获。

  流水与静水交汇处

  动中找静,静中找动,应选择流水与静水交汇的地方。如果河川虽近似静水,但上游有小河小沟、支流流入,或下游有支流流出,则在支流入口或出口附近下钩,效果往往较好。因支流带来许多小草、杂物、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鱼儿在此可以用得充足的饵料,故鱼儿比较集中。

  有水草的地方

  “钓鱼不约草,多半瞎胡跑”。水草多的地方,水流较缓慢,可以稳住鱼儿;水草中多浮游生物,可作鱼儿的饵料;有水草的地方比较缓和,适於鱼儿产卵和栖息。所以,水草多处是垂钓的好地方。

  有障碍的地方

  河湖水库中如有巨石、大树或竹根、死树、流石堆、漂浮物等各种障碍物,正是鱼儿藏身、栖息和觅食的好地方。有一些国家为增加捕鱼量,特地在海域或湖泊中设置鱼礁,以诱集鱼群。因为水下有障碍物的地方,流水在这裏上升造成漩涡,流速减小,上下层水温差小,微生物易生长繁殖,鱼儿其前来觅食。此外,障碍物的空隙是鱼儿栖息和逃避敌害的好场所。所以,水下障碍处必有鱼群。但是,在这种地方下钩垂钓,要注意选择起钩的地方,以防挂上障碍物让鱼儿跑掉和折断钓线。





海南户外钓鱼


钓鱼是个受众非常广泛的活动,入门很简单,但是精通却比较难。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很多钓友都有这样一个问题,看别人钓得了很多,而且从表面上看也没啥特殊的,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钓不到鱼了。所以想要钓得好,没点技巧还真是不行,尤其是一些基本功,比如开饵,调漂,找钓位(找鱼)等等。

尤其是在初春季节,找钓位(找鱼)就显得尤为重要,比什么神饵都靠谱。因为在初春时节天气变化无常,虽然温度整体上升明显,但暖湿气流和寒流会交替而来,对钓鱼人来说找钓位就比较难了。有的人听人说桦尖好钓,草边好钓,有的人说洄水湾好钓,有人说钓深水,有人说钓浅水,说来说去脑袋都晕了,而且找的钓位还不一定靠谱。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钓位一般都符合以下四个特点。

一,有安全感的地方

自然水域的鱼生存环境非常复杂,不仅要面对水里的掠食鱼类,还要躲避天上的水鸟的袭击。更重要的是还有电工和网工无情的侵袭。所以有些地方看起来环境很复杂,很容易挂底,比如说水底石头堆,有倒下的树枝,竹子等障碍物,但是这些地方是真的藏鱼。用上单钩,多准备几幅线组就好了,有鱼还舍不得几幅子线吗?

二,温度适宜的地方

鱼是冷血动物,自身并不能产生热量,不管是太热还是太冷,对它们来说都是一种折磨,会让鱼儿活力下降。所以它们会尽量选择水温合适的地方。在初春季节,中午温度会有明显上升,这时候最好是钓相对较浅的水,比如说1.5米左右甚至更浅都可以。早晚时分温度还是很低,钓深水是首选。当然也分地域,在南方温度的最低温度也在15度左右了,钓浅水也无所谓了。

三,食物丰富的地方

觅食是鱼儿生存的本能,是深入骨髓的记忆。想要钓得多,选择食物丰富的钓点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惊喜。比如说水底障碍物多的地方,不仅有安全感,而且还符合浮游生物和小鱼小虾的生存环境,比如说倒下的树枝,竹子,石头堆这些地方,大量的腐质物能够滋生大量的微生物,会吸引大量的鱼群来觅食,鱼群的排泄物又会再次腐败发酵,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圈。

另外,在水流动的地方,因为流速的差异,会让大量的食物在某些特殊的环境堆积,比如说洄水湾,河岸的凹凸不平处,水闸,桥墩,或者浅滩等地方。这些地方水流会相对较慢,能够聚集大量的食物,鱼群自然不会错过。

还有一种人人都知道的水草区,初春季节近岸的水草区开始慢慢发芽,各类水藻也开始活跃起来。而且水草区水位都比较浅,容易升温,会吸引大量的水生昆虫聚集,从而吸引大量的鱼儿觅食。

四,溶氧量较高的地方

水里的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鱼口的活跃度,溶氧量高的地方显然会比溶氧量低的地方更吸引鱼群,鱼也更好钓。举个简单例子,肥水塘的鱼为啥那么难钓?不仅是因为肥水塘食物丰富,更重要的是溶氧量不足,所以钓肥水塘大家都喜欢在刮风的时候去钓。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有的钓位水底食物多,但是还是不好钓,有些地段(比如说水闸口)明明是水泥底,但是却因为水中溶氧量高,鱼儿连口不断。



都是钓鱼人


野钓选钓位有一个重点,有水草的情况下,以钓水草边缘地带为先。当进入春天,气温日渐回暖的时候,鱼儿就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至于不冬眠的鲫鱼,则会从摄食低迷期超脱出来,活性也大大增加。

当阳光随着太阳的生气越来越刺眼,并铺洒在睡眠的时候,受到照耀的那些水生生物有的会快速生长,有的则会释放出不少的氧气。这时候,处于水草边上的水域,不仅有阳光,有温度,还同时有氧气和鱼类喜爱的食物。这么想来,当然是鱼儿最可能待着的地方



千岛湖—等待黎明


钓鱼要去有鱼的地方,那么鱼儿喜欢待在什么地方呢?一般说来,符合以下条件的地方是鱼儿喜欢的地方,温度适宜的地方,有食物的地方,可以产卵的地方,鱼儿感觉安全的地方。因地制宜,找到这样的地方也就找到鱼了。

使用抛竿钓鱼,则要配合三把钩才好钓鱼。





钓鱼王三把钩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又到了……额 差点跑题,咱们言归正传,关于春季野钓气温逐渐升高时,我们的钓位应该如何选择呢?

一,首先我们都知道,一旦气温回升 水里的鱼口就会非常的凶猛,并且比较喜欢在湖泊或者水库的浅水区位置,此时我们就应该选择潜水区垂钓,特别是在水里杂草丛生的地方更容易藏鱼,因为挨着水草多的地方有很多蜉蝣的微生物,和草籽漂浮物,各种类型的鱼儿,都喜欢到这里来觅食。像我的话春季一般都是用活性饵来作钓,因为天气升温,包括许多小杂鱼鱼口比较活跃,如果实用商品饵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小鱼闹窝,大鱼就无法进食,你的饵料没有到底就已经被小鱼疯抢光了。

二,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钓鱼人的心里早已蠢蠢欲动,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一年一度的抢钓位比赛就要拉开序幕了, 这时在水库或河边就会堆满许多人来垂钓,此时鱼竿越长的就越有优势,岸边人多了鱼就不敢靠近,所以我们选钓位一定要选在同一块地方的尖峰处(地面向河中间突出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绝佳钓鱼位置,此时越往外的鱼饵,就更容易吃钩。但是这类位置往往淤泥较多,所以各位钓友,在享受钓鱼的过程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总结:我相信每一个钓鱼人,都不是为了吃鱼,而是在这繁忙的时代里,能够一个人安静的感受大自然,脱离嘈杂的环境,净化心灵!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分享的钓鱼经验,新的一年祝大家大吉大利!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