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什么时候才能达到?

世界精彩一刻


我能理解马云说的这句话的含义。举个例子你买一个冰箱,八千元,使用寿命十五年,二十年后你把它拿出来卖掉顶多一百块钱。非常不值钱。因为它超过了使用期限,而如果你在买回家一两年后就转手就可以多卖点钱。

同理,房子也是如此,现在房子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受到热捧,所以房价高举不下。不过那些已经买了房子的人慢慢的就会发现,随着房子越来越老化,它的价值越来越小,那些追求价值和安全的人们就会赶紧出售自己的老旧房子更换新的住房,而这一买一卖却不一样,旧房子卖的时候相对于新房子会便宜不少。

这只是一个开始,再往后,随着住房越来越不能居住,墙体开了,电梯老化,各种问题堆积的越来越多,倒逼一批人赶紧甩卖掉这种破房子那时候的甩卖价我想可能会很低,就算不如葱大小也是那个意思吧。

最后,坚守着破楼房不走的,等待开发商来拆的估计也得不到多少钱,因为,开发商不会根据你曾经的房屋价值计算的,那样他们会赔死,人家会根据市场评估你这个老楼合多少,然后适当给你点,国家再补偿你一点也就这样了。不会太多也不会靠拆迁发家的,因为,那时候的小区都非常大,哪一户的面积也不小,如果开发商都按现在的标准给你,估计都完蛋了。

所以,很多人肯定会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早卖旧房买新房,而大批量的卖房潮就极有可能导致出现房价急剧下降的局面,让你感觉房价如葱。不过,这样的房屋你敢要吗?


乔治85744078


很多时候理解马云的话,并不能只是盯着字面意思,“夸张、通俗、大白话”一直是马氏语录的特点,就比如那句“我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那么这句“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呢?

这句话是马云在杭州G20峰会工商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时,说的,确实很抓眼球,当时很多媒体也都引用并做了报道,这也反映了马云是演讲的天才,知道大众传播需要什么。

回到这句话,其实马云想表达的意思是,在今后,房子会像葱一样,一是便宜,二是随处可得。

为什么呢?从社会趋势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带来的盖房热潮,会在未来几年因为需求的衰退而进入供需反转的时代,也就是说,房子越盖越多,买的人却没有多起来,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不可能出现,看看现在三四线城市,由于外来人口流入的缓慢,出现了大量的闲置房产,这必然会导致房价的下降。

也有人会说,在中国房子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了,它也是人们投资的工具,只要有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存在,就会有人来买。

确实,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和老百姓投资渠道单一也有关,但我相信随着房产税的推进和全国住房信息的联网和公开,未来买房投资将会出现降温,这将会大大改变目前“炒房”的热度——事实上在这一轮的楼市调控之后,很多人发现很多房子买了后,因为政策的原因,卖不出去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再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年轻人未来未必会盯着房子,他们更愿意把人生的大部分投资花在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事情上,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变成房奴。

所以我觉得马云说的房子会像葱一样的日子是会到来的,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后。


财经无忌


这是去年马云在杭州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谈到的一句话,当时马云还说,“过去8年内,中国的房价整体上处于大幅上涨的状态。8年后,中国最便宜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其实,不需要对这句话感到意外,因为马云多年来一直都没少批评房地产,说这句话纯粹是出于抱怨和不满。

1、马云痛恨房价过高,但房价永远不可能偏离实际价值

马云曾痛批,“如果房地产一直是我们的经济支柱,那我们将失去一代人的幸福。”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马云的存在,因为他创造了中国最大的B2B和C2C电商平台,帮助中国所有商人和消费者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而目前中国的房价处于虚高状态,算算房屋租售比就知道偏离真实的房屋价值太多,这种现状与马云的价值观可谓完全不符。

事实上,影响房价的因素非常复杂,短期来说是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长期来看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情况,还有国际局势(例如美国加息)等等。完全从成本投入上看,中国的房价不可能跌到像葱一样,暴跌到远低于房价真实水平也不可能。如果能摆脱依赖房地产经济的现状,房价顶多回归到合理水平,并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

2、经历泡沫危机的日本,房屋仍然是最贵的资产

房地产行业,最惨的遭遇莫过于泡沫被挤破,房价出现瀑布式下跌,这时候的房价可以说已经跌至低谷,上世纪80年末的日本就是如此。我们看看当时日本的房价跌到什么地步,可不可能出现“不值钱”的情况。从1985年左右开始,日本国内资本严重过剩,资金纷纷流入楼市,直到1991年迎来炒作高峰。当时,日本央行突然收紧货币政策,引发楼市恐慌,楼市一夜之间“垮塌”。

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例,房价一路走低,到2001年跌到最低谷。算下来,东京平均房价从91年的272万每平米(人民币15万)跌到了61万每平(人民币3万),然而这个房屋均价几乎与1985年不相上下,并没有出现暴跌到偏离房屋实际价值的情况。由于日本的物价指数一直维持在很低水平,可以说2000年的货币购买力也没有变化。参照完日本,你对房价大规模下跌还抱太多希望吗?

可以说,尽管我国的房价处于高企的位置,房价上涨的幅度也远远超出了薪资的增长速度,但是大概率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因为国家不会坐视房价疯狂上涨而不管。面对房地产泡沫,只能是消而不破,逐步消化,最终让房价缓慢回落或者维持合理的水平。


金十数据


马云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只是为了向大家表面以后房价价格会回到正常合理的水平,而不是真的像葱一样便宜,如果真的像葱一样便宜,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简直是崩溃的,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发展。



当下的房子的价格非常畸形,房价奇高,有的人一生都在为了一套房子而奋斗,而且还要花费“六个钱包”,代价实在太大,房子牵扯来大家太多的精力,把更多的资金都用于还房子的贷款了,会挤压人们的正常生活开支,而社会的正常发展需要每个行业都可以健康发展,开支少了,对于消费行业也是不利的。


目前国家也是在不断调控房子的价格,为的就是严格控制房价,让房价回归到正常的合理水平,包括采取了限购,限价,锁定期等措施,房价的虚高存在巨大的泡沫,不可能一下子就会破,需要使用政策来降温,引导房价回到到正常合理水平。

至于马云的那句话说房子的价格像葱一样便宜,只是想表达房价慢慢回归到合理水平,而不是真的像葱一样的价格啊。



财道


哈哈,这个问题存在一个悖论,就是马云买的葱,可能跟普通人的买的葱完全不一样……

言归正传,我们一一分析。

第一种情况,现在的葱价与以后的房价,换算下来可能隔着一个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的距离。

大家想一下,韩国和日本,一顿饭下来就几万几十万韩元或者日元;改革开放前,100元就是一笔巨款,万元户就是巨富代表,因为在当时,可能一毛钱就能买一双鞋子或者几斤粮食,但现在,100块完全不经花。

如果有比较大的变故(你懂的),国家大量印制钞票,那么钱势必更不值钱,就可能发生军阀混战期间的,买一斤米都需要满满两塑料袋纸币的状况。到了那时,说不定5万块才能买一根葱,现在的房价可不就比以后的葱价便宜么。

图中,推车上放的不是砖头,是买菜用的纸币……


第二种情况,就是有像“高额房产交易税”、“巨额空置税”、“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等类似的新规定出台。

这样的话,势必遏制炒房和房产交易需求,试想一下,如果价值500万的房子,交易税需要200万,你是选择买还是不买?而且,买了以后,如果你不住,还要每年再收30万的空置税,你要怎么办?

如果你想着,反正人多不愁出租,那你可想多了。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阶段,在去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日养老服务业合作论坛中,有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中国与世界在2000年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其中65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 亿,占总人口的11.4%。中国人口老龄化总量大、发展速度快,预计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总量还将翻一番。

这意味着,你父母买的房子、父母的父母买的房子、你对象父母买的房子、你对象父母的父母买的房子,可能只有一个继承人,就是你的孙子,害怕不?

到了那个阶段,新建好的房子还能卖给谁?尤其是买房子还要交那么多税。


简单的经济学,能构建全新世界观,欢迎关注!

每点一个赞,多赚100块!有啥想法或意见,评论区见!


你身边的经济学


《马云为什么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什么时候才能达到?》

有人问:

马云为什么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什么时候才能达到?

关于这个问题,陈旭认为……


大家都知道,马云是千亿富豪,联合国的担任职务的官员。(备注:马云是联合国的官员,不是中国官员,这个注意区别,不是一回事。)

那么,既然马云是负责管理全球的联合国的官员,他说话,那肯定是有深刻的含义,不能按照普通的意思去理解。

陈旭,也就是本文作者我认为,我们要把马云的话,分为另个意思理解。


也就是:


【马云的话第1种理解】马云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

陈旭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后房价会暴跌,今后房价跌的跟大葱一个价格。


【马云的话第2种理解】马云说以后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

陈旭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后大葱价格会暴涨,大葱价格会涨的跟房价一个价格。



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房价如葱?

陈旭的看法:这个不要着急,有马云爸爸的预测,让老百姓按照大葱和房子相同的价格,买到房子,早晚实现的。

大家要相信千亿富豪的智商。


至于最终是“用大葱的价格买到房子”,还是用“房子的价格买到大葱”,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我是陈旭,我打工时,创造过5年从员工升职到私企老总级别的成绩,现在我是老板,别墅业主。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话有道理,记得点赞、关注、加我哦!

——陈旭(chenxusir)

-------------------------------------------------

陈旭精选文章:

富豪的发财思路,穷富的关键所在,穷人知道了必将升官发财

今日头条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


屠龙有术


第一次来南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cdb0012905d3067cf03\

用户1235282361302


当你抱着一捆葱,去房地产公司换回一座房时,天马行空的马云的话,就一语成箴。你的梦想也就实现了!记住这句话,何愁买不起房子呀?

从现在开始,要买房子的人;为了实现丈母娘的嘱托,结婚必须有房的人;大家就去种葱,卖葱换房。想住别墅的人,只要是能拿出三捆葱,OK了!


马云何时能够以自己的人格,以阿里巴巴,支付宝,蚂蚁金服等等为契约,以一座房子为代价,换取你那一捆葱时,你的乌托邦,和你的英特那儿就一定会实现。

人的一生,哪个不是在期待中活着?哪个又不是活在希望中?

如果有人告诉那些就要临产的人,说你不要生下这个孩子,他会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一生,他会是注定要死去的人,他说的不是真话吗?马云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或许有一天可能是真理,谁能去等?


房价如葱!不是马云心血来潮。也不是马云忽悠。伟大的美国西部有个镇子,只要一美元,就可以得到这个镇子所有的产权,包括那些完好无损的许多房屋,还有许多土地。这不是房价如葱,简直就是房价如一根葱叶。马云说的很含蓄。

讨论起房价,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很多所谓的专家教授,和砖家叫兽之间,不断的发表不同意见,可是这些人都是在有选择的发表意见。

有谁告诉大家,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会停止的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见机行事的涨;五六线城市的房价,想涨也得降。许多乡镇许多年以后,就得消失。这就是大势所趋,历史发展的必然。

青山绿水,必须留住。让观光客为之动容,为之感慨,为之留念,为之拍照。要想居住,就得令请居住,因为是人要想生存,就会有污染。起码是会污染空气。

房子也是这个样子,好地方的房子,永远都不会“房子的价格如葱”。有些地方的房子价格,白给你,不要钱,甚至给你补贴,你会去住吗?


阿佩呀,看世界!给你讲述故事背后的故事。欢迎评论,关注,点赞。谢谢!


阿佩呀


上网回看了马云那篇报道,公正来讲,这个标题有点断章取义的意思,马云之后还讲了一段话“阿里巴巴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司,只是你愿不愿意把你的理想变为现实。所有成功的人都这么走过,你如果想成功、想买得起房子,你也得去这么走,而不是呼吁、呐喊出一套房子的,一定是改变自己。”其实,马云说这些话并非看衰房地产,其真正的用意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过多的陷入到买房的被动局面,给自己徒增压力,年轻人要多创新,要敢于开创自己的事业。大家对这类标题党趋之若鹜,说到底,还是源于房价带给我们的焦虑:没房的担心上涨,有房的害怕下跌。


据统计,我国居民部门的贷款总额高达44万亿,超过全国GDP的一半,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2018年P2P爆雷数量创下了多年新高,除了前期融资融券埋下的隐患(后面会做专题分析),其导火索还是楼盘限价导致新房和二手房倒挂,从而吸引大量资金从P2P抽出转向房地产。


难道国民真的缺房子住么?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经高达95.4%!中央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还是有大量投资者置若罔闻,将房产完全脱离居住属性而单独存在,从“京沪永远涨”到“中国永远涨”,流向房地产的资金源源不断。就像潘石屹在《四十年四十人》里说的“房地产行业三分之一是实体经济,三分之二是虚拟经济,是个金融产品。”


2015年6月,本轮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销售面积同比上涨3.9%,代表了本轮楼市爆发的起点。截止2018年6月,本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已经长达37个月,刷新了中国房地产历史上涨周期最长历史。其中政策推手则是“去库存+棚改货币化”。


7月12日,住建部明确要求:“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而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2017年房地产相关收入占比地方财政高达46%,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美国加息,全球信贷收紧的大趋势已经到来,勒在泡沫上的绳索愈发收紧,我们一味鼓吹“政府不让跌”的口号看多房价也是极不理智的。以我们多年的投资经验,既然中央明确说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刚需完全不需要担心,房子于你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别把”房住不炒“理解为对房价的打压,房子在解决住的问题上,还会走很远。至于炒房者,一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房子,还有诗和远方!


喜欢小编观点的朋友们,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和雪球公众号—吉富宝,更多资讯观点与各位分享讨论,谢谢关注!


吉富宝


关于房价的问题,我想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们中国人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房价的问题,很多地方房价都高的离谱,一些三四五线的小城市竟然也都能出现5000以上的房价,拿我的家乡的小县城来说,我们县城去年也就是17年年初的时候学区房的房价在4000多一点,到去年年底的时候竟然直接飙到了6000,而且更离谱的是有钱还买不到房子,还要排队排号,谁都知道这是炒作,但是作为老百姓的我们也没有办法,今年碧桂园开盘了,直接把起售价抬高到了8000,心中真是万马奔腾啊,说是大品牌,老百姓受益在哪里呢?说了这么多,我们县城的情况其实就是目前全国房市的一个缩影。


大概在1995年的时候,很多地方房子很便宜,一般八九十平的房子也就5万块左右,至少我们县城是这么多,很多人会说:“早知道那个时候买房子就好了,现在能赚好多倍了”,我听了都感觉到可笑,说话者也不想想,1995年以前你真的能拿出5万现金吗?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提万元户的时代好么?能拿出五万块的都绝对是有钱人了,我依稀记得那时候小学100块钱的学费,我都是被赶回家好多次才交得起的,呵呵。

为什么说很多年后房子会像大葱一样便宜呢?我们从现实角度考虑考虑,20年前汽车是不是很奢侈的东西?那个时候我反正是看到汽车都像看到外星人一样稀罕的,买汽车大家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太贵了。可是现在呢?基本上每个家庭应该都是能买起一辆车的吧。很多其他以前买不起的东西普通老百姓也都能买得起了。所以个人觉得杰克马应该是从这种角度做类比的。但是大葱价个人觉得太夸张,反正我是不信,爱谁新谁信。

房价什么时候降下来,神仙才知道呢,我也在天天期待着呢。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