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羊肉的美味深刻地烙印在中國人的美食記憶中。從內蒙古烤全羊、老北京涮羊肉、新疆烤羊肉,到蘇州藏書羊肉、遵義羊肉粉、廣州羊腩煲、海南東山羊,無論南北,都不缺乏羊肉的忠實粉絲。


羊肉原本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肉食,數千年來的戰爭、貿易與民族大融合,導致草原羊不斷南下擴散,羊肉逐漸成為一道全民美食。


來自草原的美味遇見千年的飲食文化,這口鮮美的羊肉,早已征服了中國人的胃。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夏季的內蒙古草原,最著名的美景莫過於“風吹草低見牛羊”。羊肉是草原民族食譜的主角,遊牧傳統滋生出粗獷的烹調。攝影/王玉琪


草原五畜羊為首


內蒙古草原五畜,牛馬駱駝羊,還有一個是誰呢?


很多沒來過牧區的人,都會被問倒了。其實羊分為綿羊和山羊兩大類,都是人類吃肉薅毛的好對象,因此在五畜中佔有兩席。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請橫過手機屏幕查看)

▲內蒙古產羊絨的山羊,主要分佈在中西部的荒漠和荒漠草原上,肉用羊主要是分佈在東部典型草原上的綿羊。除了羊肉,重要的紡織材料羊毛,也是由綿羊提供。供圖/中國國家地理《草原五畜羊為首》


這兩種羊的馴化幾乎是同時的,大約都在11000年前。綿羊由盤羊馴化而來,有著群居的習性,喜歡在禾草繁茂的平地緩坡覓食;山羊自然從野山羊馴化,有著更靈活的身體,善於攀援和跳躍,可以在岩石裸露的山上來去。


如今放眼中國,用於食用的羊,發源地大多在蒙古高原上。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牧民家的羊群既是重要的財產,也是飲食的來源。牧民的飲食離不開肉,一方面是可以就地取材,另外吃肉也是為了禦寒。一個冬天下來,富裕的家庭需要幾十只羊。攝影/阿音


這裡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雨量約200毫米,廣闊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相間分佈,地上生長的牧草、小灌木都為羊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食物來源。厚厚的羊毛也能抵禦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羊與蒙古高原,可謂是天造地設。


當羊傳入中原後,對人類文明的意義遠超想象。


在衣食短缺的古代,羊肉和羊奶為人類提供了肉食來源,保障了基本的蛋白質需求,薅下來的羊毛,更是出在羊身,穿在人身。羊還有適於遊牧、耐寒、耐旱等特點,很早之前就能跟著人類四處遷徙,簡直就是移動的肉食庫。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冬季的額濟納旗,一戶牧民正在從山羊身上刮取羊絨。羊絨是入冬後貼著羊毛根部長出的一層薄薄細絨,如不及時收集,等到春季天氣轉暖,它就會自行脫落。攝影/巴圖特


更重要的是,羊吃的都是人類不愛吃的草,而比起牛、馬而言,它的性情更加溫順,笨拙的羊很適合圈養;比起雞、鴨而言,羊能夠提供的肉更多。這種動物吃的是草,產的是奶,還可供人吃肉剝皮,渾身是寶,夫復何求啊!


最最關鍵的是:羊肉真的很好吃啊!


無論宋徽宗還是成吉思汗,都被羊肉征服了


羊肉多好吃?博大精深的漢字給出了答案:魚羊為鮮。


在秦以前,羊肉還是祭祀牲品,在六畜(馬、牛、羊、雞、犬、豕)中佔據頭等地位,能夠食用羊肉,是貴族的象徵。不過,隨著遊牧民族頻繁南下,各民族之間不斷交流、融合,羊肉也漸漸進入平凡百姓的飯桌上。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圖所展示的是蒙古勒勒車的車輪,以木頭製成,是過去草原民族倚賴的交通工具。大量遊牧民族歷經滄桑鉅變,有的甚至逐漸被歷史的塵埃湮滅了,但是南下中原帶來的食用羊肉習慣沿襲下來了。(攝影/石軍)


特別是南北朝時,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羊肉的價格便宜了許多。《洛陽伽藍記》記載,南方的漢人自幼吃魚羹,飲茶水,剛到洛陽的時候,對胡人的羊肉、酪漿連碰都不碰,然而多年以後,也不得不對羊肉說一聲:“真香!”。


而到了飲食之風蔚為大觀的宋朝,來自草原的羊肉,就成為了餐桌上的常客。將羊肉蒸爛,加蔥、姜、豆豉就是基本款“蒸羊”,加酒水的就是“酒蒸羊”,加杏仁酪的就叫“五味杏酪羊”。


羊肉在宋朝的美食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典故“換羊書”的主角韓宗儒就十分貪戀羊肉,他時常與蘇軾書信往來,按照當時的情況,書信也是墨寶,而蘇軾的真跡已經炒到了幾貫錢,相當於現在的幾萬塊錢。韓宗儒為了吃上羊肉,愉快地和熱愛收藏蘇軾墨寶的殿帥姚麟達成交易,一封蘇軾回信換十幾斤羊肉。細想一下,兩宋對羊肉的熱愛到什麼程度了!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露天燒烤,炭火釋放肉的香味,焦香撲鼻。對於遊牧民族來說,烤是基本的烹飪方式。供圖/Mirr月牙刀 _ 圖蟲創意


和北方簡單的烤羊肉不同,宋朝對羊肉的吃法十分考究,有熟肉加香料醃漬的“羊肉旋鮓”、選肋排明火烤制的“炙子骨頭”、整隻入炕坑烤熟的“炕羊”,切絲後炸熟的“羊肉籤”。甚至還會批薄片加姜蔥醋生吃羊肉。


登峰造極的吃羊肉方法莫過於“白羊酒”。北宋酒類專著《北山酒經》裡專門介紹了做法:將含肥膘10斤的連骨羊肉加入糯米和酒麴中釀酒,冬釀夏出,羊肉給醇厚的黃酒帶來羶香,酒面漂浮著一層油花和羊脂,專供朝廷宴飲,風靡多時。在宋仁宗時期,羊酒更是過節福利,專門發放給官員,在市面上十分難求。


皇室御廚對羊肉的做法比起民間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宋朝皇室開國初期便立下了“御廚止用羊肉”的宮廷規矩。

據《宋會要》所記,宋神宗年間,宮內一年吃掉了“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羊羔兒一十九口”。為了彌補不足,朝廷不得不從陝西或者河北大量購入活羊,而且在美食麵前,山羊和綿羊,一個都不能少。


宋徽宗就是狂熱的羊肉愛好者。

在他的生日宴上,羊肉顯然就是C位出道的主菜,爆肉、炙子骨頭、排炊羊、炙金腸、肚羹、縷肉羹。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御廚都把羊哪裡好吃怎麼做安排得明明白白。


宋代司膳內人撰《玉食批》提到過,皇室慣吃的“羊頭籤”在製作上就十分講究,只選取羊臉頰上最細嫩的一塊肉,切絲以後用皮子捲成小卷,先蒸後炸,需要費去幾隻羊頭才能出一道羊頭籤,用心之盛,可見宋人對羊肉算是吃到精髓了。


哪怕戰亂之中,南渡的宋朝皇室也沒忘記把羊帶下江南。


公元11世紀初,隨著南宋都城遷至臨安,黃河流域的居民也大量南移,原本飼養在北方的蒙古綿羊就被帶到了位於江浙交界的太湖流域,成為長江中下游著稱的“湖羊”。吃羊肉的習慣也隨之帶到這裡。千百年以來,當空氣中瀰漫著桂花的香氣,江南人就知道,吃羊肉的季節到了!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秋風起,羊肉香。經過文火燉煮,羊肉的肌肉纖維軟化,飽含水分,不膩不羶,豐盈鮮美,是對羊肉之鮮恰到好處的呈現。供圖/唯亞 _ 圖蟲創意


南遷的宋朝皇帝都念念不忘北方羊肉的滋味,本就以羊肉為主食的遊牧民族更不必說了。草原驕子成吉思汗征服了歐亞大陸,而羊肉征服了他。


成吉思汗在呼倫湖畔迎親所吃的蒙古九珍中,羊就是其中一珍,被稱為“長到十八歲吃過最香的飯”。而常年征戰的蒙古軍隊,多以飲馬乳或宰羊為口糧,物質條件相當貧乏,為了振奮士氣,涮羊肉就是行軍的一道硬菜。只要安營紮寨,木炭一點,鍋裡的羊肉煮開即食,為行軍打仗帶來莫大方便。


烤羊腿也是成吉思汗熱愛的菜餚。比起傳統的烤全羊,帶肥的羊後腿肉肉質更加細膩,口感潤澤,烤完以後味道鮮美、外焦內嫩、脂香滿溢,每每讓一代天驕胃口大開。


上至天子,下到百姓,羊肉之美,早就征服了中國人的胃和心。


南北吃羊大比拼


江南和塞北,人的遷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羊肉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人也不斷改進著羊肉的烹飪方式。

烤全羊是內蒙古交出的滿分答卷。出自蘇尼特左旗荒漠草原的羊肉,肉質緊緻口感好,直接架起篝火後放上去明烤,更突出了羊肉的本味,那一層帶著皮的羊脂在高溫下不斷地冒油,調料逐漸滲入肥而鬆軟的表層,烤出來油亮脆黃、外焦裡嫩,難怪很多內蒙人說過,離了草原,絕不吃羊。這種原產地的鮮香,試問誰能抵擋呢?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烤全羊起源於西北遊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製作時要選擇膘肥體壯的1~2週歲左右的綿羊作原料,肉不僅嫩而且營養價值高。供圖/大惡魔 _ 圖蟲創意


毗鄰的新疆也是吃羊肉的好手。恐怕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那一串串烤得滋滋作響的羊肉串。秘製醬汁醃好的羊肉,配上香味濃烈的孜然,再加上烤這個最原始簡單的操作,咬下去,舌頭首先感受到濃烈的香氣,緊接著就是羊油帶來酥軟的口感,肉質鮮嫩飽含汁水。更何況,新疆人還有自己的必殺技——紅柳枝。剛摘下來的紅柳枝帶著獨特的香氣,在炭火的炙烤下滲入羊肉中,帶出了獨特的鮮甜風味。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在過去的一千多年裡,羊肉是新疆人主要的食物之一。烤羊肉串一般會選2歲左右的小羊羔,肉質帶有奶香和草香。供圖/dreamstime _ 圖蟲創意


據說,中國公認最好吃的羊肉,當屬寧夏的鹽池灘羊。作為國內的頂級食材,鹽池灘羊三登國宴——2016年的G20峰會、2017年的金磚五國廈門峰會、2018年的上合青島峰會。鹽池灘羊生長在優質的草場,平時吃的都是甘草、薄荷、柴胡、黃芪、沙參等中藥材,以肉質細嫩、脂肪分佈均勻、無羶無腥聞名。羊肉切成大塊,只需清水一煮,加入蔥姜,就能彰顯它的獨特風味,一句“吃灘羊只需蘸點鹽”,就是對這味道至高無上的評價。


在蘇州,冬天吃羊肉成了一種慣例,畢竟有趣的靈魂冷得發抖,好吃的羊肉紅燒白煮。


紅燒羊肉,是江南對湖羊的經典做法。滿滿一盤肥瘦相宜帶著皮的羊肉,焯水以後倒進鍋裡,加上甘蔗、醬油、黃酒,注滿水以後一直放在灶上,翻滾的羊肉自會成為一盤色香俱全的紅燒羊肉,濃油赤醬配羊羶。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江南的水土和習慣,改變了塞北引入的綿羊,雜揉出專屬這裡的風味。紅燒羊肉經過長時間燉煮,肉質酥爛,鮮香濃郁,舀一勺作澆頭,就是酥羊大面。供圖/《風味人間》


而蘇州另一道名菜藏書羊肉,則是將白煮演繹到至善至美。每逢秋冬時節,大街小巷的羊肉店,都會豎起一個大木桶。有講究的蘇州人心裡清楚,羊肉好不好,木桶說了算。一個懂行的人,去到藏書羊肉店,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後廚,確認過煮羊的是老木桶了,才會心安理得坐下來點菜。用木桶燒出來的羊肉,不僅可以去羶味,熬製的羊湯色白濃香,羊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一口下去,羊肉那份濃郁的肉味成為令人難忘的標誌。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舊都百話》雲:“羊肉鍋子,為歲寒時最普通之美味,須與羊肉館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遊牧遺風加以研究進化,而成為特別風味。”供圖/抹茶不甜 _ 圖蟲創意


涮羊肉則是北京的名菜。老北京講究多,對羊肉的涮法更是法度森嚴。銅鍋炭火,切片碼好,清湯麻醬,件件地道。鮮羊肉切好,不帶血水,一涮即熟,才是好肉。有的人還會先下一盤羊尾油肥鍋,用厚重的油脂,完成隆重的開鍋。在蒸汽氤氳中,三五好友圍在銅鍋邊上,講的是皇城裡的新鮮事兒,吃的是關外送來的新鮮肉。


在中國,不一樣的地理環境下,對羊肉的烹飪方式演變出不一樣的美味。長城內外,在漫長的流變中,遊牧與農耕文明不停碰撞、交流、融合,而羊肉的味道從不曾遺失。


可見,羊之為美,不僅是舌尖上的滋味,更是民族深處的地理記憶。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著稱於世的錫林郭勒大草原雄渾浩瀚,一望無際,這裡白馬如雲、氈車如雪,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奶酪甜。攝影/石玉平


·曾笑菲.《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 2013.04.《草原五畜羊為首》.

·包麗英 任健.《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 2011.10.《蒙古,在馬背上架起交流之門》.

·吳楚克.《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 2017.10.《蒙古族的今昔地理格局》.

·徐鯉 鄭亞勝 盧冉.宋宴[M].2018.08.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2》

http://tv.cctv.com/2018/02/15/VIDEogcsCliX7U6d7Kr5gC6A180215.shtml.

·陳曉卿.《風味人間》

https://v.qq.com/x/cover/jx7g4sm320sqm7i.html.


- END -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版權歸“國家全景地理”及《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國家全景地理”聯繫。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相關雜誌推薦


為什麼羊征服了大江南北?

付致這行話₴Q4oG14lFp0o₴轉移至τáǒЬáǒ,【2020年1月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