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前幾日,連江縣鮑魚協會發起的第三批馳援的物資已經抵達湖北。

連江縣將自養的品級鮑魚與抗“疫”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及福建的醫療隊員分享,為前線工作人員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提升他們的免疫力。

物資到達後,部分支援前線的醫護人員在微博上曬出工作盒飯,其中,飯盒中的福建鮑魚吸引了不少網友目光,獲得了線上線下一致好評。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這些讓醫護人員讚不絕口的網紅鮑是來自福建 “鮑魚之鄉”——連江。

連江作為鮑魚大縣,其鮑魚產量約佔全國市場的30%,佔據福建鮑魚市場的半壁江山。而福建鮑魚佔據全國市場的65%以上,這也意味著,全國每三隻鮑魚中有一隻來自連江。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一方好水養一方好物,聞名的連江鮑魚好在哪裡?南鮑北養,鮑魚坐上活水運輸船到北方渡夏。獨特的対養模式,提升鮑魚品質。

據瞭解,連江縣海帶養殖面積7萬多畝,產量超過25.6萬噸,其中,約一半海帶餵食鮑魚,為鮑魚養殖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同時,龍鬚菜等天然藻類也是連江縣飼養鮑魚的另一選擇, 以天然餌料養殖出的鮑魚營養物質積累豐富,口感鮮嫩。

在養殖裝備上,敢於人先的連江縣使用振鮑1號養殖神器,深遠海養殖平臺的投用,令連江鮑邁向外海,實現漁業養殖的智能化、機械化、集約化,利於確保鮑魚的質量與存活數量。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身為中國傳統名貴食材的它,長年位居四大海味之首,歷來被稱為 “海味珍品之冠”,素有“一口鮑魚一口金”之說,可見其營養之豐富。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在雨水節氣過後,冷空氣提醒著人們“倒春寒”的存在,尤其在疫情期間,保護好自己,增強免疫力,就更為重要。

什麼是免疫力,如何增強免疫力?

“免疫”最早見於中國明代醫書《免疫類方》,指的是“免除疫癘”,也就是防治傳染病的意思。“免疫”有身體和精神上抵抗病毒的能力,也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

當你休息不好,過度勞累引起免疫力下降,身體更易於被感染或患症,引發感冒、扁桃體炎、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腹瀉等會反覆發作

因此,堅守營養均衡至關重要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要想做到營養均衡,就要每天吃到一定的營養元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等七大營養素

在日常飲食中,可通過食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食品,如鮑魚、海參,可以助力調節免疫,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其中,鮑魚營養價值豐富,蛋白質含量超過14%。

針對此次疫情,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巖藻多糖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而這種巖藻多糖在鮑魚體內也含有。

2019年法國科學家M.Dutot在SCI科技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發表文章顯示,海洋巖藻多糖有助於減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前段時間,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青島大學醫學院聲明:巖藻多糖能有效對抗放射性肺炎(成果尚未公開發表)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什麼是巖藻多糖?

巖藻多糖是一種由含硫酸基的巖藻糖所構成水溶性多糖物質,其主要成分是巖藻糖和硫酸基

巖藻多糖主要存在於褐藻(如海帶、裙帶菜)的表面黏液中,一般以液體形式存在於褐藻細胞壁基質,它是從褐藻內部滲出到褐藻表層來的,是褐藻特產的生理活性物質之一

眾所周知,目前養殖鮑魚的主要餌料就是海帶等大型海藻,鮑魚每增重一斤,通常需要攝食數十倍重量的海帶,因此,通過食物鏈傳遞,在鮑魚體內也富集有巖藻多糖

打造均衡飲食,連江鮑構築“看不見”的戰“疫”一線

鮑魚渾身都是寶,目前已有機構在積極研究鮑魚體內的巖藻多糖,雖然距離正式投入藥物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已有研究成果紮實,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鮑魚終有機會成為遠近聞名的跨界“藥材”

我們的底氣,來著原產地的生命力

除了鮑魚的高產量、高質量外,連江的美也是溢於言表。這座千年漁村,宛如海上“世外桃源”

沿著靠海公路行駛,清澈湛藍的絕美海域讓你大飽眼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撲面而來層次感,在連江感受寧靜愜意的一天。

在薄霧散開的早上,觀賞綠色的山丘和嶙峋的礁石,在碧海藍天下,像極了童話的場景;閉著眼迎合海風,讓恬靜的平流尾映照見我們內心的純淨,忘卻煩惱;到了黃昏或者是清晨,用最寬闊的視野,去欣賞落日時分變幻莫測的天色;直到夜深,在連江的街頭巷尾品嚐袖珍海味地道小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等待疫情過去的時間裡,請保持樂觀心態,以飲食、運動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待到春暖花開,摘下口罩,我們約好連江見。(邱悅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