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技的進步,過去那種“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回家過年的情況似乎正被手機拜年、視頻拜年所取代。但是,有些年俗就像大樹的根一樣,雖然看不見,但依舊深深地傳承在我們的心裡。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24送灶,25調窖,26做饅頭,27炒蠶豆,28生髮面……”這是不少地區過年的順口溜。隨著時代變遷,一些老規矩在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習俗。

  南京市民張女士說,許多人過年喜歡拿著手機搶紅包,也許這也是科技進步帶來的一種“新年俗”,可是在心裡,還是很懷念過去的“土年俗”:“除了吃餃子,還有耍社火,耍社火就是舞龍舞獅、打腰鼓之類的。”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而在常州民俗專家季全保看來,常州人的年俗其實就是鄉愁的記憶,一碗濃濃的扣肉,就是所有老百姓記憶中的年味:“常州能夠享受到濃濃的年味兒就是從一碗扣肉開始。常州人不只有美味,更重要的是把讀書、看書作為年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書香就像一縷清風,吹進了常州年俗。”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對於很多人而言,“打醬油”可能只是一個網絡流行語。但對於淮安人來說,那可是一年裡的年俗之一,這樣的習俗已經傳承了近半個世紀。這兩天,第三屆“浦樓打醬油”文化節讓淮安人又為醬油瘋狂了一把。

  在現場,一口口裝滿了百年古法工藝釀造的頭泡醬油老缸排成一列,缸裡用黑豆、黃豆等製成的醬油散發著濃郁的香味。淮安市浦樓醬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言學義介紹,科技的進步有時候並不能代替傳統的釀造工藝:“這些純天然、原生態的頭泡產品拉到現場,能夠讓老百姓在打醬油的氛圍中找到年味。”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意喻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在句容市後白鎮曹村,幾戶人家正在合作蒸包子,大家分工明確,燒火、揉麵、炒餡。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家戶戶完全有能力到包子店去定做包子。但是每到過年,農村家家戶戶蒸包子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蒸包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儀式——點紅,村民羅志英說:“點紅的意思就是代表日子紅紅火火。”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隨著新年的臨近,老的春聯就要退休,新的春聯即將上崗。過去,春聯都是用手寫,這幾年多是機器打印,樣子雖然規整,但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現在手工寫春聯似乎又回來了。

  這幾天,南京鎖金村社區請來了老書法家為居民書寫春聯。筆走龍蛇間,包含祝福的春聯一揮而就,濃濃的年味一下子就瀰漫開來。社區居民徐柏松表示:“這是中國的老傳統,意義深刻,讓人感覺到春節臨近了。”

新技術時代 這些年俗我們還傳承嗎?

  69歲的南通民俗專家楊樹坤告訴記者,過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祭祖、貼對聯、接灶、敬神、長燭、敬香。有人說有一些民俗不太科學,無需傳承。在楊樹坤看來,很多民俗在傳承中發展,承載了更多的期待:“比如說正月初五敬財神,聽上去好像是迷信,但它也是一種企盼,希望能夠過得更好。幾個財神都是古代的名人,關公是武財神,講義氣,做生意的人要講誠信就要敬關公。還有三儀也是財神之一,他經商有道,靠自己本事發財。文化部門可以做一些宣傳,把好的民俗傳承下去, 也會有教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