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

刚仔丨有话说


学习的时候常常静不下心来

可能的原因是:

一、找不到学习的目的

二、学习的时候容易被干扰

三、学习的内容比较枯燥

四、学习后没办法落地

针对这些原因,对应的策略是:

第一、正确认识什么是学习。学习就跟刷牙一样,每天都要做,有时候跟朋友聊天,有时候跟客户聊天,每天反省也是一种学习,不一定要去听专家讲课才叫学习。

第二、要定学习的目标。比如今年主要学习的是营销或者财务相关知识。

第三、学习的时候要借助工具和环境。每天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听课,比如刷牙,开车,睡觉前。每天学一点不要贪多。

第四、要懂得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点或原理要结合生活或工作去运用,反思有效性。

第五、如果有名师指导会少走很多弯路。

第六、学习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枯燥,可以先从听音频,看视频,看书等方式慢慢延伸。

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佳森



因为我本身是做教育的,及我自己就非常爱看书以及抄写经书,所以一般晚上没有意外的话,几乎都会拿半小时及1小时的时间看书,或抄经书。


我的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1.千万不要等有时间再说


很多人觉得除了工作外的学习,都是等有时间再学。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第一:时间不等人。

第二:没有筹备,没有安排,是永远没有时间的。

第三:善于排除外界干扰 要在排除干扰中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曾经给自己立下这样一个训练科目,到城门洞里、车水马龙之处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抗干扰能力。同学们一定知道,一些优秀的军事家在炮火连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非常沉静地、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指挥中心判断战略战术的选择和取向。生死的危险就悬在头上,可是还要能够排除这种威胁对你的干扰,来判断军事上如何部署。这种抗拒环境干扰的能力,需要训练。



所以不管环境多么嘈杂,当进入要学习和阅读时,对周围的一切因素置若罔闻。这是可以训练成功的。


并且手机一定要关静音,如果怕有特殊事情,电话震动不要关。


2.学会安排,定目标


我一般是一周一次安排,然后挂在贴在房间橱柜上。每天进出房间都会看见,然后每天完成一个打个勾,并且学会安排时间,再去实践。


前面可能有些困难,但习惯了就会发现,好像就是一件必做的事情一样,没有什么特意安排。


3.学会思考、总结


我一般看到比较核心、有趣的内容会用笔写下来,到后面慢慢越整越清楚。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方法,愿咕妈能帮到你啦



咕妈育儿百科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如在你想学习的时候又想着其他事,总是三心二意,下面就教大家如何来静下心学习。

做事一心一意

做事一心一意,说的容易,能做到的做的却很难,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想起另一件事,让你不知道做哪一件事好,所以做事必须要一心一意才能让自己静下来。

学习前不抽烟不喝酒

对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会问了,静下学习和抽烟喝酒有什么关系? 有一句话说喝酒难办事,科学家已经表明喝酒对中酒精对人体大脑有过度的催眠作用,而抽烟,就是烟里头的尼古丁,会对大脑进行催眠,如抽烟钱前大脑和肺都是清晰的,抽烟后大脑和肺都基本是黑色的了,所以在你学习前不能抽烟,不能喝酒。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对于这个大家肯定不会反对,毕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容易静下心来学习,没有太多的杂音容易,做事到认真做一件事,这样自然就静下心来学习了。


白囟


要想静下心来学习,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大部分人无法静心学习,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说,不是真正地想学习。再者就是,外部有干扰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环境,进而无法静心学习。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方面,我们要努力排除外部干扰因素。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古代便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孟母之所以多次搬迁,正是认识到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她担心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才不得不屡屡搬迁。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周围有噪音或者其他干扰因素,建议你排除后再学习。比如,家里有人在看电视或者接打电话,都会影响你的学习,所以必须要排除。

另一方面,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学习动机,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学习,即便环境很差,也能真正学进去。

古代便有头悬梁锥刺股和凿壁偷光的故事,我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大学时,我要立志考教师编制,当时自习室的座位非常的紧张,所以不得不到走廊上学习,尽管走廊上人来人往非常喧闹,但我依然学的很起劲,最终考试成绩非常理想。

总之,建议您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学习,既要端正学习动机,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


初中语文找老孙


你好!我是绿水青山,昵称是我最该感谢谁。

如何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呢?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做法。我想从未成年人、靑壮年人和老年人三个年龄段的静心学习行动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未成年人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然后为理想去学习必修课。青年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并认为支持这个理想的是体魄、品德和智慧。具体行动,健身方面他露宿、夜间爬山、湘江游泳、冬天冷水浴;学养方面他夜以继日读书,为求知17岁读小学一年级也愿意,用一年半完成小学学业;修身如为培养自己冷静到十字上去看书,与同学游学,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另外,引导未成年人把兴趣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青壮年人要把学习内容与工作需要结合来。比如教师多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育科研等等,以增进专业。校长还要多学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管理科学等,为专业充电。又比在一流学校工作的教师要进修精英教育理论和教育策略,在生源质量差的学校工作得研究学困生转化教育。

老年人以健身和开心为主题,根据自我爱好选学知识技巧。我爱看书和写字,天天做都烦,一坐可达十几少时。我常看量子学科谱读物和头条量子学视频,结合过往的得失加以思考,有想法就写几句,自以为是了,就往头条上发。我喜欢友友点赞和转发,总以桃报李。我更喜欢批评指导,以完善“我建构”想法。

总之,把学习内容与自我兴趣挂钩,与手头工作对接,就会有学而时习且其乐无穷。快乐是一切行为的动力,有快乐的学习,心要有多静就有多静,效果要有多好就有多好。

快乐定心,心定高效,高效更乐。这就是学习的静心丸,补脑汁。


我最该感谢谁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有动的行为,也有静的时刻。

对于学生来说,认真听讲,有质量完成学科作业,善于思考,这些都是良好有序的学习过程。但是在学习中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干扰,比如说来自同学的干扰,电视节目的干扰,社会的干扰,电子游戏的干扰。

要想得到好的成绩,在某一个领域关注自己的兴趣所在,这就要你自己定下心来。

安静的学习只是表面,我们最最需要是一颗安定的心。对待学习要有钉子精神,像一根钉子一样扎在那里,拔不出来。具体的方法有:

1.过滤无用信息。

现在我们周围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有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中,有很多对于学生来说是无用的,或者说在这个阶段对你是无用的。比如过于宏大的论述,过于宽泛的知识,过于推崇的消费攀比。如此之外,甚至还有一些垃圾信息,色情信息。

我们不反对学生通过某种信息了解社会,但是在了解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无用的信息的干扰,而这些干扰会让你的头脑变得混乱,有时候还会放弃自己的目标,怀疑自己的信念。

2.找到学习目标。

简单的说,你可以以取得好成绩,考上好的学校,拥有更好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做自己的榜样。以这样的目标为阶段学习的目标。

另外,通过读书与旅行,或者是优秀的人才给你的言传身教,你也可以了解历史文化中那些值得学习的伟人名人,或者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观念,他们的实践,他们的成就,都会给你带来宝贵的启发,精神的指引。以这样的目标,为自己终生学习的目标。

3.精简学习资料。

在学习的过程中,力图把学的知识点基础都牢固打好,不要贪多嚼不烂。现在市面上的教材和学习资料也非常之多,仔细选择一下,把一些不太重要的滤过,把重要的捡起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在这个过滤的过程中,你的心就会慢慢的静下来。

4.坚决付诸行动。

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或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都有助于你的心静下来。限制自己看手机的时间,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学习完成多少字,多少章节,做多少笔记。规定自己必须完成多少体育锻炼。每周检查自己的计划是否完成,合理地调整这个计划。

按照以上4步法,你一定可以安定自己的心态,安静坐在书桌前,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虫叔说



如何让自己静下心学习呢?以我的经验来看有以下几点看法:


1.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每天规定自己下班的某个时间段去干啥都列好,最好具体到每分钟,这样可以使时间更加充分利用。不要想其他无关紧要的事,自己把要做的事罗列出来,并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出来,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做完,这样能使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


例如我每天18:30下班后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 18:30-19:00吃饭

  • 19:00-20:00健身

  • 20:00-20:30休息打游戏

  • 20:30-21:30阅读

  • 21:30-22:30写东西


剩下的时间刷抖音打王者,每天都要暗示自己能完成,一定能完成,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习以为常了,效率就上来了。


2.经常更换学习环境


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就会容易疲倦,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主要是人变得越来越懒散,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学校图书馆每天坐同一个座位就会使自己厌倦,适当地更换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图书馆待久了也可以到自习室去学习,甚至可以到宿舍试一试。


3.从小事做起

记得我们高中校门口写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千万遍地做好就是不简单”,这里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太大,不妨从简单的入手,例如每天20个仰卧起坐,20个蹲起等,每天看100页书,每天写800字文字,这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只要坚持就会有所提高。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


4.睡前总结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我每天睡觉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 今天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

  • 今天做了哪些没有价值的事?

  • 明天应该如何做哪些事?


其实讲了半天的方法,其实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你品你细品咯


以前认为没工作的时候是混日子,现在觉得工作了才是混日子。如何让自己静下心学习呢?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1.为自己定一个小目标

每天规定自己下班的某个时间段去干啥都列好,最好具体到每分钟,这样可以使时间更加充分利用。不要想其他无关紧要的事,自己把要做的事罗列出来,并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出来,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做完,这样能使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例如我每天18:30下班后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18:30-19:00吃饭

19:00-20:00健身

20:00-20:30休息打游戏

20:30-21:30阅读

21:30-22:30写东西

剩下的时间刷抖音打王者,每天都要暗示自己能完成,一定能完成,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习以为常了,效率就上来了。

2.经常更换学习环境

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就会容易疲倦,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主要是人变得越来越懒散,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学校图书馆每天坐同一个座位就会使自己厌倦,适当地更换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图书馆待久了也可以到自习室去学习,甚至可以到宿舍试一试。

3.从小事做起

记得我们高中校门口写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千万遍地做好就是不简单”,这里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太大,不妨从简单的入手,例如每天20个仰卧起坐,20个蹲起等,每天看100页书,每天写800字文字,这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只要坚持就会有所提高。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

4.睡前总结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我每天睡觉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

今天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

今天做了哪些没有价值的事?

明天应该如何做哪些事?

讲了半天的方法,其实最主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拉风斗士


静下心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静”,“静”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周围的静和自身的静。

现在,我们来说说,周围的静,寻一处只有自己的空间,泡上一杯茶,准备舒适的坐椅,最后手捧一本有趣味的书。周围的环境和自已所创造的氛围亦是可以作为自已学习的天地,这是一种放松的学习。还有一种紧促的学习,也可是说是为了竞争和梦想而学习,这种一般是在公众场合,像是教室、图书馆、自习室等,这种学习是被周围的学习氛围带到起来的学习,但是也讲究不能大声喧哗。

之后,自身的静,主要在于自己的意志力和学习的决心,但是也不能排除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的烦躁和无力感,所以在自己学习之前使自已静下心来,静下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借助电子设备或是和朋友出去运动或是自己单独呆一会儿平复自已的情绪,只有自已静下心来,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个人意见,在自己想要学习之时,为自己寻一处适合学习的场所,若还是静不下心,可以试着在这个场所闭上眼睛冥想。


jxky喵小姐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越来越难静下心来专注一个领域的学习。

不同的时代对于学习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我认为在信息化大爆炸的现在,如果想要专注一个领域的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花钱。

这里的花钱是指,你可以报一个班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也可以报与你想学的领域相关的考试。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你可以系统的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

如果是报班的话,大家可以理解,因为有老师带领你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那就必然是采取系统化的讲授。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报班其实只是为了使我们更容易地入门,是真正的,进一步的学习,还是要靠自己。

另一方面如果说是报名参加考试的话,那么在组织考试的教育部,或者说是国家教研组一定会给相关的大纲以及参考书目。

基本上这样找到的大纲以及参考书目是在某个领域比较权威的书籍,所以如果通过大纲以及参考书目来进行学习的话,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第二个原因是通过经济方面给自己一个学习的压力。

其实现在报一个班也都不便宜,动辄上千块钱,而且现在的考试费也越来越贵了,比如说这样一,托福等考试也都是需要1000块钱以上。

其实花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你自己有一个,动力,对自己有一个强迫性,因为毕竟花了钱之后,人们都会觉得心疼,就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的把花出去的钱的价值赚出来。

那么怎么样赚出来呢,就是强迫自己去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

特别是针对已经报名了考试的同学们考试期限本身对一个人而言就是一个deadline。

而且有的同学会将自己考试的信息告诉别人,别人再也会关注他,那么无形之中也会给自己增加一份压力,自觉的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应酬,排除一些跟这个领域无关的活动。

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可以使自己专注一个领域学习的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战胜拖延症。

其实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拖延症。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个笑话就是说,每到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小红给自己定的2018年的计划是。

2018年的计划就是完成2017年没有完成的,2016年制定好的计划。

在TED的一个专门讲拖延症的演讲当中。演讲者,用非常形象的方式,描述了大脑当中工作的机制。


他把一个人的自控力,比喻为大脑当中的舵手。而把一些经常杂乱无关出现的思想称之为一只捣乱的猴子。

这只猴子就是影响我们可以专注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坏因素。

为了对付这只猴子,我们可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其实这个计划并不一定会百分之百的完成,但是在形为上会给自己增加一个束缚力。提醒自己还有任务要完成。

第三个方法,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

这也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读书方式。

他的读书方法很简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系统性地读一本书。

她一但决定要读某一本书,他就会利用他所有的碎片化的时间,比如,那等车的五分钟上课间隙的五分钟等等碎片化的时间,专注得读某一本书。

如果想要专注的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那必定不能是仅仅只是一本书。

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俞敏洪的方法。那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当中的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来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

所有的碎片化时间加起来积少成多,也将是一个不少的时间。

这是我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