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酒店逃生者與生存者回憶:事發前1小時房子搖晃發出巨響

塌陷酒店逃生者與生存者回憶:事發前1小時房子搖晃發出巨響,為何無
人發出警報?


【核心提示】據媒體報道,逃生者與生存者回憶, 坍塌前1小時房子曾搖晃發出巨響,1個小時的時間,是有充分的疏散時間, 那麼,這震動的 巨大響聲明顯預兆,為什麼都已經感受到,卻沒有人發出警報?為何都無動於衷?

今天(3月12日)中午12點,泉州發生塌陷的欣佳酒店最後一名被困者在經歷了111個小時後被救出,可惜,被救出時,該名被困人員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徵,成為第29位遇難者。看著遇難同胞的遺體,現場消防人員進行了默哀。


令人感到無比悲傷的是,此前獲救的70名被困人員中,已經有28人在這場事故中,永遠的停戈了歡聲笑語,而他們,最小遇難者僅一歲左右,還沒來得及認真的領略一下世間的風景,而最多的,則是帶著家庭的重擔,出門打工掙錢,他們沒了,家中的頂梁大柱也塌了。

然而,當濃烈的悲痛侵蝕著每個關注的國民時,塌陷酒店的逃生者卻曝出一個令人吃驚的內情:酒店坍塌前一個小時,就有非常明顯的出事預兆,可惜,卻被人們忽略了……

此前,欣佳酒店塌陷事故發生後,經過初步瞭解,現場作業人員就曾經透露出:在酒店發生坍塌前幾分鐘,一樓進行裝修施工的作業人員就發現底層一根柱子出現了變形,並且還電話告知了房主。

塌陷酒店逃生者與生存者回憶:事發前1小時房子搖晃發出巨響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1.逃生者:王濤說起初以為地震

3月10日的中國新聞週刊》報道——

王濤的湖北籍居民,回憶了事故的前前後後。

3月7日事發時,王濤和妻子以為地震了,他們逃出來後,看見街上的情形,才明白過來是居住的這棟樓出了事。王濤跑向臨近的小區求助,又返回廢墟,拼命喊自己父親和表弟的名字,但始終沒有聽到回應。事後他們才得知,自己是最早從坍塌的酒店中自行逃生的兩人。

2月26日,剛從湖北老家來泉州做小生意的王濤一家,被社區安排住進家欣佳酒店進行隔離。他們住在6層遠離街道的一側,王濤和妻子在612,父親和表弟分別住在隔壁的616和614。

3月7日晚7點左右,夫妻倆剛吃完飯,妻子躺在床上玩手機,王濤坐在床旁的沙發上。忽然樓下有一聲巨響,兩三秒之後,天花板劇烈晃動,王濤趕緊去拉妻子,一瞬間房子全部垮下來。王濤的視線裡很黑,周圍都是灰塵,他感到呼吸有些困難。他喊自己的妻子,得知無礙後,他們努力移動身體。街上的燈光照進來,王濤逐漸看見周圍,他們抱住類似鋼筋的物體往外爬。

爬出廢墟後,他們呼喊父親和表弟,沒有應答。他們沒有來得及帶隨身物品,手機也留在了廢墟里,只能向周圍的社區尋求幫忙。之後,王濤和妻子又爬進廢墟,衝著父親和表弟房間的方向喊了幾分鐘,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此時,高處不斷有東西往下掉,他聽到樓下的人在呼叫。緊接著,消防人員出現在現場。他看見住在自己隔壁房間的一個年輕男子慢慢爬出來。消防人員循著聲音,對王濤樓下和隔壁有呼喊聲和動靜的住戶先採取了救援行動。王濤成為現場唯一沒有受傷的當事人,而他的妻子劃傷了腳。

王濤隨醫生把妻子送至醫院後,又返回現場。原本的酒店第六層全部翹起,成了一個斜角,父親和表弟被深深壓進了角落裡,他和救援人員一起挖到了8日凌晨兩點,發現兩人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房間中的沙發、床、牆體等才被一一移開,救援人員用剪刀剪開了床裡的棉絮,才將王濤父親和表弟的遺體抬了出來。“很恐怖。”王濤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他現在用的手機,就是父親的。他說,自己至今吃不下飯。

3月8日下午,王濤把親人的遺體送到殯儀館的車上。一位工作人員告知他不能隨同過去,因為他本人的隔離期未滿。下午5點多,社區的工作人員找到王濤,將其安排到附近的如家酒店,繼續隔離。隔離將在3月11日結束。

(泉州坍塌事件逃生者獨家還原事發經過 建築改造恐為罪魁2020年03月10日 中國新聞週刊)

2.生存者:蔡子陽說“坍塌前一小時房子曾搖晃發出巨響

據《新京報》報道——

蔡子良一家是湖北陽新人。28歲的哥哥蔡子陽是家裡的老大,來泉州打拼十幾年了。2018年,哥倆合夥開了一家小型定製傢俱公司。蔡子陽有三個小孩,兩個男孩,一個女孩,老大7歲,老二5歲,最小的女孩只有2歲半。

由於疫情,2月22日他們才返回泉州準備復工,剛到泉州時,就被當地派出所、社區要求到欣佳酒店隔離。“因為我們是湖北籍,不能居家隔離,必須集中隔離。”蔡子良說。

蔡子陽一家五口住在507房間,蔡子良住在514房間,兩間房在走廊對面,中間隔著7間客房。欣佳酒店的房費每天200多元,14天下來,一間房子需要支付3000多元的費用。按照原定計劃,3月8日早晨,蔡子良一家就解除隔離可以回家了。

陷入回憶的蔡子良說話聲音沙啞,每說完一句話都沉默許久。他回憶,3月7日下午,他點了外賣等待吃晚飯,接近18時,房子突然搖晃了一下,“轟”的一聲,然後又沒動靜了。他們住在5樓,每天沒法出門,對於這棟樓預先發出的一聲警告,他沒有在意。

過了一個多小時,整棟樓房再次劇烈搖晃,天花板上開始墜落碎塊,蔡子良慌忙朝著門口跑去,剛走到門口就被砸暈了過去。再醒來時,已經接近晚上9點了,門框下形成了一個小空間,讓他有喘息的機會,他嘗試動了一下,左腳被壓住了,動不了,手機就在旁邊,他給哥哥嫂子打電話沒人接。救援人員已經來到他附近:“附近有個傷勢比較輕的人,被救出去後又馬上來救我。”

3月7日22時,蔡子良獲救了,全身多處骨折。兩年前他左腿骨折過的地方又粉碎性骨折了,醫生稱,是否能完全復原還未可知。

(泉州坍塌事件獲救者:哥哥一家五口仍被困,包括三名兒童03-10新京報)

這震動的巨大響聲,為什麼都已經感受到,卻沒有人發出警報?

3.這震動的巨大響聲,為什麼都已經感受到,卻沒有人發出警報?

坍塌前1小時房子曾搖晃發出巨響的預警,是有充分的時間疏散,那麼,這震動的巨大響聲明顯預兆,為什麼都已經感受到,卻沒有人發出警報?為何都無動於衷?

真的,不明白。

附錄

泉州坍塌事件逃生者獨家還原事發經過 建築改造恐為罪魁

2020年03月10日 中國新聞週刊

原標題:泉州坍塌事件逃生者獨家還原事發經過,建築改造恐為罪魁

截至3月10日16時38分,從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現場,已救出62人,其中20人遇難,42人受傷,仍有9人被困。

在被隔離者之中,有一人非常幸運地沒有受傷,事發之初就與妻子自行逃出。《中國新聞週刊》聯繫到這位名為王濤的湖北籍居民,回憶了事故的前前後後。

3月7日事發時,王濤和妻子以為地震了,他們逃出來後,看見街上的情形,才明白過來是居住的這棟樓出了事。王濤跑向臨近的小區求助,又返回廢墟,拼命喊自己父親和表弟的名字,但始終沒有聽到回應。事後他們才得知,自己是最早從坍塌的酒店中自行逃生的兩人。

2月26日,剛從湖北老家來泉州做小生意的王濤一家,被社區安排住進家欣佳酒店進行隔離。他們住在6層遠離街道的一側,王濤和妻子在612,父親和表弟分別住在隔壁的616和614。

3月7日晚7點左右,夫妻倆剛吃完飯,妻子躺在床上玩手機,王濤坐在床旁的沙發上。忽然樓下有一聲巨響,兩三秒之後,天花板劇烈晃動,王濤趕緊去拉妻子,一瞬間房子全部垮下來。王濤的視線裡很黑,周圍都是灰塵,他感到呼吸有些困難。他喊自己的妻子,得知無礙後,他們努力移動身體。街上的燈光照進來,王濤逐漸看見周圍,他們抱住類似鋼筋的物體往外爬。

爬出廢墟後,他們呼喊父親和表弟,沒有應答。他們沒有來得及帶隨身物品,手機也留在了廢墟里,只能向周圍的社區尋求幫忙。之後,王濤和妻子又爬進廢墟,衝著父親和表弟房間的方向喊了幾分鐘,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此時,高處不斷有東西往下掉,他聽到樓下的人在呼叫。緊接著,消防人員出現在現場。他看見住在自己隔壁房間的一個年輕男子慢慢爬出來。消防人員循著聲音,對王濤樓下和隔壁有呼喊聲和動靜的住戶先採取了救援行動。王濤成為現場唯一沒有受傷的當事人,而他的妻子劃傷了腳。

王濤隨醫生把妻子送至醫院後,又返回現場。原本的酒店第六層全部翹起,成了一個斜角,父親和表弟被深深壓進了角落裡,他和救援人員一起挖到了8日凌晨兩點,發現兩人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房間中的沙發、床、牆體等才被一一移開,救援人員用剪刀剪開了床裡的棉絮,才將王濤父親和表弟的遺體抬了出來。“很恐怖。”王濤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他現在用的手機,就是父親的。他說,自己至今吃不下飯。

3月8日下午,王濤把親人的遺體送到殯儀館的車上。一位工作人員告知他不能隨同過去,因為他本人的隔離期未滿。下午5點多,社區的工作人員找到王濤,將其安排到附近的如家酒店,繼續隔離。隔離將在3月11日結束。

朱先生和王濤一家一樣,是1月26日被常泰社區安排到欣佳酒店進行隔離的。朱先生和妻子孩子被救出,三人傷情不重,只是15歲的兒子牙床被砸傷,已做了手術。他們向《中國新聞週刊》回憶,之前住的8天裡都沒有感覺到異常。

在欣佳酒店隔離期間,這些住客被要求繳納每日人均大約200元的食宿費,王濤一家住了8天,陸續交了6000元。目前,他繼續隔離的後續費用還不知道如何處理。

欣佳酒店所在的南環路,屬於鯉城區常泰上村轄區,靠近鯉城區和泉州縣級市南安交界,緊挨著308省道。七八公里長的沿路,分佈著多家品牌汽車店鋪,被當地人稱作汽車長廊。當地人稱,40年前,村子閉塞,只有南環路反向一條小土路能夠通往泉州市區。近年,該村進行了擴建和景觀改造,建成現在的瀝青路,村裡人開始到附近工廠打工。

3月9日至10日,《中國新聞週刊》連續致電泉州市衛健委,希望瞭解為什麼選擇將欣佳酒店選做醫學隔離觀察點,衛健委辦公室人員始終稱,其主要的工作是醫療救助,定點的事情還有待應急調查組調查之後公佈情況。

《中國新聞週刊》查詢發現,該涉事建築的詳細信息無法在鯉城區住建局官網上查到。《中國新聞週刊》也多次聯繫鯉城區住建局,該局一位辦公室人員回應稱,所有信息只能等宣傳部統一發布。

湘廣土木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定坤,是建築工程圈的資深人士,曾在汶川地震後去往汶川參與援建。他向《中國新聞週刊》介紹,在事發之後,他所在的工程圈子曾對這次事故和這家酒店建築進行過研究,據他的判斷,該樓的後期改造可能存在很大的問題。

他說,最初這棟建築的每一層的挑高都很高,後來改造時,在整棟建築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又進行隔斷增加了使用層數,這就增加了荷載,而且每個套間都有衛生間等設施,這就讓荷載變得更重。如果這棟建築是混凝土或者磚混結構,一旦出問題,可能會有一個開裂的過程,在損壞的過程中,內力會重新達到平衡,房子的框架還在,人們逃生的幾率就更大,而這棟建築採用鋼結構,稍微超一點就會整體垮掉。鋼結構的優勢在於建造週期短,自重比較輕,中間無需立柱的房子會選用鋼結構,比如4S店、廠房等等。

曾定坤說,如果進行樓房的結構改造,涉及到流程審批,首先要跟建築主管部門報批,之後會頒發一個建築許可證,然後交圖紙,由專業的設計院蓋章。他說,在酒店行業,尤其是經濟型酒店,很多是沒有報批的。“室內結構屬於內裝,如果自己不報,負責外觀檢查的城管部門在後期也不會查到。”

泉州市鯉城區常務副區長黃向陽在3月9日晚介紹,泉州欣佳酒店坍塌事故所有被困人員身份信息全部摸排清楚,並與其家屬、親屬取得聯繫。在受困的71名人中,男性51人,女性20人,其中湖北籍42人,福建籍14人,浙江籍7人,湖南籍6人、安徽籍1人,重慶籍1人,主要是務工、隨行人員、遊客。自行逃生的9人,其中福建籍5人、安徽籍1人、黑龍江籍1人、湖南籍1人、四川籍1人,車行人員6人、酒店工作人員2人、地方管理人員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