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被名字耽误的电影,为啥豆瓣评分能得9.1?

AstroC


豆瓣儿评分和电影的名字并没有什么关系,并不会因为电影名字不好而影响豆瓣的评分,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们能区分出来哪些东西好,哪些东西不好,有一些东西即使外表难看,只要他内心是纯洁的,他就能得到很高的评价,《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虽然大家看到这部电影会认为他是一个无厘头的喜剧,但是看完以后会发现他的哲理。

在这部电影中,主角并不是傻里傻气的傻白甜,而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大学生,在电影刚开始的片段就放出了这个大学里面的学霸,在欺负其他的学生,他们让这些学生脱光衣服站在他们面前,这时主角出现了以后,他们的欺负对象就变成了主角,他们把主角关到一个房间里不让他出来,最后还想对着主角儿的房间撒尿。

结果没想到主角是智商担当,他飞快的用一根电线连接了房间里的电,用电线的另一头接在了一根勺子上,把勺子伸出门外,等到那些学生往他房间撒尿的时候,正好撒在了勺子上,瞬间那个坏学生就被电倒了,电影一开头就制造了丰富的笑料,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电影到最后留下了一个悬念,这个主角儿虽然能力很强,但是到电影的后半段他就完全消失了,只活在别人的口中

,后来才发现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有能力的人就是这样的。


二乐剪辑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能触动人心的电影。最触动片段是乔伊向校长询问毕业典礼的时间,方便村里的人来观看。而校长却告诉他的父亲乔伊因为拖延功课,摆弄“不切实际”的飞机而不能按时毕业了,让他父亲不用来了。我对乔伊父亲的表情的印象尤为深刻,上一秒还挂着接到儿子电话的惊喜、骄傲,下一秒却因为儿子无法毕业而惊愕得说不出话。乔伊的再三请求也无法让校长延长交作业的时间,他不愿意看乔伊的飞机一眼,他的羞辱和斥责终于逼得乔伊自杀,死前在墙上写了“我放弃”。用兰柯的话来说,“这不是自杀,是谋杀”。应该说是校长或者错误的教育制度杀死了一个又想法有创意的青年。

三傻大闹宝莱坞,在给我带来欢笑的同时,也来了对教育制度、学习目的以及快乐的本质的思考,值得一看。


爱看影视y


大家好 !我是一名影视领域创作者!喜欢结交各领域朋友。

以前从来没有去关注过阿米尔汗的电影,自从看过《摔跤吧,爸爸》之后,我被这个人深深地圈了粉。回过来头,我一部一部的去翻看了他的影视作品。期间,我去点了一根蚊香,我看着它慢慢燃尽,就在它燃尽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无与伦比的亮,我从来不知道在最后一刻它竟然可以有这样的光辉。我终于明白,我并不是真正的被这个人所圈粉,而是被他的作品题材。虽然并不知道这两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我就是有着这样的顿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单单来说说我自己的感悟。两个被自己家庭所主导的大学生,一个仆人的儿子,三个人嬉笑怒骂间演绎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背景。错与对在这件事情上仿佛真的很苍白,毕竟那是一个大时代的背景,那是个一个专治的阶层统治阶段。没有人可以去反抗,没有人可以去说一个‘不’字。

原谅我并不想用故事中人物的名字,我以自己直观的感觉来命名他们。一个胖子,爱摄影却甘愿被父亲压迫放弃爱好,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工程专业的胖子。一个瘦子,爱自己的工程专业,却懦弱,胆怯,恐惧,以莫须有的神在寄托自己的信念而活下去的瘦子。一个小丑,不羁放荡爱自由,聪明,有思想,有主见的,却苦于家境,被人当做工具来获取高学历的小丑。

故事发生在一所皇家工程学院里,三个人,相互扶持,去挑战迂腐而固执的统治者-这所大学的校长。演技自不必多说,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专制者的嚣张,蛮横,无理栩栩如生。

故事么,大都是历经波折,却终了圆满收官的喜剧。

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两个被家庭压迫的学生,在这个可爱的小丑的带领和鼓励支持下,勇敢的走出了牢笼,迈向了远方,拥抱了自己的理想。大圆满,喜闻乐见。

该思考些什么呢,消极的东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有的人,埋在心里;有的人,挂在嘴边像我。就像文章开头我说的那样,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在现在的我看来,过程长了点,可结果必然也是圆满的。我们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可是我们有自己的圈子,每个人有一个圈子,后来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圈子。做不到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该正视它,我们该告诉我们亲近的人,这世界美好的时候,应该是怎么一个样子的。

我相信,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有自己的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家庭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他们的下一代。道理都懂,我把它写出来,只是希望我们明白道理的时候,能够留一些机会给下一代。他们需要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别人,只为自己而活,为生命该有的色彩去活着。

最后对于喜欢宝莱坞电影的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好剧!人的审美观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和想法,而不能一概定论为片名毁了电影!谢谢!

影乐观


《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看到这个片名,有点观影经验的观众,大都不自觉地认为,这是一部不入流的烂片。

特别是10年之前,我们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歌舞开挂雷剧”的标签上,因此到2011年引进内地的时候,影片虽然创下当时印度电影在内地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但并没有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引起很大的轰动。

等到评分网站兴起,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豆瓣过9的评分,怀着万分好奇,到网上下载了片源观影。

结果,阿米尔·汗解释了,什么叫做惊喜。

很多人喜欢上他,就是因为看了一遍《三傻大闹宝莱坞》,其中包括功夫巨星成龙。

特别是从应试教育体制里走出来的观众,对阿米尔·汗更是心生崇拜之情,因为他在电影中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原来故事和“宝莱坞”压根没有半点关系,真正符合剧本立意的片名是《三个傻瓜》,三个傻瓜闹的不是宝莱坞片场,而是一所以校风严格苛刻著称的印度大学。

在所有人都乖乖地遵守“规矩”,只为了应付考试的时候,阿米尔·汗扮演的Rancho却不走寻常路。

他把知识学以致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批评学校呆板的教育模式,校长Viru视他为眼中钉,却没有办法惩治他,因为他的成绩永远全校第一。

这么一个异类角色,是理想的,非现实的。

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是把他心中的愿景植入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中,并用喜剧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他需要找到一个同样异类的演员,才能让愿景驱动起现实的改变。所以,哪怕阿米尔·汗当时已经是40多岁,也得非他不可。

阿米尔·汗在宝莱坞就是个异类,其他演员都在每年拍多部电影充量充票房的时候,他却每年只拍一到两部,对剧本要求极高,品质为上。这导致在印度本土,沙鲁克·汗和萨尔曼·汗有着更旺盛的人气。

他所拍的电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6年《芭萨提的颜色》,劝导年轻人说自己国家的不是,不如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2007年《地球上的星星》,劝告社会多给予特殊群体关爱,每一个小孩都是与众不同的。

2009年《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如此,影片给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灌输了与大环境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奉劝社会各界能反思应试教育制度。

Rancho是《地球上的星星》阿米尔·汗老师角色的延续,他的认知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学生。阿米尔·汗说,他本人其实就像是《地球上的星星》和《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两个角色的合体。细腻敏感,幽默风趣,还与社会格格不入。

拉吉库马尔·希拉尼确实没有选错人,阿米尔·汗的学生扮相不但毫无违和感,而且感染力十足,观众相信,他确实能够改变片中其他角色的命运。

真正的灵魂角色是故事讲述者,马达范饰演的Farhan。他是印度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的“受害者”,明明喜欢照相,却被迫去学工程学。

Rancho不希望他的朋友继续走冤枉路,于是带着他们大闹皇家工程学院。

Farhan由此找到了挑战父权的勇气,他开始觉醒,想要为自己的人生战斗。

Raju是全片最大的一个矛盾点,他的情况,和那些喊着高考是唯一出路的人类似,家里穷。于是他就得按着传统的方式去做,才能找到工作,养活全家,这是最为稳当的办法。

Rancho让Raju看到了行动的重要性,一次又一次地实施行动,使得Rancho能够扭转乾坤。

不去尝试,不去行动,又怎么知道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呢?

勇敢甩掉“考神”的Raju才发现,原来公司招聘不一定都看学历和考试成绩的,有时候无关文凭的态度反而更加重要。

同样的,校长Viru和Pia两父女的一些世俗观念也被动摇。没有被改变的是“消声器”Chatur,他固执地相信,传统的方法可以让他成功。

他确实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只是电影最后用Rancho的成功压过他的成功显得过于粗暴,没有呈现出他内心的迷失。

他应该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可能是碍于整部电影的喜剧氛围,导演没有进一步去说。但可想而知,为了攀比而得来的虚荣,终究只会让人失去自我。

“人生就像一场竞赛。”

校长Viru就告诉他的学生,如果不跑快一点就会被别人超越,被社会淘汰。

如大山般的压力逼着每一个人,稍有落后,就觉得世界末日将临。

原本是获得知识的学校,变成了一座竞技场。

唯独Rancho清楚,他是因什么而来到这所学校的,为什么而去读书的。

他热爱工程学,自小对机械非常感兴趣,就算不用老师监督,他也会认真地去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上天资聪慧,Rancho全校第一是合理的情节。

获得知识,这本身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他提醒了我们,考试其实一点也不痛苦,痛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

为什么要考试?

有些老师会说,检查一下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学牢固。

而当很多学校会把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做排名,考试就变成了,检验谁是好生,谁是差生。

然后考试就多了另一种目的,为了不让自己丢脸,甚至是不给父母丢脸。

久而久之,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考试其实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幸亏,《三傻大闹宝莱坞》警醒了世人,考试成绩本来就不应该公开的。每个人的成绩单就相当于自己的“药方”,其他人根本没有必要知道。

可惜,世界并没有因为《三傻大闹宝莱坞》而有所改变。

电影只是一种理想,理想的实现远没有像故事那样来得简单。

我们只能学着Rancho说:

“All is well.”

前路困难重重,但一切都会好的。

“我觉得世界总会变得更好,因此内心当中充满希望,不是愤世嫉俗的人,不是抛弃了希望的人。我相信人心是向善的。所以我想,自己内心当中的这种正能量也就体现到了电影当中。”阿米尔汗说。

只要有人感受到了电影中的思想力量,并有所触动,反思,一切就值得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值得的,它给人快乐,给人思考,给人鼓励。

所以,我们才终究无法忘却。


宅男记录生活


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170分钟的电影,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不知道掉过多少眼泪,高三的时候,这部电影一度成为我的精神支柱。

我不喜欢看悲剧,也从来不会因为悲剧而伤感,让人落泪的悲剧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能够让人一遍一遍感动到落泪的喜剧,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品。

很多人说这是一部被名字误导了的好电影,我身边有些朋友虽然知道好看,却一直没有去尝试。一方面是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太长了,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名字确实不能让人提起什么兴趣。

电影原本的英文名叫“3idiots”,可以直译为“三个白痴”。至于宝莱坞,大家应该也并不陌生,虽然没有好莱坞那么有名,但你绝对不要认为它是山寨版的好莱坞。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印地语电影”的代表。很多人把宝莱坞误解为印度电影,实际上,印度电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电影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2014年和阿米尔·汗再度合作,导演电影《我的个神啊!》),阿米尔·汗、马德哈万、沙尔曼·乔什和卡琳娜·卡普等联袂出演。

主演阿米尔·汗绝对是传奇般的存在,是印度“国宝级”的人物。他不仅是演员、导演、制片人,还会写剧本、会唱歌,当过主持人,年轻时还获得过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网球冠军。

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国超过10亿票房,豆瓣评分高达9.1,一个50多岁的人为了这部电影疯狂增肥55斤,又用5个月的时间恢复到魔鬼身材,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了这位如此敬业的演员。

阿米尔·汗制作并主持过一档叫《真相访谈》的电视节目,深度揭露了印度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真实情感,将社会的黑暗面放在聚光灯下,展现在人们面前。

他拍过的很多电影也都是以印度的社会问题为题材,包括宗教信仰、弱势群体、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虐待儿童等各个方面。他对剧本的要求很高,甚至对导演、制作人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他拍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是精良之作,他希望能够通过娱乐的形式带给人们更多启发。

女主皮娅由卡琳娜·卡普饰演,这位美丽大方的女演员在印度同样具有很大的知名度。她出生于演艺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具有多部代表作品,由其主演另一部电影《小萝莉的神猴大叔》在中国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整部影片采用插叙的叙述手法,两条时间线来回切换,讲述了关于三个傻瓜的有趣故事。本篇不会过多的讲解剧情,而是谈谈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观影后的感受,希望可以在看过电影之后再来阅读。


一戈影视


这个说法有意思。

1

《三傻大闹宝莱坞》绝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该片主要讲述了三个大学生法罕、拉加与兰彻在印度帝国工业学院念书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影片幽默搞笑,但却很好地揭示了印度教育制度的缺陷,是一部让人们在欢笑中受到启发,并认真思考的好电影。

2

该片的男主角兰彻由宝莱坞巨星阿米尔·汗出演。

大家都知道,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的演员,演技一流自不用说,最主要的是,他喜欢通过电影来反映现实,来推动社会体制的变革。

《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他对于印度教育制度的反思。

3

《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以后,获奖无数,票房成绩也非常理想。

在印度国内,它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也是印度电影在海外第二卖座的影片。

这部影片已经上映十年了,但现在还有许多人会谈论起它,就足以说明这部影片的成功。


沁园影视


印度宝莱坞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

由阿米尔·汗、马德哈万及沙尔曼·乔什主演,

讲述了三位主人翁法兰、拉杜与兰乔的故事,

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

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的故事。

全片以十年前的一个赌注开始,用回忆与现实穿插在但如果仅此而已的话,他不可能在豆瓣上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它好就好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会给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人生问题......片中对印度的教育、学生的发展、教育方式等等,电影里讨论的不只是印度问题,这些文图在我国不也是很严重吗?


印度的高等教育水平甚至要超过中国(甚至可以说皇家工程学院要比美国一些名校还要强),不过印度的高考要比中国的高考难太多了,就如片中所讲,印度学生的自杀率是非常的高。很多印度学生像主人公的朋友一样,只能通过教育获得翻身(此处不得不提印度的等级制度,在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穷人想凭借经商、务农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

片中有一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这是一个古板教学的学生代表,三傻们的死对头,人称“消音器”(具体原因自己去看电影,嘻嘻嘻...)。想想如果最后教育培养出的人都是这么死板社会还怎么发展?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我们更好的活成自己而不是最终变成一个只会赚钱的机器


除了对社会问题的探讨,这部片子还可以说是一部励志片,三个人抖动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教会我们不要对任何事情充满恐惧,如果现实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努力去改变它。不要害怕明天会发生什么,过好今天就是对明天最好的准备

一部片子之所以能被人们赞扬很简单的一点是人们在这部电影里发现了现实中自己。正如这部片子一样,我们可能是兰彻也可能是他的朋友亦或者我们最后只能成为消音器——但是,我们又谁都不是。我们是我自己,努力让自己变成自己心里想变成个那个人便是这部片子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我是神经调节MUSIC欢迎在下面跟我交流,初次动笔写的不好,见谅。


神经调节MUSIC


《三傻大闹宝莱坞》作为一部喜剧电影之所以能够广受好评,一方面是其剧情的曲折引人入胜,另一方面与其所赋有的教育意义是分不开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题是教育改革,主角兰彻代替富二代读大学的故事设定已经让人欲罢不能了,再加上阿米尔汗精彩的演绎,电影的剧情及演技方面无可挑剔。另外影片通过学生因无法毕业而自杀牵引出印度教育体制的弊端,呼吁教育改革,意义深远。

纵观近几年国内喜剧电影的豆瓣评分不难看出:观众更喜欢那些不仅仅是逗你笑,更赋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如大受好评的《驴得水》、《无名之辈》等。

例如当前国内成熟的喜剧团队,他们出品的喜剧作品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沈腾、马丽、艾伦为代表的走纯搞笑路线;另一派是以任素汐等人为代表的将喜=喜剧赋予意义,往往后者能拿到较高的分数。

总而言之,将一部喜剧电影赋予意义,让观众能在其中感同身受,这样的电影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在天上散步


《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名字叫三傻大闹宝莱坞,但是除了电影在宝莱坞制作之外并没有任何与宝莱坞相关的信息,三傻也并不傻。有人说这是一部励志电影,同时这也是深刻的反应了印度的社会现实的一部电影。

首先电影在说梦想这个东西,阿米尔汗在电影中似乎是无欲无求的,但同时也是理想最明确的人,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一切都不是属于他自己的。而看看他的两个朋友,都是有着自己的理想,却从来不敢去正视自己的理想,因为他们只是活在别人的看法里。电影中也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反派,不过也说不上是反派,因为毕竟是为出口恶气而已,于情于理他这么做都是无可厚非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主要的还是在反映印度的社会现实,印度是个没有厕所的国度,也只有在它的最高学府里才有厕所的存在。这与印度的国情有关,印度的火车图片几乎每个人看到过,没有人想到这火车原来还可以这么开,因此与没有厕所而言,这根本就是个见怪不怪的事情了。还有一点就是印度的妇女地位,在印度妇女地位可以说是非常低下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导演的功底是出色的,但是人们更加记住了阿米尔汗这个名字。阿米尔汗的名字从此传遍整个电影界,印度的国宝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而阿米尔汗的年龄从来都不是阻止他前进的障碍物,相反它是推动阿米尔汗进步的大动力,所谓老当益壮正是如此。


ET电影



这真的是一部被剧名耽误的好剧,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好朋友拉杜、法兰达和以前的“竞争对手”查尔图,在去寻找另一个失散已久的兄弟兰彻的途中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

与其说这部电影的线索是寻找兰彻,毋宁说是寻找生活的真义。所有的一切,能够用影片最后一句话来总结“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影片里,借用了许多人的故事来表述这一点,看起来成功的人们,其实都过着一种失败的人生。人生应追求什么,成功么?确实是,但是只以成功这样一个空泛的词语作为追求,是不是太迷茫了。兰彻对我们说,要追寻自己的内心。

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小段:当你对大人们说,有一座装饰着鲜花,颜色鲜艳的房屋,他们根本没有概念,但是当你对他们说,有一座价值1000万的房子,他们肯定会大叫,那真是漂亮的房屋啊!许多人都是这样变成庸俗的大人,其他人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标签,“女医生”、“校长的女儿”就是这样。当女孩发现这一切,明白这一切时,不在屈从于世俗,而是追随自己的心时,她才发现兰彻才是她真正的爱人。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仔细想想,不管是理想中还是现实里,这句话其实是十分受用的。其中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静下心、沉下心来去用心做一件事、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有多重要!

如果你还有什么顾虑,就拍拍胸口说声“all is well(一切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