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累累的地球

我用了2個月的時間把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閱讀完了。這本在現在看來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五十本書之一,而在它發行的年代,也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卻被很多人認為是迷惑大眾的書。那時,還有很多人喊著“征服大自然”,而在這時,卡遜發表了這本以保護環境,杜絕濫用農藥為主題的書,這簡直是對他們的挑釁。因此,卡遜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就如同達爾文發表《進化論》受到的攻擊。她當時深患重病,不僅要和病魔對抗,還要和那群無知的人對抗,可是在1962年她再也沒能起來。後來,《寂靜的春天》被列為禁書。

但是後來又有一部分人醒悟過來了,他們看到了環境的鉅變,看到了因農藥濫用造成的悲劇,這本書就又繼續開始發行了,這本書重新回到大眾視野裡。

內容概括

通過書名“寂靜的春天”可以讀出一個十分寂靜的春天,不再有那些動物們和點綴春天的植物們。這樣的春天已經不是寂靜了,而是充滿著恐怖。

那麼是由什麼造成的呢?本書給出了答案:濫用農藥。正因如此,觸動了農藥生產的利益,所以卡遜才會遭到這樣的攻擊。

在本書中,她用了很多具體事例,來闡述農藥造成的巨大危害,抨擊濫用農藥的現象。

感悟

即使DDT被禁用了,卻還是有那麼多人在濫用農藥,破壞著環境,傷害著生靈。但是他們不知道,根據食物鏈來說,能量逐級遞減,但是有毒物質是逐級遞增的,而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峰,因此人類體內的毒素是最多的,即使不會致死,也會有很強的副作用。

以前人們認為征服大自然要用武力征服,於是他們破壞了環境,使協調的生態系統變得混亂不堪, 許多生物因此而死亡,甚至滅絕。這一切等到很嚴重時,人們才發覺自然環境已經變得越來越差了,很多地方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於是他們才開始保護環境,但是有的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淺,他們依然不相信自然環境已經被破壞了,仍在毀壞著環境,他們以為什麼溫室效應,沙漠化,生物種類銳減都是謠言,自欺欺人,知錯不改。關於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有很多具體事例了,比如下面的幾個。

  1. 延續五個月的澳大利亞山火,使得十億隻動物死亡,兩萬只考拉死亡,而這一切難道不是人類造成的?有人說是由於一種鳥,那為什麼最近幾千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偏偏在今年發生?
  2. 2020年2月,南極出現歷史最高溫20.75攝氏度,可想而知,溫室效應已經達到何種程度。
  3. 今年席捲世界的新型肺炎是由於亂吃蝙蝠引起的,直到全國大面積爆發時,人們才明白野生動物不能亂吃。但是有些人不長記性,知道這種病會傳染,卻還是三五成群,不聽勸告。甚至有人發視頻辱罵蝙蝠,罵它們給人類傳播了病毒。若病毒是由於雞鴨鵝等動物引起的,也許還有情可原,可它卻是由於蝙蝠引起的。第一它住在離人類很遠的森林裡,第二很少人會把它當成寵物來養。通過這兩點就可以判決蝙蝠無罪。而人類才是病毒的傳染者,是因為人類吃了蝙蝠得病的,不是蝙蝠故意傳播的,有什麼理由去誣衊蝙蝠?
  4. 珠穆朗瑪峰那裡高海拔地區本應不適合生物的生存,可是卻在海拔六千多米的地方發現了植物,這就是全球氣溫變暖的後果。而讓人最擔憂的的是遠古病毒,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發現的30多種病毒,其中有28種是從未見過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冰層熔化,病毒也就會洩漏,會影響世界的大部分生物。這是個警鐘,告訴人們若是再不保護環境,滅絕只是時間問題。

……

總結

這是一本關於環境保護的書,是環境保護的先驅,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正是因為這本書,人們才知道了環境保護。

也許有人覺得這離我們很遠,事實上,這些問題不是由幾個人造成的,而是全世界人共同“努力的後果”,即使有很多人覺醒,也還不夠,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如果我們都能做出一些貢獻,世界將會重新變得美好,否則將會滅亡。

本書的語言通俗,沒有很多專業術語,適合大部分人閱讀,並且有著較大的影響和深刻的意義。但是這本書生錯了時代,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攻擊,但是如果在現在發行,就不會有那麼大的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