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對於志願者這一詞,在入大學前我也許聽過,但從沒有做過志願者。那時,它離我很遙遠,志願者也離我們那個地方很遙遠。

刷學習強國時,不經意間看到有個分欄目—志願者,還覺得這欄目挺有意義的。

雖然初衷是為了弘揚戰疫的志願者精神,但我更希望這個欄目可以一直辦下去。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忍不住想要知道更多關於志願者的知識,如志願者文化大約是何時在中國興起的?志願者文化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好一名青年志願者呢?做志願者的動機是什麼?

我仔細思考了一番,志願者文化在中國還是有跡可循的。

古代仁人志士的俠肝義膽、慈悲之心如搭棚施粥、義診等,都是志願者文化的雛形。

中國志願服務網有四個大詞,用來形容志願者精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說來也巧,中考第二天晚上某臺正在播放著《知青》這部劇,講述1969年,全國各地的知識青年志願來到北大荒,開闢這片土地的故事。也許是因為特殊時期壓力大,又或許當時的場面太震撼,驚得我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風暴來臨,海浪夥同著風狠狠地拍打著沙灘,好像要把臨岸停靠的船隻給撕碎。

村裡的人早早就藏在自家屋裡,黑暗中屏息等待著風暴的結束。男知青們用手抵著窗戶,或用身子擋著門栓。

人群中一聲小小的呢喃:二虎子呢?沒有人呼應,死一般的沉寂迅速瀰漫。

而此時,建章(化名)和龍吟(化名)正在往海里去,翻過一艘又一艘船來到二虎子身邊。建章一把抱起嚇傻了的二虎子,艱難地往回挪著,眼看就可以把娃交給龍吟了,一個厲浪把他拖拽到了海里。

他就再也沒能掙扎著回到岸上,被海浪永遠的留在了海里,但卻把希望留在了人間。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到後來我讀了錢理群老先生的書《論志願者文化》,才對新中國時期的志願者文化又有了新的認識。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中國知識分子到農村去本身就是一場志願活動,對於我們今天仍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還記得2008年那場盛大的奧運會和慘痛的汶川地震嗎?歡呼與痛苦志願者們一併承擔。他們曾以自信的面孔迎接每位外國來賓,也以堅強的身軀為災民撐起一片天。


這次突然爆發的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打亂了很多人年前的安排計劃,但戰疫,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披星戴月走在路上。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也許你和我一樣是一名普通的學生,雖未身處疫區,但卻時刻牽掛著。;雖不能在疫區親力親為,但也可籌款捐資;雖不能志願服務武漢,但可為其加油鼓舞。

而那些已經在服務的志願者們,千千萬萬個曾澤華、餘漢明、王志勇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正如曾澤華所說:經過28天的連續值守,身體上的勞累是有的,但心理上的責任感緩解了身體上的疲累。

做志願者的初衷是什麼呢?是為了那一腔熱血豪情;為了感恩自己曾經收到的好意;為了幫助他人排憂解難;為了自身的利益……

以志願者之名,冠我之姓

可是無論初心是什麼,當我們被賦予志願者之名時,我們都要以己之行,冠之以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