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姥孃的故事系列

朋友群裡推薦了“喜馬拉雅每日必聽”倪萍的《姥姥語錄》,聽著聽著淚簾子就放下來了……

儘管姥娘離開我已有14個年頭,被姥娘一手拉扯大的我,依戀姥孃的情結始終沒能掙脫髮自心底的冥思,歷久彌新,追憶像一眼憂傷的泉水,不能輕易去觸碰……

此時此刻,我要清理乾淨眼睛,堅強地用文字的形式去複述我與姥孃的故事,以做深深的悼念與緬懷。

第一節 姥娘印象

姥娘生於1915年,正值袁世凱締造帝國大夢之年,對外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約,對內頒佈捕殺亂黨帝令,李大釗、梁啟超、蔡鍔、陳獨秀、閻錫山、孫中山等等各路新舊派豪傑爭相亮相,戰亂紛爭司空見慣,外寇入侵民不聊生,封建制度之毒依然大肆發揚,所以,裹腳、盤頭是標配,女紅、勞作是必須,孝親、順服是真理,低眉、寡語是大體。對標這些,在我懂事後看來,作為舊時代的女性,我姥娘是不夠合格的,因為在我印象中她似乎嘴上從來都沒順服過我姥爺(卻盡心做著姥爺飲食起居的保障與後盾),儘管13歲的她就被21歲的我姥爺娶過門,9歲的年齡差似乎並沒有給“肉爛嘴不爛”的姥娘半點震懾力,順服,這一條姥娘只能得50分,她只順服自己的父母,卻沒順服過自己的夫君;寡語,這一項充其量也只能得個30-40分,她一向不吝嗇對身邊人的說道,總以為她是對別人好,唉,說到底還是好為人師唄(這一缺點被我掌握的淋漓盡致,有過之而無不及,巨汗)。

我是1968年5月從親孃奶子上摘下來被抱到姥娘身邊的,姥娘那年53週歲,是宋代女傑穆桂英最後一次掛帥出征的大好年紀。雖不能和古之英豪相比較,但一生不識字的姥娘小事見人品,大事見慧能的氣場,每每在我的回憶裡光芒四射、熠熠生輝,。

姥娘卒於2006年,享年92歲,她的一生歷經了四個時期(朝代),帝國末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的艱難創業時期、改革開放的繁榮發展時期。她是平凡的,更是幸運的!

我與姥孃的故事系列


2020年3月9日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