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派我去非洲工作,每天1000元补助,要不要去?

在路上的老秦人


您好,我是在职场工作4年的新媒体人,从我的角度出发,就这个问题来谈:

是否听公司的还是坚持个人

首先要考虑下公司让你去非洲工作的原因,是因为业务需要还是公司战略方向的决策。如果是公司战略方向的决策,你可以去。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个人是否愿意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定去非洲,因为这是双方需要协商的,并不是单方面说的算。如果公司强制要你去,你可以寻找下一份工作。

你是否适应新环境

非洲可不比国内,首先,我是没有去过非洲。也并不知道非洲的环境怎么样,你是否能够适应那里的生活,如果不太适应,可以向公司反映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有家庭情况是否允许你去非洲,家里人是否支持你去非洲,需要考虑自己与家人的感受,如果你得到家人支持,自己也可以适应新环境那就可以去。

你是否是个注重金钱的人

有的人会为了金钱,公司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这里要清楚自己是否是注重金钱的人。如果经济条件不错,也不是注重金钱的人可以明确告知公司,自己不想去的原因。这一点对于个别人应该是有用的。



我是小朱,一个4年的新媒体人,前百度运营师,专注新媒体、自媒体、短视频职场领域的解答。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小朱聊自媒体。


小朱聊自媒体


讲我友人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俩是邻居,也很要好谈得来,九十年代去了非洲埃及,公司委派干的是木工活,一去三年才回来探亲,当时在非洲一份工资,在南京公司有一份固定工资,二者相加大约一年收入不到三万元。

当时已婚,有一个孩子,走时家人非常高兴,在那个年代能出国挣钱是极少数人群,人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可时间常了,老婆受不了孤独寂寞,有了外心,友人在国外也不知道家里发生之事。回来知道了夫妻之间的情况,没提出离婚之事,后公司又派他去阿联酋两年,最终他思前想后还是去了,两年后回到家中夫妻还是办理了离婚。

现在去非洲工作不比九十年代,社会进步,人们思想也开放,如果是年轻人我建议去闯闯,增长见识。如果是已婚人士,建议要和老婆好好商量,她同意你去你在去,她不同意不要勉强,必定婚姻是大事,来不得义气用事,冷静对待心态就会平和,挣钱多少一样生活,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钱挣的再多,回来老婆没了又有什么用呢。



黄海榮


3年前,公司要派我去斐济,情况跟你差不多,我没有去。


原因是那一年要结婚,而且新房在装修,如果去斐济,这些事就可能停止。我回家和父母商量,也和女朋友商量过。他们对我的态度是,觉得我很可疑,“明显就是不去啊,这有什么好问的?”弄的我很尴尬,像个逃婚嫌疑人似的。


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选择,使你的生活方向,发生剧烈的改变,那么它是个很棒的选择。我想想,它说的并不无道理。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是相似的,那么有相似的结果也很正常。


当然,这里不是鼓励不走寻常路,而是鼓励用最理性的方式去分析选择。我回忆了当年因为斐济做选择时,发现那些看似不可改变的东西,其实也并不是不能改变。


比如,当时女朋友在事业单位做临时工,这工作纯粹有胜于无,完全可以放弃工作陪我出去,或者隔一段时间飞斐济。还有结婚,双方父母是开心了,但是谁碰到结婚不是开心的?那完全是正常的情绪流露。不能为了父母开心,而放弃思考。


所以我后悔了,并且反思了一下,发现两个主要原因。


1:生活重心从工作到成家。

为了那年的结婚,我已经准备了很久,每天想的事,也是以这方面为主,当时的感觉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不仅是我,很多人也是,父母们就是在迫切的等待着。


当公司要求我去斐济时,我的情绪没有一点波动,走程序似的回家找家人商量。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不能去,去了后,婚礼怎么办?装修怎么办?女朋友怎么办?双方家人怎么办?


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时钟”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什么时候是结婚的时候?什么时候是生孩子的时候?这些都在“社会时钟”上标注好了,任何不遵守“社会时钟”的事,都会让人不可理解。


好在这几年,我观察到“社会时钟”的影响在淡化,所以,我建议,在做有关自己的选择时,尽可能摆脱“社会时钟”的制约。


2:没有客观冷静的分析利弊。

在第一点的影响下,第二点的出现更加合情合理了。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事我都不好意思和家人提,怕他们有情绪上的波动,怕万一我要是去的话,他们伤心,所以我想着自己拒绝了吧。


不过后来,说了的结果也是一样。从这里我总结出,因为某件事,他人有情绪是正常的,不能因为情绪而打消了客观分析的念头,哪怕是吵了起来,也要把分析进行到底。把客观的情况全部罗列出来(收益,发展,能学到什么,以及意外),放到台面上说,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面对,这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我现在遇到拿捏不准的事,都会找家人或是朋友,把心底的顾虑通通倾倒出来,不讲清楚不罢休。这也是我的第二个建议。


以上是我的两个建议,也是对自己的反思,希望对你有用。另外,祝好!

我是@绝对思维 ,关注我,聊点你关心的,学点有用的,成就更好的人生。

绝对思维


我建议去。

之前在工程机械行业工作时,一个同事是做售后服务的,公司的业务遍布全国,当时国外业务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国家,并且很多还是战乱地区。同事被安排派往其中一个地区,去到那边的话公司包吃包住包电话包各种福利,然后每个月拿工资到手有近两万,相比较而言在国内他的工资只有五六千,所以他选择去了。
战战兢兢的工作的两年多,脸黑了、人变野了不那么斯斯文文了、但也赚到了不少钱,然后当时11年在长沙买了套房,自己付的首付。如果不选择去,那么按照他的收入很难存下买房的钱。

选择回国后,公司并不同意,但没关系,他是直接提出离职的,也就是不干了,所以公司不得不结算完工资,让他回来了。

其实他一开始就是笃定了只是去赚两年钱的,而后达成目标就离职,换一份工作工资回到原来的水平。

大多数情况公司安排去到国外并且是不太优质的地区国家时候,待遇肯定是要高出不少的,既是出差的补贴,也是风险费用。如果你不是家境富卓,钱对你有很重要的意义的话,那么笃定去个两年是很值得的,因为你的能力在国内是达不到那个高度的。

重要的是,去到国外工作对自己也是心性、一些对环境适应相处能力的提升,同时虽然不是好地区国家,但是总归是出国一趟,自己的履历也有一个笔墨浓重的项目经历,都是很加分的。

综上,值得去,去个两年左右没有回过机会就辞职换个机会,各方面都有收益。

以上供参考。


职场教练李麟


看了楼上很多精彩回复,大多都是男生去了非洲哈,我分享一个女生版本的。

我的大学室友,第二专业是法语,毕业之前就考取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先在国内工作了一年,第二年就去了非洲,我记得好像是刚果?反正是一个在非洲来讲经济还算不错的国家,去那边的一所国际学校,给小朋友们教汉语,合同是三年。

去之前我们这些小伙伴们还是感觉非常新鲜的,毕竟一说到出国,去日韩的,美国的,欧洲的比较多,但是从来没听过去非洲工作的

去之前,她为了能更好的适应那边的生活,还找了培训机构,恶补了一下英语,这样,有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能力,在非洲生活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了。

(后来她说,其实学的那些高端艰深的英语没有用,因为去了那里之后,你英语说复杂一点他们听不懂,还不如拆解成最 简单的句子,这样反倒沟通容易。)

很多人去非洲是做工程的,所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风吹日晒不说吧,接触的也都是素质不那么高的当地人,但室友是去国际学校教书,所以不存在这些问题。

能够把小孩子送到这种学费几千美刀的学校读书的家庭,一般都是当地的达官贵人,很有礼貌,也尊师重教,最关键的是,这些富人家庭非常看好中国的未来,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够学会中文,将来能够做一个跟中国有关的职业,所以室友去了那里之后,比一般的外教还要受追捧和重视……

那边应该是产钻石比较多的国家,室友在那边结交学生家长朋友,他们动不动就送钻石给她,把她弄的压力很大(因为学校不让教师跟学生家长有太多的利益往来),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找借口说“我们这边的习俗是,女孩子婚前不能接受外人馈赠太过贵重的礼物”,对方信以为真,就不送钻石了——

改送现金了。。。。。。

而且还非常热情地帮她介绍对象!

给她介绍的对象都是那种非富即贵的,都是她学生家庭人际圈子里的青年才俊。

我看过一些她学生家的照片,背景是那种屋里带楼梯的房间,估计是别墅吧,她说她家访的时候,看见好多学生家庭都是这样的,看样子,无论多么贫穷的地方,也不缺乏真正的有钱人。

总之就是她在那边三年,各种受优待,受尊重,比起那些去非洲做工程的,我感觉她就像去了一个假非洲……

作为她的朋友,我对她非洲之行的了解也就局限于这么点,都是通过她朋友圈了解的,我想,她真正的经历,肯定比她晒出来的还要丰富多彩十倍不止吧。

非洲是一片很有潜力,也充满希望的大陆,近几年我们国家也加深了对非洲的联系,还帮助他们发展,甚至还有相关的文艺节目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不同的地方,风景不同,人更不同,趁年轻的时候,闯荡闯荡,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世界那么大,出去转转挺好的!


吉姆妮成长日记


如果你是个富二代,那就不要去,如果不是富二代,我的建议是还是能去尽量去。


题主给出了单纯补助都达到了一天1000元,一个月就是3万元,按照这个水平来推算的话,工资、福利肯定也不会太低,我们就按2万元来算,你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5万元,一年下来就是60万元,两年时间你就是百万富翁了,为什么不去?

我有个同学,在一家国企工作,毕业后在国内干了一年就被分配到了安哥拉工作,具体很详细的收入没有透露,但是

出去一年回来,就在他所在的城市买了房,还办了婚礼(三线城市,当时房价大概一套房子下来全款在六七十万,父母属于帮不上忙的情况,纯属自力更生),你可想而知,出去的待遇是什么样的,出去干个一两年,回来你什么都有了(家里不缺钱的可以无视)。


下边我说一下他当时描述的在国外工作的大概情况,供你参考!

公司情况

他是毕业直接三方协议签的一家中字头国企,属于建筑类,有海外工地,在国内工作一年后,到国外项目做项目部技术指导。

工作环境

在非洲安哥拉,项目靠近海边,工地上除了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中国人,其他全是当地人,平时吃住都在工地,基本不出门。如果出门需要有当地人陪同,向导兼保镖兼翻译。另外,紫外线超强,整个人比去之前黑了一圈。

工资待遇

一年下来肯定是六位数,详细的不清楚,但是肯定不低,至于到底有多少,大家也可以根据我前面的描述推算一下。


综上所述,如果你觉得你缺钱,当然是要去了,百万富翁在向你招手,如果不缺钱,其实待在国内还是舒服一点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如果你觉得有道理,就点个赞支持一下,在这里多谢了!如果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评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共同探讨!


黑白职场


我的想法供你参考:

1.假如你年龄不是很大,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去非洲工作几年,为自己为父母攒点资金,也无可厚非!

2.如果你原始家庭的条件不错,不用为一年多出来的三十万锦上添花,那你尽量不要去,因为那不是去留学或旅游,有很多的不却定性!

我认为,不管在哪里工作,不管赚多少钱,安全是第一的!

我有三个姐弟都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开公司,经常被人打劫,我弟到现在身上还留着几处伤疤,钱是赚到了,但命也差点丢掉!

我自己的观点是,不管在哪里工作,不管赚多少钱,安全是第一的!


优雅中带自信


公司派我去非洲工作,每天1000元补助,要不要去?

每天单纯的补贴就有1000,一个月三十天,最起码也得有三万了,再加上工资和别的之类的,这么多钱,不是留在国内为了钱发愁,何必呢?这年头,物价高,钱越来越贬值了,并且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处处离不开钱,钱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多多益善啊。

现在在国内收入并不是很高,加上孩子读书,还有老二的奶粉钱,每个月都很紧凑,早上会送孩子上学以后,再去上班,每个月发的那俩工资,到月底也不会剩下多少。现在有机会出国,肯定是包吃住,而且安全性也有保障,就是去非洲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能让自己家的生活水平上一个台阶。

中东和非洲地区,每个人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有选择地去。论收入,中东和非洲地区最高。每月补助1000元加上工资,一年收入五六十七八十万元都很正常,中层以上干部年入百万也不稀奇。但大家依然要抢欧美地区的外派任务,钱不是决定因素啊。尤其是女性,尽量不要去中东和非洲,人身安全都是一个问题,给钱再多也不愿意去的。

再来说一下环境,风餐露宿其实也不为过,待过三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三天两头停电,很多地方手机都没有信号,道路交通相当差,所谓的国道就是宽一点的土道,一到雨季根本不能走,食物也和国内有很大差异,很多蔬菜这边也没有,当地风俗文化差异也很大,说实话很多人很难适应。

在非洲,不是大老板大领导,真的很难有娱乐活动,外边的KTV都是按美元收费,我们普通员工消费不起。比起环境,更难受的是空虚,寂寞,无聊。现在还好,网络改善了很多,可以玩手机,但是也不能出去玩,打不了游戏。脱离了国内的灯红酒绿,很多人受不了。

非洲的医疗水平不像我们国内,水平有限,医疗设备,设施相对简陋一些,病人多的时候,病床都不够用,只能在走廊里加床。而且非洲的蛇虫鼠蚁比我们国内普通生活中多得多,非洲有很多蚊子和虫子咬人都是致命的,咱们不像非洲人民,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对这些东西早已了解,所以早有准备,我们刚去的时候就会吃亏。

最后,每天补助1000元,说明你是公司的高职,远非一般职员,在国内收入也很高,并不差钱。若是有远大理想,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到非洲发挥正能量,比如通讯、桥梁类的专业技术,且身体强健,适应能力强,建议你可以去。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我是玖阳,一个兼顾实力与低调并存的资深交易者。中国贵金属协会高级分析师,证书编号MFP0010878,黄金原油外汇投资理财顾问,文章无所谓鸡汤和一切陈词滥调以及虚名,用简明图表,加逻辑分析,以达行之有效的资产累计方式。


指微金融


我在中兴通讯时的同事,广东人,做技术的,去那边出差做项目,项目周期是4年,出差补助很丰厚,结果去了半个月病了,上吐下泻,高烧,当地的医疗条件不好,治不好,没办法提前回来了,再不回来可能就死在那了,回国病好了,领导说再让他过去,他说不敢去了,之前以为年轻能抗住,现在打死也不去了


黑色星星009


你好,我的建议是可以去的,但这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对于年近30的我来说,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给予我带来的压力,30年的房贷几乎占据了我的半生,2年的车贷让我在这个年纪省吃俭用,回想这过去的一年,觉得仅仅只是努力也仅够生存而已,在这新的一年还面临着结婚,以及接下来有可能的添娃,总的来说压力山大啊。

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过去,一天1000的补助,一年至少也有36万,非洲消费水平低,去掉6万的生活费,节省下来的30万也可以在家里把所有事情给安排好了,对于我们来说,一年的苦真的不算什么,我们怕的是吃苦了却挣不到钱,如果你还年轻,那就出发吧。

当然我的前提是没有生命危险,我之前有个同事去非洲工作,结果他们那里发生政变,差点回不来,天大地大,还是命最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