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往脖子上掛“白布條”,除了裝飾,方便皇帝才是主要原因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應該都有留意到,那些清朝妃子們的脖子上都掛著“白布條”,這些“白布條”看著既保暖,也美觀,把這個人都襯得越發好看,但你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嗎?

清朝妃子往脖子上掛“白布條”,除了裝飾,方便皇帝才是主要原因

可能大家對“白布條”不怎麼了解,畢竟歷史書籍上也沒有對此做過多的記載,不過現在一些專家學者賦予它“龍華”的美稱。其實“龍華”除了裝飾外,它還是清朝後宮眾多嬪妃身份的一種象徵,不同等級的妃子佩戴的龍華是不一樣的,其中的花樣圖案各不相同。比如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后,其佩戴的龍華是牡丹圖案,牡丹是國花,自然能夠象徵著皇后國母的地位。

清朝妃子往脖子上掛“白布條”,除了裝飾,方便皇帝才是主要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把清朝時期“龍華”比作現在的“工牌”。既然“龍華”是掛在後宮妃子的脖子上的,自然是為了方便皇帝了。怎一個方便法?

自古後宮佳麗三千,皇帝難免分不清誰是誰,當然對於日理萬機的一國之主來說,分不清楚也不會影響多大,但如果真的分清楚,那對於皇帝的臉面可是加分的,再者還能襯托出皇帝高人一等的智慧。所以這個時候,“龍華”的出現,讓皇帝能在百忙之中辨認妃子的等級和身份,是很有必要的了。

清朝妃子往脖子上掛“白布條”,除了裝飾,方便皇帝才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龍華”最初是用來禦寒、保暖的,後來又多了裝飾的功能,而隨著時間地推移,最後更是賦予了它方便皇帝辨認妃子的作用。對於那些忘記佩戴“龍華”的妃子而言,這是一種不敬之道,失禮於人的表現。

清朝妃子往脖子上掛“白布條”,除了裝飾,方便皇帝才是主要原因

最後說明一點,一種物質的出現必然有著它的原因,而對應的會產生一定的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還會由於融合而發生變化,“龍華”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你們覺得呢?如有不同的看法嗎,歡迎留言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