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铁托boss


我是狼君,一个爱好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其统治阶层或者说皇族是少数民族,所以清朝在历史上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而关于大清皇帝在朝堂之上,说的是什么语言,换言之满清的官话是什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满语的发展与演化

满语是我国古代,满足使用的语言,是在建州女真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在整个清朝,满语满文被作为“国语清文”,也就是清朝明令的官话,使用了三百年。

在最初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是有女真文字,但是后来金朝灭亡,女真字逐渐失传,只保留了女真语言。后来与蒙古联系密切后,满足就开始使用蒙文,表示满语。

“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乞自后赦文职类,第用达达字”——《明英宗实录》玄城卫指挥撒升哈“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满语随着后金的建立发展到巅峰,努尔哈赤还令人创造满文,不过在满清入关之后,由于满族从上至下的积极汉化,满语逐渐消亡。

发展至清中期以后,满族贵族日常的交流几乎不再使用满语,满语成为了下层满族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到清末期使用满语交流的仅余万人。

现在满语已经处于消亡的状态,狼君就生活在北方,周边有几个满族自治县,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有非常多的满族人,但是与汉族没有任何区别,满族绝对是汉化最彻底的民族。

不过我们的一些方言,其中的一些日常用词,比如哈喇(动物油变质的味道),就是满语的单词,意为刺鼻。

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在日常交谈中,这类名词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的后生,基本上不再用这种词,满语日后不完全消失,估计也只会停留在研究之中了吧。

满文的发展与演化

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使原来分散的女真各部又重新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再说满语却写蒙古文,显然不再适应女真的发展。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嗎盖二人创制满文。

“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努尔哈赤《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在努尔哈赤的推动下,最早的满文出现了,现在称为“无圈点的满文”,也称为“老满文”,并开始出现用老满文记载的史料。

不过老满文再后来的实际的使用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1632年,为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满文,皇太极命达海修缮满文。

也就因此形成了“有圈点的满文”,称为“新满文”,并从1636年开始,使用新满文记载史料,并在后来康雍乾三朝得以发扬,尤其是到乾隆一朝,由于乾隆自身极高的汉语造诣,乾隆亲自领导满语满文改革。

在乾隆一朝,满语满文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乾隆钦定了大量的“新满语”,满文的书写变得规范化,使用的更加普遍,刊印了大量的书籍,对汉语古典也进行了大量翻译。

但是由于满汉文化交流深入,尤其是满族面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党的影响,开始不自觉的使用汉语汉字,尽管历代皇帝都坚持推广满族,但是到嘉庆年间,满清的龙兴之地,都很少说满语了。

大清朝堂上的语言交流

大清满汉大臣之间的交流方式,也随着满文满语的衰落而变化。所以现在一些影视剧中,尤其是穿越剧,现代的人穿越到清朝可以无缝衔接,是不可能的。

在最初,皇帝与大臣交流,就是几个重要大臣,尤其在前期,都是满族贵族,君臣之间大多使用满语。

到了康熙年间,还是重用汉臣,不过这些汉臣也是懂满语的,君臣交流的时候,满汉两种语言混着用,说着汉语蹦两个满语词,说着满语蹦两个汉语词。

再到后来,发展到乾隆后期,就是大力推广满语的那为皇帝,在与大臣交流时,说的也是一口流离的汉语,满语成了特殊场合,比如祭祖祭天地等特殊场合或者请安的专用语。

以满汉大臣写的奏折来看,康熙前期以前,奏折基本全用满文书写,康熙至乾隆,一般是满汉同时书写,嘉庆以后基本上是全汉字书写。

就是说,在清后期,已经基本抛弃了满语满文的使用,满语满文开始成为一个标志,让清朝统治者记得自己还是满族人的标志。

到近代之后,满文更是迅速消亡,王公贵族更是将满语抛弃,这一阶段,和影视作品的场景差不多了,君臣都用汉语交流。

《承德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承德的学校“除维城学堂,系属宗室觉罗,有满文一课,余则书汉文”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满文这一方面,也非常清楚的回答了大众的疑惑,告诉了在清后期,满清贵族对待满语满文的态度。

“我的学业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学了许多年,只学了一个字,这就是每当满族大臣跪在地上用满语照例说了一句请安的话之后,我必须回答的那个:‘起来’。”——溥仪《我的前半生》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小小嬴政


满清入关之后,就一直在汉化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其实满清汉化在清朝乾隆时期就已经很严重了。关于满清在朝堂之上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看看。

奏折和诏书

无论是传位诏书,还是一般的普通诏书,或者奏折都有汉字写的。若是满清朝堂只能说满语,如果遇到需要念出来这些东西的情况,那么是不是在念这些东西的时候要用满语念出来?那么只能说念这东西的宦官或者其他人还得实现精通汉语和满语,不然根本翻译不好奏折的原意,貌似满清的宦官进了宫并没有说都要学满语吧?官员也没有要求说要学习满语吧?


官名或者话语的汉化版本

满清汉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证据就是一些官名或者一些话语的汉化版本。比如:一尔希哈番。这就是一个音译版,就是少卿的意思。又比如土黑勒威勒,是轻微罚俸的意思。这些词能在史料中出现,可见满清的朝堂是一开始还是有说满语的存在,所以才有了这些汉字音译版。之后随着汉化的加深,这些音译版的词也就消失了,而是直接用汉语词语了。如果满清朝堂用满语交流,那么怎么会在清亡后不久这些词语就看不懂了呢?


玉牒的改变

满清的皇族分为两种,一种是努尔哈赤的兄弟伯叔称为“觉罗”,一种是努尔哈赤本支称为“宗室”。“宗室”的人录入“黄册”,“觉罗”的人录入“红册”,然后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汇编入“玉牒”。而玉牒这东西本来是满文书写,嘉庆二十二年起每年另缮汉文版,名曰“星源吉庆”,而且还规定以后不再缮录满文本。连满清皇室的宗谱都用汉字来缮写了,那么满清的朝堂还有用满语交流的必要吗?难道说着满语写汉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总之满清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是汉语和满语并存于朝堂之上,这时候满族官员多,当然是满语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满语慢慢地在朝堂变成只有极少数人在说,甚至没有人在说。无论皇帝还是臣子交流大部分都是用的雅言。满语虽然没有消失,像是萨满这些基本上就是用满语,但是会使用者越来越少,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出来。


淡看天上月


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朝堂上是已汉语为主的,方便拉拢人心,再说朝堂官员大多也是满汉语皆通的存在。


自大清入关以后大量重用明朝遗臣,再者顺治帝自幼学习汉文化,朝堂议事自然是用汉话,官方文件一般都满汉双语。到雍正皇帝时,因南方籍官员说的话常常很难听懂,还要求推广普通话(北京话)所谓“训民正音”,直到清末溥仪连满语都不会讲了。

顺治以前就不说了,基本上满人汉语不溜,满汉大臣朝堂上交流还需要翻译(即所谓「启心郎」)。这些人入关以后的小孩们,就生活在两种语言环境中,在这个阶段,双语是相对比较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顺治、康熙以及之后的各朝,都强调八旗旗分内部要强调满语教学——所以翻译了很多汉文典籍到满语。这时候满人已经入关,学习汉语的风潮已经(不得不)展开,皇帝们都开始担心满洲子弟满语会逐渐不熟练。 嘉庆时规定,凡是不会满语的旗人,一律不准参加科举文试。

道光时期再次要求各地驻防旗人学习满语,还曾将回京述职的盛京副都统常文革职,因其违祖制用汉语上奏。道光二十年,宣宗干脆下旨,不允许旗人参加科举文试,一律考翻译科目(满汉对译、满蒙对译)。


你看看咱着汉语的魅力是真的大,毕竟传承数千年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韵味。


奇文笑谭


大清建国两百多年,到了末年的时候,只说溥仪,有证据可以说明溥仪是精通满文的,能不能用满语流畅对话就不好说了,此外,溥仪还有专门的满语老师。

在许多影视剧中,王公贵族,大臣使用的语言一律都是汉语,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影视剧中使用汉语不是因为清朝的官方语言是汉语,是为了让观众看得懂才使用的汉语。就像是成吉思汗那个电视剧一般,他们说的不可能是汉语,不是照样用汉语演绎作品的吗?

这样看来,满语似乎才是清朝的官方语言。


但从溥仪的角度来看,就能发现,连皇帝都已经只把满语当成一门外语了,其他大臣会老老实实的使用满语?

清朝主流语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就是在关外的那段日子,在关外的时候,努尔哈赤率领女真人建立了后金政权,这时候,后金政权里面主要是女真人,即使是后来打败了蒙古人,吸纳了大量其他各种族人口,但女真人依旧在朝堂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于是乎,朝堂之上,使用满语也是一种必备技能,许多投靠后金的各族人,不得不选择学习满语。

使用满语,不代表女真人就不会说汉语,女真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大明朝东北地区的一个小种族而已,会说明朝的官方语言也是预料之中。

入关以后,大清朝廷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先后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修缮明十三陵,为崇祯皇帝修建陵墓,大量使用汉族官员,这一系列的措施,有威逼,也有利诱,于是乎,本来反抗情绪就不高涨得汉族百姓,很快就被女真人稳定的统治住了。

入关以后,由于大量使用汉人官员,虽说朝堂上依旧以满语为主,但汉语已经在慢慢的侵蚀清朝的统治阶级,康乾盛世的时候,满语依旧是皇帝的必修课,但这时候汉语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不知多少八旗子弟,甚至有许多八旗子弟只会说汉语,不会说满语,这时候,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


等到清朝末年就更不用说了,朝廷中使用汉语的人一抓一大把,而使用满语的人却已经没有多少,这时候的清庭贵族,想要使用满语,还需要找专门的老师教授。

更是因为清庭中汉族官员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朝廷的顶梁柱,于是乎,汉语已经彻底占据了清庭高层。


魏青衣


清朝前期朝堂以满文为主,到了清朝中后期朝堂以汉文为主。

清朝前期的时候,皇太极就曾下令朝堂上以满文为主,而且还告诫子孙后代说,后世子孙一定要学习满文,因此可以说清朝的皇帝对于满文从来都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也确实有皇帝为此做出过努力,比如雍正皇帝,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其实,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归功于咱们中华文明所拥有的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在历史上,中原从来都是一个使用汉文的国家,而且这是由几千年的历史延续性的。因此,每一个汉人从小受到的都是最为传统的汉族教育。

其次,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的汉族文明太过繁华,太有吸引力,所以才会有满人自愿抛弃满文的出现。因此,游牧民族是没有历史的民族,他们的文字还是在努尔哈赤的时候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没有历史,没有繁盛文化的民族,很容易淹没在繁盛的中华文明里。



满族人受到的教育是汉族的教育,看的书也都是汉族的书,长此以往,就渐渐的被我们的文化给融合了,以至于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除了皇帝还会满文,当时的八旗子弟很多都是不会说的。

其实,在清朝的朝堂也是,他们学习都是汉族经典之学,引用的也都是汉文经典,尤其是在中后期,汉人大量为官的背景下,这成为了压倒满文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历史很正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见证了汉文化的影响力。这个问题有一个发展历程,入关前说满语;入关后一开始满汉并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汉语强制压倒了满语,到最后连满人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全部汉化了。

可能有人不同意,我先说一个证据: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康熙雍正皇帝的朱批,你们见过满文的吗?对于语言,不好进行证明,然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因此我想以文字为佐证进行说明这个问题。

一、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入关前,满语建立并成为官方语言

实际上,满文和满语是是在努尔哈赤期间才完善起来的。

早期的金帝国时期,已经有女真语和女真文,但金灭以后传播并不普遍,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大量文书都需要通过蒙古文进行翻译和传递。努尔哈赤便任命大臣进行满语和满文的规范工作。结合蒙古文,最终建立了“新满文”。而语言和文字是相通的,在建立了满文以后,满语也逐渐推广开来。

皇太极入关以前,满清帝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肯定是满语和满文,但因为长期和明帝国进行外交和战争,大量女真贵族是懂得满汉文字和语言的。

投降过去的汉臣,都要学习满语和满文,朝堂之上和官方文书都是以满文为主。

二、顺治康熙时期:一开始是想以满语为官方的,但是发现行不通

满清入关以后,本想强制推行满语和满文,但是广大的汉族语言体系,然语言文字比之剃发易服更加艰难,到康熙时期逐渐放弃了,改为强调满汉一家,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和文字。

但是,满族官方仍然比较注重满文和满语,汉语和汉字的渗透不强。

这一点可以从《尼布楚条约》和康熙皇帝的朱批得到证明。

《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正式官方文件,可以代表满清政府的官方立场。然而,这份签订于康熙二十八年的外交文件,却没有汉文版本,只有拉丁文、俄文和满文版本。

《尼布楚条约》满文版

由此可见,清朝官方的语言和文字,此时仍是满文和满语,而不是汉文和汉语。

但是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流出的康熙朱批却是汉语,康熙皇帝在到处的题词也仍旧是汉文,故宫的牌匾上,却是满文和汉文两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明,推行满语和满文作为全国语言和文字失败了,与汉臣交流不得不使用汉文和汉语。

康熙帝说“对于大臣所上的章奏,见有错字,必行改正。”在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十五日(1717年3月27日)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中,有一句“御制法蓝盖碗”,康熙帝在朱批中将“蓝”字改成了“琅”字。

这说明,康熙皇帝对于汉语和汉文的确掌握的十分纯熟,而且与大臣的主要交流方式也应该是汉字和汉语。

但同时,我们发现,康熙皇帝号称精通满文和汉文,却留下了许多错别字,避暑山庄、上图中的“知道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还有诸如“风(封)疆大吏”等等。

这些现象可知,汉文和汉语是康熙皇帝后来学习的,并不是康熙皇帝的母语,才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康熙皇帝曾自诩道“朕之清字,亦素敏速,从无错误。”曾国藩也曾在《〈国朝先正事略〉序》中称颂康熙帝:“····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这说明康熙皇帝的母语应该是满语和满文。

综合康熙皇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对外的官方语言和文字,满清政府的立场是满文和满语,但对内的官方语言和文字,却是满汉并行。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一致维持下来,成为满清一朝的主流呢?

三、雍正乾隆时期:官话改革,汉语占据主流,满话越来越少

在世流传最多的是雍正皇帝的朱批。查阅相关资料显示,雍正帝也同样精通满汉蒙文和语言。子彧特意查看了雍正皇帝的很多朱批,却发现,雍正帝的朱批,全是汉字。

这是在年羹尧的奏本上的朱批,用的是汉语。年羹尧是满族包衣,但从行事作风上来说,还是汉人的气质,用汉语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发现,在满臣鄂尔泰的奏本上,雍正和鄂尔泰都使用的汉字而不是满文。

另外,雍正皇帝曾因为福建等地的大臣说的方言听不懂而进行了官话改革,推广普通话。由此可知,在雍正时期,汉语和汉字已经成为主流,在朝堂上,应该也是以汉语为主了。

到了乾隆时期,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强了。

在现存于故宫及北海侍卫教场内,有一个碑文叫做《训守冠服骑射碑》,碑文中写道“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这里的“国语”便是指满清的官方语言满语。《清实录》中记载,乾隆十七年曾针对满清贵族下了这样一道旨令“朕于本年冬间,或明年春间,查阅,其优等者,格外施恩。傥仍不学习,以致射箭平常,不谙清语者,定从重治罪”。

这些说明,在当时的满清贵族中,不习骑射、不会说满语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以致于乾隆帝要下这样的严令。

由此可知,当政府允许满汉并行之后,汉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压制了满文和满语的传播,成为主流,甚至连满清贵族一开始丢弃满文和满语。如果朝堂之上都是说满语的话,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因此可知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为主了。

那么,乾隆帝的努力收到成效了吗?后世的满清以汉语为主还是满语为主?

四、乾隆以后:满语是什么?连皇帝都不会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提到自己的满文水平,“满文也是基本课,但是连字母也没学会,就随老师伊克坦的去世而结束。”据说,溥仪只会简单的几个满语单词。但又有人曾发现,溥仪的英文课本中,有用满语作为注释的现象。

很多人在学英语的时候,习惯用汉字来注释英文发音。而溥仪用满文,这说明,皇宫之中,仍然是以满语和满文为母语的,但溥仪的满文水平,较之以前却的确是不如了。

而同时,我们对比清代皇帝们的朱批,发现他们的书法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正式,这说明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在逐渐提高。

这些现象表明,到了清朝中后期,汉语已经压制住满语和满文,成为满清政府的主流和官方语言文字。朝堂之上,肯定也是说汉语为主了。

子彧说:汉文化的力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汉文明相对于满族文明是一个先进而又丰富的文明,而文字和语言是文明最基本的体现。

满洲人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汉文明,但是在文化上,自康熙以后,历代皇帝都十分推崇并悉心学习汉文化,最终形成了汉文明反过来征服满洲统治者的现象。这种文化征服是潜移默化但力量十分强大,难以扭转,这才会有乾隆帝的大声疾呼,如遇虎豹。

随着汉文化的征服,语言和文字也逐渐被征服,而原来的满族文化和文明便逐渐的消退了。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谁也不可阻挡,包括皇权。而汉字和汉语,也就逐渐成为了满清朝堂上的官方语言了。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一品铲史官


大清建立的200多年来,总的来说,朝堂上的用语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了不忘祖,在乾隆以前满族统治者要求全部要说满语,其次是康熙年间在意识到要有汉人的支持才能稳固统治,之后便逐步加大了汉语的使用。最后到了慈禧统治的时候,满族权贵甚至都不会说满语了。

在清乾隆以前,官员上朝议政要完全使用满语。一是满足统治者为了保证民族特征住校汉人实施的削发易服一样,要同化汉人,而不是逐渐被汉人同化。再者就是在清前期,统治者普遍不不相信汉人用满语有很好的保密效果,最后就是因为大臣大多是满人,汉人为了能够顺利上位也不得不学习满语,这也造成了前朝朝廷用语基本上都是满语为主。

到了清朝中期,随着满足文化和汉文化的逐渐交融,清朝统治者明白了如果想要统治长久,那就必须要重用汉族人为大臣,之后汉人在朝廷上逐渐成为中流砥柱,康熙年间的时候,康熙上朝有时候都会用汉语和大臣讨论,但是因为统治者是满人,所以汉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也不得不学习。你满语,但是总体来看,官方用语的天平正在向汉语倾斜。

慈禧统治的年代,朝廷上已经基本上没有人在使用满语了,只有少数不忘组的仍在坚持使用满意,不过这最后都随着清朝的覆灭而消失了,清朝的最后一任帝王溥仪已经完全不擅长满语了。


客嗔


满语还是汉语是个大问题?

先说一个事实:满语作为书面语,天生就先天不足——满语在1600年代才产生,1636年才出现有圈点的“新满文”。到康熙主政(1662年)也就不到三十年时间。人口基数很低、文化很落后的一个族群,能在半个世纪完善一门语言?这事谁会相信?

也就是说,满语要表达完整意思,必须借用蒙语和汉语中的一些要素。甚至可以说,满语本身不算一门完整的语言。清朝统治者虽然靠皇权推行满语,但还要受到汉语和满语的竞争。于是乎,满语书面语先于满语口语衰落。

这里要说几个事:1、满语书面语和满语口语流行程度不一样。2、大部分皇帝大臣都是满、汉语都会,说话时一满语为主。3、皇帝在奏折、朱批中皇帝汉语,存在满语汉语共用,并不代表口语使用汉语。

首先,说书面语:书面语中汉语越来越主流。

从清代留下的历史档案中可以看出,从康熙早期满文书面语使用还很多。比如康熙二十八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根本没使用汉文。但是很多文书是满汉语同时书写。

到康熙以后,以汉语书写的奏章和文书,越来越占主流。雍正、乾隆再往后,内务府呈给皇帝的折子,基本上就是纯汉文,甚至皇宫大内的通行腰牌都成了纯汉语。

这种情况下,为了阻止满语书面语的颓势,乾隆不得不喊出“国语骑射”的口号,希望大力推广“国语”(人家嘴里的国语就是满文)。

但是推广语言这事,不是靠皇帝权利就能做到的。满语做口语交流没问题(当做一个方言用就是了),但是前面说了,满语要算作一门独立语言,有点牵强。注定满语书面语的没落。

其次,说口语:聊天还是满语口语。

在朝堂对答的时候,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皇帝可能遇蒙人说蒙语,遇汉臣说汉语。但主流情况是,为了高官厚禄,大臣们也都学满语,大臣们一般都要迎合皇帝的方言。清朝的皇帝们,都把满语作为主课,清朝统治者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方言(没有直接扔了完全汉化)。

口语中满语为主很正常嘛。您倒是说说,大家聊天的时候,主子和奴才,谁来迁就对方的方言?在大清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口倍儿流利的满语,那代表的是官宦贵族口音,在京城是倍儿有面子(甭管会不会写)。到后来,列强来了之后,上海人还不是以一口蹩脚洋泾滨英语为荣吗?这就一个道理。

《满语杂识》中记载这么个事情:道光时期,御前奏事的侍卫,因为满语口音不够纯正,受到道光皇帝的训斥。可见,清朝上层对满语口语的使用还是很重视的,连口音不正都要训斥,那么朝堂上口语肯定是以满语为主。

很多人拿宣统皇帝举例,说清朝皇帝不会说满语。殊不知,满语也是人家小时候的主课。宣统是生在皇宫中,长在新社会。活在新社会的时间,比活在清朝的时间都长,他已经代表不了清朝皇族(会说也不能说,不怕遭批斗吗?)。

最后,近代科技的“西学东渐”和辛亥革命,直接把满语书面语送进了坟墓。没有书面语支撑的满语口语,也只有逐渐消亡的命运。

且不说辛亥革命“驱除鞑虏”的暴力口号,让清朝遗老遗少和满人人心惶惶,隐藏身份还来不及呢,这种情况下说满语写满文的人群越来越少。

就说近代科技的推广普及,也注定了满语书面语不可能成为主流语言。比如,电报进入清朝,直接就是使用汉字电报码。西方科技书籍翻译,也是直接翻译成汉语。


尔朱少帅


满清入关前,使用的应该是满语,但入关后,随着汉臣的增加以及环境的改变,朝堂上使用的肯定是汉语。

这话可不是我胡乱说的,有证据。雍正六年,雍正帝发了道圣谕,大意是大臣们在自己面前不准说方言,必须说官话,不会官话的士子们不许科考,尤其广东、福建两地更要严格,不许放水!

此圣谕发出去的几天前,雍正召见了一名叫许松佶的官员,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不似福建人”,因为许松佶说的官话雍正竟然全听懂了!事后还在他的考评里特意加了一句“言语亦清楚”。

这里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各个朝代的普通话还不一样,到了清朝,普通话一开始是辽东方言,因为这是满清最早学会的汉语。

之后是南京方言,因为明朝最初定都南京,哪怕后来迁都到了北京,官话还是南京音,清朝各方面效仿明朝,语言也不例外;但后来为了减弱明朝的影响,于雍正八年设立“正音馆”,开始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官话。

语言对清朝皇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可惜效果不怎么样。清末探花商衍鎏曾说,一开始的时候各地官员都很认真,但这毕竟不是什么紧急公务,慢慢的也就松懈了,到嘉庆、道光时,福建仅存邵武郡城一所(正音馆),后来也改做别的,广东更是无闻矣。

这一切都说明,清朝在朝堂上是以汉语为主的。当然了,如果皇帝召见的不是汉臣而是满臣,大家用满语交流也很正常。或者汉臣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刻意学满语,这都是有的。

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从实用性来说,满语表达能力有限

语言和环境是分不开的,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在关外时,满语可以满足满洲人的日常所需,但到了关内,如何用满语去表达关外没有的一样事物?比如江南的手工纺织工具,关外没有,满语中也就没有。

中原花花世界无疑比关外更繁华精彩,涉及到的新鲜名词也更多。满语就不够用了,皇帝要想处理天南海北的事务,就得采用表达能力更强、使用人数更多、词汇更丰富的汉语。

二、从政治角度来说,清廷不想激起更大的矛盾

从清朝入关那一刻起,反清的地下行动就没有停止过。其规模或大或小,给满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个剃发令,激得多少汉人奋起抗清,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让清廷知道老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

和头发比起来,语言无疑更为重要。头发可以剃,但想让我们改换语言?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这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清廷胆敢取消汉语推广满语,绝对会激起汉人更大的反意。

所以,历代清朝皇帝都很注意缓和满汉矛盾,他们深切的认识到,想让人数较少的满洲人统治广大的汉人,强压是不行的,需要采取更为柔和的措施,在朝堂上以汉语为主就是方式之一。

但清帝们也没有放弃满语,他们通常精通汉、满、蒙三种语言。

总之,清朝以汉语为主,一是出于实用性,二是为了政治目的。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