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綜》常考人物及相關理論整理彙總「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

1、人物簡介

《教綜》常考人物及相關理論整理彙總「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羅維奇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也是傳統心理學領域之外而對心理學發展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曾榮獲諾貝爾獎。

2、經典條件反射學說

《教綜》常考人物及相關理論整理彙總「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做了一個相當著名的實驗,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的現象,在每次餵食前都先發出一些信號(一開始是搖鈴,後來還包括吹口哨、使用節拍器、敲擊音叉、開燈……等等),連續了幾次之後,他試了一次搖鈴但不餵食,發現狗雖然沒有東西可以吃,卻照樣流口水,而在重複訓練之前,狗對於“鈴聲響”是不會有反應的。他從這一點推知,狗經過了連續幾次的經驗後,將“鈴聲響”視作“進食”的信號,因此引發了“進食”會產生的流口水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條件反射,這證明動物的行為是因為受到環境的刺激,將刺激的訊號傳到神經和大腦,神經和大腦作出反應而來的。


條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個事項,兩個屬於刺激,兩個屬於機體的反應。一個是中性刺激,它在條件反射形成之前,並不引起預期的、需要學習的反應。這是條件刺激(CS),在巴甫洛夫的實驗中就是鈴響。第二個刺激是無條件刺激(UCS)。它在條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預期的反應:條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現了肉,即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對於無條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應叫作無條件反應(UCR)。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條件反射之前就會發生的反應。由於條件反射的結果而開始發生的反應叫作條件反應(CR),即沒有肉,只有鈴響的唾液分泌反應。當兩個刺激緊接著(在空間和時間上相近),反覆地出現,就形成條件反射。通常,無條件刺激緊跟著條件刺激出現。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相隨出現數次後,條件刺激就逐漸引起唾液分泌。這時,動物就有了條件反應。一度中性的條件刺激(鈴響)現在單獨出現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3、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

《教綜》常考人物及相關理論整理彙總「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在心理學界的盛名首先是由於他關於條件反射的研究,而這種研究卻始於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實驗將他推向了心理學研究領域,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心也充滿了激烈的鬥爭,但嚴謹的治學態度終於還是使他冒著被同行責難的威脅,將生理學研究引向了當時並不那麼光彩的心理學領域,而後來,該項研究的成果――條件反射理論又被行為主義學派所吸收,併成為制約行為主義的最根本原則之一。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界的第二大貢獻在於他對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劃分,而這同樣始於他對狗的研究。他發現,有些狗對條件反射任務的反應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樣,因而他開始對狗進行分類,後來又按同樣的規律將人劃分為4種類型,並和古希臘人提出的人的4種氣質類型對應起來,巴甫洛夫認為人的氣質是由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決定的。大腦皮層的基本神經過程有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三種基本特性。根據這三種特性可以將個體的神經活動分為不同的神經活動類型。神經過程的強度是指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的能力,興奮與抑制能力強,其神經活動就是強型,興奮與抑制能力弱,其神經活動就是弱型。均衡性是指興奮與抑制能力的相對強弱。根據神經活動的均衡性,可以將強型又分為兩類:如果興奮與抑制的能力基本接近,就是平衡型;興奮能力明顯高於抑制能力,就是不平衡型。靈活性是指興奮與抑制之間相互轉換的速度。由此,他又向心理學領域邁進了一步。到老年的時候,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的態度有了鬆動,他認為:“只要心理學是為了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這並不表明他願意把自己當作一位心理學家。直到彌留之際,他都念念不忘聲稱自己不是心理學家。但儘管如此,鑑於他對心理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人們還是違背了他的“遺願”,將他歸入了心理學家的行列,並由於他對行為主義學派的重大影響而視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