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战疫情,如何做到了老子“无为”之举?


“白衣天使”战疫情,如何做到了老子“无为”之举?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天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疫情下“暂停”键的中国,还没完全从疫情下恢复过来。突然之间,世界其它国家也紧接着按下了“暂停”键,这可以说,是当下全人类面对的危局。这次疫情不但危及到人类健康的问题,还有诸多的经济问题,生存问题等等。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没有的味道作为有味道。

生活在“中国”这片大地的我们,真要知足。在国家领导人的治理下,我们有完善的体制,遇到大灾大难,我们一起扛,坚信靠我们自己打赢这场突发的战役。

这次疫情属湖北“武汉”为重灾区,清一色的“白衣天使”扛起了英雄责任。他们有爱人,也有孩子与父母,照样离家奔赴前线。在为期40天封城计划的日子里,他们付出太多的艰辛与劳苦。帮不上忙的我们,只能捧着手机,流着眼泪看着他们一个个身单力薄的身影在前线继续奋斗。

其实,他们并没有想成为一名英雄,只是在国家与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慷慨救义。以“无为”的态度做“有为”的事,老子的“无为”是思想意识,说人不要有太多杂念,安住在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上做好自己,深耕挖掘自己的潜力,做好不备之需。

天灾人祸是自然规律,天道运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的能力在天道面前是很薄弱的。万物为道所生所养,如果人类生存文明不符合道的运行规律,那么天道自会进行调整,让人类奋勇自发去面对。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让人类知道,你来这世上最终要干吗的?不单是吃喝玩乐。只要生而为人,总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这件事”或许是梦想与志向,或是兴趣爱好,或许只是做为普通人。最重要人类自己要主动找到“这件事”,自然天赋显现,尊道而行。

人的生命何其珍贵,“白衣天使”奋勇自发去做了“有为”之事。这些可爱的天使们,他们何曾想过自己这一生会经历一段救国救民于水火的大事。如果没有“无为”的思想意识,提前做好自己人生之责的准备,那么这次“灾难”的到来,能扛起重担的人又在哪呢?

只贪求生活玩乐的人生,是没有生命意义的人生,本质是没有思想意识的人生,在老子“无为“思想里,所表达是人一生相当于白过了。“本该”把生存当成填饱肚子,身体健康就足够了。而过多的贪求身外之物,不但消耗人的生存本能,还会为人类自己带来灾难。

“心不明,不得其志”这句话是儒家思想要领,指出人内心不清明,就达不到明心见性的本质。无法认知自己,就看不清身边的人事物发展规律,那么选择人生道路也未必真是自己的志向。

老子用“无为”思想意识做“有为”的事,孔子用“明心见性”做“人生志向”的事。这两位圣人在传达同一个含义,“人生来,要做事”,做自己的事,而非他人的事。

“白衣天使”战疫情,如何做到了老子“无为”之举?

2、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天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天下之事不受大小之分。用恩德去报答怨恨。解决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开始着手,做大事情要从细小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容易的地方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小事开始。因为有“道”的圣人永远不认为自己在做大事,才能把大事做成,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A大小多少。

当人用“主观意识”去选择做一件事时,一定是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以崇拜痴迷于某个“人物”或者“事物”为先。这里老子就提出天下之事不分大小,最主要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找到了也是从小事、当下能做的事开始。

B抱怨以德。

“抱怨以德”在当下国际疫情,相当体现了“大国担当”德性修为,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在国内疫情还处在可控狙击发展传播的时局下,国家领导人用一个省帮扶一个市的策略进行有效解决疫情带来的危机。给全国人民带来振奋人心的场面,也让国人之间更加的和谐。

国际疫情发生扣动全人类的心玄,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知道,那里还有我们的同胞,还有不少一直为祖国争光的华籍人士。他们也是我们的亲人,“绝不放弃一个,绝不丢弃一个”一直是中国领导人的使命,但这次不单是为了自己的家人,更是为了人类和平友好发展要去做的事。

当国内疫情得到全面解缓,“白衣天使”们在这个时候,本该可以回家稍作休息,可是当下国际疫情突发而来,“中国英雄”要上升到“国际英雄”继续奔赴前线。报道已出,“一省包一国”,最近这几天,中国救援队开始陆续出征世界各地:

上海医护人员远征支援——伊朗

江苏医护人员远征支援——巴基斯坦

广东医护人员远征支援——伊拉克

四川医护人员远征支援——意大利

…………………………………………………………………………………………………………。

当下国际友人需要我们,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大国”风范不是自居,这是国际友人自提的宣号。在过去历史中,中国的灾难并没有得到国际友人的帮助,我们是奋发自强的站起来了。但是,历史只代表过去,人类文明需要向前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远大理想,需要每个国家都要往前走一步。建立伟大时代的“地球村”,这是全人类的使命。

“抱怨以德”大用在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发展,小用在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往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文化与人德修为可以做到如何地步,人言未定,天道自定。

C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天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负阴抱阳”永远体现了人性的弱点,用自己主观思想,给行为下命令。

昨天看头条,有个心学领域作家,写道“大脑”只是人身器官,并非起主导作用,所以“主观意识”的人一般很难有“心性”思维。意思是做人做事心不到位,那么在行为体现上是“无意识”的状态。通常,这样的人做事在当下很难成功的。

修远,非常认同这位作家的观点,老子道的思想提出“灵先动,心跟随,心先动,脑跟随,脑先动,身跟随”。这是一套“立体思维”模式,脑先动的人,行为模式是有局限的,缺少自我探索的创造能力,那么想要做成一件大事,相当的困难。

“只要好不要坏,只想大不想小,只看恶不看善”,这都是缺少“立体思维”模式,主要是缺少人生磨练,没有用心体会,感受到身边人事物的发展规律性。

D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得道”的圣人明知自己做的是大事,但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在做大事。相反,把大事当作小事一样认真对待,顾然能做好大事,不以“圣人”自居,只是完成自己的使命,持道而成,符合自然规律性。

不以“圣人”自居,这是德行天厚的行为。修远,经常会抬头看天空,低头看大地。天虽然高高在上,地虽然低低在下,可是他们谁也没表达出你高就没我低存在价值 ,你低就没有我高那么高贵。相反,他们跟人类的不同处在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高不彰显自己的高,低不掩蔽自己的低。无条件为人类带来生长与发展,没有要求回报,更没觉得付出是一种吃亏的事,我想这就是天地存在的价值吧!

“白衣天使”战疫情,如何做到了老子“无为”之举?

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轻易允诺别人的要求,一定很少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因为,有“道”的圣人遇到事情都把它看得很困难,所以最终没有困难。

炸一听老子这一番言论,是真得很难去理解。但是在生活工作中,仔细去观察身边的人与自己交往的朋友,还真是这回事。

修远,以前也会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比如说,参加一个招商会,其实心里十二分的不愿意去,可是为了面子,总会违心去做了,结果心情就很不好,还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时间长了,下次再有这样招商会,嘴巴虽然答应了,一到时间,准会找个理由,不守信用的违约。

去了心里不舒服,不去就违约,这可不好受。随着对自己认知加深,越发觉得,不想去,直接拒绝。又不违背自己的心,也不违约是最好的方式。不要在乎自己的面子,更无需在乎失去朋友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老做违心违约的事,不合道,先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自我认知”提升是循环阶进的,大多数人,都是从未知开始。修远也不例外,在前十年,每想做一件事情,心里总想得很容易,可实际结果上是相反,困难重重,挫折多多。最重要,自己根本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何人家做事如此轻松,怎么到自己这里,失败那么多 。当我读起《道德经》时,才明白,把一件事想得过容易,这是自己实力不足与肤浅的认知所造成。“不知自己”是一种成长的必然阶段,在失败中自省反思的成长每个人都少不了。

修远,通过阅历的磨练之后,才渐渐明白一些。老子说的“道”为何几千年来,很少人能通透领悟到本质。“观想意识“与“主观意识”是相反的,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主观意识”决断里,想要成功真得是难上加难。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他的思维已经跳出“常人”思维。只要我们没有“自知意识”对自己进行开拓探究,那么想要认知到“道”是何其困难。

老子的“无为”思想意识是“空洞”的,没想过做英雄,自然就做了英难;没想成为富豪,自然就做了富豪;没想过成功,自然就成功了。

“无为”是一种玄妙的道思,内心留出空间,空间才能起到作用,才能做“有为”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