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丨山東省科協:基層“三長”抗疫一線顯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省科協廣泛動員全省科技工作者各盡所長、迎難而上,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提供堅強科技支撐。在科協基層組織兼掛職的全省1396名基層醫院院長、學校校長、農技站站長等科技戰線上的“關鍵人物”,面對突如其來這場重大疫情,積極響應中國科協和山東省科協號召,主動擔當,在落實防控責任、投身防控實踐、普及防控知識等方面打頭陣、當先鋒,構架起一面面基層防控疫情的“科技盾牌”。

“疫”來吹響衝鋒號

山東省科協把“三長”作為發揮科技界優勢的“關鍵部署”,及時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科協“三長”作用的通知》,積極引導“三長”擔負起落實部署,宣傳政策,開展醫療、科研、科普等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

鄆城縣郭屯鎮科協委員、縣第四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魏登芹帶領醫院25名在職黨員紛紛寫下行動書,重溫入黨誓詞,義無反顧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莒南縣大店鎮科協主席李國樑用行動感召同為醫生的女兒,生動演繹了“上陣父女兵 攜手戰惡疫”的佳話。曾參與2003年非典防控工作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鎮科協副主席王德克,號召全院黨員衝鋒在前、身先士卒,119名醫護人員主動請纓,紛紛提交請戰書。

擔起衛生防疫重任

扶危渡厄,醫者擔當。“三長”中的醫院院長站在了抗擊疫情的前線。

日照市嵐山區嵐山頭街道兼職科協副主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祥勝帶隊組成由11名業務骨幹組成的密切接觸者醫學隔離觀察工作小組,帶頭參與基本醫療、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工作。滕州市東沙河鎮科協副主席、鎮衛生院副院長邱四俠連續十幾天戰鬥在一線,精準摸排出疫情防控的流程和工作方法。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科協副主席、方城中心衛生院院長張偉帶領全體醫務工作者緊盯防控一線,科學防控、精準調度,確保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淄博市博山區域城鎮科協副主席、區中醫院副院長孫靜忍著腳跟骨折的病痛,帶領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做好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社會隨訪等各項工作。濟南市歷下區科協主席、黨支部書記李長征,組織轄區醫療、衛生戰線黨員志願者落實聯防聯控措施,主動站第一崗、衝第一線,輪流值守,果斷處置情況,轄區保持防疫秩序井然。

回應社會公眾關切

基層“三長”充分發揮科技工作者在防控疫情方面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立足專業優勢和平臺,深入開展疫情防控科普,幫助群眾正確認識疫情、冷靜應對疫情、科學防控疫情。

臨清市科協兼職副主席、市第二職高副校長王瑞森發揮科技創新教育實踐基地的力量,發動科技輔導員利用網上課堂、學校微信群和公眾號宣傳有關科普知識,拍攝防疫宣傳短視頻,提高學生的防疫科學意識。無棣縣棣豐街道科協副主席、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王金義積極動員醫務科技工作者組成24支聯防聯控“四包一”服務小組,製作發放各類科普資料2000餘份,推送各類音視頻資料30餘種。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科協主席趙傳武發揮專長,製作了疫情防控科普宣傳單頁1.6萬餘份,利用村級廣播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知識12小時不間斷宣傳。費縣東蒙鎮科協副主席、衛生院院長崔勇主動請纓,參與編印防護手冊,進村提供科普志願服務,在當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時節。作為“三長”中的農技站站長,積極發揮廣泛聯繫農業領域專家的組織優勢,協同聯動農技協、科普示範基地等主要負責人,動員農業科技工作者圍繞春季農業生產及時開展線上線下的科技示範、服務諮詢等工作,指導農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不誤農時,抓好春管春耕。

臨清市科協兼職副主席、市農業農村局技術站站長孫憲銀髮揮專長優勢,指導農村春灌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受到農民歡迎。陽信縣勞店鎮科協委員、鎮畜牧獸醫站站長孟令敏致力於梨樹新品種改良和栽培技術研究,疫情發生後,他將儲存在冷庫裡價值50餘萬元的五萬斤“新梨七號”無償捐獻,馳援武漢。臨沂市羅莊街道朱張橋西南村有60畝閒置果園地,村書記張西霞原本想外出學習種植技術,利用這片果園搞試驗,發展果樹種植產業,無奈疫情阻擋,只能望著果園乾著急。羅莊街道科協副主席、農技站站長苗金枝瞭解情況後,帶領農技站志願服務隊及時對果園種植技術給予專業指導,還提出了合適的發展思路,幫助解決了問題。

新機制引發新活力

山東省科協2018年7月正式啟動提升基層組織力“3+1”試點工作,堅持黨建引領、因地制宜、建章立制、搭建平臺、履職服務,以“三長”製為抓手全面提升基層科協組織力。工作開展以來,先後有7市27個縣(市、區)加入試點,基層科協“三長”保有量得到明顯增長。截至2019年底,山東省各級科協組織領導機構中“三長”的總數達到1396人,佔兼掛職總人數的58.48%。科協基層組織以“三長”為紐帶,密切與教育系統、衛生系統、農林科技系統科技工作者的聯繫,帶動教育、衛生、農業等各領域資源向基層一線傾斜。同時,緊緊圍繞基層“三長”及其團隊,搭建傳播平臺、活動平臺,廣泛開展校園科技競賽、科普講堂、健康義診、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等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康中國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中建功立業。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DlnqCCOhbtjpuEYkKmIr_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