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现实中的众生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一样,都是多姿多彩的。

在性格方面,有的人雷厉风行,有的人稳如泰山,有的人豁达开朗,有的人斤斤计较……在对待工作和事业方面,有的人执着于自己的爱好,哪怕付出太多的艰辛,哪怕最终没有出人投地。有的人却能根据现实世界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走的顺风顺水……

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看事看物的一杆称。他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可以争取的,什么是必须放弃的。

前些天曾看到网络报出的几个优秀高中毕业生,放弃清北的事情,不由的让我眼睛一亮。

孩子们的选择是理智的,睿智的。每个孩子放弃清北都是各有原因的。他们都是在深思熟虑后,有的源于不能确保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的是因为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并不是清北的最优势专业等等。就象我们知道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们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判断出发,在为自己的未来做着努力和理智的选择。说明他们是成熟的,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负责任的,他们知道自己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校的支持是明智的,应该的。这么多年来,在每年的高考季,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在评论,某某高中考入清北多少人,仿佛考入清北的学生数量就是学样办学质量、教学水平的最佳体现。清北是优秀的,这我们毋庸置疑。但是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放弃这种思维。首先清北的整体水平和很多学科都是国内最值得称道的,这没有错,但也不是全部,别的著名高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就象数学专业,中科大就很不错。其次考入清北的学生数量的多少,只能表明这所高中学校成绩较高学生的数量,或者是极少数佼佼者的数量,而不一定是整体教学水平的体现。笔者所在城市就曾经发生过单纯为了提升考入清北人数而发生的不良结果。那次某校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入清北,引导四个高考分数接近清北分数线的孩子报考了该校的一个护理专业,结果孩子在入学几个月内相继退学。其实报导中对学校的用语也在侧面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如“今年,因为他们的集体放弃,学校罕见出现了北清录取的“零记录”,一度让学校的教学质量被打上问号”,再有“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市第一中学校领导和这些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后,尊重了学生的志愿”等。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学校能对孩子们的选择给予支持和理解,既是对教学育人工作的正确解读,更是推进教育教学水平良性提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选择。

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以后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抉择。让我们衷心祝愿孩子们成长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