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一生

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

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孙悟空出世后被猴群尊称为美猴王,寻找长生不老药,拜师学艺。

孙悟空的一生

后来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等待取经人的到来。后来取经人唐三藏把孙悟空救出来收为徒弟,观音怕唐三藏管不住孙悟空,给了他一个紧箍咒让孙悟空带上。

后来孙悟空走上了取经之路。我们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孙悟空,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只猴子。

孙悟空为求长生不老,四海求师,在西牛贺洲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

孙悟空的一生

归来打败混世魔王,收复七十二洞妖王,结义六大魔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针(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龙王、阎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把金刚镯从南天门扔下击中悟空,猴王被擒。

孙悟空的一生

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烧、雷部正神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躲在巽宫,有风无火,遂无伤,得火眼金睛。

在天宫大打出手,被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拦阻在灵霄宝殿外的通明殿。玉帝下旨游奕灵官、翊圣真君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唐三藏去往西方拜佛取经,孙悟空收为大徒弟。

孙悟空的一生

唐僧师徒四人在白虎岭内遇见白骨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白发老公公。全被孙悟空识破,却被唐僧误解责怪,唐僧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决心赶走悟空。

一纸贬书在手,悟空热泪双流。唐僧想起往日师徒之情,也不免伤心落泪。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

悟空金箍棒被收,打不过他。请来火德真君、李天王、天兵天将、邓辛天君、水伯、十八罗汉等。无人匹敌,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

孙悟空的一生

如来暗示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用芭蕉扇把青牛收伏。唐僧因悟空又打死强盗,害怕自己被连累,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

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

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

孙悟空的一生

唐僧师徒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经。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孙悟空的一生

孙悟空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拜师学艺),同时也需要朋友的帮助(收服青牛),最后要守住自己的本心(尊者索物)。

孙悟空的一生都在与妖魔鬼怪做抗衡,勇往直前,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现实中没有妖魔鬼怪,挫折却是常有的。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敢于肯定自己的才能,总有一天会是春风拂面,阳光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