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有死亡气泡是老瓷器吗?

用户7837225297438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鉴定一件高古瓷器,要看它的全面,不要看局部,更不要看所谓的气泡。首先,要看年代够不够高古?如果够年代,那就往下看,不对就没有必要看了。高古瓷首先看造型,然后在看胎、釉、底足,最后可以看一下气泡。宋元以前的高古瓷一般都是柴窑烧制,在入炉加热后会形成一种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气泡,气泡较大,晶莹剔透,气泡边部为翠绿色(因为任何瓷器都是从青瓷转变而来,所以,白瓷里一定会有青瓷的影子),年代越久气泡就越大。当然也有气泡破损,就形成一个像是棕眼类似破损气泡。在破损的气泡里你一定会发现里面杂质较多,这里有在窑炉里的杂质,也有经过千年地下的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土沁。

最后,我要说的是:看一件高古瓷器,或是其它瓷器要看整体、看全面,所谓的气泡只不过是个参考,不要看局部而判断它的真伪。

祝好!一切顺利!

2020年3月15日。


冀客湘魂


最早提出老瓷器釉里含有死亡气泡理论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位资深馆员,该位老先生2012年发表的陶瓷论文里,只是说有一部分老瓷器釉下会含有死亡气泡,他的文章也强调了还有很多老瓷器釉下是没有死亡气泡的。

釉下产生死亡气泡的老瓷器大多是水坑里出来的东西,因为坑土中有水和各类矿物质,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水浸土埋,瓷器釉面的釉层破裂后一些脏东西滲入釉里慢慢积累才会产生死亡气泡!但是很多干坑出土的老瓷器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死亡气泡。

观察一件瓷器的新老,主要从物件的器型、画工、胎土、工艺、釉面、颜料、开片、风化、土沁、痕迹、手感、轻重、光泽等一系列陶瓷鉴定的知识去综合判断,如果仅仅用死亡气泡就可以断定陶瓷的真假和新老,那陶瓷鉴定也太简单了吧?国家还要成立什么陶瓷鉴定委员会干嘛?还要一些资深的陶瓷鉴定专家干嘛?还要一些权威的热释光检测干嘛?如果仅仅观察死亡气泡就可以鉴定陶瓷新老,谁都可以去鉴定谁都是古陶瓷鉴定行家和专家!古玩界前辈说:老瓷如新才是宝!我国近些年考古发掘出来了大量的古陶瓷,有些老瓷器看起来跟新的一样。那些古陶瓷的釉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死亡气泡,国内很多权威博物馆里珍藏的古陶瓷也有很多老瓷器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死亡气泡。如果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博物馆的馆员。

现在陶瓷造假越来越厉害,仿古陶瓷釉下人为制造的假死亡气泡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专业人士还是可以轻易的鉴别出真假死亡气泡,假的就是假的,假东西永远欺骗的是那些不懂的玩家。在真正的行家面前,仿古陶瓷就是一件现代仿古工艺品。


品茶谈古


微观鉴定瓷器最科学,用其它方法鉴定古代瓷器都是个人主观意识,找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律,专家也经常鉴定错误,容易走眼。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古代瓷器釉面痕迹变化,就好比医生给病人诊断,用显微镜看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样的道理。凡是气泡内有各种颜色的次生物(死亡气泡)存在都鉴定为明代以前的古代瓷器,现代高科技再先进,也模仿不出放大60倍后的气泡内各种颜色的次生物,这是区别古代瓷器和现代瓷器最科学的鉴定理论方法。有死亡气泡的瓷器一定是老瓷器,再结合器型、釉料、纹饰、画工、修足等传统的鉴定方法进行断代。我认为,没有死亡气泡的瓷器未必是新仿品,但有死亡气泡的瓷器就一定是到代的瓷器。学界对微观鉴定古瓷痕迹的鉴定方法还未取得统一的认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有一个科学的结论的。





文哥Aa


瓷器,不完全所有的瓷器都有气泡,在收藏中,我们得到的是:凡是釉上彩,基本上是没有气泡的,凡是釉下彩,一般都是有气泡的。怎样对气泡死亡进行断代,200年以内的瓷器气泡,基本上不会死亡,气泡是一个一个非常明显的,气泡中的水珠非常漂亮。 200年至400年的瓷器,气泡死亡在百分之二十,400至600年的瓷器,气泡死亡在百分之四十,600年至800年的瓷器,气泡死亡在百分之六十。800年至1000年的瓷器,气泡死亡在百分之八十。1000年以上的瓷器气泡,基本上死亡,如果是很大的气泡,比较难已死亡。目前认为乾隆时期的瓷器气泡几乎见不到死亡气泡,死亡气泡不可复制,但是死亡气泡存在一个辨别的问题,有人认不准死亡气泡,所以产生一些误会。谢谢


大江大河遇见收藏


死往气泡做为瓷器鉴定的一部分,自然气白,微黄,红到黑,里有杂物,仿死往死气不自然,颜色在放大镜下和真品-差太远了。个人比较的结论,个人意介。



用户902396359537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下个人观点,多年前我们总会看到,有人拿着高倍放大镜在观察一件瓷器。事实上他们大部分人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往往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又说成真的了,我觉得看一件器物的新老,只要眼睛正常,靠个人经验和方法就可以判断新老的。我想说的是气泡鉴定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判断新老的依据。总的来说瓷器有死亡气泡不一定是老瓷器。


孝感天下


并非所有古瓷都有死亡气泡。釉中气泡死亡是基本规律,观察这些古瓷釉中的死亡气泡的分布和分析他们的变化,可以得到气泡死亡和瓷器年代关系的基本规律。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分布越多,越密集,年代越久远,死亡气泡顶部破裂出现“一”字形或“十”字形线条越多。元青花和元代釉里红瓷器的死亡气泡,不是以气泡破裂的形式出现,而是在釉中出现一些白色的棉絮状结晶斑。他们夹杂在釉中气泡群里,向天空中的云一般,呈自然分布状态。宋代以上古瓷的死亡气泡,基本已经破裂成一个个圆形坑洞,坑内还挤压着很多的生活垃圾。


清代老坑翡翠


瓷器水太深了 看气泡已不能断代,造假和鉴定是一并前进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爱生活爱木艺文玩


通长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做旧技术不断提升,类似死亡气泡也可以做出来,主要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眼里如何,如果光看死亡气泡不能作为鉴定真假的依据。


瓷器杂项鉴定专家赵峰


不一定,很多假瓷器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