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为什么只偷袭珍珠港而不占领珍珠港,后期反而要占领中途岛?

昆仑采茶人


不是不占领,是当时不具备占领夏威夷的能力,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跟要登陆占领夏威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偷袭珍珠港的关键在于偷袭,占领夏威夷的关键词是占领,占领是需要人登陆然后去治理的,当时的日本没有这个能力组织登陆舰队进行这种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的。想去占领中途岛就不同了,首先中途岛距离日本本土很近,可以有能力组织登陆作战,其次中途岛的面积比夏威夷小的多,日本当时有能力占领中途岛,所以想着占领中途岛是恰当的。


厚泽智库—大爱无边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日本不是不想占领珍珠港,而是根本就不敢去占领,也没能力占领!

日本为什么不占领珍珠港

1、地理位置方面:

珍珠港是美国本土,军事基地!远离日本。日本舰队即使占领珍珠港,也会被美军分分钟消灭掉。最困难的是后期兵员去哪找?难道就凭着联合舰队的几千人去占领?显然不可能的。

2、实力问题

南云忠一率领联合舰队无线电远航2000多里,算是孤军深入了。这种战术只能进行突袭,一旦美军反应过来,很容易被包饺子。在珍珠港事件中,日军军部其实是抱着极大的侥幸心理的,原本上能把美军太平洋舰队打残就可以了,去占领珍珠港想都不敢想!

3、战略目标

日本偷袭珍珠港原定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珍珠港之战将美国逼到谈判桌上。一旦占领珍珠港那还谈啥?那就是要侵略美国了!

至于中途岛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途岛是战略要地,美军一旦占领中途岛,那日本基本就不说了。所以日本拼命也要占领中途岛!

中途岛战役,是日本的战略决策。因为占领中途岛后,日本就能对美国形成战略压制,所以这次战役的最初目标就是占领中途岛,而不是偷袭!


美国珍珠港之战后,太平洋舰队实力受损,日本的联合舰队已经成为霸主,完全有能力击败美军。也就是说日本就有占领中途岛的实力了!

总结

珍珠港之战,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被打残,但美国强大的军工能力让其在短时间内恢复了过来,六个月后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海军被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创,双方攻守互换。


登哥读历史


因为日本的海军最高指挥官山本五十六策划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其实山本五十六实际上对这次偷袭事件是非常排斥的。他策划偷袭珍珠港只是被军部狂热的疯子们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山本五十六之所以反对与美国开战,主要原因就是他长期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亲眼目睹了美国强大的工业和雄厚的实力,知道日本和美国的差距,所以才反对与美国开战。正是因为如此,他深知日本海军远非太平洋舰队的对手,这次的得手靠的是出其不意和运气,况且珍珠港距离日本实在太过于遥远,战线拉得太长无法补给,如果占领珍珠港等到美国其他的主力战舰开过来,自己会被包围全歼。

后期占领中途岛的目的是想更好地护卫本土免遭空袭,并且占领中途岛以此为基地,进而消灭美国的海上力量。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中途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都相距2800海里,在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丢失中途岛,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安全。但是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大败,直接成了二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所以为了保护本土并且以此为基地消灭美国的海上力量,日本必须占领中途岛。


神都醉仙美


日本偷袭珍珠港本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也是日本国内没有想到的。此外占领珍珠港需要陆军的支持以及强大的输送能力,但当时的日本陆军并不支持海军的偷袭行动,而日本的海军也不具备强大的输送能力。

为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偷袭了珍珠港

偷袭珍珠港是无奈之举,由于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石油全部依靠进口,但美国却制定了对日本石油禁运的政策。日本为了摆脱美国的制裁延续战争,不得不铤而走险偷袭美军,因为只有消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才能获得战争所需的石油、橡胶等军用物资。

  • 1、偷袭珍珠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包括战列舰在内的40艘舰船被击沉、击伤,人员伤亡更是高达4000余人。美军太平洋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失去了制衡日本的能力。

  • 2、日本趁机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由于美军受到重创,日军趁机对东南亚和西太平岛屿进行了收割,英国海军虽然顽强但仍不是日军的对手。日本陆军配合海军攻取了东南亚并向缅甸和印度进军,由于中国远征军的参战,日军在缅甸受到了重创。

日军向西太平洋地区岛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不但占领了太平洋的诸多岛屿还意图占领澳大利亚,日军的行动引起了美军的警觉,美军主动防御并积极对日作战。

山本五十六曾建议占领夏威夷但遭到了陆军的反对

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山本五十六曾建议利于海军配合陆军拿下夏威夷,将美军太平洋舰队全部歼灭。只可惜他的设想遭到了陆军部的强烈反对,陆军的将帅们一致认为占领东南亚夺取缅甸和印度才是明智的选择。

  • 1、东南亚有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来供给战争

日军之所以放弃北上攻击苏联而是执意攻打东南亚就是看中了东南亚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国内资源匮乏的日本想进行战争,没有资源是不行的。相比较攻打美国的夏威夷岛,进攻东南亚显然更有意义,因此日军放弃了围攻夏威夷的计划。

  • 2、美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加上未损失的航母是翻盘的资本

日军虽然偷袭了珍珠港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却未受损失,美国参战后凭借着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让军工产业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美军主要武器制造速度上都是日本的五倍以上,而制造的数量更是惊人。

在强大的制造能力面前,日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日本国内匮乏的资源导致军工企业制造速度缓慢不能为军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占领中途岛是为了歼灭美军太平洋舰队解除威胁

日军占领中途岛意图明显就是为了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取得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支配地位。由于美军太平洋舰队威胁着日军大本营,因此围歼美军残余舰队是此次战役的最终目的。

由于美军破译了日军的电报洞察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因此不论从战役的准备还是战役的计划实施,美军都比日军强太多。最终美军也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将日本联合舰队打垮,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

结语

只能说偷袭珍珠港是日本海军一次伟大的尝试,但从根本上看日军的实力与美国差距明显,加上日本陆军的不支持,攻占珍珠港是不能实现的。美军在受到偷袭后积极备战,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最终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此役过后美军拿回了制空权和制海权,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秋雨鲁北说历史


非常感谢给予参加这个问题讨论的机会,也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对你有所帮助。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美日两国在二战时的处境。首先说美国,美国那时候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不愿参战,只想通过战争,削弱欧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自己暗中储存实力,所以美国一直处于中立态度,一方面大量供应石油给日本,另一方面又倒卖军火给中国等其他国家,做到两边不得罪,背地里偷偷的发战争财,通过资本积累正在逐步迈入世界大国的位置。结合当前战争状态,美国其实是想参战的,美国也知道这个时候参战是捞取胜利果实最好的时刻,奈何民意不许可。直到当时日本影响了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利益,才决定断了日本的石油和钢铁的供给,转而慢慢偏向后来的同盟国方。其次再说下日本,日本是个弹丸小国,资源有限,战争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了,那时候日本已经深陷战争漩涡,国内疲惫,加上美英中菏对日本的禁运,已经狠狠的掐住了日本的脖子,与其被慢慢拖死,不如赌一把,赌这次袭击能让日本面对美国有一年左右的战略优势,然后迅速占领盛产石油的东印度群岛。

这也说明当时日军的目的就是解决掉珍珠港的航母编队和其他海上力量,从而没有海上之忧。

后来很多历史资料解密了这次行动,其实美军高层早就知道日军有这个计划,甚至据说袭击前天还有国军翻译日军的密电送至美国国防部。所以周日本该停留在港湾的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却离开了港口,保留了实力,最后让日军只击沉了四艘战列舰,重伤六艘巡洋舰,一百多架飞机,也让美国人坚定了参战的决心。

珍珠港距离日本本土三千多海里,距离美国两千多海里,所以占领了更没多大意义,而中途岛又不一样了,中途岛一旦被美军占领,那美军就可以直接把这当做跳板,飞机能轰炸日本本土,那对日本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hello隔壁王叔


轰炸的目的是将美军太平洋舰队及其空军的威胁撤掉消灭,好为日军南下夺取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资源保驾护航。因为当时美国及英国、荷兰已经对日本进行了物资封锁,主要是石油,而石油又恰恰是重要的战时物资。但如果投放兵力占领夏威夷则会将一场闪电战演变为持久战,后期的物资投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养着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太平洋“孤岛”,投送兵力少了,很快就会被夺走,投送多了没有那个能力,要知道日本当时的主战场是在亚洲,而且战事已经很吃紧了。更何况日军如果登陆人数过少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图中简单说明了一下瓦胡岛的火力配置。(图五为日军所能到达的范围)

而中途岛是个由两个小岛组成的环礁,在珍珠港西北面将近一千三百英里处。只有攻占了它,日本本土才无遭受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直接的突然袭击之虞。阻绝美国本土与东南亚和澳洲的联系。也能为下一步计划提供一个支撑点(虽然没有下一步了[奸笑])








北城棠花如雪


珍珠港防守兵力非常强大,美国陆军在1921年开始,就组建了夏威夷师,1940年夏威夷师,扩充为第24、25两个步兵师,外加岸防炮兵和防空兵。即使未算驻扎的海军官兵,1941年2月成立的夏威夷警备司令部,下辖作战兵力为4.2万人。

当时的菲律宾走10和菲律宾人组成的师级单位,还有22532名美军以及8500名美国国民警卫队武装,空军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规模的一支,包括107架P40和35架B17,此外还有规模庞大的防空部队,菲律宾同样驻守大量海军舰队,马尼拉湾是从西班牙时代就开始要塞化的战略重镇,这里的防御能力丝毫不比瓦胡岛差。

既然是突袭,就必须隐蔽,如果要进攻一个有重兵把守并有强大岸防炮的面积达4.7公里的岛屿,就需要大量的海军进攻力量和登岛部队,如果那样子兴师动众,根本就达不到隐蔽突袭的目的,那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计划就无法达成。其制定的行动计划就毫无意义。

日海军战争思路,是打掉美国机动舰队,没有舰队的美国海军,整个太平洋上的岛屿那就是日本想占哪就占哪。所以消灭美国航母才是正事,如果当初偷袭珍珠港能全歼美国海军,那么日本下一步登陆目标就没必要取中途岛了,直接拿下夏威夷岂不更好。

就是中途岛的防御力量,我觉得是因为“企业”号等三艘航母刚刚给中途岛运送了一批战斗机。如果这个时候去占领中途岛的话,由于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作战飞机刚刚得到补充,而且中途岛距离珍珠港也不是很远,它们如果知道日本舰队去往中途岛的话,我想美国海军的三艘航母以及被打捞上来并加以改装过的战列舰。

并且偷袭珍珠港的这一条路线,尤其是北太平洋航线,这条线路可以说是风高浪急,一船人,如果真的按照这条路线运过去的话,那么,几乎都是已经晕船,晕到不行的人了,所以此次去偷袭珍珠港的这一批件对它的主要兵力组成还是以航空母舰,潜艇和补给用的油轮这一系列远洋型舰只为主。

偷袭珍珠港本身就是一次带有赌博性质的奇袭。对于日本人而言,偷袭珍珠港,一旦失败,他将丧失对于太平洋的制空权,这个时候,他的筹码已经够大了还要再加上一支远洋随行的数千人的部队,这样的话,一旦出现损失的话,那么日本人将会连哭都来不及。

如果占领中途岛,之后的守岛都是大问题,难道为了中途岛的安全又再投重兵攻打夏威夷?!那日本哪还有精力"南进"抢石油?而之后日本海军进攻中途岛,那是因为美国轰炸机对日本本地的有限袭扰而临时做的决定,当时日本军方还在为南进计划争个没完。所以,日本在当时形势下貌然进攻中途岛是不明智的。

日军偷袭珍珠港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把美军的油料库炸掉,那个油料库的油足够美军用一年


默守初心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战略目的是为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力量,防止日本在进攻东南亚等国时美军有强大的军事介入,获取东南亚的战略资源而达成日军以战养战的目的。夏威夷远离日本本土,日军占领珍珠港,既不能有效的防御、也不能有效的获得战略资源,反而需要分兵防守,得不尝失,完全没有必要!

而后期攻击中途岛是东京空袭后日本为防守日本本土,牵制美国海军,进而能寻机摧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


南之焱


首先我们要明白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的作战目的是什么,日本在1941年被美国石油禁运之后,日本的石油储量只能够日本军队进行一年半的全面战争,切断了石油就等于扼住了日本的咽喉。日本迫切需要获得东南亚的石油资源,因此与美英等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而偷袭珍珠港的作战,就是为了帮助日本能够顺利夺取东南亚的石油资源。因为以珍珠港为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海军最强大的对手,只有击败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才能取得制海权,日本陆军才能安全的进行东南亚地区的登陆作战以及后勤的运输补给。因此从战略目标来看,日本根本就没有制定占领珍珠港的作战计划。

而且,以当时日本海陆军的实力,也没有完成占领珍珠港的能力。日本陆军为了进行东南亚作战,勉勉强强拼凑出来了11个师团,总兵力在25万人左右,而作为对手的同盟国在东南亚的驻军规模,英军有13万人,在菲律宾的美军及菲律宾军队人数有11万人,因此日本陆军在东南亚的作战兵力尚且不足,更不可能抽有限的军队去占领珍珠港。


比更难办的是日本海军方面的根本无力把大量日本陆军运输到珍珠港,更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后勤补给。当时日本海军能够派飞机去轰炸珍珠港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在加上掩护日本陆军登陆珍珠港的作战任务,最后的结果可能就陆军海军都全部回不来了。


浮沉的历史


我是飞眼视角,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起点,日本偷袭珍珠港为何只偷袭而不占领珍珠港,这需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回答。

战略层面

战略层面上,南进战略需要日本联合舰队解决美国太平洋舰队而非占领其军事基地。偷袭珍珠港前,日本内部“南进”和“北进”两派终于分出胜负,“南进”成为了日本的战略方针。而日本南进的最大威胁就是驻守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请注意,对日本南进威胁最大威胁是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不是珍珠港!因而顺理成章,偷袭珍珠港的主要目标是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不是占领珍珠港!所以战略层面决定了日本不会在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迅速出兵占领珍珠港。

战术层面

战术层面上,日本偷袭珍珠港舰队未携带海军陆战队或陆军导致其无法顺势占领珍珠港。战术层面上的问题实质亦是战略层面决定的。既然战略层面上确定以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为唯一目标,那么就决定了偷袭舰队不可能携带登陆部队。当然由于偷袭珍珠港的行动实在太成功了,因而难免会让人惋惜日本为何不顺势占领珍珠港?但实际战术层面上完全不具备攻占珍珠港的条件。

那为何之后日本在完成南进战略之后反而要攻占中途岛了呢?

很显然日本在完成南进战略之后战略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南进战略的前置目标是消灭对日本南进威胁最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偷袭珍珠港就是这个前置目标的执行结果而且从实际结果来看基本达成。随着南进战略的顺利完成(攻取东南亚),日本下一步的战略目标自然是放在:一是尽可能迫使美国承认日本侵略战果并退出战争;二是如前者无法的达成则尽量扩大日本防卫圈并迫使重建后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远离日本本土。

这两个目标的驱使下,日本自然将战略目光放在了中途岛上。为何?中途岛满足上述两个(实则一正一备份)战略目标,即通过攻占中途岛威胁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的达成迫使美国退出二战承认日本侵略成果的首要目标。如首要目标无法达成亦可通过中途岛迫使美国太平洋舰队东撤美国本土从而远离日本本土,同时如战略成功日本还可考虑伺机攻占珍珠港。因此这两个战略目标的规划下,日本攻占中途岛是太平洋战争第二阶段重要战略方向,因此日本必须要占领中途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