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贸青岛片区“强磁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金融企业集聚“倍增”

自贸青岛片区成金融业集聚“强磁场”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去年金融企业集聚量是此前总量的两倍多

中国银行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支行、青岛农商行国际经济合作区支行、青岛澳柯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峡绿色产业(山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海量域林投资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2019年共新增各类金融企业27家,累计达到39家。自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获批以来,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加快金融创新试点政策实施落地,构建金融业创新发展产业生态链,金融资源迅速向园区集聚。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园区约21平方公里纳入自贸试验区,占青岛片区实施范围的40%。在园区39家金融企业中,银行类金融机构为2家,保险机构1家,基金管理人16家,已成立基金产品11只,投资公司9家。

“落户自贸青岛片区的金融机构除了能享受到自贸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若干政策外,还可以在落户、金融创新、金融人才吸引等方面得到一些奖励和补助,这些因素加快了金融机构向我们园区的集聚。”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吕占志介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办公室,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德国中心北楼3B层办公室。去年12月,该公司青岛市分公司启动了营销服务部迁址园区的工作,成为自贸试验区获批后首家入驻园区的保险机构。“自贸区国际贸易增加将利好相关保险业务的发展。人民保险公司入园后,将重点开展园区特色保险业务,预计年保费收入在500万元左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有了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的“强磁场”发挥效应,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正逐渐成长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地,在培育孵化金融创新要素的同时,园区也在重点突出金融服务自贸区建设功能,注重为自贸区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支持和服务。

2019年,园区按照“优质产业+规模基金”的工作思路,引进了青岛西海岸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基金、青岛芯恩股权投资基金等10支基金项目落户园区,协调其向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园区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合计11.65亿元,推动落户金融企业与园区产业协同发展。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下,园区持续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春风行动’,同步组织6家新区金融机构对15家园区企业逐个对接提供融资方案,目前已初步完成4.37亿元融资需求对接。”吕占志透露,“我们多次摸排了园区受疫情影响需金融支持企业情况,协助其及时与金融机构对接,经过努力,史慕斯汽配、蓝科途膜、海之晨等企业的资金需求均在疫情防控期间顺利对接完成并进入审批程序。”

(记者 陆波 通讯员 陈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