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更好,为什么?

雾都山客


在冬春季施肥时,有些农民施尿素,有些农民

施碳铵,到底在这个季节哪个相对好?

碳酸氢铵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肥料种类,与尿素

相比,有快速高效优势。

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在冬春

季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大概需25天左右,

才能被作物吸收,施肥效果要迟一些。

碳铵施入土壤后立即被土壤胶体吸附,直接供作物吸收利用,当天即可见效。

碳铵就起到了快速高效的作用。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施用碳铵比尿素更好,很赞!科学施肥,做新农人!


333年


碳酸氢铵含氮量16%一17%,尿素含氮46%;两种化学肥料的含量决定了它们的价值;

我认为只要弄明白两种肥料的特性就可以了。

一 碳铵 铵态氮肥,易挥发;高温下遇水氮素会很快挥发干净,适宜深施掩土,不宜做种肥。

低温下深施做追肥效果迅速,其速效性优于尿素。

二 尿素 合成性有机氮肥,

在土壤中溶解后不能被植物吸收;

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才能成为植物营养;

而且这个转化时间会根据不同的温度来确定,温度低时需要7一10天才可以被植物吸引利用。

很明显,冬春季属低温阶段,碳铵的速效性是可以肯定优于尿素。



祥6858


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更好,为什么?

阳春三月,最近又刚过了惊蛰,天气升温的快,正值田间春季管理的时候,这老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农作物在春季到来的时候都要蓬勃生长,地里的油菜、小麦也纷纷进入了拔节期,而这春季施肥也就成了它们稳步进入开花抽穗期的关键所在,可有些人在这施肥问题上犯了难,到底使用哪种追肥尿素好?有经验的农民朋友说,冬春季使用碳铵的肥效要比尿素肥要好,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尿素【CO(NH2)2】:从化学组成上来看,尿素是一种酰胺态氮肥,是一种中性的肥料,理论上是可以长期进行肥料施用,不会对土壤有什么破坏作用,而且尿素是如今氮类化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达44%-46%,市场上购买的多是一种颗粒状的白色物。但是通常情况下,尿素是需要经过土壤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肥效较慢。

2.碳酸氢铵【NH₄HCO₃】:一种铵态氮肥,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农户反应较好的氮肥,众所周知,碳铵肥是一种速效氮肥,也正是这种原因,其含氮量也比较低,在17%左右,不容易造成浪费,而且组成中的碳酸根离子经过挥发,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有助于作物对其的碳素同化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

3.冬春季的温度一般都比较低,作物的根系活动弱,而且土壤的墒情一般,碳铵的分解速度也就较慢,但相比较于尿素而言,却还是很快了,用作追肥,不利于冬春季作物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到养分积累,增加抗逆性和细胞液浓度,有利于越冬。另外春季是生长的关键期,拔节时期麦苗的分蘖数,根茎的粗壮程度都会影响后期的产量形成,适当的碳铵能够有效的提供作物所需。

所以,综上所述,碳酸氢铵肥的氮素含量虽然比不上尿素,但对于冬春的气候条件,碳铵的高效性却拔得头筹,只需要施肥时进入深施一些,在5-10厘米就可以了,中后期也可以做叶面肥来喷施,效果也很好!


冒蓝火的小农民


农民的经验确实很对,这两种肥料虽然都是氮肥,而且尿素的含量比碳酸氢铵含量还要高。在冬天和春天碳酸氢铵和尿素相比,碳酸氢铵效果更好,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说说碳酸氢铵吧。碳酸氢铵的含氮量是17%,易溶于水。在使用时,首先会被植物吸收。碳酸氢铵最大的特性是碱性的,不会危害土壤。不管是种植蔬菜还是水果,由于我们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或者酸性肥料,造成土壤酸化严重,使用碳酸氢铵还可以改良土壤,同时让根系更好的吸收养分。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碳酸氢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碳酸氢铵价格比较便宜。不过在从氮肥的吸收上讲,碳酸氢铵吸收率比尿素的吸收率要高很多。

尿素也是氮肥,其氮含量比较高,是含有46%的氮肥。这样的氮肥对于植物生长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尿素在吸收过程中,没有碳酸氢铵快,尿素的氮肥是需要消化细菌转化以后,才会被植物吸收,氮肥吸收速度较慢。由于冬天和春天气温较低,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较慢,分解就更慢,这样就会造成氮肥吸收速度过慢。

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碳酸氢铵比尿素效果要快吗?同样都是氮肥,这两种肥料在使用时几乎可以不相上下,尿素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是含量高,可以少量使用就能达到效果。这两种肥料各自都有优点和缺点,大家可以合理的选择氮肥!


土壤大管家


碳铵也就是碳酸氢铵,在以前非常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现在基本上被尿素取代,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觉的: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要比尿素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讲解一下碳铵和尿素的区别,以及使用碳铵的注意事项!

一、碳铵和尿素属于氮肥,都可以做追肥使用,两者区别如下:

1、肥效速度不同

碳铵属于速效性肥料,而尿素属于中速性肥料,碳铵的肥效速度比尿素快,在用到地里转化速度短,用到长势偏弱的作物上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尿素中的氮属于酰胺态氮,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必须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比较慢,用肥后需要7天左右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2、作物的吸收利用不同

碳铵用到土壤中后,以铵态氮的形态存在土壤中,能够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尿素在用到土壤中后,需要经过5-10天的转化期,先通过土壤脲酶的作用把肥料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如果打算给作物施用氮肥,应当最迟在需肥期前5-7天使用。

3、不同气温肥效差异不同

碳铵的分解速度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肥效损失也就越大。当温度低于20度时,碳铵的挥发损失就非常小,另外,因为碳铵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哪怕是在5度以下的温度环境下使用,也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而尿素在10度左右的土壤温度环境下,一般需要7-10天的转化时间,而且温度越低,所需要的转化时间会越长。

4、在土壤中流失率不同

把碳铵施用到土壤中后,肥料中的铵态氮能够非常稳定的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出现肥效随水流失的情况,养分保留率比尿素更高。

把尿素施入土壤中后,它会以分子的状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但不容易被土壤颗粒吸附,反而容易随水流失肥效,所以养分的稳妥性和保留率比不上碳铵。

5、使用方法不同

从肥效上来说,碳铵的分解挥发损失量比尿素大,因此深施碳铵才能得最好的肥效,最佳施肥深度一般在8厘米左右。而且碳铵不能在干燥的土壤中使用,只有土壤中有一定的水分含量才能完全溶解,所以天旱用肥后需要浇点水,在这一点上,肥效迟缓的尿素就没有这么大的使用限制性。

二、施用碳铵注意事项

1、碳铵要深施,不能施于土壤表面

施于土壤表面,碳铵会接触空气,会导致氮素的损失,从而影响肥效。而深施在土壤中,能够提高碳铵的利用率。

2、使用碳铵,土壤一定要有墒情

土壤有好的墒情的情况下,土壤潮湿,能够溶解碳铵,及时的被吸收利用,如果是太干旱的土壤,碳铵不能溶解而被吸收。

3、碳铵不能随与种子一起施用

如果碳铵随种子一起施用,碳铵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与种子接触后,对种胚和种芽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4、施用碳铵时不能洒在作物茎叶上

碳铵作为追肥极易熏伤作物茎叶,轻则脚叶发红、发黄,重则如同火烧。一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

5.碳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碳铵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氮的损失,降低肥效,如果非要施用的话,应当分开施用,前后应该相隔2~3天。


河北阿宵


因为在冬春季里,由于外界气温低于了12一18度,加上碳酸氢铵属于颗粒小,含氮量只有17%,易溶于水,并且易挥发性的化学肥料,只能够作为农作物的底肥施用,而尿素属于颗粒大,含氮量达到了47%,遇冬春低温于12一18度时,既难易溶于水,又难挥发,只能够全靠土壤中的植物酶慢慢去分化溶解才行,所以有一些经验的农民,在冬春季施肥碳铵尿素时,尽量使用一些在低温下易溶解,价格便宜,肥效率高的碳酸氢铵作为农作物的低肥,或者是兑水让碳铵溶解之后,去泼洒所种植的农作物较为适宜。

那为什么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要比尿素更好呢?

根据七星老农平时种植农作物,施用碳铵尿素时的经验得知,碳铵虽然说含氮量只17%,比含氮量为47%的尿素舍氮量低30%。

但是氮铵有一个特点,遇到高温易挥发溶解,所以大家在平时不使用碳铵时,必须要把塑料袋用绳子扎好,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起来,如果你让碳铵跑气为潮的话,影响它们的肥效率降低了是吧。

如果你使用在冬春季使用碳铵作为农作底肥的,必须要首先把碳铵均匀洒在土壤表面,然后再用锄头把土壤挖转来置于土壤中低层面,让它慢慢地去利用冬春高地温去溶解,让农作物根系慢慢地吸收就可以了。

而在冬春季使用尿素就不同了,虽然说尿素含氮量比碳铵高,肥效高,但是它在低温下很难易溶于水,一般情况下,大家平时只把它作为农作物的分蘖,转青,叶面肥使用,一般情况下尿素都置于土壤表面,在冬春季温度低的情况下,使用尿素溶解较慢,只能够靠土壤中的植物酶,慢慢分解去吸叫它,所以尿素的肥效比碳铵低。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使用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更高,是有一定道里的,因为碳铵虽然说含氮量低于尿素,但是碳铵可以作为底肥施用,在冬春季气温低的时候,可以利用土壤中的高地温进行挥发溶解,让农作物根系快速吸收它所释放养分,而尿素虽然说含氮量高于碳铵,但是由于它只能够作为农作物的转青肥,分蘖肥,叶面肥使用,在冬春季温度低的时候,溶解慢,被农作物根系吸收的效果同样也慢,只能够在夏秋两季温度高的时候,才能够快速溶解,释放它们的肥效。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大家都知道含氮的肥料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都是氮肥,但氮肥的利用率大不相同,所以用后效果不一样。碳铵和尿素的区别有哪些?碳铵效果是不是比尿素好?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下面交流:冬季、春季碳铵的肥效为什么比尿素好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尿素是最为常见也是数量最多的氮肥品种,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胜过尿素。原因是:


1、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因为尿素施入土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要由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利用,其转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低温条件下转化很慢。据试验,在10℃情况下,尿素转化需10天,而碳铵即使在5℃以下也能分解。因此,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仍能较快被作物吸收利用。

2、尿素的损失比碳铵大。碳铵在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就分解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固地吸附,然后慢慢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左右,低温条件其挥发损失仅为尿素的三分之一。养分损失少。相反,尿素施入低温的土壤后,由于难以转化而旦呈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被灌溉水或雨水淋溶而造成氮素养分的损失。有人作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铵,其效果比高温季节施用能提高 1~1.5倍。

3、建议在冬春季节给作物施用碳铵,将尿素留在高温季节施用。碳铵在低温条件下施用,不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以深施10厘米为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碳铵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碳酸氢铵不能叶面喷施:碳酸氢铵对作物叶片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烧伤叶片,故不能作为作物叶面喷施的肥料。

2、碳酸氢铵不能干土施肥:因为土壤干燥,即使深施覆盖,肥料也不能及时溶解吸附供作物吸收利用。

3、碳酸氢铵不能高温施用:碳酸氢铵的挥发性与气温高低关系密切,气温越高挥发越烈,故碳酸氢铵不宜在高温烈日下施用。

4、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碳酸氢铵与碱性很强的草木灰、石灰等混合施用,或与它们同时施用,会导致挥发失氮,损失肥效,故碳酸氢铵要单施。

5、碳酸氢铵不能与菌肥混用:碳酸氢铵施后会散发出一定浓度的氨气,若与菌肥接触,会使菌肥中的活菌体死亡,失去菌肥的增产效果。

6、碳酸氢铵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合后过夜使用: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虽比分别单施效果好,但混合后不宜久放,更不能过夜,因为过磷酸钙吸湿性增大,会使混合肥料变成浆状或结块,不能利用。

7、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施:一般作物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只有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合施用。

8、碳酸氢铵不能与农药混放:碳酸氢铵与农药都是化学物质,极易受潮发生水解反应。两者混放一起容易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和药效。

9、碳酸氢铵不能作种肥使用:碳酸氢铵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分解时跑出来的氨气和种子接触后,会熏坏种子,甚至烧伤种胚,影响发芽和出苗。

10、碳酸氢铵不能表土施用:施用碳酸氢铵作底肥,在旱地上要开沟或打窝深施7~10厘米,边施边盖土边淋水;在水田宜边施边犁,犁后即耙,使肥入泥,提高利用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农友!不对的地方请指正!感谢分享!因肥料厂家图片版权原因在此就不插图了。


来地球打酱油的唱农人


我认为这个基本上差不多,尿素相比碳酸氢铵,使用上更升级一些,作为追肥,人们为了省事,多数的都是撒施,尿素比碳銨挥发流失要少一些。再一个,现在农资销售门市上很少见到碳酸氢铵了,进而被尿素取代。我们邻近县有三个化肥厂(生产碳酸氢铵的)都下马了。找不到碳酸氢铵了。

要说施用碳酸氢铵,确实不错,价格也低,实惠,肥效作用也快。但挥发流失也快。头几年农民做基肥或追肥多是使用的碳銨。尿素和碳銨虽都属于氮素化肥,它们显效的时间有所不同,尿素施用后发挥效力需有一定时间、温度及其它转化条件下才发挥作用。如尿素属酰銨氮肥,需在脲酶的分化作用下,转化成銨态氮,温度在10°C以上,时间5——7天,再被作物吸收。而碳銨属氨态氮,施入土壤内,分化较快,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对温度要求也不严。这大概就是农民说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碳銨比尿素好。

严格的说,不论从肥料自身的性质、结构、制造工艺及肥效的持久等方面,尿素肯定比碳銨要高级一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碳銨逐渐减少了,而尿素旺盛兴起的原因吧。事物总是越发展越好的。

最后说一下,无论使用尿素或碳銨,挥发流失快慢都有一定的流失,因而,在作为追肥的情况下,最好都施入土层内,尽可能的避免随水漫灌或雨后撒施尿素的方法,尤其是碳銨撒施挥发流失更多。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在我们这,冬春小麦追肥,大多数人家喜欢用尿素,但实际上碳铵要比尿素肥效好。

尿素属于酰胺氮肥,需要在脲酶的作用下先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成会铵态氮,在地温10度时需7一10天,20度时需4一5天。尿素转化慢,易被水冲走,造成营养损失。

碳铵肥效快。碳铵属于铵态氦,放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即使在5度以下,也能分解,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能较快被作物利用。并且,碳铵在气温低于20度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分解成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牢吸附,然后慢慢的释放出来,供农作物吸收。低温下挥发损失比尿素少。

春冬气温低,麦田追肥用碳铵比尿素肥效快,挥发少,希望大家追肥是用碳铵。

不过,追肥时建议大家深施,10Cm最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沧海一粟8227


大家好,我是老四带你看农村。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尿素是最为常见也是数量最多的氮肥品种,致使尿素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

原因是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因为尿素施入土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要由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利用,其转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低温条件下转化很慢。据试验,在10℃情况下,尿素转化需10天,而碳铵即使在5℃以下也能分解。因此,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仍能较快被作物吸收利用。

同时尿素的损失比碳铵大。碳铵在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就分解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固地吸附,然后慢慢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左右,低温条件其挥发损失仅为尿素的三分之一。养分损失少。相反,尿素施入低温的土壤后,由于难以转化而旦呈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被灌溉水或雨水淋溶而造成氮素养分的损失。有人作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铵,其效果比高温季节施用能提高 1~1.5倍。

建议在冬春季节给作物施用碳铵,将尿素留在高温季节施用。

碳铵在低温条件下施用,不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以深施10厘米为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