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西汉时期可以算古代中国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古代中国确定了很多文化特质。。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隶书走上历史舞台。

本来经过战争和书同文的改革,中国一片废墟,重新建立的文化可以有很多发展方向。罗马式的帝国,配希腊式的思辨;波斯式的王权,加祆教式的威严神秘;印度式的宗主,伴随佛教的平和……这些中国都没有选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选择了超越一切的王权和讲究的生活方式。

随着原来的贵族阶层绝迹。精致的饮食文化消失了。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樊哙闯帐

之前的什么八珍,三天三夜蒸炖;熊掌难熟,要四十九天,哪儿有那个功夫啊?鸿门宴上,项羽直接递给樊哙一条生猪腿,还是前腿。樊哙用佩剑拉下一块就放嘴里了。有肉吃应该不算刁难,反正没吃人肉算好的。因为有一次项羽就放话要刘家小四投降,否则把他爹剁了做羹。刘季得了天下后,也不是立刻就变成贵族了,所谓的邦字也是儒生给后起名字。他还是那土匪尿性。有一天尿急,竟然顺手摘了一个大臣的帽子,大庭广众之下,一扭脸就把事儿办了!连本带利还给那大臣时,帽子还是热的呢!

饮食上,司马迁根本就乏善可陈。没有写怎么吃。在数次重要的宴会上只是明白的记录了用酒作为礼仪的标志。

汉代律法规定“三人以上无故聚群饮酒,罚金四两”,酒不是随便喝的。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西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卮

有一次,刘邦在宴会上亲自捧玉卮zhī,向父亲敬酒。挺好一事儿,一张嘴就变成了揶揄,他说道:“您当年老说我没二哥有出息,现在如何呢?”

春秋时期君子之间用《诗经》唱和的礼节全然消失,因为没有人有文化了啊。

第二次是刘邦为了安抚群臣,置酒为礼,封赏仇人雍齿为侯。《史记留侯世家》:“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看清楚,没菜,干喝吗?小菜不作劲上不了书。这根本不同于西周时期的册封礼节,妥妥穷的,加没文化。皇帝出行找不出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配对拉车啊。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周亚夫向景帝谢罪

到了刘邦的孙子,汉景帝时期。饮食精细起来。《史记周亚夫传》“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正常的饮食应该是分餐制,把肉切了,给双筷子用。不能再像樊哙那个吃法了。刘启成心挤兑周亚夫,逼着他扯着嗓子要筷子要解肉刀,趁机把他排挤出宴会,也就是朝堂核心圈。说明回归精致生活后,宴和饮还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和政治发生密切关系。

饮食的政治化,逐渐成为礼制。吃不能随便吃。

《后汉书胡广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常食脱粟饭、酱菜而已。

普通人饮食就是小米饭加腌菜,或者煮个大酱汤,一天吃两顿。看起来很像韩国饮食啊。《东北史纲》中说朝鲜人“食用豆俎”,是中原文化圈的人。豆就是用来装肉酱、酱菜的。朝鲜南北朝时期分裂出去,保存了较多这之前的饮食风貌。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集安高句丽墓家宴图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韩国饮食类似汉代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青铜豆

而贵族可以一天三餐。淮南王谋反获罪,汉文帝特批他仍可享受诸侯王的待遇:一天三餐。《汉书 淮南厉王刘长传》:“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

而皇帝则是“一日四餐”制,分为“旦食”、 “昼食”、 “夕食”、 “暮食”,相当于早餐、午餐、晚餐、夜宵,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汉庖厨画像石

“四餐制”在汉朝时是重要礼制。食可以别尊卑!这种制度,就是无限的王权加讲究的生活方式交叉,产生的礼制。只有在中国才会这样。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古罗马人宴饮

与西汉同时期的古罗马人是如何显示自己的美好人生的呢?尽情的吃喝纵欲,吃饱了,用一根鹅毛刺激喉咙,把先前吃的吐出来,然后接着吃新的!

谁是文明古国一目了然了吧。

就是西汉这四餐制怎么监督啊?居委会和纪委派人天天检查,看谁多吃了一顿?

汉朝饮食的面貌,在文献中检索不如看文物直接。贵族饮食风貌可以集中体现在染器上。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西汉青铜染器,1956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这是一件青铜染器,由耳杯、染炉和承盘组成。在西汉中期之后一段时间,出土很多,使用比较广泛。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这是另外一套染器

汉代把调味品称为染。吃肉时必须解腻,就需要醢hǎi一类酸味佐料,古代用青梅酱或醋;进食还需要咸味,所以需要黄酱、盐等佐料。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从韩日蘸食中还可以看出汉唐饮食的风貌。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醢,酸味调料

染器底下的燃炉可以放一块碳用来保温。承盘的设计既安全又卫生。吃饭时,每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像现在固体酒精火锅。但它不是火锅,是那个调料碗。

这个高级了,活生生像现代火锅加西餐“勃费”。现在火锅小料有什么是热的吗?麻酱、海鲜、香油、沙茶,全是凉的。而西汉的小料是热的,随时吃到嘴里都是热的!

会享受啊,时光流逝了2000年,拿您家小料和西汉比一比,谁更懂生活呢?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砂锅白肉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白切肉

吃什么肉要这么讲究呢?濡rú肉。

濡肉:类似现在白切肉,蒜泥白肉或砂锅白肉。先把肉煮得差不多,再蘸调料食用。有的耳杯中间有箅子,以过滤小料中的梅子核、豆皮、渣子,免得沾肉上进嘴,影响速度和感觉。食不厌精啊,匠心独运。汉代吃白切肉专门有一套餐具!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齐国(钅和hé)箅子类似这个样子吧

汉代文化不同于秦代贵族式的雄壮威严,而是趋于平民生活的恬淡亲切。而这种文化应该是来自刘邦家乡的风格。刘邦为了解决家人思乡问题,直接在长安附近拷贝了一个沛县出来。把家乡的人也迁过来。沛县在徐州附近,是战国时侯,齐国、楚国的交界区。体现了南方和东夷的风尚。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汉俑

而白水煮猪肉,吃猪肉这也是东夷和南方风尚。濡肉原本应该是祭肉。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河姆渡文化猪图腾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魏晋壁画杀猪图

《史记·礼书》里早有记载:“大飨上玄尊,俎上腥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

大羹就是不加调料的肉。

同为东夷的满洲,有较为详细的吃祭肉的记录。咱们比较一下。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满族家祭

“民间祭祀或办喜事院中搭建席棚,高过房顶。棚内铺席子,席子上铺红毡,毡上有坐垫。客人来了,席地而坐,或八九人,或十人围坐一圈。厨师把一块十斤左右的整肉放在直径约二尺的铜盘中端上。另有一个大铜碗盛满肉汁,碗中放一把大铜勺。每个客人面前再放一个直径八九寸的小铜盘。肉是白煮的,不许放盐和酱油。因此客人都自带事先浸过酱油又晒干的高丽纸,放在肉汁中提味儿。吃肉时用自带的解肉刀割下巴掌大、如纸薄的肉片蘸着肉汁吃。主人并不陪吃,只是在席间巡视。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如果客人不断招呼添肉,主人一定再三致谢。如果客人连一盘肉都吃不了,主人就会不理你了。客人吃饱了扭头就走,不能谢主人,不能擦嘴。因为肉是敬神的祭品,不用谢。如果擦嘴则是对神的不敬。”

可以看出满族吃祭肉的方式,并不是异族风俗,恰恰是中原祭祀风俗。但比较染器的吃法,同样是吃白煮肉,哪种吃法更有仪式感呢?

汉代追求讲究不只在饮食,在生活其他方面也是如出一辙。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青铜熊席镇

席镇,明明弄块砖头能解决的事,为什么非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舌尖上的中国(3)青春期


彩绘雁鱼纹缸灯

台灯,简单一点不行吗?

不行,使用器物的人对生活有追求,制造器物的人有匠心。体现出汉代中国自上而下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人人有追求。浓缩成俩字,就是讲究!这种行为体现出来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古代文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要有仪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