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抄底一线楼市?这三大信号值得注意

最近在网络上、朋友圈里、微信群里炒作、劝人买房的文章越来越多,特别是鼓吹去一线城市买房的文章和各类信息特别多。

看了这些信息资讯后,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头脑分裂。通常来理解,疫情打击了经济,很多人因此被降薪裁员失业,对很多人最迫切的相信应该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赶紧还车贷房贷吧,哪里还有余钱去置业购房。

但人家说了,中国这么大,你和我生活的圈层不一样,我们周围都是富人,没操心过失业没生意做这件事,你穷就是因为你买房少,错过了购买房产发家致富的机会。

当然,这一种观点属于胡搅蛮缠型的。富人和穷人从来就像金字塔结构,富人是少数的,底层大部分还是普通公新阶层。

还有一些观点比较迷惑人。我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分析下。


疫情后,抄底一线楼市?这三大信号值得注意

第一,1到2月份,土拍市场疯狂,高溢价、不限价地块纷纷出炉。面粉贵了,面包肯定贵,未来两年,房价是要上涨的。

具体来看是,2020年1-2月,北京土地市场合计卖地高达672.7亿,平均溢价率高达19.46%,刷新了历史记录(2019年同期出让金为58.9亿,2018年为56.4亿,2017年为12.6亿),开发商依然看好北京土地市场。

从供给结构来看,不限价的纯商品房住宅土地成为了市场的主流。2017年以来,已经累计出现27宗不限价住宅地块,这意味着“限竞房”热闹时代将要结束了。

开发商是政策嗅觉最灵敏的,他们对于行情、政策和趋势的掌握把控远远高于普通人。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买房子只有几十万、几百万,人家开发商可是几十亿、上百亿去买地,开发商算账要比我们普通人精明。

这个观点看起来头头是道,但我想说,开发商没有看走眼过的时候吗,16年、17年疯狂追地的那群开发商现在还被套着吧。看看北京南三环石榴庄那几个地块吧,现在那一家不发愁。


疫情后,抄底一线楼市?这三大信号值得注意

第二,目前房地产的政策主要是稳,政府强调房主不炒,但也不会允许房价大规模下跌,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跌倒2016年10月水平,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大众都有个心理买涨不买跌,北京楼市最新的环境是什么呢?我们看一组数据:北京1月新房成交3790套,环比下降27.2%,2月新房成交1296套,环比下降68.7%。

看看吧,成交量跌得多惨,近乎腰斩了。但劝你买房的也有说辞,人家说这是因为疫情,要不小阳春早就来了。人家还进一步强调,购房需求不会萎缩,只会迟延,小阳春没了,还有小阳夏。总之,你买得越晚越吃亏。

但实际上,我们看看最近各地出台的政策,只要是打着放松旗号的,基本都是给你打回去,而强调念“紧箍咒”的,反而安然无恙。

降准可以、降息也可以,因为这钱不是放给你楼市的,但是你想降低首付,你想不限购,那真是想多了,老路还能走吗。走的话,产业升级换挡永远是扯淡。

所以,我倒建议,即便有购房需求,也不要马上入场,再等几个月。

因为这场疫情几乎已经演变为全球危机了,大众的消费力已经严重受损,指望房地产市场消费马上反弹,除非你拿出刚性手段,像恒大那样降价。


疫情后,抄底一线楼市?这三大信号值得注意

第三,疫情后,政府会马上出台刺激经济手段,货币放水,资产最佳保值方式还是不动产。

大家知道,08年四万亿出台后,房价马上止跌回涨。今年降准先后释放资金1.3万亿,未来投资力度还不会减弱,比如新基建拉动。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两次危机的不同,08年那次是金融危机,这次是健康危机。钱没了,可以再赚;健康没了,身体垮了,那就是追悔莫及的事情。我相信这次疫情对不少人的价值观会有重新塑造,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是让它和健康之间,我们做选这题,很多人必定选后者。

再者,08年那会,中国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当下,那会房地产除了吃货币放水的红利,还有城市化的红利。

房地产固然保值,但为了健康保值,要不要投点钱买点健康保险。疫情期间,不少人没收入,手握现金是不是显得更重要了,杠杆还能盲目加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因为疫情不能去公司上班。偶尔去街上溜达,看到很多小门面都挂着转让的招牌,由此可知疫情对餐饮等行业的打击有多大。如果此时此刻还鼓吹去投机买房,真不知道包藏的是什么祸心?

结尾,我想劝的是,把天天跟房子较劲的劲头,拿来跟健康较劲,是不是更好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