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总是出现顶漂,就是没有顿口是怎么回事?

蛟鵬


只顶漂不顿口的原因有几种漂没有调好钩子大线组饵料硬小小的鱼多钓鱼中要学会灵活变通,都是顶漂不顿口,一先换大号的漂加重铅皮不行在调漂,调漂平时调4调2太灵小鱼闹都会出现老顶漂,可以试试调多少目调多少目这样的调漂够灵够顿避小口顶漂抓顿口,避小鱼抓大鱼,二饵料太硬钩太大小鱼多吃不进抢食都会顶不顿,把饵料开软一点把钩换成小号钩小线让小鱼吃得进口就会有顿口了,或者饵料味道不对只有小鱼吃没有大点鱼吃都会这样,饵料上也要知道变通,没有任何一款饵料是万能的,鱼什么饵料都会吃关键使用的人如何运用好一款饵料,饵料就几种味道,腥、香、甜酸、臭、淡,最长用就是腥味一年四季通用,其他几种是针对性目标鱼使用,广大钓友最长用就野钓蓝鲫,老鬼饵料九一八,简单易学会不会钓鱼都会使用这两款饵料,漂线钩饵料灵活变通就能很好解决垂钓中的的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获满满,开心快乐垂钓





鱼动人生


这位朋友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钓鱼时,总是出现顶漂的现象,没有顿口或顿口很少,动作小。

一旦吃死口,基本顶漂或鱼漂向一边斜着走,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说明我们钓的太顿了,或者过顿了,这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做出调整,重新调漂、验漂。

如何调漂、验漂呢?具体方法如下:

(1)在确定好位置作钓时,首先要重铅找底,直到鱼漂露出1目为止,

(2)找到底之后,先不要忙着修剪铅皮,应该再往前找找,左右也要找找,看看底平不平,是不是平台

(3)找一个底部相对平一点的地方进行作钓

(4)鱼漂最上面的一颗太空豆不要动,做定位豆使用,其余的往下推半米,修剪铅皮,直到鱼漂露出2-4目

(5)然后进行验漂,验漂时,将鱼漂抛入水中,鱼漂到位之后,这时鱼竿往后一拉,注意,鱼竿定住不要往前送杆,看看鱼漂入水之后慢慢露出几目,这个时候露出的目数是最准的,如果露出的钓目与所调的目数不同,继续修剪铅皮,以相应的方法进行验证,直至完全相同。

(6)验证好鱼漂之后,往上推鱼漂,推到紧挨着定位豆为准,最后下推一子线长度即可作钓。这样调出来的鱼漂准确度非常高,为减少出现顶漂现象,可以调高钓低,比如调5目,钓2-3目,这样调出来的鱼漂,顿口清晰有力,黑漂频频……

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好收获,同时也希望大家在钓鱼的时候,日取所需,留大放小,钓获放流也是一种美!(感谢观看,原创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野钓在路上


前言:浮漂上顶中鱼透露出的几点信息

浮漂上顶并且抬竿能够中鱼,这种现象在垂钓初学者身上非常普遍。从这一现象中能够反映出几点信息:

1.调钓过于迟钝

2.咬钩的不是大鱼,多半是鲫鱼等小体型鱼种

3.鱼已经吃了死口

浮漂上顶中鱼在垂钓鲫鱼的时候经常发生,即便是有经验的老钓鱼人也有可能出现浮漂上顶中鱼的漂相,但是如果频繁上顶中鱼完全没有顿口,就说明调钓过于迟钝,最终的渔获量是不可能很多的。

浮漂出现鱼讯信号的三种原因

从钓鱼人抛竿入水一直到鱼咬钩,浮漂在水中会出现很多信号,其中鱼触碰到钓组导致浮漂出现的信号被称为“鱼讯信号”。除了鱼讯信号之外,水流或者是风浪也会导致浮漂出现信号,但是只有鱼讯信号才是有价值的信号,因为只有鱼讯信号才有可能让我们钓到鱼。鱼讯信号有以下三种:

  • 口动漂信号

口动漂信号是指鱼把钩饵吞进嘴的瞬间拉动浮漂所产生的信号,口动漂信号准确的反映出鱼吞饵的动作,因此也是最及时的信号。

  • 体动漂信号

在调钓过于迟钝的时候,鱼把钩饵吞进嘴的时候浮漂是不会出现信号的,直到鱼将钩饵含在嘴里开始游动,浮漂才会出现信号,这样的信号被称为“体动漂信号”。体动漂信号并没有及时反映出鱼将钩饵吞进嘴的动作,所以体动漂信号其实是一种滞后的信号。

  • 蹭线信号

有时候鱼并没有将钩饵吃进嘴,更没有含着钩饵在水中游动,但是浮漂也同样会出现鱼讯信号,这是因为鱼在钓组附近游动时身体或尾鳍摆动触碰到钓组,所以带动浮漂出现信号,这种信号被称为“蹭线信号”。

在黑坑以及垂钓比赛中有可能存在一些“老滑鱼”,这些鱼被钓放的次数过多,因此对钩饵以及钓组产生了极高的警惕心,在吃饵之前经常使用各种方式对钩饵进行试探,也就是故意蹭线。因此蹭线信号并不能确保较高的中鱼率,经常会出现抬竿无鱼的情况,即便鱼钩碰巧钩到鱼的身体,在遛鱼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脱钩跑鱼。也就是说,蹭线信号并不是一种有利信号,在钓鱼的过程中频繁出现蹭线信号会对钓鱼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浮漂信号与调钓的关系

能够让我们正常钓到鱼的浮漂信号不外乎口动漂信号和体动漂信号两种,从信号的及时性方面来看,口动漂信号是更有优势的,但是体动漂信号却更加稳妥,出现脱钩跑鱼等意外情况的概率更小。

浮漂究竟会出现口动漂信号还是体动漂信号与调钓是密切相关的。当调钓较为灵敏时,子线在水底弯曲的幅度较小,口动漂信号更容易体现出来。当调钓较迟钝时,子线在水底弯曲的幅度更大,口动漂信号就很难体现出来,只能体现出体动漂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鱼在吞饵之后会出现两种行为,一种行为是含着钩饵在水中游动,另一种行为是将饵吃下去然后将鱼钩吐出。所以采用灵敏的调钓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中鱼机会,采用较为迟钝的调钓方法时,一旦鱼在原地吃饵并且将鱼钩吐出,那么浮漂就不会出现任何信号,这就意味着会错失了中鱼的机会。

  • 口动漂信号的表现形式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口动漂信号只有在调钓灵敏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浮漂出现下顿信号,这种下顿信号幅度并不会太大,但是力度感非常明显。其次,口动漂信号还有可能表现为浮漂下滑,浮漂产生下滑信号力度感不太明显,但是幅度会比下顿信号更大。

  • 体动漂信号的表现形式

浮漂出现体动漂信号的前提是调钓过于迟钝,浮漂无法体现出口动漂信号,或者是浮漂出现了口动漂信号但是钓鱼人并没有及时抬竿。

体动漂信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浮漂上顶以及黑漂信号,在垂钓鲫鱼时经常出现浮漂上顶信号,鲫鱼把钩饵吃进嘴之后含着钩饵抬头,浮漂就会出现上顶信号。黑漂信号在垂钓大鱼的时候经常出现,因为大鱼把钩饵吃进嘴之后通常都会含着钩饵游动,此时浮漂就会出现黑漂信号。

总结:根据鱼情决定调钓的灵敏度

总体来说,浮漂频繁出现上顶信号是因为在垂钓鲫鱼等小体型鱼种时,采用了较为迟钝的调钓方法所导致的。千万不要认为只要上顶信号能够中鱼就行,其实并不是每一条鲫鱼吃饵都会出现体动漂信号,垂钓鲫鱼还是应该以口动漂为主,也就是采用较为灵敏的调钓方法。和鲫鱼不同的是,体型较大的鱼种更容易出现体动漂信号,所以在垂钓大鱼时可以使用更为迟钝的调钓方法。


眼镜哥说鱼


碰到甲鱼了。

看到网友们说了好多好多的东西。我笑了半天。感觉这个问题就好像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其实这种漂相就是碰到甲鱼了。我年轻的时候有两年专门钓甲鱼,用粗蚯蚓,用猪肝。这个漂相就是甲鱼独有的漂相。


贫娱渡半生


钓友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调不出顿口?根据钓友的提问,我会围绕以下几点来展开回答:

  • 浮漂的顿口如何产生
  • 浮漂为什么出不来顿口


浮漂的顿口如何产生

什么是浮漂的顿口 当作钓时,当鱼吸食鱼饵,那一刻,饵瞬间吸入鱼嘴里这个动作也快速反映到浮漂上,形成了强而有力的下顿——我们称之为顿口。这时候钓鱼人快速作出反应,抬杆刺鱼—中鱼一气呵成。

解析顿口产生时浮漂与线组的之间的作用关系 首先可以倒推整个过程,当鱼吸食饵——钩子入鱼口——子线牵动八字环——八字环牵动主线——主线带动浮漂向下1目。

阶段总结: 由于这个顿口是瞬间反应到浮漂上,反应迅速,所以他们之间是紧密牵连着。鱼吸入口的这个力作用在浮漂上能出现1目的下拉。

浮漂为什么出不来顿口

  • 钓的顿

钓的顿的情况下,子线双钩躺底和铅坠触底。鱼吃饵,需要首先拉直子线或者拖动铅坠,无法立刻反应到浮漂上,这样就不会出现顿口。

  • 浮漂用大了

还有一种是浮漂用大了。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你钓的是鲫鱼,鱼吸钩的力是1N,但浮漂下拉一目最小的力是3N,那么浮漂只能下顿0.3目,造成浮漂显示不明显。所以选用的浮漂不能太大,要与目标鱼匹配,并不是匹配钩子。 总结 浮漂不出顿口,主要是钓的顿了和浮漂用大了,钓友们在作钓时要多钓多思考总结经验。



纯手打字,喜欢的钓友可以点赞关注,跟我一起探讨、学习。


参条杀手


你估计得好好研究一下调漂了。每次顶漂如果可以中鱼,而且是正口,那你就是高手中的高手。如果顶漂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你可能真的是一个新手。好多人说我随便调漂,只要塘里有鱼,胡乱调也能钓鱼。胡说八道的键盘喷子我们暂且不要管他,人家随便一调能中鱼的是在钓的过程中随时调整调钓,不是某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如果你真的热爱钓鱼,多看看调漂的视频,不一定要看大师的。有些有经验的钓鱼人水平不见得比大师低。调漂首先要知道你的漂的吃铅量,搭配相应的主线,子线。如果你用4号的大线,2号的子线,搭配1克以下的漂,那么你怎么调,漂也不会出好的口。这个问题被好多人忽略,这也是漂调不准的根源。线组和漂搭配好了,饵料的比重,钩重,水深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同样的调5钓2,钩重不同,饵料在水下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应的出来的吃口也是不一样的。饵料的比重更是影响钩在水中的状态。比如你调4钓2,饵料比重太大,一颗饵料重四目,你怎么钓,都是双饵躺底。总而言之,调钓是一个综合的技术。虽然没有某些大师说的那么玄乎(有些大师应用牛顿定律,力学知识)那都是忽悠新手。要想真正弄清楚,自己在钓鱼的过程中根据漂像,和钩中鱼嘴的位置,不断调整,再请教身边的有经验的师傅,相信你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漂,适合自己的调钓经验来。




全世界58


答题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传道?授业?不敢尔。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顶漂不是蛮好的吗?只要能把鱼钓上来,而且顶漂相对顿口可是更靠谱的啊,呵呵。

其实,你的心思我懂,顿口更刺激,看着更过瘾,是吧。

偶尔一次的漂相,不能说明问题,因为顶漂对应的水下动作并不是唯一的,形成顶漂漂相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鱼游动产生的水压,比如鱼吃饵的特定方式等,这里顶漂不是重点,所以这些不去细说。

如果总是出现顶漂,而且顶漂中鱼,那基本上就只有一种可能,也就是钓钝了。当浮漂调整得到位,能尽可能的捕捉到鱼的任何动作的话,一条鱼来吃饵团的一系列漂相顺序应该是:起始微微上顶(这个上顶的幅度太小太小,一般的浮漂和调钓基本反应不出),对应的是鱼从高到低游向饵料而产生的轻微水压变化。继而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对应鱼吸食饵料的动作。下顿的后续动作因鱼种、鱼情、水情、季节不同,可能是浮漂回位后无下文,对应的是鱼发现饵料不对,吐饵离开;也可能是上下微微点动,对应的是鱼在原地咀嚼饵料;还有可能是横移、黑漂,对应的是鱼拉着饵团横向游离;最后一种可能就是顶漂,可能是鱼抬头且游向略高的水层,这是鲫鱼吃饵的主要方式。

顿口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应该是鱼吃饵的动作能第一时间能引起八字环产生移动。这就要求水下的子线是直的或近乎直的,或者当子线是弯的情况下,鱼吸食的动作大到足到无视弯曲的存在。

而总是顶漂,那就是顿口对应的这一动作浮漂反应不了,要么是子线不直,或者子线弯曲的程度足以过滤掉顿口的信号。而浮漂只能反应出上述顶漂的最后一种可能,即抬头游离。

解决方法

调钓往灵的方向调整即可,可能题主是一个习惯调平水钓两目,也可能是一个传统钓者,我想通过我上面的分析,这个问题应该就很清楚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写内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觉得回答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个人主页下有更多精彩内容。


江钓人狂龙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是钓了几年的鲫鱼,没啥经验之谈。

首先,浮漂是钓鱼的眼睛,漂动,才有鱼,鱼吃饵基本都是吸吐,好吃的它就吃了,不好吃的它就吐了,吸转身游走,都反应在漂子上了!

其实没有必要纠结顶漂,还是顿漂!只要你能读懂漂相,你就是赢家上鱼才是硬道理!


野钓客三哥


鱼吃饵会造成浮漂上顶,还有一些饵料、用线、鱼类活动造成的浮标上顶,分析如下:

什么情况会顶漂

1、 用硬饵比用软饵容易出现顶漂(用玉米等硬颗粒情况更甚)。

2、 用粉饵比虫饵容易出现顶漂。

3、 小鱼就饵比大鱼就饵更容易出现顶漂。

4、 用尼龙丝比防咬丝容易出现顶漂。

5、 钓钝比钓灵容易出现顶漂。

6、 钓陡坎容易形成顶漂漂相(当然黑漂的机会也很多,但黑漂的假动作较多)?

7、 鱼在半水或者水皮截杀,漂还未竖直就直接顶漂甚至是顶反。

什么鱼容易顶漂

1、 基本上大部分鱼种都会出现顶漂的现象。

2、 鳊鱼、白鲦、鲮鱼、白鲢、罗非出现顶漂的机会比较大,动作大小和幅虔顺序相同。

3、 肉食性的鱼种如塘虱、鲶鱼、结鱼、黄骨鱼顶漂的机会比较小。

判断提竿的时机

提竿首先要判断是鱼就饼现漂还是访料散落而引起的浮漂目数上升,这两者的区分明白了,也就知道了什么情况下应该提竿了。

1、 如果漂顶的很高或者顶反,横移的,可以提竿。

2、 如果漂上顶比较沉稳,且上顶的目数接近或者超过调旦的可以提竿。

3、 钓陡坎时如出现比较明显的顶漂时可以提竿。

4、 钓半水或者水皮,浮漂该竖却未竖立,或者是竖立后即可顶起或者顶反也应该起竿。

顶漂幅度的区别

1、 大幅顶漂只有两种情况:

A 、 饵在嘴里、(喉桑埋,体动漂。

B 、 鱼身包括鱼鳍、鱼鳞、鱼刺角等挂住 i 线或钩饵,体动引起上浮?前者提竿容易中鱼,后者或者空竿,或脱锺鱼。注意:如果前者提杆太漂,易造成吐钩空漂。

2、 浮漂大幅虔顶上来,再下顿或下挫中鱼,则是鱼儿摆头所致。

3、 浮漂小幅虔上顶,一则是鱼在试、嚼、拱饵,便于吸食?二则是钓得偏钝,浮漂顶不了太高。(通常罗非)


叫花西户外



钓鱼总是出现顶漂,就是没有顿口、我就想知道你抬竿终于吗?要是中鱼了,你管他那么多干啥,有鱼钓不就行了吗?要是抬竿不中鱼,那的好好研究研究了。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小技巧。

方法一:饵重和铅重之间的比例问题需要注意

我们知道,浮漂的钓目,是浮漂的浮力,和铅坠加钩饵的重量之差,我们在调漂时,铅重决定了调目,饵重加铅重,决定了钓目,这两者之间,因为还有子线长度的因素,所以老钓友在调漂时,会非常注意饵重和铅重之间的关联,调目越高,铅坠离底的距离越长,如果钓高目,那铅重和饵重比例会接近,换而言之,当鱼吸食钩饵时,受到铅坠、浮漂的影响,相对于其他情况而言,是最低的,所以调高钓高,往往容易出现顿口。

如果是铅重大于饵重,最常见的情况,是调目低,那么极易出现子线弯曲,那么鱼在吸食钩饵时,即使出现顿口,也不是很清晰,因为钩饵轻、铅重,先拖钩饵再拖铅坠,很可能铅坠、浮漂、鱼唇托饵之间的平衡还没形成,就拉着浮漂动作了,所以调低钓低,多为钓略钝;那么换做调低钓高,其实也是一样,漂组极钝,很难出现顿口的迹象。


二、鱼钩的大小

如果没有小鱼闹窝,经常性出现碎小的顿口,那多半是鱼钩钩号导致的;鱼钩的大小,其实决定了饵团的大小,顿口的形成是很有意思的,饵团小了,鱼的吸食力度大,下沉迅猛,很难形成钩饵、铅坠、浮漂的平衡,饵团会被快速的吸入鱼唇中,随后的,要么就是抬漂,要么就是黑漂;饵团大了,进嘴的异物感强烈不说,吸食的力度相对大饵团来说,也偏小,那么顿口必然出现,但是幅度不会很大,漂讯很是碎小,具体的形容,就是顿口很无力;

所以在出现碎小无力的顿口时,先调整饵团,做小一点,记好钓目的变化之后,试试鱼口,如果都是抬漂或者黑漂,那就说明饵团有点太小;如果出现了有力的顿口,说明饵团调整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一直都是小顿口,没有清晰的顿口,那只能换小两个号的鱼钩了,因为小一个号的鱼钩,对饵团就没什么影响。


三、选个合适的浮漂比调整调钓更容易出信号

都说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可是很多人都只注重漂尾露出几目,却不管浮漂本身带来的影响。比如说浮漂的漂型,材质,吃铅量大小。比如说鱼口很轻,在能顺利抛竿的基础上浮漂吃铅量是越小越好(一定要能绷直主线),从漂型上来讲,细长身的浮漂横截面更小,上下运动的阻力也更小,在视力允许的情况下漂尾也是越细越好。可能有些钓友不太在乎这些,总觉得这些都是小细节,不影响鱼口。或许在夏季的时候没啥关系,但是在冬天本身鱼口就很轻的情况下,这就很重要了,哪怕只能让浮漂动作增大半目也能让你中鱼率大大提高了。


四、合理的线组搭配

都说冬天的鱼口轻要小钩细线,但很多人就是不信,总觉得自己用3号子线也照样钓鲫鱼。如果是斤鲫当然没问题,半斤级别的也你勉强钓一钓,可是你那里的资源真的有这么好吗?评论区的钓友们可是整天在吐槽资源不给力,瓜子鲫成堆。在温度低鱼儿活跃度不高,鱼的个体有比较小的时候怎么可能有信号呢。在保证拉力值的情况下线组还是小一点比较好,线组越小柔软度越好,信号的衰减也就越小,出来的动作也就越清晰。提竿轻一点,鱼竿软一点,跑鱼的几率其实不大,即使偶尔跑鱼也比浮漂一动不动要好很多吧。


为啥要将调钓在最后说,其实调钓是个很简单的环节,只要前面几个环节做好了调钓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我们想要放大信号关键就是要减少鱼儿吃饵的阻力,我们要调整的环节无非也就是调目和钓目。调目越低,浮漂向上的拉力值就越小,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用的浮漂吃铅量也不大,调目低一点,比如说调1-2目钓1-2目或者干脆调平水钓1-2目也可以。这样双钩都触底的情况下,鱼儿只需要克服饵料的比重就能将饵料吸入嘴里,信号自然比以前更清晰。


小编前几天就遇到过这种情况,鲫鱼不大吃口轻,小编果断换了浮漂,把鱼钩换成了小一点的鱼钩,果然不一会漂相变得清晰起来,相信做出了这些改变,只要有鱼,你一定会比别人钓的多。爆护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