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王安石的一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的一生,曾經兩次做宰相,又兩次被罷免,主持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成效顯著,可由於急功近利,後期用人不到,變法遭遇失敗。

王安石的一生可以說擁有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各個類型和狀態,他既擁有過高位,實現過自己濟國為民的理想。也在地方四處輾轉,甚至被貶到低谷。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讀懂王安石的幾首詩,來看一看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心理。

1.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寫此詩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

前兩句,誇張的手法極言飛來峰上古塔的高,登上這高峰,寬大的胸懷已經顯現出來。作者登上高峰幹什麼去呢?通常是日升而雞鳴,而作者卻說在這裡是雞鳴見日生。此時的作者就像那一隻雄雞在他的召喚下,日出東方,霞光萬丈。把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展現出來

像郭沫若的《天狗》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後兩句,浮雲一般指小人。浮雲蔽日,也就是說小人矇蔽君主。小人嫉妒忠良。作者卻說我不懼怕浮雲遮擋我的雙眼,因為我站在最高的頂峰蔑視他們。

就像王安石所說“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說: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需要擔心。

年輕時的理想壯志,胸襟抱負,這是每個文人士大夫都會擁有的心理。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2.明妃曲二首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也就是王昭君。絕代佳人,離鄉去國,被很多文人來引用,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歷來昭君的悲劇都被認為是沒有賄賂宮廷畫工而被毛延壽畫得很醜陋。作者卻說這事怪不得毛延壽,因為有時候人的那種美是用畫筆畫不出來的。這一觀點上升到了一哲學的高度,也就是說人生的很多不如意或許是必須經歷的過程,它是你人生的一部分。

人生本來就擁有這一部分不如意,如果再遇到一些個奸逆小人,陷害嫉妒。文人士大夫的懷才不遇之悲,理想不能實現之痛就都擁有了。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3.葛溪驛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淒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題目中的“驛”已經告訴我們,作者在四處輾轉漂泊。這應該是大部分文人士大夫都會經歷的處境。

首聯,一彎鉤月,天色昏暗,黑夜正長,我該如何熬過這黑夜呢?“秋”字調動人的觸覺,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寒冷,忽明忽暗的燈光,以明襯暗。更增添了環境的淒涼。

頷聯,開始寫自己一身病痛。生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異常敏感。生病的身體抵擋不住這寒秋的到來。作者想要做一個回家的夢。可是山高水長,道路漫漫,這個夢怎麼也夢不到家鄉。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頸聯,由夜色的漫長感覺到一年的漫長。由季節的變化感覺到一年又一年的變化。既然睡不著,那就活動活動筋骨,振奮一下精神。起來後的作者看著天地之間滿是淒涼。又哪裡有心情振奮精神呢?再進一步去想,這天地僅僅是自然的天地嗎?是否有百姓和民生的疾苦呢?

尾聯,尾聯兒調動了人的聽覺。雜亂鳴叫的蟬兒。讓作者這個羈旅漂泊之人的心緒更加煩亂。看著寒蟬抱著半黃的稀疏的梧桐。這不就是作者的真實寫照嗎?真實處境嗎?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作者的這首詩抒發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既有對秋天的傷感,又有病痛的折磨,又有對家鄉的思念,又有對羈旅的厭倦,既感嘆時光的易逝,自己的年邁。又有對國家的擔憂,還有自己的孤獨煩亂。

從青年的理想壯志到中年的面對現實。古代的那些文人士大夫們,應該都擁有這首詩的一些情感吧。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4.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

天末海門橫北固,煙中沙岸似西興。

已無船舫猶聞笛,遠有樓臺只見燈。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風吹水雪崩騰。

飄然欲作乘桴計,一到扶桑恨未能。

尾聯運用孔子的典故,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文化難以振興以及社會風氣無可挽回,文化、德政、教育無法推行,心灰意冷,打算乘桴到海外歸隱。每一個文人士大夫,在自己的理想壯志遭遇挫折後,總是在某個時刻,有一種歸隱的想法。選擇歸隱,保留自己高潔,可是這種想法通常都是暫時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只是暫時的退縮,短暫的退縮其實是為了續積力量,更好的前進。

如何讀懂古代所有的文人,讀懂一個王安石就可以了


從雄心壯志到感嘆懷才不遇,從時光易逝,感受到理想無法實現的急迫,到暫時想要歸隱,很快又重新拾起希望,古代的每一個文人都是在這種進退的矛盾中,將自己的人格修煉的異常光輝和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