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怎麼辦?

用戶3920895807707


1、瞭解不做作業的原因

首先父母應該先了解孩子的心態和困難,再來協助對症下藥就會容易的多了,尤其是做作業拖拉的孩子,父母期待不要太高,要幫助孩子糾正做作業拖拉的習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平時在學校裡就是整天的上課,寫作業,已經感到疲勞了,都有厭學情緒了,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假,本來應該好好玩了,老師還佈置那麼多的作業,家長逼著自己寫,心裡肯定不高興,不想寫,理解孩子的苦衷。

2、學習和玩樂相結合

假期,想要玩耍那是每個孩子都希望的,家長不要每天逼著孩子寫作業,整天的逼著孩子寫,孩子會反抗的,需要多哄哄孩子,給一定的時間寫作業,一定的時間玩耍。

3、為孩子打造做作業的動機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日曆,父母將自己的安排填在行程表上,讓孩子也填上自己的活動日期,剩下的時間可以做作業;想想哪些作業自己做的過程會很開心,以及完成作業時、或學會某件事 時會覺得自己很棒。同時瞭解他們不想趕快做作業原因,一起想解決辦法。

拿出假期行程表,請孩子想想每天哪個時段做作業最專心。讓日曆提醒孩子,假期不是隻有在做作業,還有許多好玩的事情!

4、規定寫作業的時間

家長應該和孩子商量,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假期規劃,規定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可以玩耍,這樣孩子假期就不會那麼的慌亂了,也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寫作業,什麼時候該玩了。

最後,當孩子不主動做作業,父母要問問孩子為什麼不做作業,是不是遇到不會的題了,學習遇到困難了,或者想出去玩了等等,當父母主動去詢問,孩子也會主動跟你說明原因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多加交流!


遊學課堂


我自己有一家培訓機構,並附帶有作業託管,每天有近百名孩子來我這裡寫作業,所以關於你的問題或許我能給一些小小的建議。

大部分的學生不喜歡寫作業,基本都可以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內因

1.孩子本身愛玩,自制力差。

2.孩子缺乏學習動機或者動機不當,典型的“學習使我媽快樂”,不為自己而學。

3.對所學內容沒有興趣。

二:外因

1.孩子不是不想做,而是在學校知識沒有學會,壓根不會做,從而開始逃避。

2.老師佈置的作業量太多不合理,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不想做。

3.家裡環境太過於雜亂,缺乏一個寫作業的良好環境。

問題找出來了,那我們再來說說該怎麼解決:

首先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朋友們最好不要做以下三件事:

1.不要“陪讀”。想想你自己在工作時,如果老闆一直坐旁邊監視你,你會怎麼樣?答案是過度緊張,反而不利於學習。

2.不要“指指點點”。同樣,想象你在工作時老闆不停在你旁邊對你指點,這樣雖然能解決一時問題,但卻會阻礙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

3.不要臨時“加作業”。好不容易作業寫得早一次,家長馬上又額外佈置一些,這樣做會讓學生覺得:作業寫完還有其他作業,不如我做慢一些。從而導致孩子“故意磨蹭”。

那麼在孩子寫作業時,我們具體該做什麼呢?

1.端正態度。

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幾年級,我們都要讓他知道做好家庭作業對他整個學習過程乃至將來的發展都會有重要意義,讓孩子能主動、積極去做好家庭作業。

2.讓孩子的學習、生活制度化。

一定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什麼時候必須寫作業,什麼時候必須完成作業,由制度來約束。有的孩子寫作業時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吃吃零食,作業當然不能按時完成,而且質量也堪憂。

3.合理安排作業順序。

最好先複習,再動筆寫作業。不要讓孩子打開書包抓起筆就一通寫,這樣會由於暫時性遺忘讓他寫作業遇到困難,產生煩躁感。

科目最好由易到難,孩子做自己擅長的科目往往得心應手,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然後趁熱打鐵,即使不能所向披靡,也會好很多。

4.科學安排作業時間。

一般來講,小學低年級學生連續寫作業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高年級的學生不要超過1個小時。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可能會出現“心理疲勞”,導致效率下降,錯誤率增加,可以安排適當休息,5~10分鐘最佳。

以上就是我作為一個老師,給各位家長朋友們分享的一點有關孩子寫作業的小小心得,當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還要因人而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

有其他學習問題歡迎交流[鼓掌][鼓掌][鼓掌]



南瓜老師


現在的學生很少有主動去學習的,疫情期間不僅僅是寫作業的問題,還有就是聽網課的問題,如果孩子上網課注意聽了,那還比較好,如果不好好聽課呢?你讓他如何去寫作業,他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解決孩子的自律問題,只要能夠自律去學習了,家長根本不需要操心了,更別說作業的問題了,我就簡單說說如何在家自律去學習。

1、要有儀式感:

需要和孩子溝通好每天不能在家穿睡衣,人為什麼會在家穿睡衣,是因為要睡覺,睡覺是一種休息狀態,在家最好穿校服,如果穿睡衣,大腦會一直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更別說去認真聽課了,所以,為了達到高效的學習,一定要穿校服,營造學習氛圍。

2、儘量別用手機:

聽網課的話建議儘量不用手機,手機真是讓人難以戒除,大人都很難控制自己,更別說小孩子了,如果實在不行,需要用到手機的話,家長就需要陪同在一旁,防止孩子偷偷玩遊戲,而且需要和孩子規定好,做好每一次的聽課記錄。

3、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

每天晚上儘量早睡,避免孩子因為玩遊戲而耽誤休息時間,最好和孩子一起做時間安排,時間安排上儘量和在校時保持一致,保證身體跟上以後開學時的節奏。

4、設置專用的學習空間: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有書房,可以讓孩子在書房學習,營造學習氛圍,如果沒有可以自己改造一間,在學習空間裡只能有學習相關的東西,電子產品不要放在學習空間,另外,需要強調的事,一些漫畫書、雜誌了最好不要放在顯眼的位置,儘量不轉移學生的注意力。

5、和孩子一起做學習計劃:

家長不要自認為學習是孩子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學習自主性差,就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學習計劃,而且做好學習計劃後,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家長也要不斷的鼓勵孩子,按照學習計劃去監督。

最後,我想跟家長說,孩子不寫作業儘量不要去打罵,這樣會陷入死循環,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們家長需要做的是多鼓勵、多引導,而且家長也不要感覺孩子發生好一點的變化就不管了,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考題,需要我們的堅持,同時也要堅持讓孩子按照以上的要求去做,所有的事只有堅持做,才能有好的結果。


清華兩輝映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拖拉磨蹭,輔導孩子寫作業可謂是家長取經路上最大的難題。我大班的女兒就是如此,每次一張拼音一個小時也寫不完,一會上廁所一會削鉛筆,一會摸橡皮一會摳指甲,讓人直想發狂。我曾為此而深感苦惱。

後來我做過很多努力去改善這一點,下面就此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客觀看待這一問題並分析原因,也不要太上火呀,畢竟不是你家一個孩子如此。

1. 孩子寫作業慢是正常。太小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沒有快慢的概念。

2. 孩子寫作業遇到困難不會,而又不敢跟家長說所以就拖。孩子的學習並不是一帆風順或者簡單如意的,通常是老師上課講了,可是沒聽明白,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又不敢跟家長說,自己沒聽明白,因為可能招致家長的訓斥。所以就拖著,能拖一會是一會,等著家長主動來問自己。

3. 家長總給孩子加作業,孩子想方設法逃避。很多孩子,知道自己學校的作業並不多,但又不希望好不容易寫完作業,家長又以各種理由來給附近各種“家長作業”,讓孩子再做幾個練習吧,讓他備備課文吧。孩子總感覺,早寫完作業也不能玩。我不如先趁機玩一會。

4. 孩子情緒不好需要宣洩。孩子的情緒問題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孩子如果心愛的水彩筆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自己很心疼,或者是上課不小心違反紀律被老師批評了,孩子都會很不開心,而孩子在心情不好的事情,是沒法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的。

5. 家長的打擾。我們要為孩子提供適合他們寫作業的良好環境,比如,孩子寫作業時間,家長就在看電視,玩手機遊戲,或者是沒完沒了打電話。我們家長的不正確的陪讀、不正確的關心,總問孩子渴嗎?姿勢不對,字寫的太醜,等等監工式的陪讀,都是種干擾。

6. 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高。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之前不合適的養育方式,總然讓孩子看電視,完手機,都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7,引起家長關注。這是最重要也是最不被理解的一點。然而現在大多數父母平時工作忙,回家後也有很多事。孩子一天沒見父母,回家後又被按在桌子寫作業,而父母只是和孩子打個招呼就忙自己去了。孩子的內心會困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在乎我了。於是就不停的做出一些動作,讓父母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以此來證明自己是重要的。

那麼,身為父母,我們又要如何做呢?

1、幫助孩子制定作業計劃,每20分鐘一個單位,陪孩子寫作業。不要太長的時間。

2、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幹什麼?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家長要陪到什麼時候,就是我們偶爾的離開去做飯、做家務,孩子都能自覺學習的時候,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3、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停止監工式的陪寫和批評,我們更需要的是默默的陪伴,等作業告一段落,我們表揚一下孩子寫的好的地方,讓孩子充分休息,再開始下個時段的學習。孩子有不會的,就讓他自動跳過做下一項作業,等會的都處理完了,在重點處理不會的。先讓孩子思考,再引導孩子。一定不要批評孩子,這麼簡單的題怎麼還不會。

4、孩子做好的時候及時正面確認。每個孩子的認真努力,都需要我們看見,在孩子的自律能力還不夠強的時候,更需要我們的表揚,幫助孩子固化孩子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5、孩子每天會在學校經歷各種事情,帶著各種情緒回家,那我們家長要及時的發現這些,學習之前可以先聊聊天。即使是孩子有好消息,也要聽孩子分享給我們,壞情緒更要幫她發洩出來。這樣孩子才能沉下心來。

6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卻沒寫完。您會怎麼做?如果你訓斥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看。我們應該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後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7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您怎麼做?加入你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著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裡卻並不服氣。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8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以前我會發火:“怎麼寫得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有次氣的把孩子的本子扔了。然後女兒嚇哭了。而我自己也懊惱自己的衝動,本子撿回來,哄幾句,然後女兒邊哭邊寫。現在我會對孩子說:“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應該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

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何時面對何人,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以上情況僅供參考,因為孩子的年齡不同面臨的情況也不同,而我的孩子是讀幼兒園。學著容易改著難,儘量讓孩子在學習初期養成好的習慣,這是有利於以後的學業的。





孟老師家庭教育


首先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區別對待。

首先從孩子角度,我們應該區分這個孩子是小學級的,還是初中階段?

如果這孩子是小學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用情緒來做事的,而不是用理智。所以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讀書是一種懲罰,寫錯了也需要多做

第二,寫作業太枯燥,而且沒有什麼好處,並且耽誤了玩的時間。

第三,確實有很多不會的題,比如說數學。

第四,總想著玩遊戲。

說到底,小學階段孩子不喜歡寫作業,就是一種逃避。

採取的方式。

第一條原則,先入定再入境原則。

先入定就讓孩子先坐下來,先讓他做15分鐘作業,然後玩五分鐘,過一段時間,先讓他做30分鐘作業,然後玩五分鐘。再過一段時間,做40分鐘作業,然後玩五分鐘,以此類推。

這個原則就是讓孩子先坐住,然後再進入寫作業的狀態,也就是入境。慢慢的孩子進入到學習狀態就好了。

第二條原則,讓孩子自己制定遊戲或者休息時間,如果超出自己制定的時間那麼下次需要扣除相應的時間,並且可以增加相應的懲罰措施,比如做家務等。

第三條原則,家長自我檢查原則

這裡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通常父母之間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是不一致的。所以在這裡先需要做到的是家長之間先要同一戰線。家長之間需要先溝通共同制定好孩子學習規劃。並且貫徹執行一段時間,至少一個月。

其次,家長應該正視自身的問題,有些行為和方式,包括一些做法有過激的行為,這是不對的。應該多聽這方面的講座,或者多看這方面的書。這裡我建議切忌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做對比。因為你也沒能和你優秀同學做對比,沒能和你優秀的同事做對比。

個人一些小小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祈禱][祈禱][祈禱]



Andy老師


孩子上小學了,作業總是免不了的事情,很多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拖拖拉拉,十分不情願去做。這是怎麼回事呢?孩子不愛寫作業應該怎麼辦呢?

一、孩子對待作業缺乏熱情家長身上找原因

專家指出,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未發現作業的難度,所以孩子的作業很容易就能完成,但到了3年級的時候,做作業可是要建立在認真聽講才懂得做的基礎上了,但是不少家長會缺乏類似的“警覺性”,只是一味地批評孩子不認真做作業,有沒有想過,孩子是不會做呢?還是上課沒有留神呢?如果因為家長的粗心,沒有發現孩子的異常,只是單一地指責,孩子就顯得更加的無助,學習的興趣完全消失。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對待作業並不積極時,不要第一時間指責,而是通過觀察、留意找到根源,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二、找出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具體原因

瞭解孩子做作業磨蹭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關鍵。孩子不愛做功課可能緣於:

1、讀書是一種懲罰;

2、讀書對我沒有好處;

3、讀書是爸媽強迫我做的事情;

4、讀書要做的功課我不懂;

5、做了功課我就沒時間玩;

6、做與不做其實都沒所謂,反正老師都不看的;

7、不做功課爸媽會更加緊張。你的孩子是什麼原因而不做功課呢?家長必須要了解,不然你只能在旁邊乾著急。

以上7個原因,如果再加上家長在旁邊的嘮叨,那孩子就更加厭惡功課。

三、家長同孩子重新建立讀書的快樂分享

讀書是一種懲罰或沒有好處是緣於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所給的一種讀書的不良印象,如你不乖我就送你回幼兒園等。這就給孩子的印象是讀書只是因為我不乖的懲罰,所以本能地對讀書產生反感。家長們不妨嘗試著同孩子重新建立讀書的快樂分享,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做作業玩遊戲,並引導他們發現讀書的樂趣。



TKD田老師


恐怕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麼家長又將如何對待此類問題呢?我個人提供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1、首先,請家長收住你自己的脾氣!吼、喊、罵、打,只能讓你的孩子越來越叛逆、糟糕,不會起到一點好作用,你情緒化的發作只能帶來負面的影響!所以必須要改掉這一點,控制自己的脾氣!

2、做一個有心的家長。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孩子與成年人有很大的區別,你不能站在成年人的理解層面去面對和要求孩子,多換位思考,多理解孩子的想法。你要用心留意與觀察孩子的某些行為舉止,思考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從而幫助孩子改正。

3、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培養學習興趣,激勵孩子養成勤快、主動的好習慣!

4、家長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抽空多陪陪孩子,他會感到更多的安全與理解,非常有利於成長哦!

總之,理解、交流、幫助、激勵等等,只要靜下心來,耐心用心對待,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好,這是肯定的!不信你就試試!




巴巴古絕521


1.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作業

當孩子有情緒時,首先要先處理情緒,而不是作業因為孩子情緒沒處理好,ta對作業是牴觸的。就算家長軟磨硬泡讓孩子坐到課桌旁,也是沒什麼用的。

先理解孩子的情緒,比如跟孩子說:“媽媽知道寶貝是因為今天好多作業,可能要做好長時間才能做完,所以才不想做的,對不對?”

此時孩子心中的氣沒有之前那麼多,心想媽媽原來理解我呀!然後回答:“對”或者點點頭。

媽媽:“那你現在是想先玩10分鐘再寫作業,還是要媽媽陪著寶貝一起寫呢?”

寶貝:“先玩10分鐘再寫,而且要媽媽陪著玩”。這是在情理之中的結果,孩子總是喜歡吃著碗裡的還看著鍋裡的。然後媽媽培養孩子玩10分鐘。

2.再處理作業

媽媽:“時間到了,寶貝,你是打算先做語文還是數學呢?或者我們一樣一樣來,先做…,做好了我們再玩10分鐘,然後再做…好嗎?”

寶貝:“好”

此時別忘了鼓勵:“寶貝今天作業安排的真好,完成一樣又可以玩一會,作業完成了,還不耽誤玩小遊戲,真是太好了!”

當孩子因為作業太多而有畏難情緒時,家長要學會與孩子站在一起,給予愛的力量。讓孩子看到希望,即完成了作業還可以玩玩玩具!學習與玩耍兩不誤!

例句中的對話敬請家長根據實際情況來說。


桃姐說pikomonkey1


所以在這些方面來說,家長就起了作用,家庭教育幫孩子指眀方向,培養和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不喜歡寫作業方面,我有兩點心得,賞罰分明,但絕對不是學業寫的好來點金錢獎勵,寫不好體罰打罵之類的,要積極引導。

在賞方面的話,如果孩子做的好,比如小孩都喜歡吃零食,玩具之類的,這方面可以下功夫,但是也不是每次做好了都有賞,因為每次做好都是應該的,在孩子面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然每次都賞的話,孩子可能會覺得只有做好了,就有獎勵,以後長大了,遇到了一點挫折,就沒有抗壓性,這樣就會害了孩子。

在罰的方面,我從來不打罵,而是先要講道理,如果道理講了幾回還是不聽,沒有一點點改正的話,那麼我就不會在去講道理,孩子最不喜歡寫作業,那麼就從寫作業開始,越不喜歡什麼就越要孩子幹什麼,罰抄課文,單詞之類,不管寫到多晚也不要心疼孩子,讓孩子斷了念想,只要是讓孩子明白,作業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如果不好好寫作業,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磨練孩子的心性。

謝謝,我的分享就是這麼多,如果有其他不同意見,歡迎指出,不勝感激🙏🙏


涵卓微客


一個人喜歡做什麼,是他有興趣,興趣怎麼來的呢?在某一領域他很優秀,有專長。有個孩子小學初中作文一直寫不好,高一的班主任誇他作文寫得好,他高興了好幾天呢,從此老師佈置的作文沒有一篇馬虎應付,認認真真構思寫作,老師又表揚他,良性循環,他愛上了寫作文。

所以在學習中找到孩子的專長,有的字寫得好,有的數學題目做得認真仔細,有的寫作業快,有的愛讀課外書,閱讀題有優勢,有的應用題難不住他,找到他的特點,表揚他,用一個我優點帶動所有學科。

培養閱讀興趣,愛讀書的孩子差不了,書裡有的人物事蹟會激勵他,改變他。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討論書裡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