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更好,为什么?

雾都山客


我认为这个基本上差不多,尿素相比碳酸氢铵,使用上更升级一些,作为追肥,人们为了省事,多数的都是撒施,尿素比碳銨挥发流失要少一些。再一个,现在农资销售门市上很少见到碳酸氢铵了,进而被尿素取代。我们邻近县有三个化肥厂(生产碳酸氢铵的)都下马了。找不到碳酸氢铵了。

要说施用碳酸氢铵,确实不错,价格也低,实惠,肥效作用也快。但挥发流失也快。头几年农民做基肥或追肥多是使用的碳銨。尿素和碳銨虽都属于氮素化肥,它们显效的时间有所不同,尿素施用后发挥效力需有一定时间、温度及其它转化条件下才发挥作用。如尿素属酰銨氮肥,需在脲酶的分化作用下,转化成銨态氮,温度在10°C以上,时间5——7天,再被作物吸收。而碳銨属氨态氮,施入土壤内,分化较快,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对温度要求也不严。这大概就是农民说的,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使用碳銨比尿素好。

严格的说,不论从肥料自身的性质、结构、制造工艺及肥效的持久等方面,尿素肯定比碳銨要高级一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碳銨逐渐减少了,而尿素旺盛兴起的原因吧。事物总是越发展越好的。

最后说一下,无论使用尿素或碳銨,挥发流失快慢都有一定的流失,因而,在作为追肥的情况下,最好都施入土层内,尽可能的避免随水漫灌或雨后撒施尿素的方法,尤其是碳銨撒施挥发流失更多。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碳酸氢铵含氮量16%一17%,尿素含氮46%;两种化学肥料的含量决定了它们的价值;

我认为只要弄明白两种肥料的特性就可以了。

一 碳铵 铵态氮肥,易挥发;高温下遇水氮素会很快挥发干净,适宜深施掩土,不宜做种肥。

低温下深施做追肥效果迅速,其速效性优于尿素。

二 尿素 合成性有机氮肥,

在土壤中溶解后不能被植物吸收;

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才能成为植物营养;

而且这个转化时间会根据不同的温度来确定,温度低时需要7一10天才可以被植物吸引利用。

很明显,冬春季属低温阶段,碳铵的速效性是可以肯定优于尿素。



祥6858


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说,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更好,为什么?

阳春三月,最近又刚过了惊蛰,天气升温的快,正值田间春季管理的时候,这老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所有的农作物在春季到来的时候都要蓬勃生长,地里的油菜、小麦也纷纷进入了拔节期,而这春季施肥也就成了它们稳步进入开花抽穗期的关键所在,可有些人在这施肥问题上犯了难,到底使用哪种追肥尿素好?有经验的农民朋友说,冬春季使用碳铵的肥效要比尿素肥要好,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1.尿素【CO(NH2)2】:从化学组成上来看,尿素是一种酰胺态氮肥,是一种中性的肥料,理论上是可以长期进行肥料施用,不会对土壤有什么破坏作用,而且尿素是如今氮类化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达44%-46%,市场上购买的多是一种颗粒状的白色物。但是通常情况下,尿素是需要经过土壤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肥效较慢。

2.碳酸氢铵【NH₄HCO₃】:一种铵态氮肥,也是目前使用比较广、农户反应较好的氮肥,众所周知,碳铵肥是一种速效氮肥,也正是这种原因,其含氮量也比较低,在17%左右,不容易造成浪费,而且组成中的碳酸根离子经过挥发,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有助于作物对其的碳素同化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

3.冬春季的温度一般都比较低,作物的根系活动弱,而且土壤的墒情一般,碳铵的分解速度也就较慢,但相比较于尿素而言,却还是很快了,用作追肥,不利于冬春季作物在较短的时间里的到养分积累,增加抗逆性和细胞液浓度,有利于越冬。另外春季是生长的关键期,拔节时期麦苗的分蘖数,根茎的粗壮程度都会影响后期的产量形成,适当的碳铵能够有效的提供作物所需。

所以,综上所述,碳酸氢铵肥的氮素含量虽然比不上尿素,但对于冬春的气候条件,碳铵的高效性却拔得头筹,只需要施肥时进入深施一些,在5-10厘米就可以了,中后期也可以做叶面肥来喷施,效果也很好!


冒蓝火的小农民


碳铵也就是碳酸氢铵,在以前非常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现在基本上被尿素取代,一些有经验的农民觉的:在冬春季碳铵的肥效要比尿素更好,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讲解一下碳铵和尿素的区别,以及使用碳铵的注意事项!

一、碳铵和尿素属于氮肥,都可以做追肥使用,两者区别如下:

1、肥效速度不同

碳铵属于速效性肥料,而尿素属于中速性肥料,碳铵的肥效速度比尿素快,在用到地里转化速度短,用到长势偏弱的作物上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尿素中的氮属于酰胺态氮,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必须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而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比较慢,用肥后需要7天左右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2、作物的吸收利用不同

碳铵用到土壤中后,以铵态氮的形态存在土壤中,能够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而尿素在用到土壤中后,需要经过5-10天的转化期,先通过土壤脲酶的作用把肥料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如果打算给作物施用氮肥,应当最迟在需肥期前5-7天使用。

3、不同气温肥效差异不同

碳铵的分解速度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肥效损失也就越大。当温度低于20度时,碳铵的挥发损失就非常小,另外,因为碳铵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哪怕是在5度以下的温度环境下使用,也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

而尿素在10度左右的土壤温度环境下,一般需要7-10天的转化时间,而且温度越低,所需要的转化时间会越长。

4、在土壤中流失率不同

把碳铵施用到土壤中后,肥料中的铵态氮能够非常稳定的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出现肥效随水流失的情况,养分保留率比尿素更高。

把尿素施入土壤中后,它会以分子的状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但不容易被土壤颗粒吸附,反而容易随水流失肥效,所以养分的稳妥性和保留率比不上碳铵。

5、使用方法不同

从肥效上来说,碳铵的分解挥发损失量比尿素大,因此深施碳铵才能得最好的肥效,最佳施肥深度一般在8厘米左右。而且碳铵不能在干燥的土壤中使用,只有土壤中有一定的水分含量才能完全溶解,所以天旱用肥后需要浇点水,在这一点上,肥效迟缓的尿素就没有这么大的使用限制性。

二、施用碳铵注意事项

1、碳铵要深施,不能施于土壤表面

施于土壤表面,碳铵会接触空气,会导致氮素的损失,从而影响肥效。而深施在土壤中,能够提高碳铵的利用率。

2、使用碳铵,土壤一定要有墒情

土壤有好的墒情的情况下,土壤潮湿,能够溶解碳铵,及时的被吸收利用,如果是太干旱的土壤,碳铵不能溶解而被吸收。

3、碳铵不能随与种子一起施用

如果碳铵随种子一起施用,碳铵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与种子接触后,对种胚和种芽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4、施用碳铵时不能洒在作物茎叶上

碳铵作为追肥极易熏伤作物茎叶,轻则脚叶发红、发黄,重则如同火烧。一般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进行。

5.碳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

碳铵不能与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产生化学反应造成氮的损失,降低肥效,如果非要施用的话,应当分开施用,前后应该相隔2~3天。


河北阿宵


大家都知道含氮的肥料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都是氮肥,但氮肥的利用率大不相同,所以用后效果不一样。碳铵和尿素的区别有哪些?碳铵效果是不是比尿素好?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下面交流:冬季、春季碳铵的肥效为什么比尿素好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尿素是最为常见也是数量最多的氮肥品种,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胜过尿素。原因是:


1、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因为尿素施入土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要由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利用,其转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低温条件下转化很慢。据试验,在10℃情况下,尿素转化需10天,而碳铵即使在5℃以下也能分解。因此,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仍能较快被作物吸收利用。

2、尿素的损失比碳铵大。碳铵在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就分解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固地吸附,然后慢慢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左右,低温条件其挥发损失仅为尿素的三分之一。养分损失少。相反,尿素施入低温的土壤后,由于难以转化而旦呈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被灌溉水或雨水淋溶而造成氮素养分的损失。有人作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铵,其效果比高温季节施用能提高 1~1.5倍。

3、建议在冬春季节给作物施用碳铵,将尿素留在高温季节施用。碳铵在低温条件下施用,不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以深施10厘米为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碳铵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碳酸氢铵不能叶面喷施:碳酸氢铵对作物叶片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烧伤叶片,故不能作为作物叶面喷施的肥料。

2、碳酸氢铵不能干土施肥:因为土壤干燥,即使深施覆盖,肥料也不能及时溶解吸附供作物吸收利用。

3、碳酸氢铵不能高温施用:碳酸氢铵的挥发性与气温高低关系密切,气温越高挥发越烈,故碳酸氢铵不宜在高温烈日下施用。

4、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碳酸氢铵与碱性很强的草木灰、石灰等混合施用,或与它们同时施用,会导致挥发失氮,损失肥效,故碳酸氢铵要单施。

5、碳酸氢铵不能与菌肥混用:碳酸氢铵施后会散发出一定浓度的氨气,若与菌肥接触,会使菌肥中的活菌体死亡,失去菌肥的增产效果。

6、碳酸氢铵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合后过夜使用: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虽比分别单施效果好,但混合后不宜久放,更不能过夜,因为过磷酸钙吸湿性增大,会使混合肥料变成浆状或结块,不能利用。

7、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施:一般作物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只有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酸氢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碳酸氢铵不能与尿素混合施用。

8、碳酸氢铵不能与农药混放:碳酸氢铵与农药都是化学物质,极易受潮发生水解反应。两者混放一起容易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和药效。

9、碳酸氢铵不能作种肥使用:碳酸氢铵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分解时跑出来的氨气和种子接触后,会熏坏种子,甚至烧伤种胚,影响发芽和出苗。

10、碳酸氢铵不能表土施用:施用碳酸氢铵作底肥,在旱地上要开沟或打窝深施7~10厘米,边施边盖土边淋水;在水田宜边施边犁,犁后即耙,使肥入泥,提高利用率。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农友!不对的地方请指正!感谢分享!因肥料厂家图片版权原因在此就不插图了。


关注三农的追梦人


在我们这,冬春小麦追肥,大多数人家喜欢用尿素,但实际上碳铵要比尿素肥效好。

尿素属于酰胺氮肥,需要在脲酶的作用下先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成会铵态氮,在地温10度时需7一10天,20度时需4一5天。尿素转化慢,易被水冲走,造成营养损失。

碳铵肥效快。碳铵属于铵态氦,放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即使在5度以下,也能分解,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能较快被作物利用。并且,碳铵在气温低于20度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分解成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牢吸附,然后慢慢的释放出来,供农作物吸收。低温下挥发损失比尿素少。

春冬气温低,麦田追肥用碳铵比尿素肥效快,挥发少,希望大家追肥是用碳铵。

不过,追肥时建议大家深施,10Cm最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沧海一粟8227


大家好,我是老四带你看农村。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尿素是最为常见也是数量最多的氮肥品种,致使尿素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其实这种不分时节施用尿素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碳铵在高温条件下容易挥发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

原因是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因为尿素施入土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要由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利用,其转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低温条件下转化很慢。据试验,在10℃情况下,尿素转化需10天,而碳铵即使在5℃以下也能分解。因此,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后,仍能较快被作物吸收利用。

同时尿素的损失比碳铵大。碳铵在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马上就分解出铵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被土壤胶体牢固地吸附,然后慢慢地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左右,低温条件其挥发损失仅为尿素的三分之一。养分损失少。相反,尿素施入低温的土壤后,由于难以转化而旦呈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被灌溉水或雨水淋溶而造成氮素养分的损失。有人作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铵,其效果比高温季节施用能提高 1~1.5倍。

建议在冬春季节给作物施用碳铵,将尿素留在高温季节施用。

碳铵在低温条件下施用,不论作基肥还是作追肥,以深施10厘米为好,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老四带你看农村


碳铵即碳酸氢铵的简称,因为在冬季或者早春低温季节。碳铵的氮素损失小,碳铵的分解速度与气温成正比,气温越高分解越快,损失越大,在气温低于20摄氏度挥发极少,碳铵溶解度大,即使在5℃以下,施入后也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在冬春低温季节,施用碳铵能很快被作物吸收利用。深施时其铵态氮比较稳定,并被土壤胶粒吸收,不易随水流失,对保存养分大有好处,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此外碳铵使用较为安全,它不含副成分,施用后对土壤没有不良影响。且碳铵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还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提高作物产量水平。

尿素虽然含氮量高,持效期长,但在低温下,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一态溶于土壤溶液中,不能被土壤胶粒吸收,容易随水流失。土壤温度10℃时,尿素转化需7一10天,气温越低,尿素转化需要的时间越长。因此低温时,施碳铵的效果要比尿素好。虽说在低温时碳铵的效果要优于尿素。但也要注意使用方法,合理施用。施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宜在表土施用,要深施,盖土

②干燥的土壤不能施用

③不能做种肥

④不能接触作物茎叶

⑤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阳光总在风雨后29884


农作物在冬季及早春等低温季节施肥,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

在这里,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10℃时需要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仅需要2~3天。可见,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施用碳酸氢铵比尿素见效快;如果施用尿素,还往往会因为肥效发挥缓慢而影响作物生长。

利用率高。碳酸氢铵在温度低于20℃的情况下极少挥发,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能被土壤胶体迅速吸附,其吸附力是尿素的8倍。因此,不易随水流失。而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未转化为铵态氮之前,呈分子状态存在,很难被土壤胶体吸附,容易流失。效果好。经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大家


姚大哥some


碳铵和尿素的分子式的区别就是碳铵比尿素多一个水分子。由于冬春雨量小。尿素施入土壤以后必须通过吸收水分还原成碳酸氢铵。对作物而言冬春气温低,植物光合吸收缓慢。相对碳铵和尿素同一天施肥。碳铵能直接和土壤中金属离子反应置换出铵氮供植物吸收。而尿素还要经过吸引水分子的过程延误作物初始的营养吸收。经过一段时间比较。施碳铵的比施尿素的效果要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