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喜仁龙 (Osvald Sirén,1879—1966)为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曾担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瑞典国家博物馆绘画与雕塑部主任馆员等职。1916年起,他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日本的诸多名校讲学。1920年起六次来华,曾在末代皇帝溥仪陪同下拍摄故宫,对中国古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研究极深,代表作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中国雕塑》(1925)、《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1926)、《中国早期艺术史》(1929)、《中国绘画史》(1929—1930)、《中国园林》(1949)等。

《5—14世纪中国雕塑》一书初版于1925年,直至今天仍被西方学者奉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圣经”。这部作品对梁思成影响至深。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提到:

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研究。著名学者,如日本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沙畹,瑞典之喜仁龙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

“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讲义有不少部分直接翻译自喜龙仁的著作。据赖德霖统计,在《梁思成全集》第一卷中《中国雕塑史》占了三十一页。其中重点是南北朝至宋朝的雕塑史。这部分内容共有五百二十五行,而其中翻译或节译自喜龙仁《5—14 世纪中国雕塑》一书中的至少有一百五十行。”

“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讲义大量参考甚至直接翻译自喜仁龙的著作,放到那个时代背景中也不奇怪,而且梁思成本人就是把它当作教学材料,从来未打算出版。虽然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大量篇幅直接翻译自喜仁龙的著作,但是梁思成对于喜仁龙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有严厉的批评,称喜仁龙不懂中国建筑的规律。不过李军指出,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叙述方面也曾经受到喜仁龙的影响。”

“外国艺术史学者的撰著对于国内学者也有很大影响:梁思成的《中国雕塑史》讲义中很多部分直接翻译自喜龙仁的著作,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史的叙述也受到喜龙仁的影响;一直很关注艺术和艺术史的鲁迅也注意到并且高度评价喜龙仁的著作。”

书中文字部分主要介绍了5—14世纪中国雕塑的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图录部分收录了近千张图片,按照时间和省份编排,既集中展示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域雕塑的艺术特征,又呈现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风格演变。图片中的很多雕塑文物辗转流落世界各处,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古董商、私人收藏家珍藏,相当一部分已经下落不明,更有一些名胜古迹和文物珍藏屡遭劫难,今已绝迹世间,可见这些图像的的珍贵。喜仁龙在书中提到:“对于绝大多数依然留在原处的雕塑作品,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私人收藏的雕塑作品,以及公共博物馆收藏的雕塑作品,书中收录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摄的,其他照片则是从博物馆购买的,或由这些机构提供的。有几位私人收藏家和艺术品商人也为我提供了他们所藏雕塑作品的照片。”

这其中不乏大量流落日本的雕塑文物,“朝鲜和日本早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受中国南朝雕塑的影响更多于北朝的雕塑。它们应该是经由海洋而非陆地运往朝鲜和日本,可以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已经损毁了。”一些雕塑文物更因地震等原因绝迹世间,这些图像也成为绝版。

西晋 公元265 年—317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坐狮。可能用于支撑神道石柱。只有狮子头部和前半部分身体得以完整地雕刻出来,后半部分身体则处理成了方块。

由深灰色的石灰石打磨而成。高3 英尺,宽3 英尺4.5 英寸。

大仓集古馆收藏,东京。1923年9月毁于地震。

北朝·北魏 公元386 年—534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菩萨头像。来自石窟寺。

灰色砂质石灰石。高12 英寸。

帝国大学文学院收藏,东京。1923 年9 月可能毁于地震。

北朝·西魏 公元535 年—556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释迦牟尼佛坐像。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两侧侍立观音和弥勒,两菩萨脚下各有一护法狮子。背光顶部已破损,上面装饰着弯曲的藤蔓和叶子。四足台座正面刻有两个手持莲花的沙门和一个小香炉,均为浅浮雕。来自西安府草堂寺。

黄色蛇纹石灰石。高16.5 英寸。

早崎收藏,东京。

北朝·东魏 公元534 年—550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一对坐狮。先前可能位于陵墓或宫殿入口。鬃毛是传统的火焰状涡纹。

浅灰色石灰石。高1 英尺8 英寸。

大仓集古馆收藏,东京。1923 年9 月毁于地震。

北朝·北齐和北周 公元550 年—581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立佛。立于莲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叶形大背光上装饰着火焰纹。

灰色石灰石,表面彩绘,饰以金粉。高2 英尺7 英寸。

竹内收藏,东京。

隋朝 公元581 年—618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菩萨立像。立于莲座上,身穿双层华丽的衣裙,周身璎珞繁复。帔巾自肩头垂下,覆盖残缺的手臂。头上的宝冠和头光部分破损。

淡红色砂岩。高2 英尺2 英寸。

山中商会收藏,伦敦。

唐朝 公元618 年—907 年

流落日本的中国雕塑

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座上,右手举起,施无畏印,左手放于左膝。衣褶曲线平缓流畅,莲座上的帷幔也是如此。造像身后,叶形大背光边缘装饰着火焰纹。头光上装饰着缠枝纹和过去七佛。发饰为螺发。底座上刻有年代:贞观十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元639 年7 月1 日)。根据题记可知,这尊佛像是为唐太宗时的著名宰相马周制作的。

深灰色石灰石,带有铜绿色光泽。高2 英尺8 英寸。

高桥收藏,东京。

参考资料:(瑞典)喜仁龙著,赵省伟编,栾晓敏、邱丽媛译《西洋镜:5—14世纪中国雕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