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2架圖142巡邏機飛撲美國本土,距離阿拉斯加50海里這件事情?

笑著看你一次


對美國政府最奏效的辦法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俄圖142在美國近土巡邏,這是對美國霸權最好的警示。美國政府痛恨他國強權,其實質是畏懼強權。與美國相處,決不能扮演“奴才”跟“主子”,這樣“奴才”或許能分杯殘羹,但永遠只能犧牲自我討好“主子”。只有針鋒相對,才可能贏得平等的尊重。


不悔老師


兔哥回答:近日美國《軍事》網站11日報道,俄羅斯兩架圖-142遠程反潛巡邏機突然逼近美國本土阿拉斯加空域,俄兩架圖-142反潛機在美國防空識別區外飛行,為了防止出現越境情況,加拿大空軍出動F-18大黃蜂戰鬥機前去識別查證。同時美國空軍更是出動了F-22戰鬥機前去識別查證。此消息也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證實,俄羅斯國防部11日對外宣佈,隸屬於俄北方艦隊的兩架圖-142反潛機對北冰洋和大西洋部分海域進行例行巡航。


俄羅斯方面表示,這兩架圖-142反潛機的飛行嚴格遵守相關國際法,屬於正常的遠航巡邏飛行。美國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表示,美軍出動F-22戰鬥機對圖-142反潛機在防空識別區外進行了攔截……,俄羅斯飛機距離阿拉斯加海岸只有50海里,但並沒有進入美國和加拿大領空。俄羅斯飛機沒有進入美國或加拿大領空。

在這之前,俄羅斯的圖-142反潛巡邏機在歐洲方向已經掀起了一波追逐浪潮,當時的兩架圖-142反潛機在大西洋部分空域巡邏飛行,挪威和英國來了一波接力攔截伴飛,挪威更是出動的F-35戰鬥機前去識別查證。類似這樣的情況對於俄羅斯和美國以及北約組織國家來說是一個正常的情況,也是一個頻繁出現的事情,可以說是一個常態。俄羅斯本身就是美國和北約的傳統對手,俄羅斯的每一次行動都會引起北約以及美國的對應措施出來,歸根結底還是不信任,這是最根本的原因,也說明相互之間敵視態度的根深蒂固。

北約成員國的行動可以說是一個態度,北約組織本身就是一個軍事結盟組織,採取共同防禦政策,而對手就是俄羅斯,它們本身就是情報共享,而且對於空中防禦非常重視,所以,出現接力式的伴飛攔截也是北約的一個防空聯動機制。正所謂態度決定行為,雙方之間的這種敵對態度決定了這樣的行動。但雙方之間並不會做出出格的事來,越是敵對就越需要謹慎行事,俄羅斯的體量美國和北約國家都門清,擦槍走火可是誰都不願意發生,也是雙方之間都承受不起的。這樣一來也就保證了各方之間的行為都不會超過正常的範圍,基本上屬於鬥氣層面。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領海為12海里,50海里並不在美國領海範圍內,可以視為是公海。

既然是公海,飛機就有飛躍的權力,所以俄羅斯並不違背國際法。

雖然這裡是美國的專屬經濟區,但國際公約賦予所有國家在其他國家專屬經濟區的飛機和船隻航行自由,包括軍用飛機和船隻。

此次俄羅斯海軍航空兵部隊派遣了兩架圖142反潛巡邏機,逼近美國本土。

太平洋艦隊2架圖-142偵察機抵近美國阿拉斯加空域飛行,美空軍第90戰鬥機中隊緊急出動3架F-22戰機查證並進行攔截,加拿大空軍也出動2架CF-18戰機實施攔截。

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每年都會出現無數次。

早在2013年12月2架俄羅斯軍隊的“圖-142”巡邏機當天繞日本列島飛行一週,日本航空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升空應對;俄軍機未進入日本領空。

這其實都是一些軍事威脅行為,打擦邊球。

圖-142偵察機是蘇聯圖-95P轟炸機的海軍版本,是一種重型反潛、巡邏機。

該機型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曾裝備蘇聯海軍和烏克蘭空軍,現仍服役於俄羅斯海軍和印度海軍。

這種飛機非常古老,早在1970年就裝備蘇聯北方艦隊。

它是龐大的4螺旋槳飛機,最大時速為925公里,不具備隱身能力。

顯然,如果圖-142偵察機敢於進入美國阿拉斯加領海領空,分秒就被F-22戰機幹掉了。

這只是俄羅斯方面的例行軍事威懾而已,說通俗點就是:嚇唬人的。


薩沙


不要說俄轟炸機飛向了阿拉斯加,美國的防空識別區,都劃到了俄北極基地百十公里的空域,只要俄軍飛機起飛,美國就看得一清二楚,實在逼人太甚。好在俄羅斯根本不以為意,隨便你怎麼劃,是你自己的事,俄軍機該飛照飛,這就是一個大國的底氣所在。

11日這一天,根據美國網站的報道,兩架圖-142巡邏機,飛到最近處,距離阿加斯加僅50海里,不算近,也不算遠,卻弄得美國大感緊張,忙活了一頭的汗。數個小時在阿拉斯加上空轉悠,要知道美國攔截的戰鬥機,可沒有這麼長的滯空時間,不得已起飛加油機,加了油以後才咬牙支撐下來。

你不是在搞“北極邊緣”演習嘛,我去看看,到底在擺弄個啥東西。圖-142是圖-95改裝而來的巡邏機,航程高達1.2萬多公里,不用加油,慢慢和你玩,玩得興起,沒有回去的意思。開始是加拿大的F-18,後來是美軍精銳的F-22,不管你怎麼在面前晃悠,根本不理不睬。攔也沒攔住,一直飛得這麼近,才算滿足地回去。

在北極,俄美二國是鄰國,俄想飛便飛,只要不進入對方領空,就不算違法。在這,只要俄羅斯天長時久陪著美國玩,每次玩的花樣都不一樣,使得此地的美國空軍每次都亞歷山大,不攔截不成,攔又攔不住,正像一場遊戲一場夢,都玩了幾十年,正在接著玩下去。在不少國家看來,真是解氣,鹹說天公地道,也解美國嘗一嘗自由航行的滋味,好啊。


魂舞大漠


圖-142反潛巡邏機是一種重型反潛巡邏機,曾經作為蘇聯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中繼聯絡平臺。

目前,主要在俄羅斯海軍中服役。

圖-142反潛巡邏機全長49.5米,翼展51.1米,高度為12.12米,最大起飛重量185噸。

圖-142反潛巡邏機除了作為己方彈道導彈核潛艇中繼聯絡平臺,他另一個任務就是跟蹤和監測核動力潛艇。

在他的整個運營歷史中,圖-142反潛巡邏機表現出了強大的功能。例如,在1974年8月19號到22號,圖-142反潛巡邏機在巴倫之海發現了一艘外國潛艇,成功追蹤了2小時55分鐘。

1977年10月10號,5架圖-142反潛巡邏機組成的小組在菲律賓海追蹤了一艘美國潛艇,時長高達4小時5分鐘。

這次2架圖-142反潛巡邏機飛到距離阿拉斯加50海里的上空,其實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兒。

主要目的是威懾和試探,這是美俄兩個國家從冷戰時期開始就已經玩了無數次的遊戲。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的戰略轟炸機還曾經多次侵入到蘇聯領空附近,然後,就在蘇聯緊張襲擊的時候突然轉向回去了,每次搞的蘇聯戰戰兢兢。

同樣,蘇聯也多次派出飛機接近北約的防空識別區。

冷戰結束之後雙方博弈依然如此,所以這次兩架圖-142反潛巡邏機飛到阿拉斯加50海里的地方太正常了。

而且,不要忘了白領海峽本來就沒有多寬,海峽的另一頭是俄羅斯,這一頭是阿拉斯加。

白令海峽寬度只有35~86公里,一海里等於1.8公里,50海里大約就是80公里,所謂的距離阿拉斯加50海里,等於是圖-142反潛巡邏機貼著俄羅斯自己的邊界上空飛行。


遊者走天下


近期,美國主導的“北極邊緣”演習拉開了帷幕,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加拿大軍隊上千號人在阿拉斯加展開了實彈演習項目,按照美軍說法,這是在提升部隊在極地氣候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以應對未來的威脅。其實所謂的威脅不過是美國打算控制北極的幌子,它的真實目的就是威懾俄羅斯,不準俄羅斯獨吞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對於美國的野心,俄羅斯動不動就敲打一下。
據中評社消息稱,兩架圖-142遠程巡邏機在美國阿拉斯防空識別區遭到美軍F-22和加拿大空軍F-18戰機的攔截。阿拉斯加防空區環繞著美國和加拿大,它從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俄羅斯海域,是美加共同保衛的區域。美國官員表示,俄羅斯飛機在被攔截後,仍然在波弗特海上空的國際空域飛行,距離阿拉斯加海岸只有50海里,但沒有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領空。
圖-142遠程巡邏機在圖-95轟炸機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所以它兼具轟炸機和巡邏機的特點。圖-142裝備了4臺NK-12MB型渦槳發動機,單臺推力達到了12噸,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每小時900千米,內油裝載量高達74噸,最大航程為1.25萬公里,最大可攜帶11.3噸各種彈藥,包括反潛魚雷,反潛深水炸彈,反艦導彈等武器,是一款令美國海軍極為頭疼的飛機。
圖-95轟炸機是名副其實的老將。二戰後的五十年代,世界面臨著更殘酷的核戰爭的威脅,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蘇聯為追趕美國快速發展核彈,此時就需要一架能遠程運載核武器的新飛機。當時蘇聯飛機設計師米亞西舍夫提議建造一架噴氣式轟炸機,圖波列夫認為,由於燃料消耗過多,不可能製造出高負荷航程遠的噴氣轟炸機。圖-95的研發始於1950年代,設計上採用後掠機翼和4個渦輪發動機。1952年11月12日,圖-95轟炸機首次試飛,1955年2月16日第二架圖-95原型機完成首飛,並於同年夏天量產。該機的體型是非常的大,機長46.7米,翼展50.1米,高度12.12米,機翼面積為284平方米。從1955年至1992年,圖-95轟炸機系列已經量產了500多架,圖-95MS轟炸機至今仍在俄羅斯武裝部隊服役。圖-95戰略轟炸機北約代號為“熊”,它與俄羅斯戰鬥民族熊一般的性格非常相似:強悍、有力和直來直去。 圖-95戰略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快的渦輪螺旋槳飛機,時速可達945公里。圖-95系列使用的是NK-12引擎,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美中不足的是,圖-95的噪音非常大,但這並不礙於導彈襲擊。它的航程為12100公里,足以對敵人進行核打擊。1961年,圖-95在新地島投下了一枚“沙皇炸彈”氫彈,其爆炸力相當於5000萬噸TNT炸藥。2010年,圖-95轟炸機打破記錄飛行近3萬公里,橫跨三大洋空中加油4次。至於武器裝備,圖-95系列取決於型別。自衛武器包括裝在機尾炮塔裡的兩門AM-23機炮,炮塔上方安裝ПPC-1射擊瞄準雷達。可裝載15~25噸各種常規炸彈,也可裝載水雷、魚雷、無線電遙控炸彈和核彈。現在圖-95系列中最常見的改裝型號是圖-95MS轟炸機,它攜帶的遠程巡航導彈可以集中5500公里外的目標。
我們常在航展或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式上見到圖-95MS轟炸機,不過圖-142遠程巡邏機卻甚少見,該機的機齡已過60載,是名副其實的“長壽馬車”。它們隨時待命,執行包括在北極的遠洋巡邏和戰鬥任務。
這次俄羅斯使用圖-142遠程反潛巡邏機對美國進行近距離飛行就是為了進行威懾,告訴美國自己隨時可以從北極航線飛抵阿拉斯加,讓美國不要輕舉妄動。像這樣的攔截軍機的行動是在兩國擴大北極圈競爭的情況下經常發生的事情。
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地區的經濟和軍事價值越來越凸顯。據估計,北極擁有全球未開發的石油儲量的13%,可採原油大約1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50萬億立方米,佔到了全球未開發天然氣的30%。不過北極石油主要分佈在阿拉斯加波弗特海大陸架,加拿大北極群島上,而天然氣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北部,其儲量達到了至少13萬億立方米,除此外之外,金剛石和金、銀、鉑等貴金屬儲量十分豐富,可以說北極就是一個大寶藏。
面對如此誘人的肥肉,美俄作為北極圈最重要的兩個軍事大國,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雙方為此展開了激烈競爭,各種加強控制北極地區的手段是層出不窮。俄羅斯首先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成立了北極戰略司令部,在錘鍊極地部隊實戰能力的同時,也擴大了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
雖然俄羅斯搶先一步,但美國也沒有閒著。2019年美軍發佈了《北極戰略報告》,將俄羅斯在北極圈的擴張行為視為國土威脅。這一定位,意味著美國開始往北看,將會把更多的資源和軍力投放到這個寒冷的地區。如今隨著美俄不斷加大軍事投入,雙方在北極圈的摩擦越來越大。僅僅2018年,美俄戰機在北極圈附近就發生了多次近距離接觸,所有人說,北極已成為兩國博弈的新戰場,隨時都有可能引發軍事衝突。
對於美俄來說,北極太靠近兩國邊界了,任何一方發射導彈都會給對方造成巨大傷害,所以雙方都不想認輸,因此誰也無法保證兩國為了爭奪北極會不會發展成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

科羅廖夫


這是很正常的事,蘇聯時期經常這麼玩,蘇聯經常用戰略轟炸機圍著日本畫圈圈,跑道美國領海線繞著飛,這估計就是冷戰版的自由航行吧,當然美國戰機其實也經常這麼幹!蘇聯解體後,曾經為了融入西方,要與北約國家尤其是美國搞好關係,因此一度中斷了用戰略轟炸機等武器巡邏他國沿海的這個習慣!但是世界從“兩級格局”變成“一超多強”後,美國處處打壓俄羅斯,甚至給俄羅斯挖好很多陷阱,讓俄羅斯經濟崩塌得不能自理。信號俄羅斯迎來一個硬漢總統普京,普京剛上臺那幾年也幻想著與美國搞好外交,結果發現北約反而咄咄逼人,最終普京放棄了幻想,並且重啟了戰略轟炸機巡邏他國領海線的戰略方針,在國際上開始與美國軍事全面競爭,普京還在自己親自飛萬圖160後,下來的說了1句非常經典的臺詞:“抗議一百次,不如戰略轟炸機振翅上天飛一次。”

最近看了新聞,俄羅斯的2架圖142巡邏機先是在西邊沿著歐洲巡邏了一圈,對巴倫支海、挪威海、大西洋比斯開灣等海域進行巡航,歐洲各國是輪番上陣進行監視,有出動F-18、F-15的,甚至連F35都去圍追堵截了,甚至我看俄羅斯公佈的視頻中具有還有米格31截擊機護航;緊接著俄羅斯2架圖142又在東邊飛撲美國本土,直飛阿拉斯加進行巡邏,在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之後,就被美軍的F22和加拿大空軍的F18戰鬥機聯手阻攔。但是美、加兩國戰機攔截並不成功,因為這次俄羅斯這次無視這些監視的戰機,直接開往阿拉斯加空域,最終美加兩國空軍只好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利用飛機的機動性在空中對俄軍的偵察機進行驅逐作業,在俄羅斯巡邏機距離阿拉斯加50公里左右才成功逼退。值得一提的是,之後圖142卻並沒有返航,而是在美加兩國防空識別區內巡航了幾個小時,恐怕美加兩國派來的監視的戰鬥機油量吃緊,應該監視過程中必須換1波才行!

對於這個事情,我看到了很多網絡報道,映象最深刻的是,圖142在西邊遇見了F35,東邊又被F22欺負等等吧!個人倒不這麼認為,圖142是蘇聯時期由圖95P改裝而來的反潛機,也稱巡邏機,早在1970年就已經在蘇聯海軍航空兵部隊服役,主要改裝是拆除了除機尾炮塔外的所有防衛武器,機頭下安裝了雷達罩,加設了加油探頭,加大了的駕駛艙前部空間,寬大的前輪艙門。圖142主要用於大洋反潛,用於監視和打擊世界各大洋中尋找核潛艇的重任,可以執行遠海反潛巡邏和偵查任務,並並配備了反潛魚雷、反潛炸彈和反艦導彈,可直接對水面和水下目標開展打擊。

這樣一款飛機居然跑到歐洲和美國巡邏,確實會讓整個北約國家感到擔憂,因此這一次攔截的戰機的規格就比較高了,F35、F22都出動了,另外是什麼原因讓俄羅斯一怒之下出動了這樣的巡邏任務呢?北約有什麼事情惹俄羅斯不高興了嗎?

前幾天個人又在網絡上看到了一篇報道,說的是美國核潛艇在北極破冰而出,然後俄羅斯回應是:這沒什麼了不起的,俄羅斯所有潛艇都能在北極破冰而出,這只是常規操作而已!但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北極一直被俄羅斯視為自己的後花園,而美軍潛艇的到來,說明美國已經公開將手探到這裡來了,俄羅斯很不高興,但這裡是國際上的公共海域,俄羅斯不好說什麼,因此才有了這一次2架反潛巡邏機從歐洲和阿拉斯加兩個方向的巡邏,目的就是高速北約,無論你的核潛艇歐洲過來的,還是從阿拉斯加過來的,俄羅斯都能將他們找出來幹掉,俄羅斯有遠程的反潛力量,美國做這件事情惹俄羅斯不高興了!

另外這兩天因為新冠肺炎的事情,美國和歐洲都鬧得沸沸揚揚,美國股市發生2次熔斷,美歐兩大經濟體股市都大跌,顯然這是美歐最難受的一段時間,俄羅斯又在旁邊加一把火,把氣氛搞得更緊張一點,我想這可能也是一個願意吧!

大致就這麼多,對於俄羅斯反潛巡邏機巡邏歐洲和美國,繞著歐洲領海美國領海畫線轉圈,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平場的事,估計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美國的偵察機會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地區出現了,等著吧,這就是軍事外交中的禮尚往來!


狼煙火燎


美國口口聲聲宣稱自己有自由航行的權利,經常用軍艦軍機對別國進行抵近偵察,甚至進入了十二海地。俄羅斯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有實力都可以去美國家門口去自由巡航,響應美國自由航行的號召!


倚天利劍佑中華


俄美互戲

你來我往

雙方都未侵入對方的鄰海鄰空

屬於正常巡行

美軍一年到頭

在世界各地進行所謂的正常巡行

是常態

故,美俄這種行為

無須過度解讀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飛撲本土?哈哈哈哈哈,照你這邏輯,你倒個立還是舉吊炸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