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石斑鳩山上的楓樹,一簇簇、一片片。象綵帶,九曲盤山;像火焰,漫山遍野。石斑鳩的楓葉,你為什麼這般紅?紅的似火,紅的如血。當翻開那戰火紛飛的一頁歷史,才知道,那是烈士們永恆的生命和播灑的鮮血。

——作者題記

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那紅楓“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石斑鳩村隸屬濟南市章丘區文祖街道,位於古邑文祖20華里的馬鞍山西麓的大山深處。據《章丘市地名志》記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部分移民遷此定居,見村北有一酷似斑鳩形的石崖,遂取村名石斑鳩。

石斑鳩村為原生態聚落,石屋、石道,古村、古廟,處處顯示古樸之美。村內有一井,雙口並列,一年四季流水潺潺,獨泉成河。該村莊四周植被茂盛,物產豐富,遍地叢生蒲公英、反白草、遠志、柴胡、油寄奴、地榆、葛根、瓜蔞、穿筋龍、紅丹參、黨參、沙參、白卜子等中草藥,還有稀少的白丹參、元胡、黃芪等。漫山遍野盡是山楂樹、柿子樹、軟棗樹、花椒樹、杏樹、桃樹、黃櫨樹……這裡,春夏季是五彩斑斕的世界,秋後一叢叢、一簇簇、一片片的紅葉,更是將整個村莊裝扮成紅色的海洋。到此觀賞,令人不禁聯想到毛主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麗詩篇。

十年前,也是這樣一個紅楓燃燒的時節,寧波市的離休幹部韓延芝來到故鄉,他受寧波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韓寶尊之託,來看望健在的老戰友張元相、張恆昌、王篤俊等,他們聊起了那不平凡的崢嶸歲月,向後人們講述了這個小山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那血與火洗禮的光輝歷史——

火光中的悲壯之歌

一九三八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下午,盤踞在章丘文祖村據點的日本鬼子鳩山隊長帶領日偽軍對石斑鳩村發起大掃蕩。進村後在村南嶺架起機槍向村內掃射,張元佐之妻馬氏、張清義母親李氏當時中彈身亡,無助的老百姓哭喊聲四起。鬼子進村後開始搶羊牛豬雞,隨後點火。鬼子這次掃蕩,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百分之九十的房屋、糧食及老百姓的生活用具化為灰燼。是年,八月初二,日寇再次掃蕩該村,抓走八名青年去東北撫順下苦力,至今下落不明。

日寇的滔天罪行,使石斑鳩村民的心中點燃起熊熊的抗日烈火,他們發誓,一定要日寇償還這一筆筆血債。

1942年6月,章丘縣工委書記張遊(兼胡山區委書記)來到石斑鳩村發動群眾抗日。對日寇滿懷深仇大恨的村民們紛紛響應,半月內組建起一支28人的民兵隊伍。該民兵隊韓保堂任指導員、韓保民任隊長、韓延芝任副隊長。同時,村裡建立了黨支部和自衛團,由韓寶尊任支部書記,張慶餘任村長,王篤泉任自衛團團長。他們廣泛發動群眾,積極捐獻生鐵和銅800多斤,用毛驢駝運到敵人後方的萊蕪雜莊村,換來八支舊槍、五十個手榴彈和二十顆地雷。有了武器,民兵們各個摩拳擦掌,發誓要多消滅日本鬼子,為家鄉的死難同胞報仇。

這時期,因敵強我弱,章丘縣工委要求民兵組織不要和日寇硬殺硬拼,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在山頭、村頭、岔路口站崗放哨,摸鬼子漢奸們的活動規律,保護鄉親們耕作收穫。為防止鬼子偷襲,民兵們在野外石屋裡睡覺,夜間輪流站崗、放哨,在縣工委指揮下展開了游擊戰。

就在這一年,黨支部領導農會和婦救會,組織群眾開展減租減息,帶動起雙龍、鵓鴿崖、甘泉、西八井村,馬鬧坡村、黃露泉、東張等十多個村莊展開起減租減息運動;還大力開展種棉織布、儲糧備戰,為八路軍提供糧食和布鞋。

隨著民兵隊伍的擴大,武器遠遠不夠。石斑鳩村的民兵們開始開採山上的石頭,自己製造地雷,用拉雷、踏雷、鐵錨雷等,埋在道旁、田埂,並在地雷表面上撒上塵土、碎石。進山的鬼子踏響地雷後,煙塵滾滾,爆炸聲在山谷裡震盪迴響,讓敵人辨不清炸響了多少地雷。民兵們還在山坡的陡峭處安放滾石,發現敵人後立即推石下山,砸的鬼子聞風喪膽。就是這些絕招,造成了巨大的聲勢,有效的阻擋了日寇進山掃蕩。

為了掌握鬼子的兵力部署,石斑鳩民兵常常化妝成小販、短工去偵察,還進鬼子據點下煤窯蒐集情報。1943年夏天,張慶霖在今章丘區官莊街道小煤井下窯被日寇逮捕,因為他右手食指上有摳扳機留下的老繭。敵人嚴刑毒打,使其遍體鱗傷。他寧死不屈,硬說自己是石匠。敵人沒辦法,準備將他活埋。村黨支部發動老百姓前去擔保,花了若干銅板,才用抬筐將遍體鱗傷的張慶霖抬回家。

張慶霖是石斑鳩村的早期黨員、民兵隊組織之一。因他意志堅強,被調入章丘縣大隊,擔任青湖區指導員,在反掃蕩鬥爭中,帶領民兵破壞敵人的通訊設施和膠濟鐵路運輸線,有力的配合了前方戰場。解放戰爭中,他率領章丘民工支前隊轉戰南北,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和濟南戰役,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渡江戰役。1949年6月隨劉鄧大軍南下,任財糧幹事,主要負責徵糧。後參加剿匪戰鬥,1949年12月,在四川大足縣於家塘剿匪戰鬥中光榮犧牲,年僅38歲。

文祖據點的日本鬼子恨透了石斑鳩民兵隊,於1942年8月10日拂曉,從郭家莊方向對石斑鳩村進行偷襲。敵人剛摸到馬鞍山口,被在村頭值班放哨的民兵隊長韓保民發現。他在高家峪東坡進行了頑強阻擊,但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22歲。他的犧牲,換來了民兵隊和鄉親們安全轉移。

在抗日戰爭中,石斑鳩民兵參加了幾十次阻擊日寇掃蕩戰鬥,為保衛家鄉而英勇作戰。1945年6月3日,在縣工委領導下,石斑鳩民兵隊與小石屋、鵓鴿崖村的民兵聯合,發起了對文祖袁家窪日寇據點的包圍,並切斷了其對外聯絡。包圍中,打死三名鬼子,其餘的強盜狼狽逃竄。到此,章丘南部大山抗日戰爭勝利。

染紅黃櫨 那是烈士的鮮血

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石斑鳩村參軍入伍人數達到42人,他們為保衛家鄉安寧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這個村子先後有6名青年壯烈犧牲,3人傷殘。除前面提到的張慶霖和韓保民外,其他烈士資料如下:

韓延松,男,中共黨員,1917年出生在本村,1940年9月參加民兵組織,1943年6月,任八路軍某部排長,在泰安市朱楊水鎮,同日軍作戰時犧牲,年僅26歲。

韓保信,男,中共黨員,1922年出生在本村,1942年6月參加民兵組織,1945年7月參加章丘縣民兵縣大隊,任中隊宣傳文藝幹事,1946年在泰安潘陽溝戰鬥中犧牲,年僅24歲。

韓延秀,男,1922年出生在本村,1942年6月參加民兵,1945年7月在章丘縣民兵縣大隊任班長,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12月28日,在普集壓踏莊的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5歲。

韓保端男,1928年出生,1942年6月參加民兵組織,1945年7月加入章丘縣大隊,1945年10月,在章丘城北小張莊戰鬥中犧牲,年僅17歲,是石斑鳩村犧牲年齡最小的民兵。

韓室堂(1921——1949)男,漢族石班鳩村民兵指導員,章丘縣工委組織部長,1946年南下,攻克南京後任上海市新華製藥廠書記,後被國民黨特務暗害。

故鄉的人們銘記著這些犧牲的烈士,那紅似火焰的黃櫨,就象徵著烈士們播灑的鮮血……

倖存者的印記

1949年6月,石斑鳩民兵隊隨章丘“南下工作團”南下,此後留在南方工作,其中有的參加了抗美援朝。部分抗戰英雄資料如下:

韓廷芝,(1927——2018)石斑鳩民兵隊長,南下後在寧波中學工作。

張元相(1927——2012),一九四五年九月參加村民兵隊,後編入章丘大隊,194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二月隨章丘南下兵團參加渡江戰役並立三等功。1950年10月入朝作戰,任排長,榮立國際二等功,回國後到北京參加英模大會。

王篤泉(1924——2008)男,漢族。1942年3月加入民兵組織,並擔任自衛團團長,同年由韓延榮介紹入黨。1949年6月隨南下大軍到浙江省寧波市鄞縣姜山和橫溪區工作。1985年7月離休,享正處級待遇。,因病去世,享年85歲。

韓吉照,男,漢族,1928年3月出生。1944年10月參軍入伍,194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山東魯中地區閆家峪、橫溝、朱公泉、張家莊、田鎮等地的抗日戰鬥及淮海戰役,曾被授予“獨立功勳榮譽章 ”,榮獲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1978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七十五師副師長。2008年2月26日,因病在南京去世,享年81歲。

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一個小山村,一段紅色記憶,一個個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待到紅楓漫山,讓我們去尋找那些英雄的足跡。

\u0006

石斑鳩村,那血染的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