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口罩究竟挡住了什么?

寒冷的冬季,不少人外出时都戴上了口罩,觉得保暖的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尤其是早上骑车去上班太冷了,戴着口罩还可以挡挡寒风,脸也不容易被吹到。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事实上,如果是自己生病了,戴上口罩是可以减少病毒传染给别人的可能,这是出于对别人健康的考虑。但口罩的保暖效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它起不到绝对阻断呼吸道疾病传染的作用,长时间佩戴反而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口罩这样戴 =“白戴”

1.长时间戴口罩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鼻子能将吸入的空气调节至接近体温,这是人体自然调节的机制,并能通过锻炼得以增强,使人的耐寒能力得以提高。如果长时间佩戴口罩,这种生理功能则会失去锻炼的机会,致使鼻部黏膜增温的能力下降,冷空气刺激鼻粘膜,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感冒。

正确做法:每次佩戴不要超过30分钟,可以摘下来透一下气之后再戴。一般5~6小时为上限。在能见度较好、空气比较干净的天气条件下,则不必戴口罩。


2.一个口罩连续戴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一个口罩一戴就是两三天,这是不对的。因为口罩在戴上一段时间之后,外面会沾满很多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而内面则会沾上带有细菌、病毒等的水汽和唾液等,如果口罩连续戴几天不清洗或者翻过来佩戴,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人体健康。

正确做法:最好是多准备几个口罩,一天一换。


3.口罩戴过揣包里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摘下口罩后,很多人都喜欢随手揣在口袋或包里,殊不知口袋和手提包里经常放置钱物,很容易导致口罩沾染病原微生物,等再戴时反而容易致病。

正确做法: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袋,每次口罩戴过后将口罩的里面向内对折后放入塑料袋内装好,再放入口袋或手包里。


4.盲目戴专业口罩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不同的口罩有不同的防霾效果。佩戴专业防护型口罩,要经过培训,如果不懂,最好不要随意佩戴。因为这些口罩,质地很厚,患者戴上去之后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感到头晕。

正确做法:只有被明确诊断的患者才需要佩戴专业口罩。我们一般最好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另外,心脏或呼吸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孕妇、戴后头晕和皮肤敏感者不宜戴口罩。


5.跑步戴口罩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近年马拉松运动和日常跑步打卡火了起来,不管是运动达人还是晒圈党,纷纷参与进来,尽管天气寒冷且有雾霾,不少小伙伴仍会选择室外戴口罩跑步。然而专家提醒大家,跑步时对氧的需求量比平时大,而口罩可能导致呼吸不畅甚至脏器缺氧,进而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正确做法:运动时不要佩戴,如果室外空气质量较差,可选择室内运动代替户外运动。


6.咳嗽不摘口罩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咳嗽或打喷嚏时,呼出细菌、病毒会附着于口罩内部,呼吸时会被吸入体内,影响健康。另外呼出的大量热气和唾液会溅湿口罩,导致其阻隔病菌作用降低,防护性变差。

正确做法: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先将口罩摘下避开人群,咳嗽或喷嚏后再佩戴。


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选择适合的型号

口罩戴得不正确,效果会大打折扣。口罩佩戴时最重要的是保证密闭性。比如儿童,要使用针对不同年龄段及脸部大小的儿童型口罩才好。

佩戴口罩前洗手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分清口罩内外、上下

医用外科口罩从外到内为,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要注意里外层。

浅色面是有吸湿功能的,应该紧贴自己的口鼻,将深色面朝外,鼻尖儿夹紧,将口罩完全展开,让口罩完全与自己的面部紧密贴合。

不要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注意口罩的上下侧,上侧为可定型的鼻条(金属条),能增加口罩与面部的贴合而提高过滤效果。

这样戴口罩等于“白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