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有兩套及兩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沒有房子的人要多得多,請問你身邊的情況如何呢?

紅牌樓觀察


那肯定是有房子人遠遠多過無房戶。中國人住自己住房的85%以上。剩下的15%估計大部分也有房的,只是擁有房子不一定在工作的城市。我在杭州。身邊60後全部2套以上,70後、80後,2套比例也挺高,只一套的也不少,少數租房(老家也有房的)。90後夫妻,雙方又都是外地人,沒房子的比較多。房價貴主要對外地人購房造成很大經濟壓力。


清晨出遊


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往往就是窮的窮死,富的富的要死。

以我們科室為例:我們所在科室目前一共有十個人,連同部門總經理一共十一個(我們部門分為4個科室,在不同辦公區,部門老總坐鎮我們部門),十一個人的房產情況:

1、總經理:3套房子,六十幾萬炒股資金,別問我為什麼會知道?因為老總每年的年終總結及個人資產情況彙報(我們是國企,中層及以上的領導幹部要彙報個人資產情況),都是我幫忙整理羅列交給人力部的。

2、總經理助理:總經理助理的房產情況未知,就日常中聽說的最少有五套以上,總助是一個guan二代出身,屬於不缺錢的主。

3、兩個主管:有一個主管家庭負擔重,去年才剛買的第一套,另一個主管,今年剛新買的一套180平的(原來有舊的),所以最少也是兩套之上。

4、七個科員:我們七個普通的科員之中,結婚的三個女的中,兩個與她們老公名下各有一套房子,均在市區;一個在市區、縣城以及縣城下面的鄉鎮各有一套(她在市區工作,他老公在鄉鎮,老家在縣城)。未婚的四個中:一個富二代美女,全科室房產最多的一個人,有次大家一起吃飯聊到房子時,細數一下,她家有12套,完全可以靠收租生活的,上班完全是玩的,最厲害的是去年我們當地新開一個盤,她家一下子直接買了3套;另一單身女子,自己購買了一套房子按揭;我自己也是隻有一套房子按揭;最後還有一個男的目前未買房。

也就是有我們科室11個人中,目前擁有2套及以上房子的人最少有7個人,而只擁有1套房子的3個人,未買房的僅僅只有一個,所以真的是有兩套及兩套以上房子的人比沒有房子的人還多,也就是所謂的窮的窮死,富的富死,這個社會兩極分化真的是極其嚴重。


鯉行者


樓主鄭州,做房地產營銷類工作。大學在本省211大學學的新聞類專業,工作後覺得媒體工資太低太累就轉行去做了房地產。從一個策劃助理開始幹起。剛開始工資2500一個月,剛開始覺得大家都象我一樣窮。但是後來跟同事一塊散步回家發現他已經在西三環買過房子了。而且他告訴我跟我另一個女性同事也在管南片區買了品質樓盤的房子。他還告訴我說我們的直系領導,約35歲左右,女性,手裡有5套房子,其中一套在海南。而我們公司的總經理,大boss,38歲左右,男,手裡保守也有四五套,家裡是鄭州東邊郊縣的拆遷戶,家裡也分了兩套房,在市區也有投資的商鋪。公司有些做上總監或經理級別的人也都有一套甚至兩套的房產。剛開始真是覺得貧富差距好大呀。

樓主有一位表兄,目前跟我合租在一起,他做的室內設計,聽他說他老闆,約43左右,男,在鄭東新區(均價2萬2左右)就有三套房。聽說他看了房地產稅的新聞,最近正著急出售賣出一套呢。

樓主近期準備在鄭州南五環外買套零首付的小三方戶型,算了一下,月供3700左右,近期要把20多萬的首付付了,基本上月需3800左右,加一起就是7500左右每月需要還銀行,覺得壓力太大,沒有償還能力,無奈作罷。只能以後準備結婚的時候買些二手房。

其實吧,只要等我們工資月薪一萬以上,感覺買房是可以的,先找些首付分期的樓盤。一大學同學,月薪4500左右,女朋友月薪4000左右,兩家人一同付了首付,在南四環附近買了套房子,準備結婚了。

有時候確實是感覺很不可思議,壓力挺大的,但是奮鬥吧。畢竟身邊還是有很多人靠奮鬥買的房子。身邊那些有兩三套甚至四五套房產的人,每個月也揹負動輒高到一兩萬的月供,人家也是靠自己奮鬥買來的,也不是大風吹來的。總之,奮鬥吧,朋友!


羊羊羊視頻剪輯


我有三套,辦公室和各科室人均兩套以上。現在都不缺房子,都住不了,別聽專家忽悠。鄉鎮駐地蓋的房子閒著60%,閒了七八年了,現在動員村裡搬遷,但工作難做,且換屆頻繁,新班子一下手搞形象工程,全部刷牆……三四線小城市也閒著30%以上。也就是剛畢業的到外地工作的能缺房。



雨曦頓悟


四線古城,身邊兩套或者以上的人不少,大多情況和我差不多,我自己結婚時買一套多層的133平方五樓,後來小時住的老房子拆遷給了一套90平方的,因為不喜歡高層,要的多層的三樓,一直空著,後來也一直看房,覺得結婚時的房子沒電梯,綠化也不行,拆遷房整體素質不行,老鄰居拆遷要的一期,都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撤了,遍地垃圾,綠地種的都是菜,所以不考慮在那住。去年買了一套123平方準現房洋房,共七樓要的三樓,已經做外立面,今年交房,以物業和小區環境為主打的大開發商,所以,有幾套房的不一定是炒房,想環境更好點吧,等交房後裝修好那兩套看情況再說吧!


龍族226


我是70後的。關於有房子這個話題,我認識的所有人中有交集的。只有一個人沒有房子,現在還租房子住外。其餘的最少都有兩套房子(一套老家,一套外面),有的甚至有五六套房子。沒有房子的這個是我初中同學,我們那年代兄弟姐妹特多,大多數人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初中畢業後,很多同學都不讀書了,選擇北上廣打工去了。只有少數人繼續讀高中和中專的。能讀大學的也只有三五個人。我初中畢業後去省城讀書和工作了,三十多年來跟初中同學幾乎沒有聯繫過,這幾年有微信了,一個拉一個建立了個初中微信群,畢竟小學初中同學都是家裡附近的人,可以說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雖然久不聯繫了,但相互之間還是大摡記得有這麼一個同學的。前年同學聚會時,聽說這個沒有房子的同學,是當時初中畢業後所有同學中最有錢的,原因是他有個爺爺在香港,八十年代探親回家,也許感覺虧欠愧疚老家的髮妻,所以就給每個兒孫每人20萬元作為補償。那時的萬元戶都可以說是有錢的富翁了,20萬元絕對是相當於現在的土豪一樣。聽本地同學說,他有錢後整天花天酒地的,尾巴翹上天了,年輕時無所事事,現在小孩讀大學沒錢了,香港爺爺又過逝了,沒有依靠了,老了才出來打工過日子。其他的堂兄弟買房的買房,投資的投資,現在日子過得很瀟灑。唯獨他貧困潦倒。唉!這人呀!要是不懂得珍惜擁有。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有的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有機會也不懂得把握。真的別羨慕嫉妒恨有錢人,很多有錢人的財富也不是天上降下來的。我認識的大多數人有房有車的人,都是靠自己努力拼搏節省得來的,幸福生活確實來之不易。只能說且行且珍惜吧!


知足常樂5371157501766


地方上基本上一家兩套房普遍,我老公在部隊時有一套房74平米,到地方說部隊有房就算有房,地方未分。我在單位集資一套房。現在部隊說有集資房把老公的那套上交,這邊集資房是部隊營區內不賣。仍是公寓房,合著我們都已退休,屬無房戶。


奧媛


座標山東菏澤,我部門35個人,只有7個人在市區一套房,其餘都是2套以上,單位是一個一般加工銷售企業,這裡棚改,只2017和2018就蓋了24萬套房子,僅那兩年蓋的房子72萬人居住沒問題(3人一套),2019年的再建房也不少,而這個地方的常駐人口恰恰僅有72萬人,這裡的房子價格倒是不低,就是沒有成交量,只有做房地產生意的幾個人為了數據好看,來回交易著別停了板。


讀書耕田行知


看什麼房子了,如果以商品房就算有不管區域,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有,幾乎認識的都有,同學關係好的舉例,a重慶市區父母早就買了,b成都姐夫借了20萬首付買了,c畢業就去貴州開鞋店房子也有,d鎮上買了房子結婚一般外地打工,e也是鎮上買了房子縣城開店,我自己還好家裡窮縣城買了,當然了有些人可能大城市家裡又窮這種就很難了,存點錢家裡借點縣城之類還是容易


強哥來了2019M


看過嘉賓們的回答,嚇的俺一身冷汗,不由自主的把相熟的同事都理了一遍。周圍9個人,家裡有3套房子的2人,一個是30+歲城中村的但不是拆遷戶,另外一個55歲是獨生女,家裡人都是國企一般崗位。家裡有一套房子的,4個,都是外地來的,都還有貸款。還有兩個無房,一個40+女本地人,腰纏萬貫卻住公租房,另一個小夥子外地的,租房子。

我,55歲男,全家四口人,一套房子。

以上不含辦公用房丶門頭房,那個咱不清楚。只大概知道住公租房那位有幾間辦公房出租每月有2萬左右收入。

另外,只論套不說面積似乎也不公平。他們的大部分房子都是在70平方左右。而且都在想著換大房子,143平以上的。

以上情況基本上屬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