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醫保統一後,自由職業者該“掛靠單位”還是“自己”交?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瘋狂的大腦


以前應該看到過一個類似的問題,是以為老闆問的,說他親戚想把社保掛到他的單位,這樣合不合適。

怎麼說呢,以公司員工繳納社保 ,現在要扣費的比例加起來還挺高的,那如果是去掛扣單位,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最後都是需要個人承擔呢,加起來估計不少。如果是以靈活就業的方式繳納社保,那其實只是交了個人部分,沒有單位統籌部分,當然,同樣的基數,靈活就業的繳納的金額,比單位的個人繳納部分要高,不過,肯定會比單位的個人部門加單位部分,要低。而且,單位要交的話,是五項,個人繳納只有三項。

所以,我是認為,直接以靈活就業的方式,自己交,可能會更省事,也更划算一些。不過,看最近的一些數據,基數應該是根據平均工資,在逐漸提高,要繳納的金額也在慢慢增加。但總的來說,社保是基礎保障,只要對這個國家還有信心,那有這個自然是更安心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繳納的時候,可以具體諮詢下當地政策,比如需要繳納的最低年限,養老金的計算邏輯,以及如果中間出現斷交,要怎樣處理比較好。這些都是比較經常遇到的情況,提前有所瞭解和準備,會更好一些。


康愉子


自由職業者是不是該掛靠單位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費,與社保和醫保統一不統一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縣按照省人社廳統一安排部署,在2009年就實行了“五險合一"試點,試點是期間,我縣將社保和醫保一兩個部門進行了合併,合併後,職工養老、醫保實行的是一個窗口參保登記,一個窗口繳費,為單位參保繳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對自由職業者來說,怎樣選擇繳納職工養老、醫保,由自由職業者自行決定,不會有任何影響。後來隨著各級醫療保障局的成立,我縣又將醫保業務從社保部門劃出,單獨成立了醫療保障局和醫保中心,醫保業務由醫保中心獨立辦理,“五險合一"模式終止。

題主說“社保和醫保統一後,自由職業者是否該掛靠單位繳納",我理解是題主對“社保和醫保統一”有了誤解。

社保和醫保統一,仍然是對“五險合一"的認可,還是為了實現一個窗口參保登記,一個窗口繳費,不可能將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併成一個險種,更不可能將社保部門和醫保部門合併成一個部門。既使社保和醫保統一了,自由職業者仍然有選擇性繳納養老、醫保的自主權。條件好點,養老、醫保都可以繳,條件差點,可單獨繳納養老保險。

至於自由職業者是不是該掛靠單位繳納養老、醫保,應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定,和社保醫保統一不統一沒關係。

假如你是女職工,在單位繳納養老、醫保已有七、八年,下崗後成了自由職業者,這種情況下,還是儘可能要掛靠單位繳納比較好,這樣的話,女職工在50週歲就能辦理退休,如不掛靠單位繳納,按自由職業者繳納,女職工得到55週歲才能辦理退休,明顯是不上算的。

如果不是女職工轉自由職業者的,自由職業者千萬不要掛靠單位繳納養老、醫保,單位繳納的話,五險都應繳,沒有選擇餘地,而自由職業者可選擇繳納養老、醫保,也可選擇單獨繳納養老,尤其是自由職業者繳納工傷、失業、生育保險沒有任何意義,只能增加自由職業者的負擔。

另外自由職業者要是掛靠單位繳納養老、醫保的話,也就享受不到社保補貼優惠政策,實在是得不償實。

所以自由職業者還是儘可能不掛靠單位繳納養老、醫保比較好。


溫馨社保


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繳納社保應該“掛靠單位”還是“自己”交呢?金投網小編認為這個要看自己的經濟能力,因為掛靠單位和自己繳納費用是不一樣的。

掛靠單位就是和掛靠單位籤一份虛擬合同,然後我們就以企業員工的身份繳納社保,我們都知道社保賬戶分為兩個賬戶,一個是統籌賬戶,還有一個就是個人賬戶。

對於企業員工來說,統籌賬戶中的資金由企業幫忙繳納,個人賬戶中的資金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因此掛靠單位繳納社保的話,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都需要自己承擔,相對自己繳納費用更大。

所以,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可以的話,“掛靠單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如果經濟能力不好的話,自己繳納會更適合一點,只要繳納年限滿足15年,退休後即可享受退休金。

至於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繳納年限需要著重注意,畢竟少一年,就需要推遲退休一年,以補足繳納年限。

除此之外,醫保最低繳納年限和社保最低繳納年限並不一樣,一般醫保需要男繳納年限滿25年,女繳納年限滿20年,即可享受終生醫療福利,同時每個地方的醫保繳納年限不一樣,具體需要查看各自當地醫保政策。

大家在關注社保的同時,不要忘記醫保的最低繳納年限哦~


金投網


評論員小韓:自由職業者不建議掛靠單位繳納。

如果自由職業者掛靠單位繳納,即便和單位建立了一份虛擬的勞動合同,但是因為不屬於正式的勞動合同,企業所承擔的繳納費用和你個人所承擔的繳納費用實際上全部由你個人來承擔。自己所承擔的繳費壓力是比較大的,要考慮清楚,收益是否大於投入。

自由職業者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社保,繳費水平是比較低的,因為靈活就業的形式只用選擇參保,其中的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並且繳納比例職工養老保險只需要承擔20%就可以了,醫療保險只需要選擇一個4%的也是可以的。

相對來說,掛靠企業單位交費,那麼養老保險就需要承擔24%,醫療保險需要承擔8%,失業保險需要承擔1%,工傷保險需要承擔0.5%,生育保險需要承擔0.5%。那麼相對來說掛靠企業單位自己的交費比例會高出不少,並且可能還需要承擔一筆掛靠費,所以說對自己來說是不划算的,並且最終享受到的社保待遇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說不要掛靠企業來繳費,自己還是按照靈活就業的繳費是比較合適的。


天閱財經觀察


因為單位掛靠和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計算方法,年限規定都是一樣的,所以單純看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話,自己交更為合適。

這是因為,掛靠單位繳納費用更高。

但是,單位繳納有別的好處,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下面由晶說社保為您深度解析:

01 自己繳納和單位掛靠的費用比較:

一、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

以青島市2019年最低繳費基數為例,繳費比例為養老20%,醫療10.8%,合計為30.8%,

共計費用:3269*30.8%=1006.85元

二、掛靠單位繳納社保:

同樣以青島市2019年最低繳費基數為例,繳費比例位:養老保險24%,醫療保險10.8%,工傷、生育、失業三項保險合計2.68%,

共計費用:3269*37.48%=1225.22元

小結: 經過比較,靈活就業社保比掛靠單位社保每月便宜218.37元,費用上是比較划算的。

02 掛靠單位繳納社保的好處:

一、險種全。

1. 單位繳納的是五項保險,包括: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 而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只有養老和醫療兩項保險。

2. 險種全,保障多,相對應的,可以享受的權益就更多。

二、單位繳納,可以提供買房、落戶、孩子上學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具的參保證明

有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對於外來人口想要落戶,買房,孩子上學,往往需要提供不少於兩年甚至五年的參保證明。

所以,對於近期有類似需求的人來說,儘量掛靠單位繳納。

03 寫在最後的話

綜上所述,因為靈活就業社保和單位社保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計算方式,待遇方面都一樣,所以如果是單純考慮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話,完全可以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更為划算;如果是考慮到生育需求,買房落戶,孩子上學等特殊情況,掛靠單位繳納更為適合自己。


晶說社保


互聯網時代,催生了很多網紅主播、自媒體從業者,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

而這類人由於是自己創業,沒有公司幫忙繳納社保,於是開始苦惱社保是要掛靠單位交,還是自己交。

社保的作用

社保包括五個險種: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

醫療保險:去醫院看門診、住院,可以報銷社保目錄內的醫療費用。

養老保險: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

生育保險:可以提供生育期間的費用報銷,包括產檢費、分娩費、生育津貼等。

工傷保險:在工作中遭遇意外或患有職業病導致勞動力喪失、身故,可以獲得補償。

失業保險:被公司解僱、遣散時,可以領取月度補助或醫療補助。

掛靠單位交和自己交有什麼區別?

平常單位給我們交的社保有兩個賬戶:一個是個人賬戶,一個是統籌賬戶。

我們自己交的那部分錢進入個人賬戶,這部分錢只能用於購買普通的常備藥;而單位幫我們交的錢中,有一小部分進入個人賬戶,但大部分是進入統籌賬戶。

統籌賬戶類似於眾籌基金池,交的錢直接進入當地的醫保基金賬戶形成面向所有參保人的資金池。當我們到醫院看病、拿藥時,社保目錄內的部分醫療費用就可以直接從這個基金池裡劃扣,這也就是所謂的醫保報銷。

① 賬戶不一樣

掛靠單位交社保跟普通企業幫員工交社保一樣,社保有分為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自交的社保只有一個賬戶:統籌賬戶。

這也就相當於自己交社保,只需交企業幫員工交的那部分錢,不需要交個人賬戶的那部分錢。

② 交的險種不一樣

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只能通過單位交,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是掛靠單位交的話,必須五個險種一起交,無形中就加大了很多費用;而個人自己交社保,可以選擇只交醫療保險或者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一起交。

③ 養老保險繳交比例不同

參加養老保險,掛靠單位參保的情況下,單位繳費比例是16%,個人繳費比例是8%;而自己參保的話,繳費比例是20%。

這樣一對比,掛靠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比自己交的情況下要多出4%。

④ 參保地區不一樣

部分地區不允許外地人在當地繳納社保,這種情況下自由職業者想要通過自己交社保就只能到戶籍地辦理;而掛靠單位繳納社保則不存在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在當地繳納社保。


綜上,掛靠單位交社保的費用明顯要比自己交社保的費用高很多,而且掛靠單位繳納社保存在虛構勞動關係的行為,有一定的法律風險,所以建議自由職業者還是自己交社保比較好。


九九讀財


自由職業的社保,到底是掛靠單位交,還是自己交好?

掛靠單位,就是以別的單位的名義給自己交社保,自己交呢,就是以靈活就業的形式自己交社保。結果都是需要自己掏錢,不過因為交社保的形式不同,繳納的費用也不相同。

一、掛靠單位

掛靠單位繳納的是五險,就是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險種全,保障多,保費自然也多。而且掛靠單位繳納社保,統籌比例是按照單位的統一標準,比如本地去年的繳費基數養老和醫療都是3269,但單位繳費比例統籌佔18%,個人佔8%,相比之下,掛靠繳費更多。

至於剩餘保險,如果生了孩子不想再生了,那幾用不上了,工傷保險,一般很難用到,因為只是掛靠,並不是人家單位的員工,即使出事,也不是因為掛靠單位的工作原因,或者在掛靠單位的工作地點,所以工傷認定很難。如果你剛好考了一個證書,這個證書恰好在國家規定的可以享受的職業技能證書範圍之內,那就可以用失業保險的繳費經歷,來申請這個補貼了。

對於掛靠單位來說,雖然統籌繳費的金額可以在所得稅稅前扣除,但接受掛靠也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風險,比如社保移交到稅務了,為了保持和社保一致,在考勤表和工資表上就要體現這個人的名字,那樣就會帶來稅務風險,畢竟這是一個虛假人力。

二、以靈活就業的形式自己繳納

首先以靈活就業的形式繳納社保,只繳納養老和醫療兩險就行了,同時因為單位承擔統籌部分,統籌部分的繳費比例降低為12%,直接下降6個點,參保人員的繳費壓力就小了。

選擇掛靠單位還是靈活就業,還是以自己的繳費能力為前提考慮吧。如果能力好,能負擔的起每年一萬好幾的社保費用,那就選擇掛靠單位,如果能力不好,那就先顧眼前,選擇靈活就業,每年負擔小一些。職工社保,因為有單位負擔統籌部分才稱之為社會福利,沒有單位負擔統籌,可能就是一種壓力。但一旦開始繳費,最少15年才能享受退休待遇,所以最好不要中斷,只能選擇壓力最小的方式繼續繳納。


簡淨軒語


樓主您好,社保和醫保統一以後,自由職業者是否該掛靠單位來繳納呢?我認為自由職業者不應該掛靠單位繳納,為什麼如果自由職業者掛靠單位繳納,即便和單位建立了一份虛擬的勞動合同,但是是因為不屬於正式的勞動合同,所以對於你來說,那麼企業單位所承擔的繳納費用和你個人所承擔的繳納費用應當全部由你個人來承擔。

所以說相對來說自己所承擔的繳費壓力是比較大的,這一點自己要考慮清楚,因為是得不償失的。如果能夠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自己的社保待遇,那麼相對來說繳費水平是比較低的,因為靈活就業的形式只用選擇參保,其中的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並且繳納比例職工養老保險只需要承擔20%就可以了,醫療保險只需要選擇一個4%的也是可以的。

相對來說,掛靠企業單位交費,那麼養老保險就需要承擔24%,醫療保險需要承擔8%,失業保險需要承擔1%,工傷保險需要承擔0.5%,生育保險需要承擔0.5%。那麼相對來說掛靠企業單位自己的交費比例會高出不少,並且可能還需要承擔一筆掛靠費,所以說對自己來說是不划算的,並且最終享受到的社保待遇也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說不要掛靠企業來繳費,自己還是按照靈活就業的繳費是比較合適的。


懂社保


這個問題要看地區,以深圳為例,不是掛靠單位就可以交,而是不允許掛靠單位代繳。

2016年7月份開始實行的《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中就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虛構勞動關係、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獲取社會保險參保和繳費資格”,也就是說,“掛靠”繳納社保是違法的。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真實存在勞動關係,員工才能通過單位繳納社會保險。換句話說,如果雙方沒有建立勞動合同關係,是不允許通過掛靠代理公司來繳納社保的。

現在的社保是一藍子計劃,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就是說這五類險種必須要繳,不可能選取其中一個繳納。

深圳以個體就業的繳納來說,如果按2200最低標準繳納(三級醫療檔),則每月繳納為550.49(2019年參考數據)


佛學漫話


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掛靠好還是自已交好,可以這麼各有千秋,兩個都有好的一方,也有不好一面。

我是職場新人秀,自已繳社保還是掛靠單位(自已出),對於自由職業者要怎麼選?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社保分為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含生育)以及工傷四大險種。其中:失業、生育、工傷這三個保險必須通過用人單位交納,個人是無法繳納自然也就享受不到這些保險提供的福利待遇了。

掛靠單位交納形式更靈活

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只能在戶籍地辦理,非戶籍地是無法辦理的,相比之下通過單位交納更靈活一些,可以在工作地參保。

掛靠單位費用高,風險高,享受的福利待遇自然也多。

1.費用高。

單位交納的社保分為個人和單位交納,也就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費用,並且根據一定比例承擔費用。其中: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屬於用人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也就是說如果通過掛靠單位繳納的話,單位部分、個人部分都需要由個人全部承擔,相比個人繳納費用高很多。

2.風險高。

掛靠公司繳納存在騙保的風險可是涉及違反法律法規,要是從這點來說可大可小。相反個人繳費屬於國家允許的範圍內,不存在風險問題。

3.享受的福利待遇多

  • 可以享受以公積金貸款利率購房。因為公積金保險只針對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的形式繳納,也就是無法以個人名義建戶以及無法繳納。

  • 享受像北京、上海等部分地區的購房、購車、積分落戶等資格。上面已經說過了,以靈活就業形式交納的社保,是無法在非戶籍地是辦理的,自然無法享受這些資格。而單位交納則可以在工作地參保。

  • 對於有產前檢查、醫療報銷以及生育津貼需求的女性來說,繳納這個保險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是人們所說生孩能賺錢的保險,指的就是生育保險。

相反,靈活就業形式更實在

相比掛靠單位繳納,靈活就業形式更實在,所以說,如果沒有對於上面福利待遇的需求的話,最好的選擇還是靈活就業形式。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在計算方式,年限規定都是一樣的,所以單純從這方面看的話,自已交納更實在。

綜上所述:自已繳社保還是掛靠單位,怎麼選?這個就要看個人需求是什麼再來確定。

我是@職場新人秀,和大家聊聊社保、職場那些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