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生命是一往无前的旅程

【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不推荐未成年人。

在传统的观点里,书籍总该有点什么意义,或者让人学到点什么。

但《在路上》没有,至少我没看到。

跨越大半个世纪,书页带领我们,走入战后的美国,跟着一群盲目又疯狂的美国青年,一路奔向西海岸。

坐着迪安·莫里蒂亚狂飙的二手车,看到另一个时代。

这种穿越时代重墙的感觉,清晰又过瘾,很值得分享。


“再见,杰克!

再见,我的凯鲁亚克!”

——痛仰乐队《再见杰克》

有一些书,你可能和它有着冥冥的缘分。


庚子鼠年初,为配合社区防疫工作,我需要居家隔离15天,必需品由社区工作人员放在门口,可做的事情不多。

百无聊赖中,先追了一个关于乐队的综艺(《乐队的夏天》推荐)。

偶然,听了痛仰的《再见杰克》,才想起杰克·凯鲁亚克——这个美国“垮掉一代”灵魂人物,以及书橱里积灰的《在路上》。

不敢相信,它竟然是学生时代家里“望子成龙”,购买的无数名著之一。


《在路上》:生命是一往无前的旅程

说到这里,真心劝各位家长不要再“迷信”什么必读名著的说法。

“跨掉一代”看字面就知道不会是夸奖,“灵魂人物”更是个中翘楚,书中流浪、盗窃、酗酒、滥用药物、混乱的性……总之,没一点适合小朋友。

即使对成年人,小说的半自传性质,和充满破碎感的表述,也很劝退。

长长的27万字,风驰电掣,没给读者留一丝间隙。

思考?不需要思考,你只需要上路。

听说这书是凯鲁亚克十天内打完的。

自己手工粘成卷的超长稿纸,可以连续打字,不用换纸。

我猜没什么浪漫的文学梦想,这大抵只是个有话要说的青年,说完,领钱,继续上路罢了。

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们吹一下50年代美国公路上的风,淋一场让人冻饿交加的雨,感受一下生命的飞驰。


作者独特的表述方式,使我很难回忆起书中太具体的情节。

但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从某个维度,我们可以相互谅解。

我是个不太喜欢旅行的人,尤其不喜欢毫无准备的上路,但这些年为了所谓的工作需要,也难免漂泊。

久而久之,年少时一定要留在城市的心,开始模糊。

开始怀疑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颠沛流离是要配怎样的结果。

我答不出来,也不能停步。

正如时光那头,一群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青年人,受到命运的感召上路,没有终点,难辨归途。


也许,生命本来就有许多没有答案的事。

只是在没有答案时,有人选择停下来,想清楚;有人选择视而不见,自欺欺人;有人选择加速度,冲过去。

选择是生命个体的权利,对错是世俗价值的判定。

在我看来,与其给《在路上》赋予那些“傻气”的意义,不如将它当做,青年一路向前,留下的些许痕迹。

也许少了点华美的辞藻,也许不那么符合主流价值,但它曾是那样恣意的青春,是那样鲜活的生命。

最后

“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封面来自网络,不确定是不是杰克·凯鲁亚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