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自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諸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中重新劃定了勢力範圍,幾個主要國家都獲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普魯士的領地比戰前又擴大了一些,而德意志仍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諸邦國並沒有恢復成神聖羅馬帝國,而是聯合成立了一個德意志聯邦,經過協商(武力脅迫)曾經的300多個邦國被重新組合,在拿破崙戰爭中出力少的、中立的、甚至投敵的邦國都被合併,最終只剩下了39個邦國,最強大的奧地利成為了聯邦主席,而普魯士屈居第二。以普魯士人的性格肯定不願意當老二,因此普魯士就走上了和奧地利爭霸的道路。

本文主要講解諸侯間的爭霸和新的徵兵制。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維也納會議後歐洲勢力範圍


德意志諸侯間的爭霸:

至此,歐洲終於進入了和平時期,經濟發展成為了各國的重中之重,普魯士也是如此。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就放緩了軍事建設,轉而大力發展經濟。在腓特烈大帝時期,雖然普魯士軍隊在南征北戰中獲得歐洲第一陸軍的稱號,但是他們的軍事建設是畸形的,因為歷代國王都是通過透支國民經濟來發展軍事,這屬於嚴重的偏科行為,經濟與軍事缺一不可,你只搞軍事不搞經濟,國內早晚會崩潰。因此當和平來臨後,普魯士就把重點放了經濟建設上,經四十多年的發展,普魯士的經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普魯士在德意志聯邦境內成立了一個關稅同盟,使得諸邦國的經濟開始互相聯通、相互依賴,逐步向德意志聯邦經濟一體化靠近,而作為關稅同盟的領導者,普魯士的獲利最大,周邊邦國的經濟已經開始依賴普魯士,因此普魯士的地位在德意志聯邦中大幅度提高,同時經濟的提升帶來了綜合國力的提升,這也間接激發了普魯士統一德國的決心,你想要統一德國,首先就要成為德意志聯邦的大哥大,這就需要跟老牌強國奧地利奪權。

奧地利比較守舊,它只想維持德意志這個分散的局面,因為奧地利是聯邦主席,他掌控著聯邦的很多日常事務,只有諸邦國各自為政,奧地利才能從中獲利;同時德意志之外的很多國家也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德國出現,畢竟普魯士具有很強的侵略性。相比於奧地利,普魯士還是差了一籌,雖然二者早就開始爭奪德意志聯邦的霸主地位,但是那隻限於經濟上,當牽扯到政治上的時候就需要通過武力來解決了。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1850年是普魯士跟奧地利爭奪霸權的一次交鋒,這一次交鋒普魯士受到了沙皇俄國和奧地利軍事上的雙重壓迫。為了應對有可能爆發的戰爭,普魯士國王開始全面動員軍隊,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各軍隊開始集結,在動員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已經三十多年沒有過戰爭了。和平時間太長了,使得軍隊在動員的時候完全沒有經驗,各種前期準備工作異常混亂,最終導致軍隊動員超出了預期。這不是最嚴重的,本來普魯士已經進行了戰略上的軍事部署,就等軍隊到位就可以執行了,但是軍隊遲遲不能集結。最終導致普魯士失去了先機,使得奪權失敗,普魯士國王被迫承認奧地利的霸主地位。針對動員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普魯士軍隊又開始了改革。

普魯士軍事人員構成:

普魯士的軍事力量由常備軍、後備軍、國民軍組成。從拿破崙戰爭結束到1850年,普魯士軍隊的數量幾乎保持不變,而奧地利和沙俄他們都擁有大量的常備軍隊,相比數量而言,普魯士軍隊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另外普魯士軍隊動員的後備軍和國民軍的軍事素質水平也非常低,他們缺乏本該擁有的軍事訓練,這是由兩方面造成的,第一是因為執行力度不夠造成的,很多年輕人通過各種手段逃避兵役,身體好的花點錢就變成身體弱的了,這直接導致兵源被縮減,質量下降;第二是因為在和平時期普魯士的精力都放在經濟上面了,軍費消減這使得本該徵召的人數會少招,本該擁有的訓練次數被減少,本該訓練的時間也被縮短,因此普魯士在兵源的素質上也比不過奧地利和沙俄他們。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常備軍:

常備軍由目前現役的軍事人員和正在訓練的人員組成,男性從20歲開始服現役,現役的軍事人員服役三年,三年後退伍回家轉為預備役士兵;預備役士兵每年都要接受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和參加軍事演習,預備役士兵服役時間是兩年,兩年後也就是25歲時轉為後備軍。常備軍負責和平時期的軍事任務和戰爭時期的主要攻擊任務,和平時期的軍事任務包括軍事威懾、軍事訓練、軍事演習以及守備警戒等等;戰爭時期常備軍執行主要的攻擊任務,戰時常備軍都會被擴編,平時常備步兵師只有百分之四十的編制,戰時才會補充預備役士兵和第一類後備軍士兵達到滿編步兵師的標準。滿編步兵師由兩個步兵旅組成,一個全部由現役士兵組成的現役步兵旅,另一個由預備役軍官和士官為主體後備軍士兵組成的預備步兵旅。當然退伍回家的預備役士兵還屬於原步兵師的編制內,如果受到了徵召,預備役士兵要回歸原單位和職務。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普魯士步兵衝鋒


後備軍:

後備軍由退役的常備軍士兵組成,也就是預備兵士兵退役組成的。後備軍根據年齡分成兩個檔次,第一個檔次由略微年輕一些的後備軍士兵組成,他們需要服役7年,也就是從25歲到32歲,在這期間他們需要參加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軍事訓練,通常來說都會持續一個月,另外也會參加跟常備軍一樣的軍事演習,一般這種軍事演習的規模都比較大;當第一個檔次的後備軍士兵達到在32歲後,就會轉為第二個檔次,然後繼續服役7年,也就是從32歲到39歲,在這期間是不需要參加軍事訓練的,畢竟年齡大了,沒有年輕人的體力和活力了,到39歲後轉為國民軍。後備軍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被徵召,而且這兩個檔次的後備軍,在戰爭時期所執行的任務也是不同的。第一個檔次的後備軍就是跟常備軍混合組成野戰師,負責主攻任務,執行和常備軍相同的任務;第二個檔次的常備軍負責守備警戒任務,畢竟第二個檔次的常備軍缺乏訓練以及老齡化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上前線的。在1850年的軍事動員上,步兵師本該由第一檔次的常備軍補充滿編兵力,而實際上很多步兵師都是由第二檔次的常備軍補充的兵力,第二檔次的年齡大,而且長期缺乏軍事訓練,由這種常備軍組成的野戰步兵師質量肯定是下降的,比不上奧地利和沙俄軍隊很正常。而更加無語的是,還有很多第一檔次的常備軍沒被徵召,野戰步兵師本該由他們補充兵力的,從另一個方面說1850年的軍事動員顯的非常混亂不堪。當然後備軍的徵召是不會迴歸原單位的,通常來說都會加入當地的常備軍。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滑鐵盧戰役


國民軍:

國民軍是由不服兵役的適齡男性組成的,這包括16歲到60歲之間的男性。因為常備兵都是從20歲開始徵兵的,而且是挑選的,因此會有很多人沒有入伍,這些人就是組成國民軍的主體。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經過軍事訓練,除了那些退役的後備軍士兵。當然基本上用不上他們,除非國家進行全面動員,做好擴大戰爭的準備,一旦全面動員,國民軍會參加軍隊臨時性組織的軍事訓練任務,他們基本上沒有編制,武器也不固定甚至需要自帶武器,一般只有遭到強敵入侵的時候或者戰爭規模擴大後他們才會接受臨時性徵召,通常會負責維護治安、一些警戒任務或者其它需要配合軍隊的輔助性任務。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戰鬥力,如果真的需要他們上戰場,那會由一部分軍官和士官為骨幹領導他們,不過真到了那時候說明普魯士也要完蛋了。在1850年普魯士全面動員的時候,這些雜牌中的雜牌人員就讓普魯士國王感到很無力。如果一旦跟奧地利和沙俄他們爆發戰爭,那麼兵力較少的普魯士常備軍是擋不住俄奧聯軍的,到時候會有一場入侵戰,靠這樣的國民軍可防不住敵人的進攻。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兵役制改革:

1850年,在軍隊全面動員結束後,普魯士國王和軍隊高層已經意識到了動員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常備軍數量太少,後備軍和國民軍則缺乏訓練。因此國王和軍隊準備增加常備軍的數量並進行一定的軍事改革,但是卻遭到了議會的反對,議會不想看到王權在被增加,因為普魯士國王擁有普魯士常備軍的指揮權,因此這一系列擴軍和改革就被拖到了1862年,首相卑斯麥的上臺消除了這些反對意見,因此變革開始。

變革第一條就是改革兵役制,增加常備軍的數量,也就是擴軍。通過兩個方法來擴軍,第一個方法就是擴大招收新兵的規模,這個好理解,就是多徵兵唄,根據人口數量,每年招收6.3萬人新兵;第二個方法就是,通過消減後備軍的數量,延長預備役士兵的服役年限來增加常備軍的數量,之前的預備役士兵是服役兩年,現在的預備役士兵要延長三年服役時間,也就是說現在的預備役士兵服役時間是5年,再加上做現役士兵的三年,也就是常備軍要服役8年,之前是三年現役加兩年預備役,現在是三年現役五年預備役,士兵到28歲的時候在轉入後備軍。後備軍之前是分成兩個檔次的,25歲到32歲一個檔次,32歲到39歲一個檔次,現在改成28歲到39歲就這一個檔次,後備軍服役時間改成11年。這樣改革以後,年輕士兵在常備軍的服役時間延長了,使得常備軍的數量增加了。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騎兵


這裡補充一下:1848年以前普魯士常備軍的步兵現役期限曾經有段時間是2年期,2年後轉成預備役,當然騎兵和炮兵現役期限都是3年;這樣以來導致的結果就是平時的常備軍數量被進一步縮編,而到了1848年普魯士發生了一件事導致步兵現役從兩年變成三年。1847年普魯士國內經濟不景氣,這直接導致大批人員失業和降薪;同年普魯士的農民欠收,導致很多人捱餓,引發對普魯士政府的不滿情緒。而後到了1848年的時候,法國國內爆發了二月革命,人民自由風席捲普魯士,本事對現狀不滿意的普魯士人民爆發了農民起義以及市民遊行,並且越演愈烈,最後普魯士出動軍隊鎮壓,然後發現居然有很多軍隊支持叛逆者,普軍高層認為,這是由於士兵現役期限時間不夠,導致士兵的忠誠度沒有訓練出來,因此由兩年延長至三年。

新普魯士軍隊的崛起:諸侯間的爭霸和兵役制度的改革

訓練


通過兵役制改革,使得普魯士軍隊數量大增,從1850年的15萬人常備軍,變成了1870年的70多萬常備軍,當然現役部隊在和平時期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滿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