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禪|古鎖裡的重重“機關”

說起機關鎖,就聯想到古墓小說或者民國諜戰片裡的情節,絕密機關的設置一環扣一環、險象環生。家住中街路社區高師巷,73歲的蘇州人華德明收藏機關鎖。清中期到民國期間的民間用機關鎖顯然不如文學影視裡緊張刺激,不過20餘年的機關鎖研究下來,老同志的思維方式從蛛絲馬跡來看,還是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太值錢的好玩兒物

華德明收藏的600多把古鎖,從清中期到民國,長的、方的、圓的,形狀各異,鐫刻的圖案也應有盡有。

《辭源》曰:“鎖,古謂之鍵,今謂之鎖。”鎖有另一層意思:“一種用鐵環勾連而成的刑具”,引申為拘繫束縛。古鎖是民間常見的日用器物見證,種類繁多,材質有銀鎖、木鎖、銅鎖、鐵鎖、景泰藍鎖等,造型多樣。

身心禪|古鎖裡的重重“機關”

說起收藏的源頭,他先忍不住“自嘲”:“這叫‘垃圾貨’,叫現在可供收藏的東西越來越少了,也成了‘雜件’一類。以前沒人要的,談不上收藏。”很多舊鎖由於是銅質,相對易保存,且大多是民間流傳下來的老物件,“所以很多也可以說是從‘垃圾’堆裡淘來的。”要麼當時打不開,要麼是壞掉了的,剩一個鎖殼子,或缺鑰匙或少其他部件,一般人搞不太清楚鎖原來的樣貌和機關,其實是挺漂亮的機關鎖或稱迷宮鎖。看著好玩,又考慮到承受能力,華德明花很少的錢,將鎖買回來自己研究、修理、把玩。

東西是便宜得很,但他花費在修理上的功夫不得了,直至今日,仍不斷摸索之中。玩了20年有餘,到後來,他一見其中一些款式,就特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家裡至今有不少半拉子的古鎖,等著相匹配的部件在日曬雨淋中逐漸褪到差不多的成色,然後再繼續修理。“我很喜歡古老的東西,外形漂亮雅緻,裡面好玩有趣,又很有些傳統文化意趣在裡面。”

小小銅鎖也是機關疊疊

根據資料記載,按照暗門機關鎖的造型及機關設計,鎖可分為外鎖和內鎖,外鎖又被稱為“明鎖”,內鎖被稱為“暗鎖”。“明鎖”就是一眼能分辨出鎖孔的鎖,且比較容易打開,而“暗鎖”乍一看找不到鎖孔,有的也看不出是一把鎖,這就是我們看“暗鎖”的趣味。

暗門機關鎖又分迷宮鎖、連環鎖 、“三巴掌鎖”等。在制鎖行業,迷宮鎖當屬傑作。最簡單而典型的迷宮鎖,是鎖上有巧妙的暗門裝置,找不到鎖孔,從而沒法開鎖。鎖芯的主體由鎖柱構成,每一把鎖的鎖柱數量多少不一,鎖柱越多開啟步驟越複雜,這一點上是足見鎖匠智慧的。

身心禪|古鎖裡的重重“機關”

迷宮鎖的正面看上去像漢字“凹”,鎖體底部鑰匙孔的設計有“一”字形、“工”字型,也有不規則形狀,華德明那裡的鑰匙孔還有“吉”字型。暗門鎖的鑰匙設計也頗為巧妙,有的雖外形簡單,但需兩把鑰匙互相配合,有的如匙狀,前端設有方形孔,有的為蟹鉗狀,還有如意狀等。

華德明拿出一把清代銅鎖就成“凹”字型,找不到開鎖的鎖孔,就連鑰匙都被外殼牢牢套住,無法打開。經他反覆一番連環動作方看明白,原來鎖的左右兩個凸起的地方各有一朵精美的小花,其中一朵是一道設計,往下輕輕一撥,開了第一道機關,側面掩在鎖孔上的銅蓋子向一個角度轉開,有的是翻開,這樣鑰匙才能伸進露出的鎖孔內。

暗門鎖的機關設計不僅在鎖的內部,也體現在鑰匙上。有的鑰匙不是一根,兩根疊合在一起,或者鑰匙外面還有一個鎖套,先想法子解開鎖套,才能取出鑰匙。鑰匙兩根合併,也自有用處,“如果掉在地上,腳一不小心踩到,那麼兩根合併在一起的,堅固度肯定勝過一根,這是一;再有,另外一根雖然不是鑰匙,但也能起到鑰匙柄的作用。” 華德明解釋。

精巧細緻,環環相扣

“這把鎖的造型多特別,側面看,像是一個人背了一把長劍。”華德明手掌裡攤一把民國時期“老漢背劍”款式的銅鎖。他的鎖全部來自於蘇州地區,也一概屬於蘇幫鎖。蘇幫鎖的特點就是精巧,區別於北方鎖的大氣。名堂經也多,有“老漢背劍”“將軍不下馬”之類款式。“老漢背劍”其實也是一道機關,老漢“拔劍”,機關才能開。鑰匙開了鎖後,就一直搭在鎖上,所謂“將軍不下馬”,丟不了。當然,如果仔細,找準角度,還是可以從鎖頭上脫開。

身心禪|古鎖裡的重重“機關”

迷宮鎖的設計獨具匠心,結合了數學、物理以及心理學的知識,將原理熟記,很快就能將迷宮鎖成功開啟。華德明說,就他眼見的從前民間用鎖,做工精細,外形花樣也較多,但內部結構比起現代鎖來還是要簡單得多,鎖柱大多數是使用多對簧片,“機關”即是如何巧妙的“收”與“放”,因而偷盜之人,如果是有心解鎖,是比較容易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不單是鎖,華德明還收了一些民國出品,看起來像大戶人家使用的梳妝盒。這些梳妝盒精巧到像組合櫃,不單可以置辦在家中使用,疊疊套套,還可以分體出旅行用部分,且麻雀雖小,各種功能完備到與家用整體的一模一樣。實際上,就連他自家的裝修,也能看出“機關”來:牆體內嵌式置物架設計了暗格、翻蓋,看來20餘年的“機關”研究,老同志是玩上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