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娶媳妇新标准,女方要求“一高、一动、一甩”指的是什么?对此你怎么看?

新大风歌


您好!这个问题发财马来解答。

人生三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的确,娶媳妇对于一个家庭着实是大喜事一件,相对于当事者来说,更是一生难忘的大事。但是眼下的结婚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动则房子外加礼金大几万,甚至是十几万也是常有的事。

子女结婚是我们大家很重视的事,需要好长交流沟通。特别是现今农村规矩礼节繁琐,一年三大节外加相家、下定礼等,一来二去没有足够家底是应付不过来的,于是有些家庭借债娶媳妇也是在所难免。

就题主的问题陈述人如下:

1.一高:顾名思义指房子。房子尤其是城市房子,在我们大家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当下青年男女谈婚论嫁首先一条就是房子,多半情况下没有房子就没法进行下文,这或许是眼下谈婚论嫁最大的一项开支。


2.一动:泛指家用小汽车。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作用代步工具已越来越普及,而它也作为一种时尚广受时下年青人喜爱。因此它也是时下青年男女谈婚论嫁的又一项开支。

3.一甩:泛指男方父母。一来眼下年青人,特别是女性大都爱干净;二来年青人与老年人生活习性、饮食及兴趣爱好等大不相同;加之有少数家教欠妥的家庭,教育了不太尊重老人的女儿,于是便有了“一甩”一说。

小结:题主所说的上述几项在眼下年青人谈婚论嫁的确存在。但随着美丽乡村振战略的持续推进,相信这种无聊粗俗令人抵制的现象会日趋改观,取而代之的是文明婚礼、和谐婚礼……

2019-9-9


发财马


一高一动是指房子和汽车,而一甩,我有点摸不准,是指存款吗?

我大姐一儿一女,女儿在前面,儿子在后面,两个相差一岁。

女儿大学毕业了在南方某个城市远嫁了,两个人一起首付了一个小房子,目前房子是出租,月供50O块是男方在供,有一个儿子,今年九月要上幼儿园的小小班,是我大姐在带。两个人现在在闹矛盾,其实在怀孕生孩子时就产生了问题,我一直认为母亲生宝宝必须要带宝宝至少三岁,但是那个宝爸只想一个月出一千块给宝宝买奶粉,所以我姐的女儿在宝宝八个月时就回到工作中去了。现在,我大姐的儿子今年也结婚了,十月份要迎来新生儿,然后就是我大姐不能再带女儿的孩子,而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要么母亲辞职带宝宝,要么请保姆,但是宝爸不愿把工资卡放在宝妈的手上,说自己的钱要回家造房子,要还债。

我大姐儿子,早几年谈的女朋友,都谈婚论嫁了,那个女方妈妈要房子要车子还要彩礼二十万,而房子要二套:一套小区房住,一套门面房做个生意或者出租,两个人分手了。今年这个新娘:一套房一部车,彩礼十万。我大姐和大姐夫对这个媳妇是捧在手心里。

网上一说到彩礼房子,就有那么多那么多人喷那个女的,有没有想过是谁推高了这些???是谁放大了这些?为什么男男女女美好的婚姻之中会有千万万座大山。

我不是替女的说话。

但是现实中,不要房不要车不要彩礼的女人过的那个日子,男人体会到了吗?男人珍惜了吗?男人思考过了吗?



头顶有蓝天123


今天坐公交,上来一位大妈,我起身给她让了个座。大妈笑着问我:小伙子今年多大了?我:26了。大妈:26了还挤公交车呢,我女儿22都买车了。我尴尬一笑:哈,攒了点钱,今年年初给我妈买了辆车。我妈一把年纪了,不能让她挤公交车买菜啊,您说是吧。



爱国恨滩


我是个结了婚的90后农村女人,对这个真是再了解不过了。一高就是得有楼房住啊,一动就是得有轿车开啊,一甩就是不跟南方父母住一起啊,俩小夫妻单独买个楼房,自己住。

像这些个结婚时提的要求呀,条件呀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像我爸妈那个60年代末70年代初,结个婚,差不多的就是一个手表,一个缝纫机,像我姥那年代,那结个婚更是"便宜"。所以说啊,这个所谓的彩礼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像我们女人,我们爸妈辛苦养育我们二十多年,到最后,能什么也不要,什么条件也不提吗?肯定不行啊,结了婚日子过得好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生活幸福嘛。可是,一旦在婆家日子不好过呢,一旦过不下去了呢,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只能收拾收拾再回娘家啊。所以说啊,结婚的时候,女方提
出点合理的要求和条件,是一点都不过分。我认为


健小乐


我农村老家是个一百户左右的小村,村上居住着一千一百多口人。三十多岁没有娶到媳妇的“小光棍儿”就有六十多个。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悄然而至的这“一高、一动、一甩”闹得。下面就让我带你们走进我的家乡,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不一样的“三个一”婚嫁标准。

“一高”指的是什么呢?

我老家农村的“一高”指的是男方为女方在城里买的楼房。时代在变迁,从早年农民娶媳妇的土房子,一间屋半拉炕,到八十年代的土坯房砖包皮,再到现如今的农村大砖房起基挂瓦,宽敞又明亮。街道两旁一幢幢农村风格的两层小楼也拔地而起,整洁而美丽。见证了改革开放一来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可是,那些一生下来就掉在蜜糖罐儿里孩子们,没有经历过祖辈父辈的困苦与艰难。一味地贪图享受,坐享其成。到了结婚年龄恨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奢求都变成 现实。一小部分经济条件 好一些的家庭,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几乎是倾其所有。苦了那些靠天吃饭的农民家庭,和一些模样长得不太标准的男孩子,这些人家的父母为了不让儿子打了光棍儿,不惜“打破脑袋扇子扇”,以至于债台高筑,负债累累,后半生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替儿子还债,心酸和无奈苦不堪言。

现在说说“一动”又是是什么呢?

“一动”就是价位不断攀升的小汽车。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时期的“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标签,也是那个年代婚嫁中最高的标配。是它们伴随着老百姓走过了一段能使人开怀大笑,也使潸然泪下的历史。在他们一生中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怀,也在其头脑中打下了坚实的烙印。时代在发展,人们对于结婚的观念也在改变,那个时候令人炫耀的自行车,也早已退出了作为婚嫁聘礼的历史舞台,完成了它的使命。

现在的农村出行基本都变成了四个轮子的小汽车,且每年都在呈递增趋势。一些家庭的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女孩子的聘礼不断攀升水涨船高,对汽车的要求一般价位都在10万元以上,男方家里原有的代步车已经不能满足择偶的条件了,于是还需要添置新的小汽车,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增加了经济负担。农村小汽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使得原本就不宽的乡村公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时常出现堵车现象,给出行也带来了很多不便。

最后在聊聊“一甩”。

其实就是这“一甩”各地争议最多。有的认为“一甩”指的是个人的“存款”,就是说拿过彩礼钱以后,男方还要给多少存款;有的直接从字面意义解读,就是甩掉男方父母,有的签字作为证明,那阵式就差上衙门口画押了。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我所在的农村老家的“一甩”,指的是女方怕嫁过去后,担心彩礼问题会使男方家庭欠下太多账,到时候由自己来还,所以,很多女方一般婚前就会一次性撇清说明,把这件事甩的一干二净,说白了就是过了门一分钱的账也不认。至于说 甩掉父母,实在是言过其实。倒是我们老家很多结婚后的媳妇,整天不思进取懒惰成性,自己的日子过不好,加上因为婆家兄弟多,总会怪罪老人分家时财产方面分配不均,一些家庭琐事一碗水端不平,产生怨恨心理,和男方父母出现矛盾,发狠才会说出从此不认父母,甚至说出活不养死不葬大不敬的话来,伤透了他们的心。

在农村,高额的彩礼已经成了很多家庭不能承受的负担。父母想让自己的儿子早日娶上媳妇,传宗接代,就不得不承受高额彩礼带来的巨大压力。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大量的务工人口流动、加上重男轻女引起的男女比例失调,农村适婚女孩子数量锐减。高额彩礼在农村更会存在攀升的空间。再加上攀比成风爱慕虚荣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使得农村家庭要想娶上媳妇会变得越来越难。

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光。惟愿新一代的年轻人解放思想破除陋习,放眼未来。从我做起,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放下懈怠,努力进取,推动新时代乡村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就在前方。


农家时光印记


俺老家是豫东农村的,因为有年迈的父母在农村老家,一年总要回老家三四趟,而且每次回去总要住一段时间,所以对农村目前的婚俗还算比较了解。

我们老家地处鲁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据说这一带是娶媳妇要价最高的地方,像一高一快一甩这些农村娶媳妇的新标准,在我们老家哪早就实行了,而且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一高”,原来在农村有个两三层小楼就算一高了。现在不行了,最起码要在县城以上的城里有一套楼房才算一高。“一快”也提前标准了,以前有辆七八万的车就算一快了,现在最起码也得是辆十万以上的车。“一甩”就更邪乎了,结婚欠下的债务要全部甩给父母不说,就连赡养老人的义务也要甩给别人。在我们老家哪,如果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的比较好娶媳妇。因为,父母老了可以推给女儿赡养。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农村人现在确实有俩钱了,你拿不起有人拿得起,造成了互相攀比。二是现在的年轻人坐享其成的思想严重,想趁着结婚,让父母把啥都给自己准备好。三是确实存在男多女少的问题,这和物以稀为贵一个道理。

我想农村娶媳妇的新标准不管是啥原因造成的,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有自我奋斗的精神。结婚时父母给的再多,如果自己不努力奋斗,也不能吃一辈子。再说父母也不可能跟我们一辈子,他们总有老的那一天,总有离世的那一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大山160420529


在农村结婚现在可是要求非常高的,我小时候问过我奶奶那个时候是怎么结婚的,我奶奶说那个时候你爷爷就拿了10块钱和两包糖这就算是已经订婚了,在结婚的时候由于我奶奶家离我爷爷家距离稍微有一些远,于是我爷爷就借了一辆在当时农村开着非常有面子的一辆车“手扶拖拉机”就这样把我奶奶娶到家了,我奶奶还笑着说如果放到现在三辆手扶拖拉机我也不会上车的。


那么现在在农村娶媳妇不但要求要有三金这里的三金指的就是“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但是最近几年还多出几个像问题当中说到的“一高”“一动”“一甩”指的到底又什么呢,那么今天我就结合农村现在结婚的要求来讲一讲。

现在结婚“一高”指的是什么呢

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现在农村的住房,每家每户都是楼房,这几年农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就连现在结婚的要求也在慢慢提高,比如这里的“一高”指的就是楼房,以前都是三间大瓦房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都要求必须是楼房了。



因此很多农村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在家里承包很多的农田挣钱,为的就是能够盖上新的楼房,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结婚,不过现在还有一说就是家里有楼房,县城也要买房,其实想想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安安稳稳幸福的过日子比什么楼房都要好。


第二个“一动”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在20年前就有这“一动”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一动指的是自行车,而现在可不同往日了,现在在农村出行基本上都是四个轮子的小汽车,那么现在的这一动指的就是汽车,汽车这几年在农村几乎每年都在增加,现在有的村庄因为过年回家都开着车,导致连停车的地方都没有,甚至从来不会堵车的农村也会堵起车来。

毕竟时代在发展因此大家对于结婚的观念也在改变,因此我认为绿色环保节能才是一动的最佳选择比如以前的自行车和现在的电动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个“一甩”到底指什么呢

想必很多人都会疑问这个“一甩”其实这个一甩指的就是个人的“存款”那么在现在农村结婚的时候不是说你拿了多少彩礼就可以了,而现在还要看你拿过彩礼以后还有多少的存款,这个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结婚以后两个人都年轻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去获得才是最好的存款,同时也是最幸福的存款。


综上所述:

结婚不是盲目的攀比而是要实事求是,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是因为有多少的物质,而是两个是否愿意为美好的生活所奋斗。


纪录乡土


我是乡村淇译,一个在农村种植水稻和养殖河蟹的八零后农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在农村青少年娶媳妇确实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我犹如还记的我的父母跟我说过,在他们结婚的时候是没有要这么多的东西的,那个时候结婚也就是有两床被,有一个柜子就不错了,住的房子还是跟另一家住的对面屋。一个房子里面住两户人家,哪有像现在这样又是冰箱又是彩电的。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夫妻俩结婚都是白手起家的,那个时候也是家里穷,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不像现在的“一高,一动,一甩”那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先说这个一高。

这个一高就是你必须得在城里买楼房,不要农村那个平房,这个也是很困扰农村人的。像以前在农村有一个三间大瓦房那就是不错的了,可是到了现在不好使了,你必须得在城里买楼房。

那这个一动又是什么呢?

这个一动指得就是必须有小轿车,这个也是现在结婚的标配了,在谈到谈婚论嫁的时候,都是会提起这个的,因为你在城里买了房子,上班和回娘家什么的自己有车了不是很方便了吗。不用再去用受挤公交的那个路了。


那最后这个一甩呢。

这个一甩就有点不地道了,这个也就是在结婚的时候的一些费用和买楼买车而拉下的饥荒是不能带给她们小两口的,也就是说父母为了儿子结婚所借的钱要父母自己还。这个看起来就有点不地道了,这样也是会增加婆媳之间关系的。


在我看来这个也就是在比较落后地区人们的思想吧。都是想要一个高额的彩礼你,大家在比着看谁要的多呢。

在我生活的这个农村也可以说是这个地区没有听说过要的这么多的,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基本都是两家商量这来,即使是要也是看家庭条件来要的,不会让结婚后的小两口有那么多的负担的。


乡村淇译


犹记得以前同学的母亲带着干粮背着水壶,从早晨天一亮出发,四里八乡到处转悠,用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给家里三个并不优秀的儿子哄娶媳妇,且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太太几年之间走了很多村子,并成功的用言语哄到手三个媳妇,这是我们村唯一一家婆婆出去帮儿子讨媳妇的家庭,确实让村里人长了见识。


今年老太太八十多岁了,如今子孙满堂,前几天傍晚大家在街上乘凉时讨论生儿生女,最后说道儿子娶媳妇难,难于上青天,于是有人说道:有多难,不会学习咱村某某某的娘,背着干粮和水出去往家里哄媳妇啊。

于是就这个往家里哄媳妇的事情,大家又做了一番讨论,邻居老李家嫂子说道:当年咱村老太太能够为儿子哄娶仨媳妇,在咱村出了名,说她有能耐,巧嘴如簧,但如果搁现在社会,让她出去哄一个来试试?现在女孩没有一高,一动一甩,哪个肯嫁给她当媳妇?她那是遇到好时候了。

于是话题被李家嫂子给带偏了,明明前一刻还在讨论往家里哄媳妇,下一刻马上变成讨论现在姑娘的结婚条件了,一个两个的整天真会琢磨,彩礼钱房子车子,各种条件一样不能少,话说姑娘们,你们是商品吗?

有老太太好奇李家嫂子口中的一高,一动和一甩,问都是些啥玩意?怎么听着跟邻居家的大金毛狗似的?李家嫂子哈哈大笑,稍微年轻点的人也笑得前仰后跌,等李家嫂子笑够了,才一本正经的给几个今年才知道大金毛宠物狗的老太太解释姑娘们嫁人提出的要求:一高,一动,一甩。

一高自然是小高楼,农村住的房子再好它是民房,现在姑娘们不喜欢住在农村,哪一个不是盼望着结了婚就到城市居住,不用下地,不用风吹日晒,过着梦寐以求的城里人小日子。所以,一高就是在城里买楼房,满足姑娘们当城里人的梦想。

一动谁都知道是小汽车,为啥必须有一动呢?城里买了楼房,但工作不一定在城里啊,老公也好,媳妇也罢,父母都在农村里,要是让老人看孩子,不得两头来回跑啊,骑个摩托车多掉价啊,趁着结婚赶紧给婆婆要齐了,将来来回跑就方便多了。

一甩,话说这个一甩有点不地道,估计是谁家心思不好的姑娘想出的坏招,甩的竟然是将来结婚后的包袱,何为包袱?就是家里买楼借的钱,或者贷款,还有男方父母的赡养,这些都影响结婚后的幸福生活,甩了!!

李家嫂子讲完了一高一动和一甩,跟前坐着的她的二十八岁大儿子,眉头拧成了麻花:特奶奶滴,要是我对象结婚的前提是这三样,我宁可打光棍,这样的女人连最基本的赡养老人都给推出去了,心肠太过恶毒,不娶也罢!

就是就是,农村自古以来都是说养儿防老,现在倒好,娶媳妇竟然要求不管公公婆婆,这有违道德底线啊,女孩子们是比男孩子少,但别把自己当商品卖了,人品比什么都重要啊!


看农村说农事


在过去的农村,谁家要是没有儿子,是会被村里人欺负嘲笑的,儿子多的家庭反而有面子。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儿子多的家庭能把全家人愁死。我爸爸那时候结婚,家里只有两间土坯房,爸爸也只给了妈妈一台缝纫机,这婚就结了,而且在那时候农村结婚都是这么简单,有间屋子就能结婚。现在有房子就能结婚吗?天真。

农村男多女少现象严重,彩礼一年高过一年,在农村有新房不行,还必须在城里有房子,还要有小汽车,婚礼办得要气派等等,而且还衍生出了越来越多奇葩且无理的条件。现在农村男青年结婚越来越难,家有未婚男丁的,基本上全家老小都跟着发愁。

(1)一高。

这个“高”,还真不是指高彩礼,这个“高”指的是城里一套房,在市里买不了房子,至少在县城也要买房。所以说现在农村有几套房,根本结不了婚,还必须要在城里有楼房住,这几乎成了一些农村家庭嫁女儿的硬性条件,哪怕结婚后你不住在城里,都必须要有。你说说看,这样的条件,要是谁家有两个或者三个儿子,能把老人愁死不。

(2)一动。

一动指的是小汽车,交通工具,以前一辆自行车就能结婚,一辆摩托车就能结婚,现在必须要有小汽车人家才把闺女嫁给你,所以现在农村很多人在过年前后结婚了,结婚后欠了一屁股债,春节不过完就跑到城里打工了,家里的小汽车没人开,放在院子里吃灰。

(3)一甩。

甩什么,甩包袱呗。这是一个特别特别过分的要求,我甚至可以用毫无人性来说。

甩什么包袱?有些女方家里提出的条件,家里有老人不嫁,或者不能跟父母过,什么意思?老人老了,不能赚钱,甚至还要儿子给贴补养老,是累赘。你听听这是人话吗,谁都是爹生娘养的,父母把你养大了,就为了让你结婚甩包袱吗,这样的女方家里,不娶也罢。

农村男青年结婚难问题,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娶老婆不容易,甚至一些二婚女要求的条件都高的离谱。要让我说,农村男人结婚难,是普遍现象,莫要“病急乱投医”一样的,是个女的就恨不得舔过去,看人品看家庭,一个不要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