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無己”


愚見以為,讀書如同交友。相識,縱然不是千年等一回,或者撞上五百年前的風流業冤,總還需要一定的機緣,而相知,則靠的是歲月廝磨,心靈溝通。所以像《莊子》這樣的經典,非反覆閱讀,不能品出個中滋味。以前通讀過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腦子裡只留下一些粗略的印象,這次宅在家中抗“疫”,把陳引馳《無為與逍遙:莊子六章》瀏覽一遍。


本書精講了《莊子》的《逍遙遊》、《齊物論》、《秋水》、《養生主》、《駢拇》、《馬蹄》、《胠篋》等代表性篇目,感覺講得比較透徹。大致有如下特點:一是雖然是選講,但對《莊子》全書的宏觀把握很好;二是注意把莊子跟先秦諸子特別是老子、孔子進行比較;三是能結合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來講《莊子》的地位和影響;四是穿插了莊子跟西方思想家的比較,等等。由於上述原因,閱讀過程並不枯燥,頗有會心之處,但說到底,還是那三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而要害全在“無己”。所以,我自己這個系列的讀書隨感,名曰“坐忘”,不為無因。“坐忘”而至於“無己”,難矣哉!


就在昨天,忽然想到:孔子和莊子,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孔子做的是加法,行仁至聖,莊子做的是減法,去偽存真,其用心一也。

“至人無己”


“至人無己”


“至人無己”


“至人無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