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深入了解化妆品流行趋势,品牌发展,营销打法,有什么公众号,社区,app推荐?

火候鸟11


上个月,23岁的小何,为了买到合适自己的护肤及彩妆品牌,除了淘宝、微博之外,又下载了小红书、抖音等APP。令她惊讶的是,比起国际大牌,国货品牌的推荐度更高。

于是,小何对早先妈妈辈用的国货品牌跃跃欲试。

“现在的国货好潮啊,开快闪店、联名跨界、直播卖货……这样的时尚我好喜欢。不多说了,我要守着李佳琦的直播去抢国货了。”

话毕,小何“匆匆忙忙”挂掉笔者的电话。

像她这样转而喜欢国货品牌的年轻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据凯度和腾讯联合推出的《2019年国货美妆洞察报告》表明,超过42%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货美妆,60%的消费者则表示,初次体验国妆后,愿意再次购买。

因此,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品牌的认同感的高度提升,本土品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比如,经典国货品牌片仔癀化妆品、百雀羚、欧诗漫等,通过革新,焕发了第二春。

又如,新锐品牌尤其是彩妆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等,通过跨界,或是打造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调性深得人心。

但是,在国潮大势下,愈来愈多的品牌自诩“国货之光”,并以之名义“搜刮”消费者的钱包。

譬如,去年C2CC年终盘点时盘点过的HFP、WIS,皆是“广告满天飞”的品牌。它们借着“营销之光”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但产品品质,却不太令人信服。

那么,何谓真正的国货之光呢?

本篇文章将从新锐品牌、经典国货,以及百年老品牌等角度进行分析。

国货≠低端,

新锐品牌也并不全是国货之光

首先,从依托互联网渠道迅速崛起的新锐品牌的表现来看,“国货=低端”这一刻板印象早已被打破。

但其中,也不乏以营销为剑,假借“国货之光”的幌子卖货,让消费者为之买单的品牌。

一个普通的产品,为何全网却在“盲目称赞”?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下面的盘点。

1.强调“平价代替”的它,是靠“营销”出圈的?

品牌名:完美日记Perfect Diary

诞生时间:2016年8月

品牌创始人:黄锦峰,曾担任淘品牌御泥坊COO

定价策略:极致性价比

产品实力:★★★★☆

笔者在逛实体店时发现,看到的多数唇膏、唇釉产品外包装上,写着由科丝美诗、莹特丽、蔻丝恩、诺斯贝尔等在内的知名彩妆OEM生产,这一背书,无疑助力其摆脱了国货低端质量的刻板印象。

但是这也并不能保证其产品全部都好用。

“不好涂开、后续会拔干、遮瑕力一般……”是笔者在淘宝看到的部分差评,就口红拔干这一点,买过完美日记唇釉的笔者表示,的确属实,其他未用过的产品,不予置评。

资本实力:★★★★★

三年时间获三轮融资。资本的助力,似乎使得完美日记更有底气,甚至放话“未来三年将布局600家线下门店”,截至12月25日,其在全国直营的第36家线下门店已开业。

营销打法:砸钱砸出来的内容营销模式。即通过小红书的腰部达人甚至初级达人,进行“广撒网”的内容种草、唇妆代言人朱正廷及底妆代言人赖冠霖的流量转化、与英国大都会博物馆联名推出礼盒,以及在线下用带有品牌IP印记的上百个个人微信号,即“小完子”添加消费者,并邀其进微信群继而搭建私域流量等形式种草年轻消费者。

△完美日记唇妆、底妆代言人

△完美日记品牌IP印记:

数据一览:2018年双11,完美日记成天猫美妆第一个成交额破亿的彩妆品牌;2019年双11,仅用28分钟就超过去年双11全日销售额,成为天猫首个销售破亿的彩妆品牌。

C点评:完美日记=国货之光吗?窃以为,完美日记还不够完美,虽然它代表着新锐品牌中国货的崛起,从颜值、实力、资本、营销等角度而言,其表现都是尚可的。但因其缺少可让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品牌故事、内在及理念,这也就意味着其缺乏与消费者的深度黏性。

真正的“国货之光”不仅拥有高品质的产品、高审美的设计,还要有人格化、历史的传承,以及有趣且懂消费者的营销。

我想,“始于颜值,陷于营销,败于品质”总归不是完美日记所想。总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国潮正当道,请向着完美进发吧。

2.是抓住了国风回潮机遇,还是因李佳琦而胜出?

品牌名:花西子Florasis

诞生时间:2017年

品牌创始人:花满天,壹网壹创百雀羚前运营总监

品牌理念:东方彩妆,以花养妆

包装颜值:★★★★★

产品实力:★★★★★

据悉,花西子的代工厂包括上海创元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昕颜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东色日化有限公司、广州寇思恩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彩妆生产企业。

笔者在天眼查查询后发现,上述代工厂并没有因为产品品质而遭受行政处罚的纪录。因此,从花西子选择的生产工厂来看,其产品品质应该是有一定保障的。

营销打法:除了在品牌理念、产品配方、产品包装设计(如花西子雕花口红、浮雕彩妆盘)、产品命名等层面坚定中国风之外,其在推广上亦注重打造中国风及东方文化,常活跃于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美妆达人圈。

①“也是花钱砸砸砸”的套路?花西子以明星阵容+头部KOL为品牌吸粉,实现流量转化。

如,签约鞠婧祎为花西子首位代言人,携张嘉倪、吉克隽逸、郑合惠子、李若彤、白鹿等明星,实现其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种草。

而头部KOL上,则选择与“口红一哥”李佳琦合作,并邀其担任花西子“首席推荐官”,想必李佳琦的“魔力”,诸位都有所耳闻。

据统计,李佳琦在双十一预售期间于抖音上推荐的花西子散粉,点赞量达73.0W,而其在10月15日推荐的花西子雕花口红,点赞量高达126.8W。

与其说花西子是被李佳琦“捧红”的,倒不如说是花西子对互联网流行营销有着一定的敏感度。

②“从消费者需求而来,到消费者心智中去。”通过“粉丝体验官”进行用户运营,加强消费者参与感及其与品牌间的黏性。

虽然流量会提升产品的曝光率,但并不能说明实际销量也因此提升。真正能带动产品销量的,除了口碑传播裂变之外,还要靠品牌自身对于流量的精细化运营。

花西子,深谙此道。

譬如,其在官方公众号菜单栏处设置“招体验官”、“售后绿色通道”等窗口,可收集消费者的使用度、满意度,进而迅速反哺到产品研发之中,以期实现用户共创。

据悉,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需要90%的消费者认同后,方可继续生产。这一方式,无疑可使得其通过消费者口碑传播的形式,摘下“国货,便宜,且没好货”的帽子。

数据一览:在今年的618中,花西子天猫旗舰店增长75倍,上榜天猫TOP10,位列第4;2019年双11,首次参加的花西子就以黑马之姿冲进了彩妆品牌销售TOP10。

C点评:总体来看,虽然花西子才出现两年,但其品牌理念源于传统美颜汉方,品牌名字相较于前文中的完美日记,亦更具“国货”的感觉,也就是说花西子的概念于内涵更贴近于“国货之光”。

不过,撇开产品品质、包装设计不谈,较之完美日记,花西子的产品SKU,的确少了些。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若没有能够及时跟上消费者需求,推出与时俱进的产品,其未来能否长久抓住消费者,还未可知。

你品,你细品

这些老国货品牌真有魅力吗?

新锐品牌,虽是互联网起家、新兴创业的品牌,但其营销打法使其在消费者中的声量较大,这是其优势。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快速“火”起来的他们,到底是“营销之光”,还是“国货之光”呢?

窃以为,营销上的创新求变固然重要,但“文化为线,品质为魂”,方能铸企业生存之本,因此,品质和科技研发才是品牌发展的根本。

至于那些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支撑的老国货品牌,能否担得起“国货之光”的称号?

我想看完下面的品牌案例分析,或许你的心中会有答案。

1.坚守品质、传递文化、营销出彩,它是国货之光吗?

品牌名:片仔癀化妆品

诞生时间:1980年

产品实力:★★★★★

众所周知,“片仔癀”不仅有着处方、工艺国家双绝密保护的特殊待遇,还有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头衔。片仔癀化妆品自“皇后”时代开始,亦是一直着坚守品质这个根本。

其背后强大科研力量的后盾除了科丝美诗、莹特丽等国际知名代加工企业之外,还有自身科研中心的支持,即福建漳州的片仔癀护肤研发中心和上海的片仔癀(上海)生物科技研发公司。

据悉,拥有30余年专业肌肤护理研发经验的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经典护肤领域的研究,对草本植物提取物对美白、抗皱等领域有权威的研究成果。

而持续的科技投入,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国际一流的专业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无疑为片仔癀化妆品打造更加“安全、专业、天然、时尚”的护肤产品奠定基础。

文化底蕴:★★★★★

除优异的品质之外,片仔癀化妆品不仅拥有近5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还有着其对中国5000年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以及其结合现代护肤时尚所进行的创新。因此,它既有复古之美,又有时尚之潮。

营销打法:“聚焦产品口碑的全方位种草”。为全面助力终端产品及片仔癀化妆品体验店的销售,它投入了1.2亿元的全媒体广告,通过名人、名媛、美妆达人、网红、大众等全方位口碑种草事件的打造。

另外,片仔癀化妆品以三大事件营销,联动线上线下,用“心”对话消费者。

即通过“重启她力量”凝时系列推广、“让爱向暖,为美而生”公益营销广告、《女将军的黑历史》短视频,以及线下抖in City巡演等白润美女神节事件营销。

此外,片仔癀化妆品还在2019年12月31日跨年之际,联合三大卫视,传递凝固2020美好时光的祝愿。而这在展现品牌“内在”力量的同时,亦再度加深了其对产品的认知。

数据一览:2016年销售收入1.6亿元;2017年的2.02亿;2018年的3.02亿;再到2019年1月到10月已完成3.56亿的销售收入,片仔癀化妆品近五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5%,超美妆行业整体增速的一倍以上,品牌进入了快速稳定的增长期。

C点评:成功虽非一蹴而就,但却是有迹可循的。

从深厚的文化底蕴,到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不断强化产品研发、工艺和配方包装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含量、产品功效和品牌附加值,片仔癀化妆品始终致力于成就独一无二又饱含着民族情感、民族美学、民族精粹的中国民族品牌。未来,继续“为国争光”的它亦是如此。

事实上,在美妆行业围绕某一中国本土文化为其核心元素,打造品牌矩阵的品牌并不少见。

比如,欧诗漫的珍珠文化,就一直贯穿其发展始终。

在“珍珠之源”研究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培养、延长珍珠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方式,实现传承珍珠历史、弘扬珍珠文化,并孕育出养殖到销售为一体的珍珠产业领军企业欧诗漫。

并秉持着“用简单的心,做伟大的事”的理念,将目光聚焦其核心优势珍珠之上,向着真正的“国货之光”进击。

2.他们皆是百年老国货品牌,但为何“知之者甚少”?

品牌名:戴春林、谢馥春、孔凤春

品牌历史:

戴春林——391岁

《扬州画舫录》曾载:“天下香料,莫如扬州,戴春林为上。”明·崇祯元年(1628年),戴春林在扬州开了中国第一家生产香粉、香件的铺子,并且开创了“千金五香”(即千金小姐必备香件、香粉、香油、香黛、香膏)的美妆文化。

明清两朝间戴春林一直被定为皇宫贡品,清朝道光年间,扬州老字号戴春林脂粉铺走过了它辉煌的皇宫御用时代,最后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直至近一个世纪后(2010年),戴春林品牌才得到重组,发展至今其依旧采用古风包装。

故,戴春林虽历史悠久,却因时代等原因,品牌发展“断层”了一个世纪,且由于其当下的营销传播力度也不够,在消费者层面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并不是特别高。

谢馥春——190岁

明清时代流行一句话“杭州胭脂扬州粉”,彼时,扬州比较出名的粉,除戴春林外,谢馥春也算得上一个。

1829年,戴春林的一位年轻学徒谢宏业,在扬州开了家名为扬州谢馥春的香粉铺。

与戴春林不同的是,谢馥春除了走高端产品线,还把自己的受众指向了普通老百姓,最受其欢迎的产品莫过于梳头油和鹅蛋粉。

1915年,谢馥春生产的香粉飘洋过海,到了西半球获得一项世界荣誉——巴拿马万博会国际银质奖章和奖状,成为当时国际化妆品著名品牌和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

从一个小小的铺子,逐渐壮大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美妆品牌。几经辉煌与衰落的它在2005年重新成立公司,2006年,便被选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2015年登录新三板……

据谢馥春披露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谢馥春实现营业收入3100.9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6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4.67万元,同比下滑了20.01%。

如此看来,虽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谢馥春自身的表现,却无法承担起190年品牌历史的厚重。

孔凤春——157岁

1862年,走街串巷卖刨花(梳头水)的小伙子孔传鸿,在杭州开了一家“孔凤春香粉店”。

据悉,在清朝至民国十几年间,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值得一提的是,孔凤春是杭州的五大名产之一,即“杭剪、杭粉、杭烟、杭锦、杭扇”中的杭粉。

1988年,改制后的孔凤春与日本高丝株社会社合资成立春思丽有限公司,帮助高丝进入中国市场。如今,被广东飘影集团收购后的孔凤春已进入百货、屈臣氏、电商等多个渠道。

虽发力多个渠道,但孔凤春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据资料显示,2017年8月16日,孔凤春带着自家主打产品“鹅蛋粉”于新三板挂牌。但其全年亏损达到869.7万元,在新三板20家化妆品制造企业中排名滞后。

包装颜值:★★☆☆☆

虽有古风古蕴,但却少现代文化的时尚度。

营销打法:上述老国货品牌,都是经过百年沉淀才传承下来的传统品牌,曾经都是美妆市场上引领者,堪称彼时的“国货之光”。但它们却在后来时代的洪流中失了踪影。

虽然近年来它们又重靠“老字号”起家,不过因其产品老化、缺乏创新、营销力弱等,在消费者心中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是,营销打法上,它们虽有在小红书、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上尝试推广,但其关注度并不高,相较于其他借助互联网或跨界发展的老字号品牌而言,戴春林、谢馥春、孔凤春等,并未因“营销之光”焕发新春。

△戴春林、谢馥春、孔凤春的小红书推荐笔记,点赞量较少,推广力度相对较弱。

△谢馥春、戴春林的抖音粉丝数比较少,作品获赞量相对来说也不多。

△戴春林、谢馥春、孔凤春微博粉丝数并不多,其所发内容,转发、评论、点赞更是少之又少。

C点评:一百多年前,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中国船队带着十万多件参赛品漂洋过海,最终获得1211个奖项,大奖章57枚。其中,化妆品品牌包括扬州的谢馥春香粉、杭州的孔凤春香粉,以及上海的双妹粉嫩膏等。

此后的几十年,它们却没了踪影。彼时,欧美品牌由于竞相发力,通过创新的产品研发、品牌文化建设,以及独特的营销打法,进入了中国市场,并收割了一波又一波中国消费者。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