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對我們有多鐵?公然擺了美國一道,白送中國一架大飛機


近年來,隨著中國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眾多擁有自主產權的大型飛機應運而生,運-20戰略運輸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並且開始進入中國空軍服役,而包括C919在內的眾多型號的飛機更是開始走出國門去衝擊國際市場。這一系列成就自然離不開長期以來眾多投身中國航空工業的探索者,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巴鐵”——巴基斯坦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還很不完善,大型飛機的發展更是接近於0。而隨著尼克松訪華等一系列事件的影響,中國與西方世界國家開始了交流,中國也對西方國家表示出了自己對於大型飛機的迫切需求。而作為回應,美國的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分別對中國提出出口波音707客機和DC-8客機。中國幾乎是沒有考慮,直接在1972年採購了波音707客機。

中國的果斷是因為這不是中國第一次深入瞭解波音707客機。早在1971年的時候,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07客機在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因為機械故障而墜毀在我國西北地區新疆境內墜毀,但是因為飛行員操作得當,飛機並沒有很大的損傷,幾乎可以說是完好無損。而因為當時中國和美國尚未正式建交,所以波音公司督促巴基斯坦政府將殘骸回收,以避免可能會造成的外交糾紛。

其實按照國際慣例,墜毀在別國的民用飛行器需要所屬國回收,但是這一次巴基斯坦的舉動卻出人意料。在巴基斯坦派出專家組對殘骸進行勘探和分析之後,將這一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民航客機的殘骸送給了中國,並且對波音公司和美國政府表示飛機的主要部件已經全部損毀,無法再次利用。儘管美國政府表示了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

而巴基斯坦在將殘骸送給中國之後,更是派遣接受過波音公司培訓的工程師攜帶著大量的資料來協助中國的研究工作。這對於當時尚在奮戰運-10方案的中國航空工業可謂是雪中送炭。運-10研究組先後派遣了30多個單位,500多名相關專家對這架寶貴的波音707進行拆解和分析研究,對當時運-10方案的研發起到了很大的啟發作用。

於是當時處於生死關頭的運-10加快了研發進度,最終在1980年9月26日順利試飛,為中國的大飛機事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耐人尋味的是在同一年,中國將1973年採購的波音707客機全部接受。儘管運-10方案最終下馬,並沒有投入實際使用,但是為中國的大飛機事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對之後中國大飛機事業的飛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