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高清大图链接在文末“了解更多”里哦!

《渔父图》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连绵不绝、参差罗列的群峰,每一座皆峻直陡峭,峭壁如刀削般笔直锋利,线条瘦劲爽利,水墨直皴渍染,稍暗的画面给人有一种冷寂峻峭意境。

《渔父图》又名《秋江渔艇图》、《渔舟唱晚图》,描绘深秋时节秋水潦缩、渔人于江边捕鱼忙碌而又清冷的场景。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中部山脉最为险峻

卷面48.9x209.6厘米,现收藏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图卷可分三部分欣赏。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起首 河岸边

起首,江岸边树木林立,江边小路蜿蜒,山峦起始,高低起落。秋水潦缩,裸露出河内小道和滩涂。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局部

近处高坡下河岸边,一酒馆靠坡建起,栅栏、房屋清晰可见,一酒旗高悬房前,远处溪水从山谷间潺谖流来,溪涧远处,则见辽阔无际的山谷空间。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局部

许道宁早年学李成,故坡岸上、河岸边、滩涂上树木明显有着李成风格,树枝“蟹爪法”。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中部景色蔚为壮观

中部群峰罗列、峦嶂层叠,主峰雄峻挺拔、突兀高耸,随山川形势壁立而起。远处山峦起伏平缓,可见山顶凸起。

绘山峰时在水墨挥洒之际,长皴直拖而下,勾勒出陡起的峭拔山壁,山坳之间向远方延展的谷地,又将观者的视线引导到深处,平远、高远、深远三种构图方式,都同时在画面上呈现。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主峰左边局部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主峰右边局部

主峰两侧山寺人家依山而建,蜿蜒山路隐约可见,山泉从远山处顺流而下。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河面局部

近处宽阔的水面上四只渔船正在忙碌,一船二人,一人撑船,一人撒网,忙而有序。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画卷尾部

尾部群山起伏渐缓,湖面也渐收拢,长堤上沿溪桥一人骑马,一人扛杠前行,正向中部走去。

北宋画家许道宁与《渔父图》

局部

河岸边一行人挽马待渡,渔船上的三个人尽量保持船只平稳。

画面水墨绘制,色彩暗淡,山石用水墨直皴渍染,细微处略用笔勾勒,山石的坚硬完美的诠释出来。整幅作品笔法坚挺,墨色苍润,是学李成而有所变化的新山水画风,为北宋中期山水画创作带来了新风尚!

许道宁,北宋画家,工画山水,早年学李成,“始尚矜谨,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为己任,故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