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區:綜合整治背街小巷,於細微處惠民生!

位於青雲路上的環南巷是一條老街。短短的巷子裡,“藏有”300多家商戶,還有一個“好又多”農貿市場、一所公辦小學,以及大量居民樓。

之前,人們從這裡穿行,可是人擠人、人車搶道。但近一個月,這裡卻發生了大改觀。人員來往有序、不再擁擠;佔道攤販不見了;除救護、消防等特殊車輛,其餘車輛不能駛入巷子;每天固定4個時間段清運垃圾……

尋常巷陌,百姓門前,關乎民生幸福。從今年1月開始,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率先行動起來,對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整治,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於細微處惠民生。


明確治理重點 實施常態化管理

今年初,根據貴陽市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要求,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轄區需要治理的50條街巷就進行過不下3次討論、實地調研。由於經費有限,選擇哪些街巷?治理的重點放在哪?怎樣確保治理效果長久、群眾滿意?僅在確定街巷整治名單方面,就反覆修改了3次。

“南明區背街小巷存在環境衛生差、秩序亂(機動車亂停亂放嚴重)、市政基礎設施不全等問題。這次確定的50條街巷,每條街巷的主要問題又不一樣,從以前的經驗看,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環境衛生和街巷秩序等管理層面上的問題,相對要容易解決。”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陳剛說。

據介紹,飛機壩、萬東橋、油榨街貴鋼一帶這些老百姓多次反映的地段,此次全部納入治理範圍。“背街小巷最能體現城市治理水平。我們希望通過治理使有效措施轉化為常態管理,用常態保長效,避免以往城市整治行動中存在的‘治理—反彈’怪圈。”陳剛說。


廣泛徵求意見 制定“文明公約”

街巷確定了,怎樣開展下一步工作是關鍵。為此,南明區將借鑑環南巷的治理方式,邀請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居民、商戶以及企業代表座談。

採訪中,南明區興關路街道辦事處環南巷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年初就舉行過不下3次座談會,聽取社區、居民代表、商戶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在佔道擺攤問題上,居民意見特別大。巷子路面不寬,有些攤一擺出來,路就被堵。此外,由於巷口兩側分別連青雲路和解放路,有些來吃宵夜或者辦事的居民為了方便,直接把車停在巷子裡,以至經常擁堵、爭吵。”

為此,社區、居民、商戶今年初達成了一個“文明公約”:非特殊車輛一概不得駛入巷子,商戶的卸貨車走專門通道;轄區困難戶如要擺攤,需要向社區申請,批准後在固定時間和位置進行經營,且經營期間要服從社區管理……

同樣,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油榨街道辦事處舉行座談會,邀請居民和企業一起,就如何管理好貴鋼花鳥市場周邊秩序聽取意見。“目前,企業願意拿出部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改造,在原廠區的6個路口修建崗亭,以更好地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進行管理。”該辦事處工作人員說。


共商共建共治 提升街巷“顏值”

“觀風巷全長82米,這裡有南明小學和居民,共涉及4000餘人。這條巷子基礎設施還不錯,在治理上更多考慮充分補綠和其他方面的小‘修補’。”3月9日,結合居民的意見和實地查看,貴陽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拿出了觀風巷的治理設計圖稿。

據設計人員介紹,觀風巷整治將利用街巷入口處開敞空間,構建“口袋公園”,通過增加下沉式綠地,更新座椅,增加照明設施,注重實用性和休閒性,增加街巷活力。同時,對街巷的建築立面、地面鋪設等方面進行小修小改,提升整條街巷“顏值”。

“街巷治理中,南明區將同步推行網格化管理和街巷長負責制,廣泛發動轄區居民參與管理,形成工作合力,保持長效治理。”陳剛說,治理過程要堅持向街道改革深化,構建簡約高效的街道管理體制;向社區治理深化,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向受理市民訴求、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深化,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