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日记(三)授课选英语还是德语?

前情回顾

上次说到小皇第一次听说德国留学的各种好处,回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德国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错过之前剧情的小伙伴请移步这里!

那么小皇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是怎么做的呢?最后小皇到底选择了申请是德语授课项目还是英语授课项目?之前网上疯传德国开始收学费又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收不收学费

已经在德国毕业的小皇可以保证,当时德国的大学是真的不收学费。但还是会收取必要的学杂费,拿我所在的斯图加特大学为例,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是200多欧,其中包含了一部分的交通费,有关交通的部分之后会专门介绍,这里就先不说了(标注:小皇挖的第一个坑)。

但是从2017-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巴登符登堡州的大学对新入学的外国学生会征收每个学期1500欧元的学费。小皇的大学就在这个州,好在入学早,有幸躲过一劫。下面我把这个州几所比较知名的大学列出来,想省钱的可以避坑:

斯图加特大学 (Universität Stuttgar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图宾根大学 (Universität Tübingen)

康斯坦兹大学 (Universität Konstanz)

曼海姆大学 (Universität Mannheim)

乌尔姆大学 (Universität Ulm)

霍恩海姆大学 (Universität Hohenheim)

海德堡大学 (Universität Heidelberg)

弗莱堡大学 (Universität Freiburg)

好了,天晴了,雨停了,我又觉得我行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干什么都有动力了,唯一还在纠结的是我到底申请英文授课呢,还是德语呢?

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在考虑的,到了德国之后也曾经和几个英文授课的学生(中国人,外国人都有)聊过。今天刚好说到了这个话题,我就综合他们的经历和我自身的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这两个选择的看法。

英文还是德语?

留德日记(三)授课选英语还是德语?

先放一个表格:

留德日记(三)授课选英语还是德语?

容我挨个解释:

首先是申请难度:若想申请德语授课的专业,**必须要德语过关**。正在上学的朋友们只能利用大学的课余时间学习德语,考德语证书并达到申请大学的要求,这件事在我看来是特别难的。整个大学四年,我没有一个闲暇的时光是无忧无虑度过的,每个假期里都有德语的影子,有关德语的学习在之后会专门讲到,这里就不多说了(标注:小皇挖的第二个坑)。而要想申请英文授课的专业,只用英语达到语言要求,不用重新学习一门语言,基础比较好的朋友一般好好学一两个学期就搞定了,确实轻松很多。

其次是生活便利方面:虽然德国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但是不排除有人不会英语或者不愿意用英语和你交流的情况。我不止一次听到英文授课的同学抱怨不会德语的困扰,许多同学过来之后还是选择在业余抽时间学德语,以减少生活中的不便。而我也发现,有一些德国人知道你会说德语之后,对你的态度会比之前要好很多。

然后是学业便利方面:听德语授课,用德语做小组作业,用德语和老师沟通,对于德语不是很扎实的我来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有的对话,笔记都是一半靠猜一半靠意会。这也导致我在课后看笔记,考前复习的时候,有一大半的时间用在了查单词上面,特别是准备那些需要背的考试,简直是灭顶之灾。而英文授课的话,这样的情况会好很多。

最后是找工作的便利:德语对于找工作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毕竟是德国,许多工作,包括实习的需求上就明写着需要会德语。而就算要求上没有写,会德语也会提高你的竞争力。

当然,上述德语的劣势是站在我的视角总结出来的。如果你的语言优天赋不像我这么差,德语学得特别好的话,选择申请德语授课的专业则一身轻松,全是好处!

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我还是选择申请德语授课。当时我是这么想的:虽然挂了科,但就我的感觉,大学的学业不太重。如果以后我去德国的话,学习德语是必要的,应该趁着大学有时间,逼着自己把德语学好,以免到了德国人生地不熟的,还要分精力去学习德语。

小皇仅仅是因为便宜才选择去德国留学的吗?在决定申请德语授课的专业之后,小皇是怎样开始学德语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对小皇的故事还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防走丢!小皇争取做到每周一至两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