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前幾天同事跟我說,懷疑女兒早戀了,才上初二呢,不好好學習還早戀,愁人。

證據如下:一、開始注重形象,喜歡打扮了。以前都是自己買什麼她穿什麼,現在都要自己挑;二、她發現女兒書包裡經常有可疑的小字條。有幾次還聽到她跟男同學打電話等等。

同事繼續跟我抱怨說女兒長大了,日記也不跟她分享了,手機也換了密碼。她這個當媽的跟女兒聊幾句,就被趕出房間,問我該怎麼辦?

我對同事說,你先不要著急,早戀也沒有那麼可怕,如果是我女兒,我會跟她開玩笑:太好啦,以後不愁你嫁不出去了。

同事的心情我能理解,熱播劇《小別離》就講過青春期孩子已經開始想要獨立,非常不喜歡父母過多幹涉。但是做父母的,還是慣性使然。劇中黃磊和海清飾演的夫妻就對上高中的女兒特別緊張,以關心的名義試圖掌控女兒的方方面面,這引起女兒的強烈反感。

其中有個場景印象很深刻:海清懷疑女兒早戀,半夜趁女兒睡著了,叫老公去偷女兒的手機,鬧了一出好戲。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小別離劇照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跟我同事一樣的反應:有沒有搞錯,孩子不好好學習,早戀還高興?

沒錯,在我看來,孩子有人喜歡,真的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現在女兒才上小學,問她有沒有覺得班上哪個男生很優秀,只聽她“切”,一臉嫌棄的表情。

你可能會說,那是你還沒有遇到,站著說話不腰疼。

事情總有兩面,讓我們先用積極的一面來看看。

孩子早戀首先說明你孩子的性取向沒有問題。第二說明你家的基因很不錯,即使你認為自己的孩子長的一般,可是還是討人喜歡,反而體現了你家的教育也不錯。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至於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可以繼續往下看看,我們一起來探討下為什麼說發現孩子早戀是一件好事。

一、 早戀是什麼?

在西方國家,其實沒有早戀一說,“早戀”是中國獨有的說法。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的一項調查,57%的美國父母,認為孩子只要超過 16 歲就可以獨自出門約會了。

甚至還有 4%的父母覺得,孩子超過 12 歲就可以約會了。如果孩子沒有異性朋友,反而還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心理問題,或特殊的性取向。

德國心理學博士舒爾茨在回答早戀問題時說,早戀有一個年齡的節點嗎?13歲太早還是15歲?什麼時候又是不“早戀”?在德國沒有這樣的事情,這並不是一件需要擔心的事情。

你可能又會說,那是西方,本來就比國內開放。

其實西方父母這樣的做法是明智的。與其禁止,不如鼓勵。趁孩子還小,父母還能施加影響。孩子與誰交往,父母都能知道,還可以監督孩子的行為,給與正確的建議和引導。在孩子戀愛受挫的時候,及時提供心理疏導,給他安慰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未來當孩子回想自己青春期的時候,會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回憶都是溫暖的。等他們長大了也會複製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青春年少總多情,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人的本能,無關乎年齡。

從生理上來說,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第二性特徵開始顯露:男孩子長出了喉結,鬍鬚也開始冒出了新芽,肩膀變得寬闊起來,有了一點點男人的味道;女孩子開始來月經,胸部開始發育,身體像柳樹一樣,變得婀娜多姿,也越來越愛美了。

這個時候的孩子由於身體的發育,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非常容易不自信,內心渴望獲得同伴的認可。這時候如果有人對他表示喜歡與讚賞,這對他們來說倍感安慰,同時也是新奇的體驗。

回憶下自己的青春,你肯定也有過對某位優秀的同學產生過好感。只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會說出口。那是一種朦朧的,美好的感情,最為純粹,不帶一點瑕疵。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位日本初一男生站在天台上,面對圍觀的眾人,眼神堅定,表情羞澀地向女孩大聲表白,遭到女孩拒絕後,卻禮貌又得體地說了句謝謝,轉過身時卻難過地流下了淚水。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我們聽過不少這樣的故事:曾經年少不敢表白,長大了才知道自己錯過一段真摯的感情。一個人敢於當眾大聲地表白,至少證明他對自己很有自信,即使被拒絕,也是一種勇敢的表現。何況年少的挫折,都是難能可貴的成長。

當然,這裡並不是提倡孩子早戀,只是說明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有好感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自然反應。我們當從中看到積極的一面,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孩子快速成長。


二、把握住這個難得的契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沒有界限的家庭,很難培養出獨立的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耐不住想偷看孩子日記的想法,想知道孩子都在想什麼,跟同學討論的都是什麼話題。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是從前那個聽話乖巧的孩子了,他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想要有獨立的空間。你突然就覺得自己與孩子的距離變得遙遠了,沒有了以前那樣的掌控感。就像風箏脫了線,不受你控制,可是風箏想要高飛,擺脫你的掣肘是遲早得事情。

這時候如果我們還是用以前得方法對待孩子,那麼衝突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少年是兒童走向成人的過渡期,意味著孩子即將成為獨立的個體,小鳥終有一天要展翅高飛,才能成為俯視大地的蒼鷹。

作為父母,肯定不喜歡這種被孩子拋棄的感覺,可是這卻是一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對此,龍應臺有段話說的非常明白: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雖然無奈,有點悲哀,可是父母必須要學會放手。好好把握這個階段,是你培養孩子獨立的最佳時期。

如果你和孩子存在溝通問題,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關心孩子真正喜歡的東西了?

你每天跟孩子的主要對話,是不是都是關於學習?

孩子有多久沒有主動跟你說說他的心理話?

即使只符號一條,也要注意了。

找一個合適的時間窗口,通常是孩子主動和你說話,或者他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交換自己年輕時候的小秘密開場,進而獲得孩子的信任,對你敞開心扉。

千萬要注意,孩子在說的過程中,不要打斷他。如果你忍不住插嘴,表達你的觀點,孩子就不想跟你說話了。

在認真傾聽完孩子的心裡話後,你才可以明確告訴他你的想法和建議:首先用肯定的態度,比如說媽媽並不反對你和對方交往,你喜歡他,那麼他身上肯定有值得你喜歡的優點,然後提出自己的建議:喜歡對方,自己也不能耽誤學習,因為誰都不會拒絕一個優秀的人喜歡自己。如果你變得越來越優秀,對方也會一直喜歡你。你們可以一起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每個人在遇到喜歡的人時,都會審視自己,期望自己變得更好,值得對方喜歡,也一定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前途。

你的這些建議,孩子一時可能沒有什麼反應,但是多半他會聽進去,如果他以後主動找你談心,那麼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溝通了。孩子認為你把他當作朋友一樣對待,在你這裡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以後會更願意和你溝通。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三、 順勢普及孩子的性知識


由於中國受儒家文化薰陶,注重禮儀廉恥,所以在性知識這塊,一直落後於西方國家。其實性並沒有什麼神秘性,大人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啟口跟孩子解釋,反而讓孩子更加好奇。倒不如給他們正面的教育,讓他們明白這是什麼來得積極乾脆。

美國疾控中心曾做過一個對各個學校青春期性教育情況的調查,他們對大量採樣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對青少年進行正面的性教育,可以大大推遲他們第一次性行為發生的時間。

現在雖然學校裡也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不是敷衍了事,就是胡亂應付,孩子往往一知半解。而且父母是最瞭解孩子,和孩子接觸最頻繁的親人,非常有必要給孩子正面地普及性知識。

面對問題,我們不能退縮,因為退縮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努力尋求解決之道,才是上策。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匹野馬,往往自己也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做出一些事後自己也覺得愚蠢的事情。

這時候的他們非常需要父母的幫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作用無可替代。

在青春期,媽媽一定要告訴孩子,在青春期會面臨什麼樣的身體變化,特別是女孩子,她來月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告訴她懷孕和避孕的常識。不管男孩女孩,告訴他如何面對自己的生理衝動,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孩子早戀不用怕,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最後讓我們總結下

第一、孩子如果有喜歡的人,是青春期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作為父母應該為他們慶祝,因為這是一份非常難得的情感,要好好珍惜。

第二、藉由這個契機,跟孩子好好溝通,拉近彼此距離。

用朋友的方式和孩子談心,打開彼此的心扉,用尊重,平等的態度認真傾聽,給出你正確的建議和幫助,告訴他,你是他堅強的後盾。

第三、普及孩子的性知識,讓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學會保護自己。

普希金說:等青春輕飄的煙霧把少年的歡樂嫋嫋曳去,之後,我們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東西。

青春多麼美好,孩子經歷過這個階段,學會感恩,學會珍惜自己,學會關心他人,這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泰戈爾說:一個人的青春時期一過,就會出現像秋天一樣的優美的成熟時期,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的平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