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这句话你怎么看?

靖宇辰


止于至善意思是“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上升到人性角度,就是至诚,至信,至爱的表现,是自我到无我的一种升华。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性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所有的东西都有正反两面,一种东西表现到极致就到达了它的反面,人性之善也是如此,至善容易产生恶性,所谓否极泰来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每个人应量力而行善,力小行小善,力足行大善,至善恐怕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随性随心随缘


《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极易引起读者的误解,很多人望文生义,把这两句话解释为:“天地冷酷无情,轻贱、蔑视万物,就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圣人冷酷无情,轻贱、蔑视百姓,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其实这样的解释完全违反了老子的本意。

首先,我们要理解“不仁”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仁爱的反面——狠毒呢?并不是,虽然仁爱的反面确实是狠毒,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仁爱和狠毒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不属于两者的状态,被老子称为“不仁”。

举个例子,你对于自己家人肯定是仁爱的,对于犯罪分子肯定是狠毒的,而对于路人则是一种冷漠的态度,既非仁爱,又不是狠毒,而是一视同仁,毫无偏私,这就是“不仁”。

天地对待万物就是“不仁”的态度。

古人总是认为,天地间存在着一个至高的主宰者,这个主宰者是仁爱的,他洒下阳光温暖万物,降下雨露滋润万物,蓄养万物,培育万物,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老子却在《道德经》中告诉大家,并非如此,在万物之上并不存在着一个仁爱有情的主宰者。一切事物的生长、发育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是被外在的力量所驱使,而是顺应着自己的自然本性,这种自然本性就是内在于万物的“道”。

因此,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任其自由发展,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天地的法则,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本性是自然,毫无偏私的对待万物。那么统治百姓万民的圣人也应该效法天地,毫无偏私地对待百姓,任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展,这就是圣人的“不仁”。

其实,这个“不仁”就是“无为”。居士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中说过,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无为就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辅助百姓自我发展而不加制约,不去惊扰百姓,不能强作妄为。

有很多统治者做不到不仁和无为,他们自以为是仁爱有为的君主,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指导百姓。比如今天告诉农民,种水稻比种小麦赚钱,大家把麦子拔了种上稻子,明天告诉牧民,养羊比养牛效益高,赶紧把牛宰了买小羊羔。这么胡乱折腾之下,百姓必然越来越穷。而最好的统治方法就是不要替百姓操心,任他们自由发展。

很多人看到“不仁”,就认为老子反对儒家的“仁爱”。其实儒家学说中也蕴含着不仁和无为的思想,比如《论语·卫灵公》中就记载了孔子的无为思想:“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孔子认为,舜只要端正地坐在王位上,天下就能大治,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做什么。这正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辰妍


\r

做好自己,做到止于至善,知行合一\r

春秋·曾子《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r

“止于至善”,需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要求我们做到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r

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查视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身行为。\r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因为无知而造成的,偏见和固执就是无知的体现。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培养自己理性的思考模式,加强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做到理性客观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r我们在路上····





大河视界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历史的解释虽然表达有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手机用户81182905331


“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我看来,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在到达“至善”的最高理想境界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再追求什么了,但我们是不可能到达那种“至善”的境界层面的,那是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去求证的伪命题,我们需要为我种理想奋斗终身。


正能量joy


“止于至善”语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止于至善”--------在止中生慧,不断完善自我,这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实践,把修身和提升自我素养当成一生的必修课!



慕容青枫


这四个字出自《大学》里的第一句。很多人把“止”翻译成“达到,处于”,着实是后人牵强附会的结果。世间的善与恶本来就相对存在,要说所谓的“至善”,我觉得往往更接近于恶,善就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什么大善,至善的说法。就像很多人做慈善,你捐1万,我就要捐5万,下一个人就要捐10万,100万,估且不论他们的钱从哪里来,这样盲目的比拼,你以为就是“善”了吗?这种社会风气已经让“慈善”这个词变得有些贬义。这样的慈善远远不如一个人默默地做自己以为是善事情。


儒家讲“诗,书,礼,易,春秋,乐”,其中“易”就是易经,是孔子极为推崇的经典。他的后人没有理由不知道“亢龙有悔”,没有理由不顾事情的两面性而推崇“至善”。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后人太一厢情愿,其实“止”的意思就是“停止”。意思是一个人应该默默地做你你以为善的事情,如果你想追求善的最高境界的时候,及时停止。单说“止”,他是一种对自己私欲的一种克制,为什么要去跟他们比较,非要去做“至善”的事情呢?

分享《大学》里的这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句话道出了“止”的意思,不知止(克制自己的私欲)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终将悔之晚矣。


骄子field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其中对于“至”的理解,是为“极致”还是“到达”,就使得这句话有了不一样的解释。王阳明认为"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他认为道德修养应回归到人性的本善。极致的完美不易达成,能回归性本善已然是大善了。


DebbieChow


每个人因为成长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止于至善”适合对生活,对工作,对未来完全充满信心和斗志的人群,他们不怕困难,接受挑战,永远不服输的精神状态,他们可以完全忘我,一心扑在探索的路上,追求大道,乐于牺牲,所以这类人都是有梦想的人!



风吹的情感


一种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吧!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