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實錘!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利器

3月11日下午,一則浙江省教育廳發佈的《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公民同招、民辦搖號、鎖區招生……繼而引發各位虎爸虎媽們的激烈討論。

那麼,民辦會逐漸走向平庸、甚至沒落嗎?公辦小學、初中會集體崛起嗎?如果真的實行鎖區,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虎媽仔細研究了中央、江浙滬三省同步發出的《招生通知》,得出以下幾個關鍵信息,供各位參考:

大背景:自上而下,政策真的很嚴格

梳理整個來龍去脈,還要從去年7月中央+國務院共同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說起:

浙江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實錘!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利器

該(《意見》的截圖)

《意見》罕見的列出詳細關於完善招生考試製度的細則,尤其這第五條的17條,可謂是打算從最頂層開始,嚴格貫徹消除近年來義務教育中“掐尖”、“坑班”等現象。

5個月後,浙江省教育廳與省委網信辦、省發改、省公安廳等14個部門聯合起草《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其中已提到100%電腦隨機派位(搖號)、全部公民同招、嚴禁跨區搶生源。這份意見稿已經打下了均衡化的基礎。

昨天,江浙滬包郵區的教育廳基本在同一時間召開通氣會、發佈會,發佈《招生通知》,明確公民同招、民辦隨機派位(搖號)等新政。目前來看包郵區政策基本都是2個主基調:促進教育公平化、促使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


浙江的政策主要重點在:

1、民辦審批地招生,不得跨區域搶生源。

2、全面推行公民同招。

3、民辦搖號(當報名超計劃、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4、普通學校取消招特長生。

5、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學生可直升。


“不患寡而患不均”,為了拉平生源差距、給學生減負,這次算是動真格了!虎媽和大家一起靜待杭州細則出臺。


最關鍵:生源洗牌,選民辦 OR 選公辦?

新政策背景下,娃基本離不開兩種小學入學方式:

1、公辦小學:免試入學,按照教育服務區(俗稱學區)來劃分。

2、民辦小學:免試入學,若該學校的報名人數超過計劃招生人數則搖號。

公辦、民辦同時招生,同步註冊學籍。報民辦風險在於若該學校的報名人數爆滿進行電腦隨機派位,娃就只能承擔排在錄取位最末尾、或由教育部門進行統籌安排的風險。


浙江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實錘!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利器

這一點生源的不確定性,短期內可預見會勸退很多求穩妥的家長,買入確定能進入杭州第一、第二梯隊小學的學區房。一批優秀的學生為了規避進入菜小的風險,就讀於優質的公辦小學。

熱門民辦小學的報名生源也預計會大幅下降,去年實行部分生源搖號的時候,民辦學校的報錄比已經降溫至3:1了;再看隔壁的上海,自從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的報錄比直接腰斬,從3:1降至1.4:1。

那麼,民辦會沒落嗎?選不選民辦?經過一天激烈討論,也逐漸分出了兩大主要論派:生源論和師資論。


【生源論:選公辦】

1、公民同招洗牌生源,民辦學校掐尖不再,生源質量難控,且分層教育的快班、慢班被明令禁止,繼續推行原有的教育方式阻力大、對於學校極具挑戰性。

2、即使民辦學校再嚴格、抓得緊,原本都是優秀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也很難再現,所以中考質量肯定有所下降。

3、生源的平均化繼而帶動優秀師資的流動,在民辦學校有編制師資迴流公辦、多項優秀教師校際輪崗等政策助推下,部分公辦的師資力量也會得到加強。

4、大量公辦學校將收穫區域內優秀的學生,以及未來因為戶籍門檻,就讀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5、公辦小學學區房的價格,是一個很好的篩選器,能上梯隊前列學校的家庭,多半家裡經濟條件好、且家庭重視教育,因此,公辦小學的學習環境、同學圈層將會被持續拉昇。

浙江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實錘!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利器

6、九年一貫制的推出,讓公辦初中大概率也獲得同樣優秀的生源,強者更強,中上游的學校也會變得更有競爭力。

7、聯繫去年推出的杭州公辦初中“提質強校”方案、美好教育推進會上所提出的高中分配生向公辦傾斜,優質公辦的優勢也將會逐年體現出來。


【師資論:選民辦】

1、小學基本上沒有什麼生源好差之分,大多數娃都還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生源平均化之後,大家也都是就近讀書,師資就顯得尤其重要。民辦學校師資力量目前大部分還是優於公辦。

2、民辦學校留住師資、再加上硬件相對較好,會在一段時間內仍舊保持比公辦高的升學率。

3、民辦學校出於本能,對教學、教師、學生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肯定會針對當下情況做出一系列調整,尤其今年是第一年,會更加嚴格對待,確保口碑不遭遇滑鐵盧。

4、民辦小學的費用動輒幾萬一年,學費本來就是普通家庭比較難承受的,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篩選門檻,所以生源並不一定會差距太大。

5、“直升”+“審批地招生”的政策,極有可能讓一批抱著搏一搏心態的中等學區家長將目光投向民辦小學和優質民辦初中集中的區域,所以小學變得更有競爭力。

浙江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實錘!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利器

虎媽認為,這裡最糾結的當是那些原本雞娃路上買了學區房保底、又想讓娃衝民辦的家長,公民辦三年後的升學排名,也很大概率要看這一批家長如何抉擇。

如果大部分人選擇求穩去公辦,民辦生源落差太大,難免平庸化,一旦平庸化就會陷入“越差越沒有人來”的惡性循環;如果去公辦、民辦的人數差不多,亦或是大家繼續看好民辦,那生源的差距就不會拉大,加上學校老師們的嚴抓、教育方法的快速調整,是有可能進入“穩住——變好”的良性循環,民辦的競爭力依舊存在。

當然,在這一博弈中,“坑班”這種衍生培訓產品,是時候該退場了。

一點建議:雞娃需要理智規劃,切莫腦熱跟風

“直升”這一點出來後,很多家長已經將目光從小學學區房轉向“小學+初中”雙學區配置的學區房,更有家長還要考慮區域內是否有優質民辦學校。但有一點極容易被家長們忽視——好的家庭的區域聚集效應。

小學是娃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家庭教育、精細化管理+學校教育+娃自身努力才是娃變優秀的根源所在,家長更應該重視的是在培養學習習慣、加強鍛鍊身體素質上,多耐心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此,擇校的時候最應該多看看對應學區的家長們是什麼樣的,看看學校是不是適合孩子,再理性考慮。

對於孩子的發展,也要從長計議、理智規劃,雞娃並非偃苗助長。

希望公民辦中小學都能在這一次變革浪潮中發揮各自優勢,三年後再來一論高低。畢竟中考和高考,才是拼孩子真正實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挑戰,這一點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已經紮紮實實的經歷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